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行者:带着梦想的微光上路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段旅程,孤独地用脚步丈量地球的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救赎;有一些照片,背负着灵魂,用灵动记录神秘国度;有一种记录,用最平凡和最朴实的字句,汇集绚烂温暖的光芒;有一种行者,带着对这世界的大爱,用浪迹天涯去填补记忆中关于过往的黑洞……
  【2013 ·前线素材】
  父母卖房卖车后买船旅行 带9岁女儿8个月游6国
  过去18年,铁路职工翟峰常听到心里的一头猛虎在嘶吼。那时,他有一份在小城人看来待遇优渥的工作,他们有房有车,从不用为生计发愁。只是,如同“老套单线剧情电子游戏”一般的生活,让翟峰厌倦。为此,他学习摄影、电脑,想着有一天不再上班,用这些技术活儿养活自己。他带着妻子和女儿,骑单车环游海南,骑摩托车游历尼泊尔,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看了又看。
  2012年11月底,翟峰刚刚迈开驾船出港的脚步。彼时,《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了。李安让航海梦在翟峰的心里越发清晰了。只是他和妻子没有积蓄,卖房卖车,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想要有大段的时间,辞职成了必然选择;既不想抛下女儿,也不愿意女儿成为教育流水线上的复制品,征得女儿同意后,休学成为顺理成章的选择。就这样,2012年10月,这个家庭卖房卖车,大人辞职,小孩休学,踏上一段追寻自由的航海旅行:历时8个月,经过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航程超过4000海里(相当于7000多公里)。
  短评:喜欢旅行的人,有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其实,是我们活得太快,让我觉得那种生活方式,不仅仅剥夺了人们的健康,也剥夺了人们的灵魂。我们为什么旅行?不就是为了从钢铁怪兽一样的工业社会的齿轮中跳脱出来,自己支配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哪怕只是短短几天。
  2013年6月,翟峰一家的航程暂告一段落,回到山东兖州老家。质疑又围绕着他们。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由于失去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费,现在只剩下一万多元了。
  一些赞助商找到翟峰。商家希望,在船上打上LOGO,让翟峰一家沿指定路线周游一圈。翟峰毅然拒绝,他希望,自己是“站着挣钱”。他提出一个更浪漫和理想化的想法:在船上的空间,帮普通人签上名字,每个签名10元钱。翟峰把它命名为“百万人的航行”。他说,这是平民的环球航行,“看我们驾船归来中国,是不是感觉共同完成一个小约定?几年后,我们会共同完成环游世界的心愿。你可以给周围质疑的人说,看,我们一起做到了,船上有我的印记。”
  下一站,翟峰想去澳洲和新西兰。他相信,一切只是开始,航海像一架长长的阶梯,通向他想要的生活。“我要看看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是什么样子。人生有选择,一切可以改变。”
  杂评:旅行的地方越多,体会便越深。旅行的次数越多,便越是觉得,旅行其实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人站在世界这面镜子前面,端详自己内心的挣扎和观察自己灵魂的美丑。旅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某个远方,而是自己的内心深处,那个真实的存在。
  【热议微博】
  @王旭明:終于听到中国“少年派”了,终于听到中国人之浪漫了,终于听到中国人与世俗不一样的生活了!
  @梦泽之舟:追寻梦里的自由,就要准备在现实中付出代价,梦想可以成真,但前提是信念和坚持!最终,你发现最重要的是你追梦的努力,实现梦想是你的奖赏!
  @KINGUNCLE:有贼心,没贼胆!这就是差距,梦想谁都可以,行动的有几个?
  @不可鸣:关键是房子卖了回来以后住哪?就为了8个月周游世界,不用尽孝不用教育子女……不顾一切地按照一时的想法而活谁都会,可激情过后是什么呢?
  @时过夏末:脑热,病得不轻!赌上孩子的生命和学业,不值得提倡。但愿见好就收。
  【热词品读】
  ◆梦想与行动◆
  我们总有着数不清的理由,为自己无法实现梦想开脱,然后继续过自己平凡的日子。但梦想是不能等待的,如果只躺在房间里做梦,不管梦想多美好,那也只是空想。
  一千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正如一位哲人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行动便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如何架好桥,需要勇气和行动,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不行动则永远不会成功。实现梦想的道路,注定是不顺利、不平坦的,需要不断地努力和尝试,需要打破常规,甚至需要经受住误解的考验。所以,当我们拥有梦想时,拿出像翟峰那样的勇气和行动出发吧,把阻挠和困难当成是考验,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梦想总会实现。
  ◆梦想与激情◆
  在一部著名的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如果一个人听从内心的呼唤,服从激情的引导,他不是成为一个传奇,就是成为一个悲剧。
  在理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很多人认为激情是短暂的,把激情视为一种危险的力量,一种需要控制甚至压抑的东西。但在不少人的内心深处,激情的火种并没有因此而熄灭。因为,他们信奉,激情永远掌握在有激情的人的手中,任何一个缺乏激情的生命,都不可能实现有质量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了激情,人的高贵、人的尊严、人的独特价值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
  激情,需要在不急不躁中为梦想护航。
  雷殿生:世界徒步第一人、徒步旅行家
  他成功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总行程80403公里,是世界上连续徒步距离最远的人,历史上只身徒步穿越罗布泊无人区的第一人。
  他先后走掉19个脚趾甲,双脚共计打了233个水泡血泡,穿烂了50双鞋,无数次出生入死,抗击天灾人祸:历经19次抢劫,身上多处受伤;遭遇数次沙尘暴、泥石流、雪崩,险些丧命;1999年路遇汨罗江洪水,义无反顾放下背包与官兵并肩战斗抗洪抢险;1999年湖南罗霄山中被巨蟒追逐,狂奔逃生;1999年神农架原始森林干粮食尽,吃树叶生吞蛇肉保命;2001年青海柴达木戈壁断水数日,喝自己的尿和血求生;2002年西藏阿里无人区夜遇狼群围攻,燃鞭炮烧衣服才狼口余生;2007年雪灾中于湖南至湖北段艰难前行,摔倒数次摔坏双腿差点掉进资水江中……   他实践挑战自然的勇气和胆识,被大家喻为“中国人的一面精神旗帜”。
  【适用话题——精神旗帜、挑战自然、“第一人”】
  李存修:四十年行走,用生命去旅行
  他曾26次上峨嵋、12次过三峡、十游漓江、六去美国、五入欧洲、四进朝鲜半岛,他到达和攀登过中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5000米以上的高山,到过所有4000公里以上的河流,他游历考察了全球各大洲60多个国家,留下1500多次坐飞机的经历。除了阴差阳错未能踏上南极的土地,几乎走遍了全世界。古稀之年他又独自行走中国大运河,报纸上称他为中国“走运”第一人……行走不停、笔耕不辍,他创作出版了五百多万字、近三十本旅游文化专著。他,就是被誉为“用双腿思考的圣徒”的李存修,2007年5月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宣读组委会给李存修的颁奖词时这样说:“他是一位资深旅游工作者;他以旅行家的姿态,踏行万里、游遍百城;他以躬身的实践、理智的思考为中国旅游文化品牌著书立说,到山水间释放灵魂,去偏远处探索奥秘,在天地间感悟生命的真谛。四十年行走,李存修见证了一部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现代史。”2011年12月,李存修被评为中国首届十大旅游风采人物。
  【适用话题——躬身实践、“用双腿思考的圣徒”、见证、风采人物】
  查尔斯·维利:每个目的地都是一个惊喜
  2004年,查尔斯·维利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国际先驱论坛报》和英国《每日电讯报》以“世界旅行最多的人”头衔报道查尔斯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很多获得吉尼斯纪录头衔的人都会就此止步,他们满足于自己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最强者的行列,但查尔斯的目标显然并不在于此。实际上,吉尼斯的认可不过是查尔斯旅行大计中的一个小插曲。他的目标永远在下一个目的地——去别人无法到达的地方,亲眼见证别人从未看过的风景,积累别人无法超越的里程。如今,他的足迹已遍布全球814个地方,行程超过2476275公里。即便如此,查尔斯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为自己设定的旅行目的地共有873个。
  查尔斯去过许多人迹罕至的岛屿、环礁和保护地,他将“征服”这些陌生的土地视为30岁之后的人生目標。他说:“活着,就是要尽我所能看世界。”
  【适用话题——世界最强者、下一个目的地、永不停息、征服、活着】
  旅行,是一种期冀,是灵魂的一架越野车。行者,期待着冲过砾石密布的河滩,驶过峰回路转的山头,期待着找到出路,期待着发现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带着梦想的微光还在上路。
其他文献
近日,温暖有爱的一幕在长沙街头上演。  6岁女童独自乘公交,却不想下错了站,司机发现后担心孩子走丢,掉转车头将她接上了车。车内一乘客目睹了这一切后发表了一条微博,之后在网络迅速传播,大家称这位有爱的司机是“中国最美公交司机”。  记者来到205路公交车调度站,找到了32岁的当事驾驶员姚庆龙。“那么小的孩子,又是一个人,走丢了怎么办?”姚师傅腼腆地说。行车监控显示,姚师傅驾车行驶到车站時,一位年轻母
期刊
一块泰山石,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不但没有让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石来运转”,反而引来各种猜测和调侃,这块石头或许也悬在了校领导心中。对于泰山石的“人文内涵”,一位副院长此前说是“唯有法大、法泰,国始安”,网友的看法是“领导要寻‘靠山’”,官方澄清是“仅承载特定的纪念意义”。泰山石一字未刻,不如西南政法大学那尊象征明辨是非、伸张正义的獬豸雕像那么容易理解,其内涵我们大抵“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若真如校
期刊
昔日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找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如今也有孟母三迁,却不光是教育问题。  最近,一位母亲为帮助有哮喘的孩子找一个自然、清洁的空气环境,十多年来执着地南迁北徙,从长沙搬到沈阳,再到广州,继而把孩子送到伦敦读大学,堪称现代版的“孟母三迁”。有评论认为,在全球化和新一轮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人们将愈加可能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逃离环境污染,进行工作和生活空间的再选择。  问题在于,能“逃离”吗?
期刊
阳光好的时候,我喜欢去青城老旧但却安静的古玩街上走走。这里几乎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就像那些古旧的仿制品,摆在地上,落满了尘埃,也爬满了时间的痕迹。逛街的人,大多是像我一样的散客,来到这条街上,不过是饭后散步消食,或者遛遛小狗。在古玩店里流连,并不会忘返,随手捎上一件不值钱的物件,也只是兴之所至。  路边上常会见到三五个人蹲在地上打麻将,吸着烟,说着闲话,顺手还会收一两个顾客挑中了某件古玩的小钱,或
期刊
漫漫古道上,偶有几点寒鸦飞过,稀稀落落的叫声回旋在空中,在那不远处,一堵残墙伫立,老迈却又挺拔,似在凝眸沉思……  墙,有什么特殊,不过是家中那遮风挡雨的几堵泥坯子罢了。然而,它又是别样的,它如同一位沧桑的老人,亲历着历史的潮起潮落,目睹着人世间太多的悲欢离合,所有的人与事已褪去,惟有留下点点的岁月的旧痕。  君不见紫禁城是那样令人深不可测,它那高达数十丈的高垣常常为人所称道。然而,在这盛名之下,
期刊
如果要问上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得最舒适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毫无疑问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平。纵观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散文作品,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北平”二字,常在众大家的文中若隐时现。关于北平的住与行,关于北平的回想和怀念,都绎化为文字,在他们的文章中倾情上演,对他们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生命的寄托,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1923年10月初,郁达夫离开上海
期刊
从前,有位乐师能演奏许多首乐曲。有一次,乐师被一位富翁请到府中表演,一首优美的乐曲令富翁听得很高兴。富翁便对乐师说:“如果你能照今天的曲目演奏下去,昼夜不息,我可以送你百亩良田。”乐师毫不在意,反问富翁:“若我一直演奏下去,你真的能一直听下去吗?”  富翁以为乐师不敢接受這个苛刻的条件,便答道:“当然,只要你能演奏,我就能一直听下去。”乐师很高兴地接受了条件,开始演奏。如水的曲调在富翁的屋里铺开,
期刊
风久久地不来。可说来,就来了。风一来,喜鹊就像梦一样,飘然而去了,只留下了这湖。但,人们还是叫它喜鹊湖,虽然已经没有了喜鹊。仔细一看,其实,这湖,也早已不再是湖了,倒像是,从天上洒下的一些泪,汪着汪着,就汪成了汪汪的一片。这似水似泪的一片里,总是有那么几只船,也不知道是在找什么,但很明显地,它们是在找……突然就想到,人生浓缩成一个字,就是“找”了。找吧,各自,找自己该找的,无论是人,还是船。找到了
期刊
目光与露珠的再一次相遇,已是多年后了。上一次的凝望,早已湮没在了幽远的记忆里,寻觅不到丝毫的踪迹,以至于给了我一种这是我们初次相逢的错觉而倍感欣喜。  这露珠竟是高高悬挂在松针上的!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但露珠与针叶的完美接合真的让人很难不去感叹它的美妙绝伦。这小小的水滴似独自悬浮,仿佛只要一阵微风便能让它随风飘移,漂泊无依。而它又确是安静地停歇在那里,好似靜默的等待,又如无声的反抗。可它究竟在等待
期刊
一个绅士过独木桥,刚走了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绅士又走上桥,走到桥中央遇到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不敢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走完才匆忙上了桥。  眼看就要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愿回头了,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