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教学中常听到一种声音:历史就是历史,是发生过的事件,是过去式。不论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如何编排,教学如何开展,评价如何进行,最终改变不了那些固定不变的史实,更改变不了对史实的记忆与掌握。这种声音里还有一层内涵,那就是:历史是死的,历史课程是静态的。
历史课程是静态的么?当然不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恐怕在于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众所周知,广义的课程是指在一定教学目的下教学的内容以及其进程与安排,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给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应当是新课程的构建者和生成者。
那么,究竟什么是课程意识?我想,课程意识首先是一种系统的课程观,是对课程本身是什么的全面理解。同时,课程意识还是一种课程观统领下对教学的自觉审视。课程意识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行走方式。
“历史是死的”,折射出教师课程意识的局限,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偏重于知识本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所以满堂讲,满堂问,满堂记忆的教学方式就不可避免了。
“历史是死的”,折射出教师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偏重于课程内容即教材。这就决定了课堂情境的封闭性。教师把教科书视为圣旨,传授书本与学会书本成为了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点。
“历史是死的”,折射出教师在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上侧重于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教学“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成为“给定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教学中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支配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被剥夺。
历史并不是死的。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相当广泛。从广义上说,它既包括外在物化的内容,如课标、教材、教辅等。同时还包括内在生命化的范畴,如师生经验、问题困惑、方式方法等。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无限宽广,这就决定了历史课程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师要真正进入课程,增强新课程意识,从而建构积极的价值取向,把教学视作师生互动过程、课程创生的过程,构筑开放、动态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视野里,历史是鲜活的。这就呼唤我们重塑课程观,重构价值取向。首先,在课程目标价的值取向上,既要注重知识本位,更要注重学生本位,彰显促进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通过革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个体生命自主进入课堂情景,深度参与学习,从而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生命力量、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最终实现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其次,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要构建适应学生认知与兴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不是外在的物化的文本,而是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文本或者生活情景并与之相互作用,通过与这些文本或者情景的对话而创造和生成的个体化的知识。所以我们的课程内容必须从狭义的教材到广义生活的转向,注重还原历史现场,体验历史情境,生成历史智慧;要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和学生的成长经验与感受,特别是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方式方法、情感态度。这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情境为载体,以生活为源泉,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来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有价值的知识。最后,在课程实施上,实现从“忠实执行”到“主动创生”的转变。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参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决策与开发上大胆创新,能根据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教师自身条件,积极开发创生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课程。
总之,明了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决定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的行走方式。具有系统全面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多维度设计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历史课程是静态的么?当然不是。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恐怕在于教师缺乏课程意识。众所周知,广义的课程是指在一定教学目的下教学的内容以及其进程与安排,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给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利,教师应当是新课程的构建者和生成者。
那么,究竟什么是课程意识?我想,课程意识首先是一种系统的课程观,是对课程本身是什么的全面理解。同时,课程意识还是一种课程观统领下对教学的自觉审视。课程意识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行走方式。
“历史是死的”,折射出教师课程意识的局限,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偏重于知识本位。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所以满堂讲,满堂问,满堂记忆的教学方式就不可避免了。
“历史是死的”,折射出教师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偏重于课程内容即教材。这就决定了课堂情境的封闭性。教师把教科书视为圣旨,传授书本与学会书本成为了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点。
“历史是死的”,折射出教师在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上侧重于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教学“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成为“给定课程”的忠实执行者,教学中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支配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被剥夺。
历史并不是死的。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相当广泛。从广义上说,它既包括外在物化的内容,如课标、教材、教辅等。同时还包括内在生命化的范畴,如师生经验、问题困惑、方式方法等。历史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无限宽广,这就决定了历史课程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师要真正进入课程,增强新课程意识,从而建构积极的价值取向,把教学视作师生互动过程、课程创生的过程,构筑开放、动态的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视野里,历史是鲜活的。这就呼唤我们重塑课程观,重构价值取向。首先,在课程目标价的值取向上,既要注重知识本位,更要注重学生本位,彰显促进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通过革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个体生命自主进入课堂情景,深度参与学习,从而唤醒人的生命意识、激发人的生命力量、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最终实现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其次,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要构建适应学生认知与兴趣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有价值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不是外在的物化的文本,而是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文本或者生活情景并与之相互作用,通过与这些文本或者情景的对话而创造和生成的个体化的知识。所以我们的课程内容必须从狭义的教材到广义生活的转向,注重还原历史现场,体验历史情境,生成历史智慧;要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和学生的成长经验与感受,特别是学生的问题与困惑、方式方法、情感态度。这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情境为载体,以生活为源泉,以情感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整合各种资源来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有价值的知识。最后,在课程实施上,实现从“忠实执行”到“主动创生”的转变。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共同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参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决策与开发上大胆创新,能根据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和教师自身条件,积极开发创生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的课程。
总之,明了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决定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的行走方式。具有系统全面课程意识的教师会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多维度设计教学活动,真正成为课程的动态生成者,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