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排水体系与内涝防治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安全的要求。本文将从海绵城市理念中的内涝防治,合理运用雨水资源,降低土地承载压力等方面,以绵阳安州滨水公园为例,探析海绵城市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应用。
关键词:安州滨水公园;海绵手术;滨水景观
引言
海绵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变化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下雨时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水)。先进的海绵城市概念则是在需要 时释放和利用内部储存的水,以达到节约水资源,防治内涝,控制雨洪灾害的目的。[1]
1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1.1 滨水景观特点
(1)开放性
滨水景观一般是建立在大面积的水域周围,是连接城市与滨水区的优质景观区,也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开放空间的门户,是人们进行各种露天活动的主要场所。
(2)多样性
滨水景观设计由于其特殊的用地类型,城市各类娱乐场所及码头等商业设施在此建设,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3)生态敏感性
滨水景观设计中多种多样的优质生态景观植配置,在提供优美的景观观赏体验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的天然氧吧,为人们追求自然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景观基础。
(4)商业与生态的融合
商业引入将带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将更加便捷。本案设计将商业与生态完美融合,吸引更多游客。
本次设计中将以上特点充分融合,拟将本案打造成安州区主城区公园式购物体验广场。依托安昌河和滨水绿地,多向开发,打造下沉式广场、园景绿化等。以“公园里的商业,商业里的公园”为理念,将商业概念引入绿意公园,实现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购物休闲与生态绿色有机融合的有氧式消费体验。
1.2 滨水景观海绵理念设计原则
(1)防洪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除了要达到步移景异的优美宜人景观效果,满足游览休憩休闲等功能,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以规避本案所处地的洪水高发威胁。
(2)生态原则
在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如先进的生态理念,实现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案设计将特色滨河商业带引入了部分商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融合,真正将生态和景观先行,商业与公园共生的生态经济理念融入设计当中。
(3)合理的动植物配置原则
本案设计包含大量植物配置,达到优美宜人、步移景异的效果。在滨水中搭配合适的动植物,以达到丰富水体空间,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提升水体质量的综合效果。实地考察配置时,应尽量选择耐盐碱、耐淹、耐旱能力强且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以节约经济预算和规避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2]
(4)空间层次性原则
在滨水设计中,添加一些巧妙的高度平台或道路的坡度,将使景观表现度更高,增加道路或景观的立体感,加强景观显著度。
(5)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和综合性是滨水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者应合理组合基础设计中的点、线、面,实现城市区域与滨水景观的整合与协调,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景观系统。
本次设计过程中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功能分区合理,道路完整。设计基础源于羌族文化,结合场地优势区位,依托安昌河和滨水公园,地上地下双向开发,打造下沉式广场、园景绿化等。旨在打造成安州知名羌族特色滨水岸线商业公园。主入口、中央广场至滨水景观带观景台及场地内其余类圆设计来自于羌族太阳纹,意在如太阳一般普照众生,也是本案设计受众广泛的体现。
2 海绵城市理念下滨水景观的设计应用
2.1 “海绵”理念下的建筑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中,绿色环保的“海绵”建筑构成了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本案是设计中园内建筑包括艺术展览馆、咖啡厅及若干休闲建筑和景观类小品,建筑设计时,应从园林的各个方面,如景观整体表现、建筑质量、建筑安全等角度等考虑,“海绵”建筑的各类材料都应当考虑透水性和防腐性,以及建筑的美观和观赏性,还应考虑在建筑上的装饰以及雕刻等方面给予重视。
2.2 “海绵”理念下的景观设计
“海绵”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应具有绿色环保和吸水储水功能,本着“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原则,根据当地要求,结合各类要素进行景观设计,如进行“雨水花园”的设计,充分发挥雨水花园、透水地面、景观设计等系统对雨水的储存和调节作用,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
2.3 “海绵”理念下的道路铺装设计
广场的人行道一般采用不透水的硬质铺装,便于游客步行及观赏。 但硬质路面材料的透水性较差,不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在进行路面材料的选择工作时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 滨水景观设计可以选择多种透水铺装,如草砖铺装、草砖铺装透水沥青铺装、儿童弹性透水橡胶铺装等。在道路铺装施工过程中,应在路面下铺设渗透性和流动性良好的水管,以便迅速排放雨水和污水,保持地面干燥。
本案设计中,充分考虑融入以上“海绵”理念的應用设计,本案入口景观广场和临水广场设计中采用大量透水性铺装,保证临水广场地面也能保持干燥安全状态,无滑倒现象发生。
3结语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城市以水为生,居民傍水而居。水文化源于水文化,水文化创造了城市文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将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正逐步由美观走向美观与环保。人们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滨水区的自然生态景观恢复到比较完整的状态。 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将改善水体污染,恢复生态环境,使各种景观设计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滨水景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鹿健.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意义与途径 [J]. 山西建筑, 2015(26):15-17.
[2]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 .
[3] 童金树.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J].四川 水泥,2018(6):100.
[4] 周莹莹,石镇琪,刘艳.试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趋势及设计要点[0]现代园艺,2012.
[5] 熊宗旺. 基于地域文化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2
本文指导老师:罗小娇
关键词:安州滨水公园;海绵手术;滨水景观
引言
海绵城市就像海绵一样,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变化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下雨时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水)。先进的海绵城市概念则是在需要 时释放和利用内部储存的水,以达到节约水资源,防治内涝,控制雨洪灾害的目的。[1]
1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1.1 滨水景观特点
(1)开放性
滨水景观一般是建立在大面积的水域周围,是连接城市与滨水区的优质景观区,也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开放空间的门户,是人们进行各种露天活动的主要场所。
(2)多样性
滨水景观设计由于其特殊的用地类型,城市各类娱乐场所及码头等商业设施在此建设,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3)生态敏感性
滨水景观设计中多种多样的优质生态景观植配置,在提供优美的景观观赏体验的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的天然氧吧,为人们追求自然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景观基础。
(4)商业与生态的融合
商业引入将带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将更加便捷。本案设计将商业与生态完美融合,吸引更多游客。
本次设计中将以上特点充分融合,拟将本案打造成安州区主城区公园式购物体验广场。依托安昌河和滨水绿地,多向开发,打造下沉式广场、园景绿化等。以“公园里的商业,商业里的公园”为理念,将商业概念引入绿意公园,实现人与自然亲密接触,购物休闲与生态绿色有机融合的有氧式消费体验。
1.2 滨水景观海绵理念设计原则
(1)防洪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除了要达到步移景异的优美宜人景观效果,满足游览休憩休闲等功能,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以规避本案所处地的洪水高发威胁。
(2)生态原则
在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如先进的生态理念,实现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案设计将特色滨河商业带引入了部分商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融合,真正将生态和景观先行,商业与公园共生的生态经济理念融入设计当中。
(3)合理的动植物配置原则
本案设计包含大量植物配置,达到优美宜人、步移景异的效果。在滨水中搭配合适的动植物,以达到丰富水体空间,保护生态自然环境,提升水体质量的综合效果。实地考察配置时,应尽量选择耐盐碱、耐淹、耐旱能力强且根系发达的乡土树种,以节约经济预算和规避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2]
(4)空间层次性原则
在滨水设计中,添加一些巧妙的高度平台或道路的坡度,将使景观表现度更高,增加道路或景观的立体感,加强景观显著度。
(5)完整性原则
完整性和综合性是滨水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者应合理组合基础设计中的点、线、面,实现城市区域与滨水景观的整合与协调,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景观系统。
本次设计过程中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功能分区合理,道路完整。设计基础源于羌族文化,结合场地优势区位,依托安昌河和滨水公园,地上地下双向开发,打造下沉式广场、园景绿化等。旨在打造成安州知名羌族特色滨水岸线商业公园。主入口、中央广场至滨水景观带观景台及场地内其余类圆设计来自于羌族太阳纹,意在如太阳一般普照众生,也是本案设计受众广泛的体现。
2 海绵城市理念下滨水景观的设计应用
2.1 “海绵”理念下的建筑设计
滨水景观设计中,绿色环保的“海绵”建筑构成了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本案是设计中园内建筑包括艺术展览馆、咖啡厅及若干休闲建筑和景观类小品,建筑设计时,应从园林的各个方面,如景观整体表现、建筑质量、建筑安全等角度等考虑,“海绵”建筑的各类材料都应当考虑透水性和防腐性,以及建筑的美观和观赏性,还应考虑在建筑上的装饰以及雕刻等方面给予重视。
2.2 “海绵”理念下的景观设计
“海绵”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应具有绿色环保和吸水储水功能,本着“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原则,根据当地要求,结合各类要素进行景观设计,如进行“雨水花园”的设计,充分发挥雨水花园、透水地面、景观设计等系统对雨水的储存和调节作用,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缓解城市热岛效应。[3]
2.3 “海绵”理念下的道路铺装设计
广场的人行道一般采用不透水的硬质铺装,便于游客步行及观赏。 但硬质路面材料的透水性较差,不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因此,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在进行路面材料的选择工作时应选择透水性较好的铺装材料, 滨水景观设计可以选择多种透水铺装,如草砖铺装、草砖铺装透水沥青铺装、儿童弹性透水橡胶铺装等。在道路铺装施工过程中,应在路面下铺设渗透性和流动性良好的水管,以便迅速排放雨水和污水,保持地面干燥。
本案设计中,充分考虑融入以上“海绵”理念的應用设计,本案入口景观广场和临水广场设计中采用大量透水性铺装,保证临水广场地面也能保持干燥安全状态,无滑倒现象发生。
3结语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城市以水为生,居民傍水而居。水文化源于水文化,水文化创造了城市文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将直接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正逐步由美观走向美观与环保。人们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滨水区的自然生态景观恢复到比较完整的状态。 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将改善水体污染,恢复生态环境,使各种景观设计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滨水景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鹿健. 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意义与途径 [J]. 山西建筑, 2015(26):15-17.
[2] 俞孔坚,李迪华,袁弘,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06) .
[3] 童金树.基于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内涝防治研究[J].四川 水泥,2018(6):100.
[4] 周莹莹,石镇琪,刘艳.试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趋势及设计要点[0]现代园艺,2012.
[5] 熊宗旺. 基于地域文化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 2012
本文指导老师:罗小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