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还家,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鲜花。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海子
冬至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岭南向来有“冬至大过年”的传统,这一天,饺子少不了。而北方长大的我自小就听老外婆念叨:“冬至到,始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外婆曾说,她小时候不光唱数九歌,还要画九九消寒图,现在不作兴这些了,都是老话了。
但是,冬至,仍是极其重要的分水岭,它意味着年的召唤。杜甫诗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而白居易更是琵琶反弹,匠心独具:“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思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从“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到中秋望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乃至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年关将至,归心益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如作家马国福所说:“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召唤着客居异乡的游子,步履匆匆却又暖意盈盈地奔向各自最初的据点。
记得初到广东第一年,种种原因未能回家过年,和同样坚守岗位的同事一起聊天谈笑。那笑声虚幻得很,填补不了心头的空落落,聊天的话题绕来绕去,最终落脚还是“过年!”愈谈,愁绪愈浓,一样的异乡人,同样的思乡情!谈锋渐弱,各自揣着纷杂的心绪下班。走在挂满红灯笼的街道上,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调。同行好友诧异地问:“同为80后,你怎么唱的都是我妈那个年代的歌?”我心下凛然,意识到自己还在想家想妈,哼的是打小老妈所唱的老歌老调。妈妈最喜欢一边做事一边哼歌,耳闻能详,歌在唇边,思乡心至,呼之自出。我记得她唱《少年壮志不言愁》,也唱费翔的《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后来,《常回家看看》传唱大江南北的时候,她又爱哼“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无法排解思乡情愁的我,只能哼哼妈妈的歌,聊以抚慰想家的心。
想家最厉害的时候,就跑到学校旁边的集市,跟那个卖烤红薯、炒板栗的阿姨唠两句嗑。只因她跟妈妈年纪相若,神情相仿,甚至有次还见她居然穿一件跟妈妈一样的暗红格子外套,问之,她说是女儿买的……后来,在家书中,我语气闲闲地写过这个妈妈样的阿姨;写了除夕夜,那红得晃眼的一街道的灯笼;还有灯笼下唱妈妈歌的我以及我的心情。写的时候,不觉欠妥,后来才知竟惹出老妈好大一通眼泪。要去到岁月深处,在泥沙俱下的生活中摔打几个轮回,才洞悉妈妈热泪滂沱背后的情感密码。
仍记得第一次坐火车回家,见到硕大的“武昌站”三字,心潮澎湃,兴奋不已。热干面、豆皮、面窝、鄂字开头的车牌、火爆热烈的乡音……那在家熟视无睹的一切,在归家的那一刻亲切无比。不离家万里,怎么能体会到乡音乡物的万般美好呢?老妈前来接站,我的红眼眶对着她的红眼眶,堪称无缝对接。妈妈倒哑着嗓子唤出了我的乳名,而我,许是近乡情更怯,害怕未语泪先流,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行李,要好久平复了心情后才能假装挥洒自如地谈笑风生,讲述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老家紧挨我的小学母校。春节归家,曾回校跟小朋友们打过几局乒乓球,赢得无数掌声、喝彩声。现在再去,人迹全无。小朋友都宅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了。乒乓球台落寞地看着我,我揣着难言的心事默默回家。爸爸看出了我的怅惘,说:“你老头子身子骨老了,打球不行,杀几局棋吧!”布局,执子,几回合下来,也敢将老爸一军了,惹得老爸瞪着棋盘,连连叹息:“老咯!真的老咯!”再悄悄让出几个子,遂被老爸杀得片甲不留。老爸谆谆告诫:“ 你这细伢要牢记,姜还是老的辣!”姜,当然是老的辣;年味,当然也是旧习俗的浓;文化,就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呀!
那年春节过后,适逢大雪。我寻出工具,在撕棉扯絮般的飞舞雪花中堆起了雪人。那个硕大无朋的雪人跟我一般高,最后那个圆滚滚的脑袋,还是央求爸爸帮忙放上去的。爸爸笑骂“多大的人了,还这么重的玩心,就不怕手上长冻疮?” 雪人堆好了,我卸下红色羽绒服的帽子,戴在雪人头上,又在雪人的右眼角点了一颗黑豆,鼻子上插了一根肥硕通红的胡萝卜。爸爸大笑:“忙活半天,你堆的是自己啊!”我也笑,笑声把妈妈引了出来,她也跟着笑,说雪人比真人要可爱,因为胖乎乎的。她总觉得我在外吃苦太多,要我多喝鸡汤,说我瘦。总是这样,天下的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既瘦且弱!
久居南粤,着实不再适应北方的苦寒。很快,我的脚后跟长了冻疮,耳朵长了冻疮,手背长了冻疮。带着故乡赐予的这些“礼物”,带着父母的嘤嘤嘱托,我登上了返程的火车。回到工作岗位后,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为了让雪人融化慢一点,他和老妈收罗了诸多残雪堆在雪人脚下。而老妈,更是一天要瞅雪人好几趟,眼巴巴地看着雪人最终融化成一滩水,仍敝帚自珍般不舍得扫除。我握着手机,握着千万里外父母对我的牵挂,工作的愁苦烦累每每烟消云散。打小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中长大的我,想到远古时候,游子远行,会先在北堂种上萱草,聊以减轻母亲的思念。那个写出无数学子吟唱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人孟郊,亦曾深情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的《偶书》也说:“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诗经》上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母亲住的房子又叫萱堂,是种萱草的地方。萱草,俗名黄花菜。北堂种萱,栽下绵绵思念,植入缕缕牵挂。也只有我们的古人,才有这么浪漫的行为,这样深沉的情感。“种萱不种兰,自谓忧可忘,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游子远去了,只留下“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郁郁葱葱、百合一样的花瓣,每一瓣都是母亲牵肠挂肚的思念。 不谙农时、不通农事的我,临行前种植萱草是不可能了,就堆一个雪人吧,替我陪伴父母一段时日,以慰“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北堂种萱草,花开不见还。”老妈喜种花栽果。院墙外是一嘟噜牵牛拉扯着一丛葡萄,院落里栽有月季、兰花、美人蕉……而她的心头最爱是那丛栀子。栀子开花在端午前后,花开了,暑假就快到了,我就会似大雁般飞回来了。每逢栀子花开,她就讲起我小时候,扎着小辫,头发少,辫子细,偏要戴最大最白最香的那朵栀子花,也不怕小辫扯着疼,戴好了,兴冲冲地跟着电视唱:“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头顶的栀子花颤悠悠地,她的心也跟着颤悠悠地,老担心栀子跌落扯疼我的头皮……
那时外婆尚在,我最爱听她讲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讲五彩缤纷的过年习俗,譬如“小年祭灶神,腊二十四除尘,贴门神、守岁”等。至今,我还隐隐约约记得外婆说过:“除夕熬夜守岁,听到狗先叫,预兆人不太平;猫先叫,来年鱼贵……”我很诧异,凭借动物的鸣叫推算来年的年景,依据何在?这样古老的生活契约到底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后来,外婆去世了。再没有人在我耳畔念叨二十四节气了,再没有人在接我电话的时候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外婆好忙!”了……岁月更迭,时事变迁,农事消亡了,节气淡化了,传统也没落了。不见了上元灯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花灯流转,不见了端午节赛龙舟、挂香符的文化敬畏,不见了重阳登高遍插茱萸的刻骨思念……民俗文化消失了,快餐文化盛行,外来的节日反倒更受欢迎,商家看到无限商机愈是推波助澜了。围炉夜话早已演变成对着手机发微信了;过年,也不再拖家带口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团圆了,改为时尚的出国旅游了;纸质阅读也早已割席让位给电子阅读了;霓虹灯与各式电子设备闪亮登场,一切节日没有文化,只有吃喝玩乐,直奔泡沫化与商业化,虚浮的繁华背后是无根的狂欢。有不懂的以及好奇的民风民俗,我宁可百度,也不敢再去问妈妈,怕她伤感于“妈妈也不知道,妈妈也要问妈妈的妈妈。”涉及外婆的话题已然成了雷区,小心翼翼地避开了。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只有离开了故乡,你才能真正懂得乡愁的滋味。唐人潘图诗云:“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也只有在客居异乡的悲辛岁月里,在落魄潦倒愁肠百结的时刻,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贴切柔软的抚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再教这些诗词,做客异乡多年的我开始有了不一样的领悟与体察。你听——“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这些平淡无华的句子,我的学生跟着我一字一句地念,讲台下的他们眼睛黑亮,嗓音甜润。他们不会懂得,几句家常简单的诗词,何以他们的老师嗓音发涩、泪盈于睫地念到哽咽?“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非要到万水千山走过,在特定的时空,乡愁猝不及防地袭来,才能品味出那么厚重深沉的情感。这思乡的情愁,客居的情怀,复杂的情绪,都被这些诗句说中了、说透了、说尽了。我曾跟学生讲,这些诗词暂时不懂没关系,等你长大了,远行了,思乡生愁了,你再读,就懂了。甚至,你不读,这些句子会自动从你心坎里浮现出来,一句顶万句地说尽你的心事。你会突然懂得这些诗人词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曾跟你有着一样似乎又不一样的心境情怀,你会感激它,怀恋它,吟诵它,内化它。你会噙着泪,让情感之流在你的胸膛澎湃流淌,恣情冲撞。这种熏陶和浸染,会时刻提醒你,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去干什么?你会牢记家里的白发老母尚在牵挂,你没办法堕落,没办法沉沦,因为母亲的牵挂是线,拴住了你;是衣被,温暖着你;是开在你心头的花,鼓舞着你。你幸福,因为你有盼头;你蓬勃,因为你有奔头。而“回家过年”,将让你的情绪稳妥安全地着陆。归旅中的你,吟哦着“我,周游世界,爬山涉水,花了那么多钱,走了那么多路,阅尽了世间万物。可是,这一切,我都忘记了。独有自家门外,一株小草的嫩叶上,留着一滴露珠儿。它,映出了,通天宇宙。”(泰戈尔诗句)就是这滴露珠,告诉你 “人文”的真正含义。
近几年,由火车改坐高铁返乡的我,感慨着“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暮眠自家床”的一日千里式的喜悦,至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古意只能靠想象了。诸如这些,作为考点学生们或许知道,但并不会懂得。那迫不及待、一刻都不容缓的似箭归心,他们还能体会到吗?他们不但不懂得节气、农时农事,连诸多词语、诗句也空余“纸上谈兵”之恨了。我的学生知道鸿雁指代书信吗?知道为什么桑梓代表故乡吗?读到“故乡”二字,会动容、会起乡愁吗?我们可以求快,但别忽视内心感受慢的浸染;我们可以享受现代,但别忘记我们的根基在哪里;在舶来文化盛行,传统文化式微的今天,我们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连故乡都在走向消亡。作家王开岭在《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一文中沉重地写道:“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没了传承,失了古意,我尚且写过家书,也懂得家书抵万金的滋味。可我的学生在互联网、通讯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再不可能有“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浪漫情怀了;也没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踌躇打探了。这,是他们的福气还是憾事?当旅途中思归的愁肠百结成了百无聊赖,只恨还不够快时;当现代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收编一切古老传统习俗的时候;当思念成为奢侈、情感走向荒芜、心灵渐次干涸时,是否格外怀恋“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诗)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归去吧!故乡的雪花落了,梅花开了,家人心花绽放了,你听,有人,一声声,将你呼唤:式微,式微,胡不归?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冬至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岭南向来有“冬至大过年”的传统,这一天,饺子少不了。而北方长大的我自小就听老外婆念叨:“冬至到,始数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外婆曾说,她小时候不光唱数九歌,还要画九九消寒图,现在不作兴这些了,都是老话了。
但是,冬至,仍是极其重要的分水岭,它意味着年的召唤。杜甫诗云:“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而白居易更是琵琶反弹,匠心独具:“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思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从“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到中秋望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乃至重阳“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年关将至,归心益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如作家马国福所说:“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召唤着客居异乡的游子,步履匆匆却又暖意盈盈地奔向各自最初的据点。
记得初到广东第一年,种种原因未能回家过年,和同样坚守岗位的同事一起聊天谈笑。那笑声虚幻得很,填补不了心头的空落落,聊天的话题绕来绕去,最终落脚还是“过年!”愈谈,愁绪愈浓,一样的异乡人,同样的思乡情!谈锋渐弱,各自揣着纷杂的心绪下班。走在挂满红灯笼的街道上,我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小调。同行好友诧异地问:“同为80后,你怎么唱的都是我妈那个年代的歌?”我心下凛然,意识到自己还在想家想妈,哼的是打小老妈所唱的老歌老调。妈妈最喜欢一边做事一边哼歌,耳闻能详,歌在唇边,思乡心至,呼之自出。我记得她唱《少年壮志不言愁》,也唱费翔的《故乡的云》——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后来,《常回家看看》传唱大江南北的时候,她又爱哼“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无法排解思乡情愁的我,只能哼哼妈妈的歌,聊以抚慰想家的心。
想家最厉害的时候,就跑到学校旁边的集市,跟那个卖烤红薯、炒板栗的阿姨唠两句嗑。只因她跟妈妈年纪相若,神情相仿,甚至有次还见她居然穿一件跟妈妈一样的暗红格子外套,问之,她说是女儿买的……后来,在家书中,我语气闲闲地写过这个妈妈样的阿姨;写了除夕夜,那红得晃眼的一街道的灯笼;还有灯笼下唱妈妈歌的我以及我的心情。写的时候,不觉欠妥,后来才知竟惹出老妈好大一通眼泪。要去到岁月深处,在泥沙俱下的生活中摔打几个轮回,才洞悉妈妈热泪滂沱背后的情感密码。
仍记得第一次坐火车回家,见到硕大的“武昌站”三字,心潮澎湃,兴奋不已。热干面、豆皮、面窝、鄂字开头的车牌、火爆热烈的乡音……那在家熟视无睹的一切,在归家的那一刻亲切无比。不离家万里,怎么能体会到乡音乡物的万般美好呢?老妈前来接站,我的红眼眶对着她的红眼眶,堪称无缝对接。妈妈倒哑着嗓子唤出了我的乳名,而我,许是近乡情更怯,害怕未语泪先流,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行李,要好久平复了心情后才能假装挥洒自如地谈笑风生,讲述这一路的所见所闻。
老家紧挨我的小学母校。春节归家,曾回校跟小朋友们打过几局乒乓球,赢得无数掌声、喝彩声。现在再去,人迹全无。小朋友都宅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了。乒乓球台落寞地看着我,我揣着难言的心事默默回家。爸爸看出了我的怅惘,说:“你老头子身子骨老了,打球不行,杀几局棋吧!”布局,执子,几回合下来,也敢将老爸一军了,惹得老爸瞪着棋盘,连连叹息:“老咯!真的老咯!”再悄悄让出几个子,遂被老爸杀得片甲不留。老爸谆谆告诫:“ 你这细伢要牢记,姜还是老的辣!”姜,当然是老的辣;年味,当然也是旧习俗的浓;文化,就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呀!
那年春节过后,适逢大雪。我寻出工具,在撕棉扯絮般的飞舞雪花中堆起了雪人。那个硕大无朋的雪人跟我一般高,最后那个圆滚滚的脑袋,还是央求爸爸帮忙放上去的。爸爸笑骂“多大的人了,还这么重的玩心,就不怕手上长冻疮?” 雪人堆好了,我卸下红色羽绒服的帽子,戴在雪人头上,又在雪人的右眼角点了一颗黑豆,鼻子上插了一根肥硕通红的胡萝卜。爸爸大笑:“忙活半天,你堆的是自己啊!”我也笑,笑声把妈妈引了出来,她也跟着笑,说雪人比真人要可爱,因为胖乎乎的。她总觉得我在外吃苦太多,要我多喝鸡汤,说我瘦。总是这样,天下的母亲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既瘦且弱!
久居南粤,着实不再适应北方的苦寒。很快,我的脚后跟长了冻疮,耳朵长了冻疮,手背长了冻疮。带着故乡赐予的这些“礼物”,带着父母的嘤嘤嘱托,我登上了返程的火车。回到工作岗位后,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为了让雪人融化慢一点,他和老妈收罗了诸多残雪堆在雪人脚下。而老妈,更是一天要瞅雪人好几趟,眼巴巴地看着雪人最终融化成一滩水,仍敝帚自珍般不舍得扫除。我握着手机,握着千万里外父母对我的牵挂,工作的愁苦烦累每每烟消云散。打小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中长大的我,想到远古时候,游子远行,会先在北堂种上萱草,聊以减轻母亲的思念。那个写出无数学子吟唱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人孟郊,亦曾深情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的《偶书》也说:“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诗经》上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博物志》说:“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日忘忧草。”母亲住的房子又叫萱堂,是种萱草的地方。萱草,俗名黄花菜。北堂种萱,栽下绵绵思念,植入缕缕牵挂。也只有我们的古人,才有这么浪漫的行为,这样深沉的情感。“种萱不种兰,自谓忧可忘,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游子远去了,只留下“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郁郁葱葱、百合一样的花瓣,每一瓣都是母亲牵肠挂肚的思念。 不谙农时、不通农事的我,临行前种植萱草是不可能了,就堆一个雪人吧,替我陪伴父母一段时日,以慰“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北堂种萱草,花开不见还。”老妈喜种花栽果。院墙外是一嘟噜牵牛拉扯着一丛葡萄,院落里栽有月季、兰花、美人蕉……而她的心头最爱是那丛栀子。栀子开花在端午前后,花开了,暑假就快到了,我就会似大雁般飞回来了。每逢栀子花开,她就讲起我小时候,扎着小辫,头发少,辫子细,偏要戴最大最白最香的那朵栀子花,也不怕小辫扯着疼,戴好了,兴冲冲地跟着电视唱:“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头顶的栀子花颤悠悠地,她的心也跟着颤悠悠地,老担心栀子跌落扯疼我的头皮……
那时外婆尚在,我最爱听她讲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讲五彩缤纷的过年习俗,譬如“小年祭灶神,腊二十四除尘,贴门神、守岁”等。至今,我还隐隐约约记得外婆说过:“除夕熬夜守岁,听到狗先叫,预兆人不太平;猫先叫,来年鱼贵……”我很诧异,凭借动物的鸣叫推算来年的年景,依据何在?这样古老的生活契约到底是怎么演变而来的?
后来,外婆去世了。再没有人在我耳畔念叨二十四节气了,再没有人在接我电话的时候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外婆好忙!”了……岁月更迭,时事变迁,农事消亡了,节气淡化了,传统也没落了。不见了上元灯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花灯流转,不见了端午节赛龙舟、挂香符的文化敬畏,不见了重阳登高遍插茱萸的刻骨思念……民俗文化消失了,快餐文化盛行,外来的节日反倒更受欢迎,商家看到无限商机愈是推波助澜了。围炉夜话早已演变成对着手机发微信了;过年,也不再拖家带口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团圆了,改为时尚的出国旅游了;纸质阅读也早已割席让位给电子阅读了;霓虹灯与各式电子设备闪亮登场,一切节日没有文化,只有吃喝玩乐,直奔泡沫化与商业化,虚浮的繁华背后是无根的狂欢。有不懂的以及好奇的民风民俗,我宁可百度,也不敢再去问妈妈,怕她伤感于“妈妈也不知道,妈妈也要问妈妈的妈妈。”涉及外婆的话题已然成了雷区,小心翼翼地避开了。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只有离开了故乡,你才能真正懂得乡愁的滋味。唐人潘图诗云:“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黄犬却有情,当门卧摇尾。”也只有在客居异乡的悲辛岁月里,在落魄潦倒愁肠百结的时刻,才能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贴切柔软的抚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再教这些诗词,做客异乡多年的我开始有了不一样的领悟与体察。你听——“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这些平淡无华的句子,我的学生跟着我一字一句地念,讲台下的他们眼睛黑亮,嗓音甜润。他们不会懂得,几句家常简单的诗词,何以他们的老师嗓音发涩、泪盈于睫地念到哽咽?“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非要到万水千山走过,在特定的时空,乡愁猝不及防地袭来,才能品味出那么厚重深沉的情感。这思乡的情愁,客居的情怀,复杂的情绪,都被这些诗句说中了、说透了、说尽了。我曾跟学生讲,这些诗词暂时不懂没关系,等你长大了,远行了,思乡生愁了,你再读,就懂了。甚至,你不读,这些句子会自动从你心坎里浮现出来,一句顶万句地说尽你的心事。你会突然懂得这些诗人词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曾跟你有着一样似乎又不一样的心境情怀,你会感激它,怀恋它,吟诵它,内化它。你会噙着泪,让情感之流在你的胸膛澎湃流淌,恣情冲撞。这种熏陶和浸染,会时刻提醒你,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去干什么?你会牢记家里的白发老母尚在牵挂,你没办法堕落,没办法沉沦,因为母亲的牵挂是线,拴住了你;是衣被,温暖着你;是开在你心头的花,鼓舞着你。你幸福,因为你有盼头;你蓬勃,因为你有奔头。而“回家过年”,将让你的情绪稳妥安全地着陆。归旅中的你,吟哦着“我,周游世界,爬山涉水,花了那么多钱,走了那么多路,阅尽了世间万物。可是,这一切,我都忘记了。独有自家门外,一株小草的嫩叶上,留着一滴露珠儿。它,映出了,通天宇宙。”(泰戈尔诗句)就是这滴露珠,告诉你 “人文”的真正含义。
近几年,由火车改坐高铁返乡的我,感慨着“朝饮珠江水,午食武昌鱼,暮眠自家床”的一日千里式的喜悦,至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古意只能靠想象了。诸如这些,作为考点学生们或许知道,但并不会懂得。那迫不及待、一刻都不容缓的似箭归心,他们还能体会到吗?他们不但不懂得节气、农时农事,连诸多词语、诗句也空余“纸上谈兵”之恨了。我的学生知道鸿雁指代书信吗?知道为什么桑梓代表故乡吗?读到“故乡”二字,会动容、会起乡愁吗?我们可以求快,但别忽视内心感受慢的浸染;我们可以享受现代,但别忘记我们的根基在哪里;在舶来文化盛行,传统文化式微的今天,我们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连故乡都在走向消亡。作家王开岭在《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一文中沉重地写道:“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没了传承,失了古意,我尚且写过家书,也懂得家书抵万金的滋味。可我的学生在互联网、通讯设备如此发达的今天,再不可能有“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的浪漫情怀了;也没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的踌躇打探了。这,是他们的福气还是憾事?当旅途中思归的愁肠百结成了百无聊赖,只恨还不够快时;当现代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收编一切古老传统习俗的时候;当思念成为奢侈、情感走向荒芜、心灵渐次干涸时,是否格外怀恋“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 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诗)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归去吧!故乡的雪花落了,梅花开了,家人心花绽放了,你听,有人,一声声,将你呼唤:式微,式微,胡不归?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纪中三鑫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