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水平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悟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合理使用教材或对教材中相同的学习材料进行科学整合,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情感。多次听《认识百分数》的教学,暂借三个不同的同课异构案例,谈谈笔者对教材活用的一些思考。
【案例1】
一.课堂谈话,揭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二.出示例题,引发探究:学校六年级学生去年植杨树25棵,成活了16棵,植杉树20棵,成活了13棵,植松树30棵,成活了18棵,哪种树的成活率高?
师:要想知道三种树各自的成活率,需要算出什么呢?
生1:算出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
生2:算出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
生3:算出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
(师同时板书学生说的内容)
师:如何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呢?
生1:将三个分数都转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生2:将三个分数的分母通分后进行比较。
……
【案例2】
课堂谈话,揭示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喜爱上体育课吗?
生齐:喜欢。
师:在一次体育课上,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老师对我班的三名学生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
屏幕出现:
谈话: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全班学生交流。
生1:吴进成绩好。因为他投中的球最多。
生2:张兵成绩好。他失球的个数最少。
生3: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的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
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全体学生一致认为: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
教师相机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
【案例三】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2008年在北京将有一个重要的盛会,知道是什么吗?想不想知道我国政府已经为奥运会做了哪些事情?请看大屏幕。
据了解,奥运组委会和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坚持“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为了把这届奥运会开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004年,北京新开工城市干道项目3个,161条便民路工程顺利完成,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比上年提高了15%;去年,北京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到全年总天数的62.5%,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9.5%。这里的最后三个数是什么数?
二.引出课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启发:真不错。想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的意义”。(板书)
师:同学们,在研究百分数之前,让你们认识几个人,好吗?知道邓亚萍吗?知道姚明吗?知道刘翔吗?(课件同时出现对应人物图片)现在奥运组委会还要做一个准备工作,就是选一名运动员现场点燃2008年的奥运火炬,如果这三位运动员参选,你会选谁?
三.探究意义
师:昨天,就这样的话题,我在同学当中分别做了随机性调查。老师将调查情况公布一下。就这个数据,请你来当评委,你认为谁最有机会当选?(学生质疑缺条件或直接判断邓亚萍)
师:如果再出示下面这组数据,你还认为应该是邓亚萍当选吗?
小组合作讨论,看你们小组能用什么方法算出谁当选了,看谁的方法巧妙。
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比较小数与分数哪种方法更加巧妙。
邓45÷50=45/50=90/100(=90%)
姚22÷25=22/25=88/100(=88%)
刘19÷20=19/20=95/100(=95%)
启发:回到这3个分数,都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较?90/100表示什么?88/100呢?86/100呢?总之,他们都是指支持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
总结:如果把支持人数看作一个数(板书),被调查人数看作另一个数(板书),这三个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我们把这样的数叫百分数。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百分数。(生说师板演)百分数表示的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两种数量相比较后得到的。
案例反思: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要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因此,数学教材在编写中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从学生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反复揣摩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灵活用好教材,做到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
一、变“静”为“动”,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一般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再生资源老师课前无法预料。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或再度开发,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案例二的教学片断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熟悉的话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有些回答是老师未预设到的,正是由于这些未预设到的生成,课堂才显得生机勃勃。
二、关注“差异”,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关注学习主体的差异,灵活机动地增、减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这种差异有同一个班级学生个体的差异,也有平行班级学生的差异,甚至有城市与农村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等。日前,笔者有机会给农村小学的学生和城市小学的学生各上了一堂课,内容是国标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事物搭配的规律》。在农村小学上课时,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但在给城市学校的学生上课时,针对城市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临时增设了两组练习题:一组题是“为庆祝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要选一名男主持人和一名女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一共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节课中我预设了迎六一排练节目作为情境线索贯穿整节课)学生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班里的男生和女生各是多少人,在学生做完班级学生性别调查后,很快便算出了结果。另一组题是一道开放题:今年的六一节我们班准备了这么多精彩的节目,老师也心动了,很想与大家一起联欢,所以老师精心打扮了一下,特地选了几件衬衫,配了几条领带。如果老师一共搭配了12种方法,同学们能说出老师可能选了几件衬衫、几条领带吗?题目一出大家便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老师可能买3件衬衫、4条领带,也有的说有可能4件衬衫、3条领带……我将学生分析的情况一一列举了出来,大家细心一观察,不约而同地说:“只要衬衫的件数与领带的条数相乘的结果是12,便知道老师可能买几件衬衫、几条领带了。”此时,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思维空前活跃起来。
可见,学习主体不同,教师在教学同一内容时,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材料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在准确把握学习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
三、谨防“误区”,慎改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不是随意改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或教材提供的素材。案例1中教师上课时舍弃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情境,只引用了其中的数据,利用计算成活率这一学生并不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像这样在没有真正把握教学目标、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情况下,一味追求改变教材,出现了新的认知上的矛盾,甚至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这种盲目的求变就得不偿失了。
(胡文兵,大丰市白驹镇中心小学,2243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案例1】
一.课堂谈话,揭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二.出示例题,引发探究:学校六年级学生去年植杨树25棵,成活了16棵,植杉树20棵,成活了13棵,植松树30棵,成活了18棵,哪种树的成活率高?
师:要想知道三种树各自的成活率,需要算出什么呢?
生1:算出杨树成活的棵数是杨树总棵数的;
生2:算出杉树成活的棵数是杉树总棵数的;
生3:算出松树成活的棵数是松树总棵数的;
(师同时板书学生说的内容)
师:如何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呢?
生1:将三个分数都转化成小数进行比较,
生2:将三个分数的分母通分后进行比较。
……
【案例2】
课堂谈话,揭示课题《百分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喜爱上体育课吗?
生齐:喜欢。
师:在一次体育课上,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老师对我班的三名学生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
屏幕出现:
谈话: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
全班学生交流。
生1:吴进成绩好。因为他投中的球最多。
生2:张兵成绩好。他失球的个数最少。
生3: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的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
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全体学生一致认为: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
教师相机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
【案例三】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2008年在北京将有一个重要的盛会,知道是什么吗?想不想知道我国政府已经为奥运会做了哪些事情?请看大屏幕。
据了解,奥运组委会和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坚持“以奥运促发展,以发展助奥运”,为了把这届奥运会开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004年,北京新开工城市干道项目3个,161条便民路工程顺利完成,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比上年提高了15%;去年,北京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到全年总天数的62.5%,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9.5%。这里的最后三个数是什么数?
二.引出课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启发:真不错。想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的意义”。(板书)
师:同学们,在研究百分数之前,让你们认识几个人,好吗?知道邓亚萍吗?知道姚明吗?知道刘翔吗?(课件同时出现对应人物图片)现在奥运组委会还要做一个准备工作,就是选一名运动员现场点燃2008年的奥运火炬,如果这三位运动员参选,你会选谁?
三.探究意义
师:昨天,就这样的话题,我在同学当中分别做了随机性调查。老师将调查情况公布一下。就这个数据,请你来当评委,你认为谁最有机会当选?(学生质疑缺条件或直接判断邓亚萍)
师:如果再出示下面这组数据,你还认为应该是邓亚萍当选吗?
小组合作讨论,看你们小组能用什么方法算出谁当选了,看谁的方法巧妙。
各小组汇报讨论情况,比较小数与分数哪种方法更加巧妙。
邓45÷50=45/50=90/100(=90%)
姚22÷25=22/25=88/100(=88%)
刘19÷20=19/20=95/100(=95%)
启发:回到这3个分数,都是哪个量和哪个量的比较?90/100表示什么?88/100呢?86/100呢?总之,他们都是指支持人数是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
总结:如果把支持人数看作一个数(板书),被调查人数看作另一个数(板书),这三个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我们把这样的数叫百分数。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百分数。(生说师板演)百分数表示的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两种数量相比较后得到的。
案例反思:
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要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因此,数学教材在编写中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从学生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反复揣摩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灵活用好教材,做到尊重教材但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
一、变“静”为“动”,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一般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再生资源老师课前无法预料。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或再度开发,将静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在案例二的教学片断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熟悉的话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有些回答是老师未预设到的,正是由于这些未预设到的生成,课堂才显得生机勃勃。
二、关注“差异”,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关注学习主体的差异,灵活机动地增、减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这种差异有同一个班级学生个体的差异,也有平行班级学生的差异,甚至有城市与农村学校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等。日前,笔者有机会给农村小学的学生和城市小学的学生各上了一堂课,内容是国标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事物搭配的规律》。在农村小学上课时,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基本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但在给城市学校的学生上课时,针对城市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临时增设了两组练习题:一组题是“为庆祝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要选一名男主持人和一名女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一共有多少种选配方法?(这节课中我预设了迎六一排练节目作为情境线索贯穿整节课)学生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班里的男生和女生各是多少人,在学生做完班级学生性别调查后,很快便算出了结果。另一组题是一道开放题:今年的六一节我们班准备了这么多精彩的节目,老师也心动了,很想与大家一起联欢,所以老师精心打扮了一下,特地选了几件衬衫,配了几条领带。如果老师一共搭配了12种方法,同学们能说出老师可能选了几件衬衫、几条领带吗?题目一出大家便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老师可能买3件衬衫、4条领带,也有的说有可能4件衬衫、3条领带……我将学生分析的情况一一列举了出来,大家细心一观察,不约而同地说:“只要衬衫的件数与领带的条数相乘的结果是12,便知道老师可能买几件衬衫、几条领带了。”此时,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思维空前活跃起来。
可见,学习主体不同,教师在教学同一内容时,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材料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在准确把握学习主体差异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
三、谨防“误区”,慎改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而不是随意改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或教材提供的素材。案例1中教师上课时舍弃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情境,只引用了其中的数据,利用计算成活率这一学生并不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像这样在没有真正把握教学目标、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情况下,一味追求改变教材,出现了新的认知上的矛盾,甚至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这种盲目的求变就得不偿失了。
(胡文兵,大丰市白驹镇中心小学,22430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