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如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主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几年多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县市的新课程研讨活动,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尝试、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有很多的体验收获,同时也有着太多的疑问、困惑。因此我对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有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之一:关于“情景的创设”
关于“情景的创设”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乎在这种课改潜能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景的创设”,不管是习题课、概念课、应用题课还是实践活动课都会有“情景的创设”,上课时往往呈现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为此,不少教师要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创设一个“情景”。当然,一个好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然而,我们在充分认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并非是每节课的导入都必须有“情景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其实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数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但绝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从生活中去寻找“原型”。因此,我们在“情景的创设”中,首先,要注意情景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课程的内容和不同的学段来创设,切忌牵强附会,让情景成为课堂的“摆设”;其次,要注意“情景的创设”必须目的明确,切忌在情景中“兜圈子”、“绕远路”。
反思之二:关于“教师的角色”转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接收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不进行讲授,完全让学生自行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他们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的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
反思之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验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它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合作学习主要适宜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其实,简单的学习任务根本无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当学生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应用,从而通过合作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国外已有的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方式适宜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适宜于绝大多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另外,如果教学目标本身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的话,那么,就更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因此,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一要把握好时机;二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三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四要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从而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反思之四:关于“课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要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如今的一些公开课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我们常能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或者“你真了不起”的表扬声,然后是全班学生的鼓掌声,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有的还能在额头上得到一颗五角星,更有的还能得到老师准备的一份意外礼物!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教师已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并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注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事实上,过多外在的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不要过多、过滥,当然也要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学生的回答和解题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在一定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必匆忙地作出评价,既不要肯定,也不要否定,而要善于接纳学生,乐意听学生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
反思之一:关于“情景的创设”
关于“情景的创设”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乎在这种课改潜能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情景的创设”,不管是习题课、概念课、应用题课还是实践活动课都会有“情景的创设”,上课时往往呈现这样的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为此,不少教师要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创设一个“情景”。当然,一个好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
然而,我们在充分认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认识上的偏差:并非是每节课的导入都必须有“情景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其实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数学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但绝不是所有的教学都必须从生活中去寻找“原型”。因此,我们在“情景的创设”中,首先,要注意情景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课程的内容和不同的学段来创设,切忌牵强附会,让情景成为课堂的“摆设”;其次,要注意“情景的创设”必须目的明确,切忌在情景中“兜圈子”、“绕远路”。
反思之二:关于“教师的角色”转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作为接收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主体地位的突出。新课程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有些教师似乎没有在新课程中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他们由过去的“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不进行讲授,完全让学生自行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教师的作用被淡化,他们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作为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的观点。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业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强调后者并不等于否定前者。
反思之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验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它几乎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代名词。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大多数教师的观念中,合作学习主要适宜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其实,简单的学习任务根本无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方式更多的应该是在当学生遇到难以独立解决的学习任务时应用,从而通过合作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国外已有的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方式适宜于较为复杂或较高层次的认知学习任务,适宜于绝大多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另外,如果教学目标本身包含了人际交往品质与能力培养的话,那么,就更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因此,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一要把握好时机;二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三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四要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从而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
反思之四:关于“课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要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如今的一些公开课课堂上,每当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我们常能听到“你真棒”,“你真聪明”或者“你真了不起”的表扬声,然后是全班学生的鼓掌声,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有的还能在额头上得到一颗五角星,更有的还能得到老师准备的一份意外礼物!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教师已关注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领域,并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注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事实上,过多外在的鼓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不要过多、过滥,当然也要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一旦学生的回答和解题结果与正确答案不符,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作评价。在一定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不必匆忙地作出评价,既不要肯定,也不要否定,而要善于接纳学生,乐意听学生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