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古代画家的创新自觉与他们职业身份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今,绘画超越了愉悦身心的“安乐椅”范畴,是艺术家参与社会表述和探索新理念的方式.高校绘画专业教学需要结合当下理念,设置专门的美术资源整理课程,以搜集、整理、分析图画资源,如中国传统绘画、西方传统绘画、民间绘画资源、照片、视频等.有了资源意识,并能结合资源拓展绘画思维,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加具有自主性,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才能逐步摆脱过去技能优先的模式,学生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恰当表达方式.
【机 构】
:
湖北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画家的创新自觉与他们职业身份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今,绘画超越了愉悦身心的“安乐椅”范畴,是艺术家参与社会表述和探索新理念的方式.高校绘画专业教学需要结合当下理念,设置专门的美术资源整理课程,以搜集、整理、分析图画资源,如中国传统绘画、西方传统绘画、民间绘画资源、照片、视频等.有了资源意识,并能结合资源拓展绘画思维,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加具有自主性,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才能逐步摆脱过去技能优先的模式,学生才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恰当表达方式.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赖少其以独特的笔墨技巧、精湛的用色、大胆的构图走出了一条发扬传统和寻求改变的创新之路.在研究赖少其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水墨画创作方面,他始终秉承在嬗变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重构的创作原则.
中国画也被称作水墨画,是我国主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中国画创作中对传统笔墨文化元素的运用既能提升中国画创作水平,也能更好地承载中华传统文化.运用传统笔墨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创作者更好地表达自身的观念,提升中国画创作水平.基于此,本文分析笔墨文化元素的内涵,探究传统笔墨文化元素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本文通过对艺术作品中常见的水平线与垂直线这两种抽象结构的分析,探讨形式语言的规律性,体会艺术家在创作时以抽象符号为主导旋律引发的精神性,探寻抽象图形与符号形成的“力的结构”如何影响观赏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使艺术作品发挥出震撼人心的作用.
近年来,红色图像一直被视作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资源而备受关注,特别是通过美术创作直观呈现我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甘肃省南梁地区的红色图像资源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承载着南梁地区无数英勇无畏、艰苦奋斗的革命先辈的精神与记忆.通过不同形式的美术创作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运用,从不同的视角诠释红色图像中的精神内涵和教育意义,对我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新时期,高等教育以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教学质量为指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高等书法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但亦存在人才培养方向不明、办学特色不足等问题.本文围绕内涵式发展理念,分析河北传媒学院书法专业建设的特点,探究其适应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以期打造具备较强实践特征的应用型书法学科.
17世纪荷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艺术市场的兴旺,描绘日常风俗画的荷兰小画派此时开始出现,维米尔便是这个画派的代表性画家之一.他擅长创作室内景画,作品取材来源于荷兰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画面中多以家庭妇女为主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本文结合维米尔的绘画作品,探索其中市井生活特征出现的原因,从而了解其绘画中的日常生活题材以及生活物件,感受那个遥远时代的风俗绘画.
水彩风景写生对水彩风景画创作的意义十分显著.水彩风景写生十分讲究材料的运用,包括纸张、水、画笔以及其他材料工具.本文以水彩画相关内容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水彩风景写生中材料的具体运用,希望能为水彩风景写生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为了突出城市的身份与个性,以沂蒙精神为载体的红色雕塑在临沂应运而生.本文在公共艺术视角下深度挖掘沂蒙精神的内涵与力量,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并将其以艺术的形式融入临沂市城市文化建设之中.
河北地区历史悠久,古老的燕赵文化璀璨耀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河北省高等艺术院校教师应结合个人艺术创作,加强对燕赵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提炼,并将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逐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燕赵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
美术教育要在教育教学中把握时代脉搏,彰显时代精神,在时代引领下开展高素质人才培养.在“理技融合”教学模式下,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培养的美术人才除了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之外,还应具备优秀独立的美育课程教学能力和课程研究能力,以符合当前我国美术教育对“理”与“技”全面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