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消解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当代的微文化与大象无形、和谐相生的传统文化正在排异中融合,探讨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可以使传统文化重新获得生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微文化;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代微文化的崛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
微文化的崛起建立在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个人移动互联设备的迅速普及和移动通信网络推广的基础之上。2009年8月,新浪网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率先推出了“新浪微博”服务,成为首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自此,微博服务正式进入国内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2010年,其他门户网站如网易、搜狐、腾讯等也紧随其后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把2010年认定为中国的“微博元年”,报告中还有数据显示,截至当年10月,接受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已达将近12522万的规模。自此,微博这一新兴事物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微博”一词也进入2010年互联网最热门话题榜,引发了全国的“围脖儿”热潮。随后,以“微媒体”“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信用”“微支付”“微投资”“微管理”“微生活”“微整形”“微信”等代表的概念和现象纷纷登场,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就是微文化。微文化以微博在国内的兴起和迅速普及为标志,宣告了一种以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即时性为特点的新型文化形态的产生。网络和现实的难解难分使微文化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大众的现实生活。
(一)微文化的涵义
关于微文化的定义,目前尚没有权威部门或学术机构给出明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分别给出了“微文化”的词条,百度百科认为微文化是歌手麦子创立的,这显然与我们这里所讲的微文化是不同的概念。
百度百科“微文化”词条指出,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并给出了一个“参考性释义”,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百度百科中对“微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虽然对微文化的某些特性进行了说明,但是未能从本质上揭示“微文化”本质特征,稍显笼统和抽象。而且,在这里它偷换了一个概念,入选2010年度新词语的应当是“微博”,而不是“微文化”。
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微文化从属于文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分析文化的角度来界定微文化的内涵。石裕东、刑起龙在《微文化内涵初探》一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统称为微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倾向于接受石裕东、刑起龙对“微文化”概念的表述,后者的表述更为具体和符合实际,能够为我们深入分析微文化的特征提供理论指导。
(二)微文化的二重性
微文化在当前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它兼备有辅助性与主导性的二元化特征,而这两种特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微文化的辅助性指微文化依存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大文化,以一种辅助性文化形态而存在。微文化自2009年才产生于中国,终究是一种新兴文化形态,无法独撑文化领域。然而从微文化社会影响力和全民普及性上来看,它又显露出强劲的冲击力,从而大有成为主导性文化的可能。
传统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微文化的传播较多的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表现为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规律,能够无限地集聚和放大信息,同时具备有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双重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媒介的社交化。网络社区中的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并通过网络社区将信息进行网状扩散,创造出强大的信息冲击波。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条微博的评论或转发可以引发社会舆论的狂潮,引起千万乃至上亿人的关注。一次“微公益”,或许每个人捐献的金额并不多,但是其经过微传播后聚集的公益资金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由此可见,微文化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也会显示出很强的主导性。
然而,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问题上,我们既要正视微文化作为辅助性文化存在的现实,又要充分发挥微文化作为辅助性文化而释放出的主导性文化的冲击力,发挥其作为辅助性文化的主导影响力。
(三)微文化的三个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诸多不同,呈现出独有的特征。
第一,微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和“群体化”特征。
在以微博、博客、微信等为媒介的微文化传播中,淡化了传统文化传播中金字塔信息中心,而让原来传播中的受众成为了新的信息源,形成了人人都是中心的文化传播格局。这就是微文化的“去中心化”特征。所有文化都有社交的特点,微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如新华网、人民网、猫扑网、天涯社区等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中心”。网友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通过自发地维护这些信息平台,形成了一个个超越于时间间隔和空间隔阂的虚拟信息中心和虚拟个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处于不同的空间方位,但是却能够因为关注某一事件,或者喜爱同一款游戏而构成了有共享性和紧密性的虚拟信息中心。随之,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变得日益紧密,这样就带来了社会空间和价值的多元与分化,这种多元与分化使得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时候,面临着新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二,微文化呈现出显著的草根性和群众化特征。
由于微文化传播更具便捷和低入门,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具备更强的原创性和自主性,呈现出平民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征。同时,由于微文化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项信息流动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身份界限,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任何一位网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抛却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在网络社区中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实现充分地交流和双向的互动,建立起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然而微文化的草根性和群众化表达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低智化倾向,一方面,大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另一方面,急剧降低了微文化传播内容的系统性理性化程度,这会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危机和挑战。 第三,微文化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和快餐化特征。
从直观上看,微文化之“微”首先体现在内容简洁,如微博只用140个字就可以“说出自己”,完成对某个事件的报道和传播,记录普通人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微电影仅有5-3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故事的演绎,观影感受丝毫不逊与传统大电影。然而信息的简洁虽然方便了快节奏生活下的受众接受但是也带来了文化的碎片化。快餐时代下,坐车、等人、排队等占据了我们很多的时间,我们的时间被七零八落分解成各种偶然或必然的等待时间。从管理学角度上说,这些等待时间被称作是“碎片时间”。微文化的新形态虽然可以填补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但是微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特征,却在消解着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和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如何解决微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由此可见,微文化正在猝不及防地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生态,我们大可不必对微文化的出现感到盲从,我们需要更加严肃地分析微文化对文化传承、社会整合、知识创新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微文化应当从自足的文化形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参与互动性的公共文化范畴,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指向对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价值的探索与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青年中传承的一项重要手段。
二、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与融合
(一)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保留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人文情感,对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社会心理都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微文化伴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而产生,由于网络的快节奏和即时性聚集了能量惊人的微力量,这种巨大的微力量正在日渐渗透到人们观念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人们已经普遍表现出新的文化需求,趋向于选择新的文化形态,新兴的文化形态在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上与传统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分歧。
微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新旧两种文化形式,在互动和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不同层面的对立和冲突。从社会地位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属于官方或专业媒体机构倡导的主体文化,或者说是权威文化,而微文化属于兴起于民间的由普通大众主导的高度自主的文化。从文化的传播方式来看,传统文化受限于传统媒体的形式,属于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微文化借助于新媒体的“点对点”的传播,属于平等性、交互性文化传播。从产生根源上说,传统文化反映了现实世界和对现实世界升华的内容,而微文化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反映了网络世界的虚拟现实。从发展脉络上来说,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对封闭的文化,而微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文化,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动,导致其正在成为一种强势文化。
(二)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恢复生机的桥梁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都脱离不开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制约,这也是微文化虽然具有主导型文化发展趋势,但是又具有辅助性文化特性的原因。当代微文化是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对传统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不足的缺陷进行了弥补。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中,也在借助微文化的传播媒介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以“我的中国节”微电影为例,由中国青年报、凤凰视频和深圳市耕田文化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传统节日主题系列微电影《家在情在,我的中国节》分为《我的端午节》《我的重阳节》《我的元宵节》三个单元,于2012年已经正式推出。自6月21日起,《我的端午节》发布在了凤凰网视频、爱奇艺高清、优酷、中青在线等多家视频网站,不足10个小时就吸引了超过10万网友的关注,并创下了7天超过100万次的点击量。在美国腾傲传媒集团主办的2013年度首届旧金山亚洲微电影节上,《家在情在,我的元宵节》荣获“最佳微电影奖”和“最具创意微电影奖”,《家在情在,我的重阳节》荣获“最佳音效奖”,并同时跻身优秀微电影50强。与此同时,《我的中国节》主题歌在2013年的端午节期间亮相“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
以中国广场舞为例,广场舞可以说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广场舞历史悠久,据艺术史家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类似于今天广场舞的舞蹈形式。虽然在它身上背负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但是它却代表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一张“中国大妈进军卢浮宫大跳广场舞”的照片在微博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被广场舞大妈的精神所折服,并点赞转载。与此同时,在黑河黑龙江公园里,150余名来自俄罗斯的旅游团员,向当地百姓学跳广场舞“快乐舞步健身操”。
由此可见,当代微文化正与传统文化在排异中融合,微文化的出现推动了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和形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扩大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传播空间,深化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方式。中国元素在世界各地以新颖的形式频频出现,从接受学上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传统文化新形态的认可和喜爱。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
(一)要全面把握微文化受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
微文化受众群体因其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两大类。成年群体大多有着传统媒体接受的习惯,微文化传播仅仅是他们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辅助文化形态。而青少年则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费、社会关系、知识获得等全都依赖于微文化的传播和引导。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网络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他们在微文化传播和接受中呈现的现代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异同,以两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基础,尝试提出适合不同群体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建构模式。 (二)要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将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把握传统文化目前所采取的主要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在把握传统文化的呈现形态和选择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传播和传媒传播的优劣。同时,努力增强受众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要充分考虑到利用新媒体呈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政治建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深刻预见微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内容融合或形式建构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等等。
(三)要清晰把握微文化传播多元化的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
关于微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武汉大学杨威教授在其论述中指出:“微文化”由众多的“微民”构建,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融合、平行和背离三种关系。那么,“微文化”可以创造出融入主流文化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也可以营造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琐碎、平实、无害的小众文化,还可以制造出消解和抵触主流文化的反动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多途径多角度地去分析微文化的多元形态,探析自媒体的特征、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文化形态的特点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契合点与独特之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新型媒体结合的可能性,探究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模式等等。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潮流文化的关系,遵守透过潮流把握主流的原则,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网络文化建设等。
(四)要把握传统文化与微文化融合的传播策略,拓宽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
当代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需要在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式的前提下,尝试借助媒介事件的力量扩大文化事件的传播效果,借助媒介传播的效果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借助媒介仪式的象征性构建传统文化的特定价值和意识形态,借助媒介教示的方式使抽象的传统文化更为具体鲜活和感知。通过把握传统文化与微文化融合的传播策略,理解新媒介环境下大众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变化,努力拓宽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和途径,使其积极服务于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裕东,刑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79.
[2]孙伯琦.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J].江南论坛,2014(1):23-25.
[3]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27.
作者简介:李文山(196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民生学院院长,硕士/教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微文化;融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代微文化的崛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
微文化的崛起建立在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个人移动互联设备的迅速普及和移动通信网络推广的基础之上。2009年8月,新浪网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率先推出了“新浪微博”服务,成为首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自此,微博服务正式进入国内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2010年,其他门户网站如网易、搜狐、腾讯等也紧随其后相继推出了微博服务。《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把2010年认定为中国的“微博元年”,报告中还有数据显示,截至当年10月,接受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已达将近12522万的规模。自此,微博这一新兴事物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微博”一词也进入2010年互联网最热门话题榜,引发了全国的“围脖儿”热潮。随后,以“微媒体”“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信用”“微支付”“微投资”“微管理”“微生活”“微整形”“微信”等代表的概念和现象纷纷登场,构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就是微文化。微文化以微博在国内的兴起和迅速普及为标志,宣告了一种以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即时性为特点的新型文化形态的产生。网络和现实的难解难分使微文化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而全面地影响着大众的现实生活。
(一)微文化的涵义
关于微文化的定义,目前尚没有权威部门或学术机构给出明晰的界定。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分别给出了“微文化”的词条,百度百科认为微文化是歌手麦子创立的,这显然与我们这里所讲的微文化是不同的概念。
百度百科“微文化”词条指出,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并给出了一个“参考性释义”,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百度百科中对“微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虽然对微文化的某些特性进行了说明,但是未能从本质上揭示“微文化”本质特征,稍显笼统和抽象。而且,在这里它偷换了一个概念,入选2010年度新词语的应当是“微博”,而不是“微文化”。
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微文化从属于文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分析文化的角度来界定微文化的内涵。石裕东、刑起龙在《微文化内涵初探》一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统称为微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相比较而言,我们更倾向于接受石裕东、刑起龙对“微文化”概念的表述,后者的表述更为具体和符合实际,能够为我们深入分析微文化的特征提供理论指导。
(二)微文化的二重性
微文化在当前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它兼备有辅助性与主导性的二元化特征,而这两种特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微文化的辅助性指微文化依存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大文化,以一种辅助性文化形态而存在。微文化自2009年才产生于中国,终究是一种新兴文化形态,无法独撑文化领域。然而从微文化社会影响力和全民普及性上来看,它又显露出强劲的冲击力,从而大有成为主导性文化的可能。
传统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微文化的传播较多的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表现为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点对点的网状传播方式深刻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规律,能够无限地集聚和放大信息,同时具备有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双重功能,有效地促进了媒介的社交化。网络社区中的每一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并通过网络社区将信息进行网状扩散,创造出强大的信息冲击波。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条微博的评论或转发可以引发社会舆论的狂潮,引起千万乃至上亿人的关注。一次“微公益”,或许每个人捐献的金额并不多,但是其经过微传播后聚集的公益资金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由此可见,微文化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也会显示出很强的主导性。
然而,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问题上,我们既要正视微文化作为辅助性文化存在的现实,又要充分发挥微文化作为辅助性文化而释放出的主导性文化的冲击力,发挥其作为辅助性文化的主导影响力。
(三)微文化的三个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微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诸多不同,呈现出独有的特征。
第一,微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和“群体化”特征。
在以微博、博客、微信等为媒介的微文化传播中,淡化了传统文化传播中金字塔信息中心,而让原来传播中的受众成为了新的信息源,形成了人人都是中心的文化传播格局。这就是微文化的“去中心化”特征。所有文化都有社交的特点,微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如新华网、人民网、猫扑网、天涯社区等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中心”。网友们因为相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通过自发地维护这些信息平台,形成了一个个超越于时间间隔和空间隔阂的虚拟信息中心和虚拟个性群体。这些群体成员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处于不同的空间方位,但是却能够因为关注某一事件,或者喜爱同一款游戏而构成了有共享性和紧密性的虚拟信息中心。随之,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变得日益紧密,这样就带来了社会空间和价值的多元与分化,这种多元与分化使得我们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时候,面临着新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二,微文化呈现出显著的草根性和群众化特征。
由于微文化传播更具便捷和低入门,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具备更强的原创性和自主性,呈现出平民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征。同时,由于微文化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项信息流动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身份界限,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任何一位网民,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抛却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在网络社区中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实现充分地交流和双向的互动,建立起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然而微文化的草根性和群众化表达往往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低智化倾向,一方面,大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另一方面,急剧降低了微文化传播内容的系统性理性化程度,这会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文明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危机和挑战。 第三,微文化呈现出显著的碎片化和快餐化特征。
从直观上看,微文化之“微”首先体现在内容简洁,如微博只用140个字就可以“说出自己”,完成对某个事件的报道和传播,记录普通人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微电影仅有5-3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故事的演绎,观影感受丝毫不逊与传统大电影。然而信息的简洁虽然方便了快节奏生活下的受众接受但是也带来了文化的碎片化。快餐时代下,坐车、等人、排队等占据了我们很多的时间,我们的时间被七零八落分解成各种偶然或必然的等待时间。从管理学角度上说,这些等待时间被称作是“碎片时间”。微文化的新形态虽然可以填补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但是微文化的碎片化和快餐化特征,却在消解着传统文化知识的累积和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厚重性和严肃性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新思考如何解决微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由此可见,微文化正在猝不及防地改变着我们的文化生态,我们大可不必对微文化的出现感到盲从,我们需要更加严肃地分析微文化对文化传承、社会整合、知识创新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微文化应当从自足的文化形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参与互动性的公共文化范畴,成为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指向对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价值的探索与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青年中传承的一项重要手段。
二、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与融合
(一)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排异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保留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记忆和人文情感,对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审美特征、社会心理都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微文化伴随着网络时代发展而产生,由于网络的快节奏和即时性聚集了能量惊人的微力量,这种巨大的微力量正在日渐渗透到人们观念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人们已经普遍表现出新的文化需求,趋向于选择新的文化形态,新兴的文化形态在社会环境和价值取向上与传统文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分歧。
微文化和传统文化作为新旧两种文化形式,在互动和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不同层面的对立和冲突。从社会地位上来说,传统文化是属于官方或专业媒体机构倡导的主体文化,或者说是权威文化,而微文化属于兴起于民间的由普通大众主导的高度自主的文化。从文化的传播方式来看,传统文化受限于传统媒体的形式,属于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微文化借助于新媒体的“点对点”的传播,属于平等性、交互性文化传播。从产生根源上说,传统文化反映了现实世界和对现实世界升华的内容,而微文化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反映了网络世界的虚拟现实。从发展脉络上来说,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相对封闭的文化,而微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文化,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动,导致其正在成为一种强势文化。
(二)微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恢复生机的桥梁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都脱离不开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制约,这也是微文化虽然具有主导型文化发展趋势,但是又具有辅助性文化特性的原因。当代微文化是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对传统文化在社会个体关怀上不足的缺陷进行了弥补。
近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一体化大潮中,也在借助微文化的传播媒介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以“我的中国节”微电影为例,由中国青年报、凤凰视频和深圳市耕田文化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传统节日主题系列微电影《家在情在,我的中国节》分为《我的端午节》《我的重阳节》《我的元宵节》三个单元,于2012年已经正式推出。自6月21日起,《我的端午节》发布在了凤凰网视频、爱奇艺高清、优酷、中青在线等多家视频网站,不足10个小时就吸引了超过10万网友的关注,并创下了7天超过100万次的点击量。在美国腾傲传媒集团主办的2013年度首届旧金山亚洲微电影节上,《家在情在,我的元宵节》荣获“最佳微电影奖”和“最具创意微电影奖”,《家在情在,我的重阳节》荣获“最佳音效奖”,并同时跻身优秀微电影50强。与此同时,《我的中国节》主题歌在2013年的端午节期间亮相“世界十字路口”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
以中国广场舞为例,广场舞可以说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形态,广场舞历史悠久,据艺术史家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类似于今天广场舞的舞蹈形式。虽然在它身上背负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但是它却代表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一张“中国大妈进军卢浮宫大跳广场舞”的照片在微博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被广场舞大妈的精神所折服,并点赞转载。与此同时,在黑河黑龙江公园里,150余名来自俄罗斯的旅游团员,向当地百姓学跳广场舞“快乐舞步健身操”。
由此可见,当代微文化正与传统文化在排异中融合,微文化的出现推动了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和形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扩大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传播空间,深化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方式。中国元素在世界各地以新颖的形式频频出现,从接受学上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传统文化新形态的认可和喜爱。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微文化的融合途径
(一)要全面把握微文化受众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情况
微文化受众群体因其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差异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群体分类,大致上可以分为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两大类。成年群体大多有着传统媒体接受的习惯,微文化传播仅仅是他们获取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辅助文化形态。而青少年则是微文化传播的绝对主体和最活跃用户群,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消费、社会关系、知识获得等全都依赖于微文化的传播和引导。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青少年群体和成年人群体网络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他们在微文化传播和接受中呈现的现代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异同,以两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为基础,尝试提出适合不同群体现代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建构模式。 (二)要深刻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将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传播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把握传统文化目前所采取的主要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在把握传统文化的呈现形态和选择的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传播和传媒传播的优劣。同时,努力增强受众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意识,要充分考虑到利用新媒体呈现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政治建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深刻预见微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内容融合或形式建构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等等。
(三)要清晰把握微文化传播多元化的形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
关于微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武汉大学杨威教授在其论述中指出:“微文化”由众多的“微民”构建,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着融合、平行和背离三种关系。那么,“微文化”可以创造出融入主流文化的积极、健康、向上的公益文化,也可以营造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琐碎、平实、无害的小众文化,还可以制造出消解和抵触主流文化的反动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多途径多角度地去分析微文化的多元形态,探析自媒体的特征、微博微信和微电影等文化形态的特点与传统文化传播的契合点与独特之处。同时,还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新型媒体结合的可能性,探究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模式等等。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与潮流文化的关系,遵守透过潮流把握主流的原则,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网络文化建设等。
(四)要把握传统文化与微文化融合的传播策略,拓宽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
当代微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需要在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式的前提下,尝试借助媒介事件的力量扩大文化事件的传播效果,借助媒介传播的效果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借助媒介仪式的象征性构建传统文化的特定价值和意识形态,借助媒介教示的方式使抽象的传统文化更为具体鲜活和感知。通过把握传统文化与微文化融合的传播策略,理解新媒介环境下大众意识和文化认同的变化,努力拓宽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和途径,使其积极服务于促进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裕东,刑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79.
[2]孙伯琦.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J].江南论坛,2014(1):23-25.
[3]杨威.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27.
作者简介:李文山(1963-),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民生学院院长,硕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