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祝有清,男,1975年生,本科学历。曾任完小教师、校长、教育局教育股副股长、局团委书记, 2011年8月起任广丰县下溪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市、县教育学会会员,广丰作家协会理事,小学高级教师。先后被授予市、县“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获得了市优秀教师、县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校长等荣誉称号。
【摘要】:针对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破除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假、大、空”现象,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疑惑为课题,在短时间内组织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和行为跟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创生出有价值的的经验。学校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实现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教研智慧激情飞扬;让校本教研形式精彩纷呈;让学校内涵发展魅力无限。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 教师智慧 教研形式 学校内涵发展
广丰县作为首批全国校本教研基地县之一,始终秉承“幸福教育、人文教研”的理念,确立了“教、学、研、修”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思想,以广大教师“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反思提升”为主线,不断深化了“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推陈出新,形成了全县学校各具特色的常态校本教研文化。
作为一所完小分散、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为切实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强化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我们立足校情,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小课题研究让教师教研智慧激情飞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小课题研究就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疑惑为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短时间内组织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和行为跟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创生出有价值的的经验。它不需要教师有过高的专业研究能力与理论水平,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具有明显的教研优势:它聚焦个体、着眼微观、周期较短、倾向大众。
为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我校成立了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反思即成果”的理念,以教研组为单位,创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小课题研究工作流程:“针对小现象,确立小课题,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故事,积累小经验”。从选题开始,我们推行了教师六张小卡片活动,(即教学问题卡、教学反思卡、教学金点子卡、教研课题卡、教育案例卡、课堂意见卡);让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和收集问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问题集,再汇集成学校教研组的“问题资源库”。坚持“想做,可做,能做”的原则,实行“问题认领”“课题招标”制度,教研组为每位教师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印发了《小课题研究手册》。定期召开专题培训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组织小课题研究咨询日活动。
小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时时体会到了教研成功的喜悦,教师们在交流中升华了教育思想,在反思中提升了教育智慧,教师的教研情怀在这里尽情放飞,教研智慧在这里激情飞扬。
小课题研究让校本教研形式精彩纷呈
各教研组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与学校常态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与渗透,让校本教研更富有实效,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将“小课题”与“课例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课例研究”成为“小课题”的平台,“小课题”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我们注重优秀课例的打造,通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等活动,将各类学科各种优秀课型制成录相课例,供全体教师分析研讨、学习借鉴。实行“微格教学”研究,“寻找教学遗憾”,引发教师思考。实施了常态课例研究活动,由教研组进行课前集体备课、课中示范执教、课后集体反思、总结研究成果、微型教学讲座等五个环节活动。正是小课题研究的深入,不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效益,努力构建出了高效的理想课堂、智慧课堂。
针对部分完小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开展有效教研的现状。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实行教学协作片内校际合作交流制度。打破了校际壁垒,打破了学科界限,合作共研,交互引领。逐步完善农村联片共享教研机制,充分发挥了中心教研组的辐射带动作用。
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也不再只是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的单一形式,网络博客凸显研究过程。研究手册记实研究踪迹。我校每年将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撰写的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编缉成六大文集已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们的校本教研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小课题研究让学校内涵发展魅力无限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直接推动了学校内涵特色的发展。
正如语文教研组开展 “课前三分钟文化素养教育”研究后,目前全镇所有班级推广了此项成果,即每个班根据学生基础与爱好,选定古诗诵读、格言警名、歌曲颂唱等内容,利用每节课前预备铃响后三分钟时间进行活动,充分发挥这三分钟的教育、积累、内化作用,如古诗诵读班级,每天选一首古诗,每节课前三分钟进行诵读理解,一个星期就可以记忆五首古诗,一个学期20周可掌握100首,小学六年将有1200首古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长此以往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小课题研究不断取得创新成效的同时,也推进了学习化校园的构建,教师自发地参与到各种学习中去,许多教师上网查资料,开设网上博客,进行网上创作。更多教师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校的读书节、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精神追求和品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让研究成为品质,让创新成为精神。”已成为全体校园人的共同追求,校园处处凸显书香气息,教师沉浸与书海的身影已成为学校一道独有的魅力风景线。
小课题研究全面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推进了学校教研组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现在各教研组每周推行一个教研话题的活动,采取闲聊式自由研讨,引发教师思考,反思教学行为,这个新举措拓展了教研的时空限制,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研文化,引领教师幸福成长。
小课题研究使教师们真正“动”了起来,广大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各种教研活动中来;使课堂“活”了起来,切实解决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也使教研活动“实”了起来,教研组焕发了应有的活力。小课题研究力量无限,魅力无限,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
回望我们走过的小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挥洒着汗水,砥砺着智慧,收获着成功。小课题,大舞台;小研究,大作为。我们相信小课题研究必将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必将在校本教研的沃土上绽放出更绚丽的精彩。
【摘要】:针对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的实际情况,破除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假、大、空”现象,让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疑惑为课题,在短时间内组织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和行为跟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创生出有价值的的经验。学校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实现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教研智慧激情飞扬;让校本教研形式精彩纷呈;让学校内涵发展魅力无限。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 教师智慧 教研形式 学校内涵发展
广丰县作为首批全国校本教研基地县之一,始终秉承“幸福教育、人文教研”的理念,确立了“教、学、研、修”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思想,以广大教师“学习研究,实践交流,反思提升”为主线,不断深化了“教学型、学习型、研究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推陈出新,形成了全县学校各具特色的常态校本教研文化。
作为一所完小分散、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为切实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强化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我们立足校情,坚持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小课题研究让教师教研智慧激情飞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小课题研究就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小问题、小困难、小疑惑为课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短时间内组织教师通过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和行为跟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创生出有价值的的经验。它不需要教师有过高的专业研究能力与理论水平,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具有明显的教研优势:它聚焦个体、着眼微观、周期较短、倾向大众。
为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我校成立了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评审小组。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反思即成果”的理念,以教研组为单位,创建了富有我校特色的小课题研究工作流程:“针对小现象,确立小课题,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故事,积累小经验”。从选题开始,我们推行了教师六张小卡片活动,(即教学问题卡、教学反思卡、教学金点子卡、教研课题卡、教育案例卡、课堂意见卡);让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和收集问题,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问题集,再汇集成学校教研组的“问题资源库”。坚持“想做,可做,能做”的原则,实行“问题认领”“课题招标”制度,教研组为每位教师建立了课题研究档案,印发了《小课题研究手册》。定期召开专题培训会、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组织小课题研究咨询日活动。
小课题研究实现了教师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时时体会到了教研成功的喜悦,教师们在交流中升华了教育思想,在反思中提升了教育智慧,教师的教研情怀在这里尽情放飞,教研智慧在这里激情飞扬。
小课题研究让校本教研形式精彩纷呈
各教研组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与学校常态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有机结合与渗透,让校本教研更富有实效,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将“小课题”与“课例研究”进行有机结合,“课例研究”成为“小课题”的平台,“小课题”成为“课例研究”的主题。我们注重优秀课例的打造,通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等活动,将各类学科各种优秀课型制成录相课例,供全体教师分析研讨、学习借鉴。实行“微格教学”研究,“寻找教学遗憾”,引发教师思考。实施了常态课例研究活动,由教研组进行课前集体备课、课中示范执教、课后集体反思、总结研究成果、微型教学讲座等五个环节活动。正是小课题研究的深入,不断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效益,努力构建出了高效的理想课堂、智慧课堂。
针对部分完小凭借自身的力量难以开展有效教研的现状。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实行教学协作片内校际合作交流制度。打破了校际壁垒,打破了学科界限,合作共研,交互引领。逐步完善农村联片共享教研机制,充分发挥了中心教研组的辐射带动作用。
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也不再只是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的单一形式,网络博客凸显研究过程。研究手册记实研究踪迹。我校每年将教师在小课题研究中撰写的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编缉成六大文集已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们的校本教研注入无限的生命活力。
小课题研究让学校内涵发展魅力无限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直接推动了学校内涵特色的发展。
正如语文教研组开展 “课前三分钟文化素养教育”研究后,目前全镇所有班级推广了此项成果,即每个班根据学生基础与爱好,选定古诗诵读、格言警名、歌曲颂唱等内容,利用每节课前预备铃响后三分钟时间进行活动,充分发挥这三分钟的教育、积累、内化作用,如古诗诵读班级,每天选一首古诗,每节课前三分钟进行诵读理解,一个星期就可以记忆五首古诗,一个学期20周可掌握100首,小学六年将有1200首古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长此以往必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小课题研究不断取得创新成效的同时,也推进了学习化校园的构建,教师自发地参与到各种学习中去,许多教师上网查资料,开设网上博客,进行网上创作。更多教师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校的读书节、读书交流会等活动,提升了教师精神追求和品质。“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让研究成为品质,让创新成为精神。”已成为全体校园人的共同追求,校园处处凸显书香气息,教师沉浸与书海的身影已成为学校一道独有的魅力风景线。
小课题研究全面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推进了学校教研组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现在各教研组每周推行一个教研话题的活动,采取闲聊式自由研讨,引发教师思考,反思教学行为,这个新举措拓展了教研的时空限制,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形成了学校特有的教研文化,引领教师幸福成长。
小课题研究使教师们真正“动”了起来,广大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各种教研活动中来;使课堂“活”了起来,切实解决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也使教研活动“实”了起来,教研组焕发了应有的活力。小课题研究力量无限,魅力无限,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
回望我们走过的小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挥洒着汗水,砥砺着智慧,收获着成功。小课题,大舞台;小研究,大作为。我们相信小课题研究必将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必将在校本教研的沃土上绽放出更绚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