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都锦生织锦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于1922年创办。在近百年历史中,都锦生织锦几经浮沉,后继者始终继承都锦生热爱、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并将其尽付织魂,续写都锦生的“锦绣中华”梦,更以织锦向世人展现东方神韵。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都锦生织锦的“锦绣中华”梦。
【关键词】都锦生;织锦;创新;传承;外交
【中图分类号】J503 【文献标识码】A
都锦生织锦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于1922年创办,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都锦生织锦历久弥新,离不开都锦生及其后人的热爱、传承与创新。同时,都锦生织锦以“织锦”为桥,向世界展现着古老东方的神韵。秀丽山川,锦绣中华。百年来,都锦生织锦传承着身后的丝织文化,讲述着精彩的丝路故事,见证着百年中国的“锦绣中华”梦。
一、锦绣江南,尽付织魂
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锦”。杭州织锦汲三锦之精华,融杭州西湖山色之钟灵毓秀于己身,成为现代织锦中品种最多、工艺最复杂的后起之秀。都锦生织锦是杭州织锦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创办。1919年都锦生在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于杭州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短短四年便从1台手拉机、1名雇工的小工厂发展为手拉机近百台、雇工130余人的大工厂。至20世纪40年代营业所已遍及中国13座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蜚声中外。
都锦生不仅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也是著名爱国人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都锦生即停止购买日本产人造丝以抵制日货,并带领工人们上街游行,声讨日军罪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攻占杭州后欲任都锦生为伪市政府科长,遭其坚决拒绝。为躲避日本帝国主义迫害,都锦生举家迁居上海并在上海继续织锦生产。然而1939年都锦生丝织厂的主要厂房及所有新式机械全部为日军烧毁,1941年日军攻占上海租界后终被迫倒闭,其余各地门市部亦先后被炸毁,悲愤交加中都锦生于1943年病逝于上海。
20世纪20年代,政界风起云涌,寻求中国社会的出路;实业界则掀起民族工业实业救国的热潮。西湖山水曾给予都锦生对美的最初体验。仰望西湖青山碧水,都锦生将心中的“锦绣中华”梦展示于风景织锦画中,进而传播于中国,传播于世界。自织成“九溪十八涧”,他用二十余年不断探索织锦艺术并以铮铮铁骨坚守民族气节。都锦生的“锦绣中华”梦,也正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有识之士追寻国家独立富强之梦。
二、创新为魂,瑰宝臻美
都锦生织锦厂创办之初即有开拓创新的优良精神,这与都锦生本人的锐意求索是分不开的。都锦生自萌发将西湖美景织成风景织锦的念头后,便尝试在意匠图上的小方格子里以不同类型的点子来表达风景的层次和远近,在半个多月的钻研和实践后终于于1921年3月织出了世界上第一幅风景织锦画“九溪十八涧”。该画虽只用黑白两色,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杭州九溪烟树的朦胧意境。1928年至1929年都锦生东渡日本考察时获得一台法国产最新的全铁电力机和法国制造的棉织油画风景作品,回国后便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解剖分析,并以此为样本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都锦生织锦还制成了国内第一把西湖风景竹骨绸伞,研发了五彩锦绣织锦等新产品,为我国传统丝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4年“抗战”与3年内战使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时,都锦生丝织厂仅剩手拉机35台、职工47人,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后继者继承了都锦生的创新精神,将时代元素融于织锦中,积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研发新的花纹、样式、题材。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将织锦、刺绣等多种技艺巧妙融合;在原料使用上增加了对合纤产品等新材料的运用;在生产工艺上与浙大等合作研发黑白像景纹制自动化技术和意匠图计算机读入系统;在题材内容上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杭州特色的年画、屏风等新产品。先辈创新务实的精神没有变,鲜明的都锦生风格没有变,时代气息浓郁的都锦生织品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
几经战乱与沉浮,改革开放的巨浪终于载着都锦生织锦驶向未来。创新正是都锦生织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在历经跌宕后仍能够焕发新颜的内在源泉。
三、传承为源,续写传奇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历史悠久。我国传统手工艺门类丰富、技艺精湛、成品精美,各行各业均有佳作传世,蜚声海内外。随着科技发展和机器制造的普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手工艺逐渐为人们所遗忘,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传统手艺人渐行渐远。而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都锦生织锦的传统技艺与精神传承始终没有断代。
都锦生织锦对传统的传承体现在品牌意识、人才培养和创始人精神的流传上。虽在战乱中几度迁徙、更名,都锦生织锦厂最终仍扎根杭州,恢复“都锦生丝织厂”的名称,并始终保持极高的工艺要求,在原料准备、纹样设计、意匠轧花、提花织造、检整后处理每个环节均力争尽善尽美。公司第一任设计师常书鸿曾是都锦生在甲种工业学校的校友,都锦生在其赴法留学时主动资助,并赡养其老母亲直至寿终。常书鸿虽未从事织锦行业,但亦如都锦生所愿学成报国,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保护。都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其后继者。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为培养稳定及钻研的设计师,特地招募了一批具有电大学历的聋哑人,一方面稳定设计师队伍,一方面优化社会资源,体现了都锦生作为老字号的人文关怀精神。
先辈以汗水和智慧留于我们的瑰宝,也将是我们留于后人的瑰宝。1957年周总理来厂参观时指示:“都锦生织锦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先者之风,山高水长。传统芳华,虽远弥鲜。传统手工艺制作代代傳承,贵在手工精雕细琢,虽有现代科技作借力,但终究离不开手工艺者的技艺。传承使都锦生织锦在时间的洗礼中始终不忘初心。
四、东方神韵,织锦为桥 自20世纪20年代名满中外,百年间都锦生织锦除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东方织锦神韵外,亦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都锦生送至美国世博会参展的彩绘织锦古画《宫妃夜游图》荣获金质奖章,独特的中国丝织工艺令各国贵宾折服,誉其为“天上云霞,地上鲜花,中国工艺品的一朵奇葩”。这也是中国织锦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金奖。
1949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在都锦生织锦厂定制了两幅斯大林元帅织锦半身像作为毛主席出席斯大林70寿辰庆祝会的国礼,奠定了都锦生织锦的国礼地位。此后,都锦生织锦频频亮相于外交活动中。此外,都锦生织锦还为1971年“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拉开了序幕。1971年4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在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班车上我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向无意搭上班车的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赠送了一幅都锦生织锦画。据庄则栋回忆,科恩“接受了我的礼物后心情非常激动,他经常拿着我送的杭州西湖织锦,高高举在头顶”。这是中美双方隔绝20多年后两国运动员在公开场合下的第一次友好交往,“乒乓外交”也由这幅织锦画拉开序幕。
自1963年被列为重点外事接待单位,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至今70余次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及国际友人。都锦生织锦织起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和平之“锦”,织起了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富强之“锦”。“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为都锦生织锦、为中国丝织带来了新的曙光。都锦生织锦应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并坚持传承,以衷心之热爱再续都锦生织锦的“锦绣江南”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今,都锦生丝织厂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织品工艺基地和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都锦生的织锦技艺和精神永远地留存了下来,他的后继者沿着他打下的基业续写着都锦生织锦的辉煌。秀丽山川,锦绣中华。都锦生织锦的“锦绣中华”梦融于“一带一路”的实践之中,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并未随雨打风吹去。
参考文献:
[1]郑松堂.都錦生:“把西湖美景定格在织锦上的第一人”[J].文化交流,2014(7):67-70.
[2]孙铭,王子丹,孟钦,等.都锦生织锦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16(4).
[3]陈刚.都锦生的传承与创新[J].清华管理评论,2014(9):100-105.
作者简介:王雪颖(1997-),女,浙江宁波人,学生,历史学本科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师范)专业。
【关键词】都锦生;织锦;创新;传承;外交
【中图分类号】J503 【文献标识码】A
都锦生织锦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于1922年创办,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都锦生织锦历久弥新,离不开都锦生及其后人的热爱、传承与创新。同时,都锦生织锦以“织锦”为桥,向世界展现着古老东方的神韵。秀丽山川,锦绣中华。百年来,都锦生织锦传承着身后的丝织文化,讲述着精彩的丝路故事,见证着百年中国的“锦绣中华”梦。
一、锦绣江南,尽付织魂
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锦”。杭州织锦汲三锦之精华,融杭州西湖山色之钟灵毓秀于己身,成为现代织锦中品种最多、工艺最复杂的后起之秀。都锦生织锦是杭州织锦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由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都锦生创办。1919年都锦生在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教学实践中亲手织出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十八涧”。1922年于杭州家中办起都锦生丝织厂,短短四年便从1台手拉机、1名雇工的小工厂发展为手拉机近百台、雇工130余人的大工厂。至20世纪40年代营业所已遍及中国13座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蜚声中外。
都锦生不仅是一名成功的实业家,也是著名爱国人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都锦生即停止购买日本产人造丝以抵制日货,并带领工人们上街游行,声讨日军罪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攻占杭州后欲任都锦生为伪市政府科长,遭其坚决拒绝。为躲避日本帝国主义迫害,都锦生举家迁居上海并在上海继续织锦生产。然而1939年都锦生丝织厂的主要厂房及所有新式机械全部为日军烧毁,1941年日军攻占上海租界后终被迫倒闭,其余各地门市部亦先后被炸毁,悲愤交加中都锦生于1943年病逝于上海。
20世纪20年代,政界风起云涌,寻求中国社会的出路;实业界则掀起民族工业实业救国的热潮。西湖山水曾给予都锦生对美的最初体验。仰望西湖青山碧水,都锦生将心中的“锦绣中华”梦展示于风景织锦画中,进而传播于中国,传播于世界。自织成“九溪十八涧”,他用二十余年不断探索织锦艺术并以铮铮铁骨坚守民族气节。都锦生的“锦绣中华”梦,也正是那个年代千千万万有识之士追寻国家独立富强之梦。
二、创新为魂,瑰宝臻美
都锦生织锦厂创办之初即有开拓创新的优良精神,这与都锦生本人的锐意求索是分不开的。都锦生自萌发将西湖美景织成风景织锦的念头后,便尝试在意匠图上的小方格子里以不同类型的点子来表达风景的层次和远近,在半个多月的钻研和实践后终于于1921年3月织出了世界上第一幅风景织锦画“九溪十八涧”。该画虽只用黑白两色,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杭州九溪烟树的朦胧意境。1928年至1929年都锦生东渡日本考察时获得一台法国产最新的全铁电力机和法国制造的棉织油画风景作品,回国后便与工人、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解剖分析,并以此为样本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都锦生织锦还制成了国内第一把西湖风景竹骨绸伞,研发了五彩锦绣织锦等新产品,为我国传统丝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4年“抗战”与3年内战使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时,都锦生丝织厂仅剩手拉机35台、职工47人,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后继者继承了都锦生的创新精神,将时代元素融于织锦中,积极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研发新的花纹、样式、题材。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将织锦、刺绣等多种技艺巧妙融合;在原料使用上增加了对合纤产品等新材料的运用;在生产工艺上与浙大等合作研发黑白像景纹制自动化技术和意匠图计算机读入系统;在题材内容上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杭州特色的年画、屏风等新产品。先辈创新务实的精神没有变,鲜明的都锦生风格没有变,时代气息浓郁的都锦生织品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
几经战乱与沉浮,改革开放的巨浪终于载着都锦生织锦驶向未来。创新正是都锦生织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在历经跌宕后仍能够焕发新颜的内在源泉。
三、传承为源,续写传奇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历史悠久。我国传统手工艺门类丰富、技艺精湛、成品精美,各行各业均有佳作传世,蜚声海内外。随着科技发展和机器制造的普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手工艺逐渐为人们所遗忘,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传统手艺人渐行渐远。而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都锦生织锦的传统技艺与精神传承始终没有断代。
都锦生织锦对传统的传承体现在品牌意识、人才培养和创始人精神的流传上。虽在战乱中几度迁徙、更名,都锦生织锦厂最终仍扎根杭州,恢复“都锦生丝织厂”的名称,并始终保持极高的工艺要求,在原料准备、纹样设计、意匠轧花、提花织造、检整后处理每个环节均力争尽善尽美。公司第一任设计师常书鸿曾是都锦生在甲种工业学校的校友,都锦生在其赴法留学时主动资助,并赡养其老母亲直至寿终。常书鸿虽未从事织锦行业,但亦如都锦生所愿学成报国,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的保护。都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其后继者。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为培养稳定及钻研的设计师,特地招募了一批具有电大学历的聋哑人,一方面稳定设计师队伍,一方面优化社会资源,体现了都锦生作为老字号的人文关怀精神。
先辈以汗水和智慧留于我们的瑰宝,也将是我们留于后人的瑰宝。1957年周总理来厂参观时指示:“都锦生织锦是国宝,要保留下去,要后继有人。”先者之风,山高水长。传统芳华,虽远弥鲜。传统手工艺制作代代傳承,贵在手工精雕细琢,虽有现代科技作借力,但终究离不开手工艺者的技艺。传承使都锦生织锦在时间的洗礼中始终不忘初心。
四、东方神韵,织锦为桥 自20世纪20年代名满中外,百年间都锦生织锦除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东方织锦神韵外,亦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都锦生送至美国世博会参展的彩绘织锦古画《宫妃夜游图》荣获金质奖章,独特的中国丝织工艺令各国贵宾折服,誉其为“天上云霞,地上鲜花,中国工艺品的一朵奇葩”。这也是中国织锦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得金奖。
1949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在都锦生织锦厂定制了两幅斯大林元帅织锦半身像作为毛主席出席斯大林70寿辰庆祝会的国礼,奠定了都锦生织锦的国礼地位。此后,都锦生织锦频频亮相于外交活动中。此外,都锦生织锦还为1971年“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拉开了序幕。1971年4月,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办。在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班车上我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向无意搭上班车的美国运动员格伦·科恩赠送了一幅都锦生织锦画。据庄则栋回忆,科恩“接受了我的礼物后心情非常激动,他经常拿着我送的杭州西湖织锦,高高举在头顶”。这是中美双方隔绝20多年后两国运动员在公开场合下的第一次友好交往,“乒乓外交”也由这幅织锦画拉开序幕。
自1963年被列为重点外事接待单位,都锦生实业有限公司至今70余次接待外国国家元首及国际友人。都锦生织锦织起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和平之“锦”,织起了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富强之“锦”。“一带一路”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为都锦生织锦、为中国丝织带来了新的曙光。都锦生织锦应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中,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并坚持传承,以衷心之热爱再续都锦生织锦的“锦绣江南”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如今,都锦生丝织厂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丝织品工艺基地和首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传承基地。都锦生的织锦技艺和精神永远地留存了下来,他的后继者沿着他打下的基业续写着都锦生织锦的辉煌。秀丽山川,锦绣中华。都锦生织锦的“锦绣中华”梦融于“一带一路”的实践之中,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并未随雨打风吹去。
参考文献:
[1]郑松堂.都錦生:“把西湖美景定格在织锦上的第一人”[J].文化交流,2014(7):67-70.
[2]孙铭,王子丹,孟钦,等.都锦生织锦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16(4).
[3]陈刚.都锦生的传承与创新[J].清华管理评论,2014(9):100-105.
作者简介:王雪颖(1997-),女,浙江宁波人,学生,历史学本科生,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师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