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时候,当我读到几段“类大跃进时代”的文字时, 都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到生产中去, 不知道我们的无知, 到了田间地头, 你才会知道农民创造的效益远远大于科学家。老百姓种田, 比我们种的试验田要好得多。”“……(农民)每家就是一块试验田,100户农民就有100块试验田。”“把……农民的家家户户每个大棚跑一遍,就能写一本《蔬菜栽培学》”。
这段文字令我发懵,不为别的,为的是它重复了过去年代宣扬过多少遍的阶级斗争观念——“知识分子必须放下臭架子老老实实地向工农兵学习”。记得在“大跃进”年代,康生的“农业院校无用论”(1958)更是语出惊人。他向最高领袖进言:“农业科学没有东西,真正的农业科学在中国农民手里,没有办农业大学的必要”。他极力否定科学,否定教授,否定教育,否定大学,其愚昧和野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那时的广大教师只能把不满埋在心中。当时笔者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差点因此解散,后来一度举校被迫迁往陕北甘泉县清泉沟的废弃劳改场,全体教师和家属受尽折磨,有人还死于非命。
可是60多年后的21世纪,居然又听到上述那种“隔世语言”,且出自一位专攻三农问题的资深记者之口,并有媒体给力捧场宣扬、扩大影响,悲乎哉!
这一问题涉及如何看待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首先,什么是“实践”?实践本身是分门别类的, 也有不同层次。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这里的“吃”只是个人口舌的直感实践,不同的人尝了梨子之后,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难知应以何为准。
自然科学的宗旨就是客观地研究事物的规律和成因(机理), 排除主观因素和各种外界干扰因子。相比之下,人文学科就困难多多。因为人文学科涉及各个阶级、群体、党派、个人的利益、爱好和习性等,又很难作出精准的统计分析。这也是为何人文学科很容易分裂成“学派”, 且可能因见解和结论无法取得统一而长期相持不下的原因所在。而自然科学研究的结果可以通过客观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在不同论点的博弈之间,可通过科学实验去辨识、证实和证伪,所以自然科学自身很难形成“学派”,即便出现所谓“学派”(实为不同论点), 也难以持久。
自然科学研究不但可以借助于先进、精密的仪器作出客观的评断,而且可以设计精巧的实验以分辨不同因子的效应, 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所获的实验数据加以测验, 把实验误差降到最低限度。自然科学强调的“可信度”就是指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这在社会科学中几乎是做不到的。
农民作为生产实践者,往往有多年甚至世代的实践经验,这会给科学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启示,作为科学家的我们,对此是绝不应忽视的。这里不妨谈谈笔者和团队的亲身体验。几十年来,我们团队有不少例子说明理论创新曾始源于群众成功经验的启发。试择其中一二事例言之。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调查发现安徽萧县葡萄农有传统经验称,葡萄在开花坐果期间若不实行“堵”(当地民间话语, 实指“新梢和副梢摘心”)的操作,必会出现大量落果和无籽小果(当地民间俗称后者为“砂子”)。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 发现存在“落果”和“种子败育” 两个临界期。基于此新创理论,我们进而制定了夏季修剪新技术,所生产的“玫瑰香”葡萄(原来是松散稀落,果粒大小不齐)的果穗硕大饱满,果粒大而均匀,竟然令来收购的水果罐头厂人员大为惊奇,以为我们换了新品种。
21世纪初,根据广东群众的传统经验——荔枝枝梢先端出现“小白点”现象,经过精密设计的多学科的实验研究, 我们团队提出 “白小米粒期”概念——预示着从“低温诱导期”进入“花芽形态分化期”的分界点, 发表了相关论文,澄清了理论界严重混淆的一些问题。
然而,群众对于事物的判断基本上是依据“直接观察”(感官的判断和简单的计量)。“直观” 的结果有时可信, 有时却不可信,因为观察结果常会掺入一些“错觉”在内。此外,生产环境也是复杂的,群众在实践和观察中,不可能消除生物个体间的天然误差和某些干扰因子对主因子的影响,所以不同的“老农”或“生产能手”持不同看法和做法并不奇怪。因此,群眾的有用经验必须通过科学工作者精心设计的严格科学实验,乃至借助于先进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进行严谨的逻辑思维,才能最终上升为理论。
这里笔者讲一两个故事。澳洲史密斯老太太在自家后院苹果树上发现一种芽变, 后来被专家繁殖并定名为著名的“澳洲青苹”,但她是不可能被聘到悉尼大学当教授的;美国培育出一种著名的无籽葡萄品种的G. Remaily是个民间育种者(笔者曾参观过他的居所和试验地),他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试验站只邀为“合作研究者”——原因就在于,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大量育种试材,但缺乏专业素质和系统科学的理论素养。
人类的知识并非完全来自亲身的实践,也来自前人和他人的发现和创造的知识积累。所以应当说,科学家的“实践”理应是更高层次的实践。笼统地说教授不如农民,是将生产者与研究者、学者对立起来,是历史上“极左观”遗留下来的偏见。
(作者系第七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这段文字令我发懵,不为别的,为的是它重复了过去年代宣扬过多少遍的阶级斗争观念——“知识分子必须放下臭架子老老实实地向工农兵学习”。记得在“大跃进”年代,康生的“农业院校无用论”(1958)更是语出惊人。他向最高领袖进言:“农业科学没有东西,真正的农业科学在中国农民手里,没有办农业大学的必要”。他极力否定科学,否定教授,否定教育,否定大学,其愚昧和野蛮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那时的广大教师只能把不满埋在心中。当时笔者所在的北京农业大学差点因此解散,后来一度举校被迫迁往陕北甘泉县清泉沟的废弃劳改场,全体教师和家属受尽折磨,有人还死于非命。
可是60多年后的21世纪,居然又听到上述那种“隔世语言”,且出自一位专攻三农问题的资深记者之口,并有媒体给力捧场宣扬、扩大影响,悲乎哉!
这一问题涉及如何看待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首先,什么是“实践”?实践本身是分门别类的, 也有不同层次。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 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这里的“吃”只是个人口舌的直感实践,不同的人尝了梨子之后,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难知应以何为准。
自然科学的宗旨就是客观地研究事物的规律和成因(机理), 排除主观因素和各种外界干扰因子。相比之下,人文学科就困难多多。因为人文学科涉及各个阶级、群体、党派、个人的利益、爱好和习性等,又很难作出精准的统计分析。这也是为何人文学科很容易分裂成“学派”, 且可能因见解和结论无法取得统一而长期相持不下的原因所在。而自然科学研究的结果可以通过客观的手段和方法进行重复检验。在不同论点的博弈之间,可通过科学实验去辨识、证实和证伪,所以自然科学自身很难形成“学派”,即便出现所谓“学派”(实为不同论点), 也难以持久。
自然科学研究不但可以借助于先进、精密的仪器作出客观的评断,而且可以设计精巧的实验以分辨不同因子的效应, 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所获的实验数据加以测验, 把实验误差降到最低限度。自然科学强调的“可信度”就是指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这在社会科学中几乎是做不到的。
农民作为生产实践者,往往有多年甚至世代的实践经验,这会给科学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启示,作为科学家的我们,对此是绝不应忽视的。这里不妨谈谈笔者和团队的亲身体验。几十年来,我们团队有不少例子说明理论创新曾始源于群众成功经验的启发。试择其中一二事例言之。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调查发现安徽萧县葡萄农有传统经验称,葡萄在开花坐果期间若不实行“堵”(当地民间话语, 实指“新梢和副梢摘心”)的操作,必会出现大量落果和无籽小果(当地民间俗称后者为“砂子”)。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 发现存在“落果”和“种子败育” 两个临界期。基于此新创理论,我们进而制定了夏季修剪新技术,所生产的“玫瑰香”葡萄(原来是松散稀落,果粒大小不齐)的果穗硕大饱满,果粒大而均匀,竟然令来收购的水果罐头厂人员大为惊奇,以为我们换了新品种。
21世纪初,根据广东群众的传统经验——荔枝枝梢先端出现“小白点”现象,经过精密设计的多学科的实验研究, 我们团队提出 “白小米粒期”概念——预示着从“低温诱导期”进入“花芽形态分化期”的分界点, 发表了相关论文,澄清了理论界严重混淆的一些问题。
然而,群众对于事物的判断基本上是依据“直接观察”(感官的判断和简单的计量)。“直观” 的结果有时可信, 有时却不可信,因为观察结果常会掺入一些“错觉”在内。此外,生产环境也是复杂的,群众在实践和观察中,不可能消除生物个体间的天然误差和某些干扰因子对主因子的影响,所以不同的“老农”或“生产能手”持不同看法和做法并不奇怪。因此,群眾的有用经验必须通过科学工作者精心设计的严格科学实验,乃至借助于先进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进行严谨的逻辑思维,才能最终上升为理论。
这里笔者讲一两个故事。澳洲史密斯老太太在自家后院苹果树上发现一种芽变, 后来被专家繁殖并定名为著名的“澳洲青苹”,但她是不可能被聘到悉尼大学当教授的;美国培育出一种著名的无籽葡萄品种的G. Remaily是个民间育种者(笔者曾参观过他的居所和试验地),他被美国康奈尔大学试验站只邀为“合作研究者”——原因就在于,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掌握大量育种试材,但缺乏专业素质和系统科学的理论素养。
人类的知识并非完全来自亲身的实践,也来自前人和他人的发现和创造的知识积累。所以应当说,科学家的“实践”理应是更高层次的实践。笼统地说教授不如农民,是将生产者与研究者、学者对立起来,是历史上“极左观”遗留下来的偏见。
(作者系第七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