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这种前提下,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并迅速被各学科采用,各级研究课、公开课、评优课课堂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无论是听课者还是评课者看到的都是这一方式的精彩、闪光之处,似乎语文教学只要有了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进行新课程改革。诚然,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确实精彩,有其闪光之处,但仔细想来,在这种课堂上更多的只是合作学习的形式和表演,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了上课教师专为课堂而设的作秀道具。
那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何以变成了作秀道具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
在《神的一滴》的一节研究课上,我见到这样一幕:老师一声令下,学生就近组成5—6人一组的几个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一示意,学生迅速各归原位,小组合作学习戛然而止。老师没有要求,没有指导,师生之间甚至没有交流与评价,说开始就开始,说停止就停止。这便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质,更没有意识到,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不一定能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究其原因,实施新课程的广大语文老师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实施策略尚未完全理解和掌握。因而,一旦真正实施,便不可避免地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适度难控,陷于作秀的形式主义的泥潭。可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实施策略的深入、透彻理解是采用这一学习方式的前提。
2.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够重视,随意凑合。
在《直面苦难》的一堂公开课上,老师宣布完小组合作研讨问题后,我见到了如下现象:一是前排2名学生转过身来和后排2名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二是同座2名学生相互谈论。很显然,这是学生按座就近、临时凑合成的合作学习小组,老师并没有事先按照一定的特点分好小组。这样的小组缺乏科学的组合规律,组内个体差异大,思想道德、智商水平、学习动机等都良莠不齐。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往往唱主角,而其他组员只是当观众,洗耳恭听。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因此,如何科学分组,避免差异过大而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一家之言”“一言定论”的不良局面,是需要语文老师深思熟虑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有无价值;能否利于学生操作;是否适合小组成员合理解决。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一节公开课上,老师让小组合作探讨: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声令下,东边热闹西边冷清。细心观察便发现,小组之所以热闹,学生之所以活跃,是因为小组成员虽你争我抢,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顾及别的成员;小组之所以冷清是因为小组成员故作沉思,一言不发。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显然是违背新课程初衷的。那么为何会出现该合作学习却不能很好地合作的现象呢?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性格开朗、充满自信的学生往往最爱表现自己,而且表现得尤为活跃;而那些性格内向、缺少自信的学生却默默无言,不爱张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会倾听,不善交流,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引导这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学习、共享思维成果和学习的乐趣,教师还要努力。
2.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的技能。
在《鸟啼》的一节研究课上,学生合作研讨:文章对鸟的描写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又是如何与作品的主题结合在一起的?合作学习一开始,教室里顿时便炸开了锅,有的学生七嘴八舌,只顾自己讲,不去听别人讲;有的学生侧耳倾听他人之言,却从不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在汇报时我们听到的往往是:“我认为……”,“我想……”,却不是“我们小组认为……”。如此现象说明了学生非常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所必要的技能。
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的技能,在合作学习中不但达不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交流的目标,而且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事倍功半。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三、评价体系的原因
学校同组老师开了一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公开课。上课开始后,老师要求小组合作研讨: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这位老师没有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任何评价。课后问及同学对于这一点有何看法,学生都说大概自己的回答是对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大多数教师似乎忽略了评价这一环节,有的是非常简单的评价,有的则根本不作评价,即使评价显然也只是针对发言学生,而非整个合作学习小组,更不要说是组际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就更少。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课堂评价模式,就缺乏理论指导和科学评价,教师在操作上就会出现较大的随意性。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既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学习效果。
那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何以变成了作秀道具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缺乏真正的理解。
在《神的一滴》的一节研究课上,我见到这样一幕:老师一声令下,学生就近组成5—6人一组的几个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一示意,学生迅速各归原位,小组合作学习戛然而止。老师没有要求,没有指导,师生之间甚至没有交流与评价,说开始就开始,说停止就停止。这便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老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质,更没有意识到,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不一定能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究其原因,实施新课程的广大语文老师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实施策略尚未完全理解和掌握。因而,一旦真正实施,便不可避免地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适度难控,陷于作秀的形式主义的泥潭。可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实施策略的深入、透彻理解是采用这一学习方式的前提。
2.教师对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不够重视,随意凑合。
在《直面苦难》的一堂公开课上,老师宣布完小组合作研讨问题后,我见到了如下现象:一是前排2名学生转过身来和后排2名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二是同座2名学生相互谈论。很显然,这是学生按座就近、临时凑合成的合作学习小组,老师并没有事先按照一定的特点分好小组。这样的小组缺乏科学的组合规律,组内个体差异大,思想道德、智商水平、学习动机等都良莠不齐。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能力强、思维水平高的学生往往唱主角,而其他组员只是当观众,洗耳恭听。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因此,如何科学分组,避免差异过大而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一家之言”“一言定论”的不良局面,是需要语文老师深思熟虑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有无价值;能否利于学生操作;是否适合小组成员合理解决。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一节公开课上,老师让小组合作探讨: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声令下,东边热闹西边冷清。细心观察便发现,小组之所以热闹,学生之所以活跃,是因为小组成员虽你争我抢,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顾及别的成员;小组之所以冷清是因为小组成员故作沉思,一言不发。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显然是违背新课程初衷的。那么为何会出现该合作学习却不能很好地合作的现象呢?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性格开朗、充满自信的学生往往最爱表现自己,而且表现得尤为活跃;而那些性格内向、缺少自信的学生却默默无言,不爱张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会倾听,不善交流,合作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引导这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研究学习、共享思维成果和学习的乐趣,教师还要努力。
2.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的技能。
在《鸟啼》的一节研究课上,学生合作研讨:文章对鸟的描写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又是如何与作品的主题结合在一起的?合作学习一开始,教室里顿时便炸开了锅,有的学生七嘴八舌,只顾自己讲,不去听别人讲;有的学生侧耳倾听他人之言,却从不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在汇报时我们听到的往往是:“我认为……”,“我想……”,却不是“我们小组认为……”。如此现象说明了学生非常缺乏小组合作学习所必要的技能。
缺乏必要的合作学习的技能,在合作学习中不但达不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与交流的目标,而且会浪费时间,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事倍功半。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
三、评价体系的原因
学校同组老师开了一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公开课。上课开始后,老师要求小组合作研讨: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这位老师没有对小组成员的发言作任何评价。课后问及同学对于这一点有何看法,学生都说大概自己的回答是对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大多数教师似乎忽略了评价这一环节,有的是非常简单的评价,有的则根本不作评价,即使评价显然也只是针对发言学生,而非整个合作学习小组,更不要说是组际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就更少。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缺乏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课堂评价模式,就缺乏理论指导和科学评价,教师在操作上就会出现较大的随意性。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既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