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fire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本文论述了粮食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 和谐社会
  
  To Ensure Food Security,t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Zhang Baoli
  Abstract:It is suggested that social harmony be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s at the 17th Congress of the Party.Food is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lfreliance.Food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undation of social harmony.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a prerequisite.This article discusses food security in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analysis of the current food security challenges,put forward to proposals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Keywords:Food security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124-03
  
  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粮食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物质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2006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屡创新高,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必须正视全球粮食危机,立足自身解决粮食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切实做好粮食工作,保持粮食问题长期稳定,不仅对保障人民群众吃粮安全,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发挥种粮农民积极性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粮食安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1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工作。早在1959年,毛泽东同志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思想把粮食储备确立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曾告诫我们,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针对我国国情,江泽民同志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强调,中国人口多,自然灾害频繁,储备以应付突然事件是上策。胡锦涛同志也多次指出,“确保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虽然农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历史也告诉我们,粮食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论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还是90年代初发生的全国性粮食价格暴涨,事实证明都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而且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才恢复调整过来。前车之鉴,刻骨铭心。当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实现了粮食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最现实的吃饭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为此,必须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把粮食安全这一关系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巩固好、维护好。
  1.2 粮食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
  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82年~1986年中央针对农村和农业工作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2004年至今,中央又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再次对三农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时强调,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而粮食安全的基础恰恰在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能否保持,落脚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上。可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是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目前,我国有7.4亿农民,长期受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积累的矛盾比较多,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只有农民增收,才谈得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只有农业增效,才谈得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农村发展,才谈得上建设和谐社会。因此,粮食安全也是中央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的粮食安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1.3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也是对营造和谐世界的巨大贡献。
  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本身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也是为世界和谐做出的重要贡献。过去,国际上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虑。然而中国却以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步伐,不但证明完全可以养活自己,而且极大地地丰富了世界粮食资源。近25年来,中国的粮食年产量从3亿吨增至5亿吨的巨大成绩让所谓“中国粮食威胁论”不攻自破,并由此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官员“中国在全球千年发展目标中所做的贡献,给予再高评价也不过分”的赞誉。自2006年起,中国不再接受联合国的粮食援助。并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这意味着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持续改善,具有里程碑意义。事实证明,只有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更好地推动营造和谐世界。
  
  2.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2.1 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
  粮食需求总量继续增长。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89公斤,粮食需求总量达到5250亿公斤;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95公斤,需求总量5725亿公斤。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减少,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口粮消费总量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9%。到2020年口粮消费总量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需求增加,据预测,到2010年饲料用粮需求总量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36%;到2020年将发展到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41%。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加。据预测,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17.8公斤,消费需求总量2410万吨;2020年人均消费量20公斤,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万吨。
  2.2 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影响,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受干旱、陡坡、瘠薄、洪涝、盐碱等多种因素影响,质量相对较差的中低产田约占2/3。土地沙化、土壤退化、“三废”污染等问题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仍将继续减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趋匮乏,今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极为有限。
  2.3 水资源短缺矛盾凸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2200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8%,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水土资源很不匹配。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出。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53%,商品粮占全国的66%,但黑龙江三江平原和华北平原很多地区超采地下水灌溉,三江平原近10年来地下水位平均下降2~3米,部分区域下降3~5米,华北平原已形成9万多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此外,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严重,不利气象因素较多,北方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干旱化趋势严重。今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旱涝灾害特别是干旱缺水状况呈加重趋势,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将对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2.4 供需区域性矛盾突出。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2007年13个粮食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其中7个北方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91年的36.2%提高到2007年的43.5%。南方粮食生产总量下降。6个南方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由1991年的36%下降到2007年的31.6%。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12.2%下降到2007年的6.3%;产需缺口由2003年485亿公斤扩大到2007年550亿公斤左右。此外,西部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较差、土地贫瘠,粮食生产水平较低,存在供需缺口。
  2.5 品种结构性矛盾加剧。
  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优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大米在居民口粮消费中约占60%,且比重还在逐步提高,但南方地区水田不断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恢复和稳定生产的难度很大,稻谷供需总量将长期偏紧。玉米供需关系趋紧。大豆生产徘徊不前,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北方种植大豆、南方种植油菜籽比较效益低,生产缩减。粮食品种间(如东北大豆、玉米、水稻)争地及粮食作物与油料、棉花、烤烟等经济作物之间的争地矛盾将长期存在。
  2.6 种粮比较效益偏低。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农民种粮成本大幅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一些地区粮食生产出现“副业化”的趋势。与进城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相比,种粮效益明显偏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加大。
  2.7 全球粮食供求偏紧。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据测算,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增加2200亿公斤,年均增长1.1%;产量增加1000亿公斤,年均增长0.5%。目前,世界谷物库存消费比已接近30年来最低水平。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小麦、玉米、大米、大豆和豆油价格相继创历史新高。今后受全球人口增长、耕地和水资源约束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将长期趋紧。特别是在能源紧缺、油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全球利用粮食转化生物能源的趋势加快,能源与食品争粮矛盾日益突出,将进一步加剧全球粮食供求紧张,我国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个别粮油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增大。
  
  3.关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
  
  3.1 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要合理开发利用,既要切实保护耕地,反对乱占滥用耕地,也要反对通过毁林开荒等不适当的手段扩大耕地。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通过政府调控、相关激励政策和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控制土地征用规模,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国家对于耕地保护非常重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耕地制度,2008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
  3.2 建立对粮食补贴的长效机制。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就要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要保持粮食惠农补贴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随着国力的增强要进一步加大补贴金额,提高粮农收入,这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3.3 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倾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改善粮食主产区的生产条件、仓储条件和运输条件,使粮食主产区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实行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差价补贴政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3.4 切实转变粮食部门职能。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部门的职能,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粮食统计,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科学、完整的基础资料。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管好社会粮食流通,建立最低粮食库存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5 建立完善粮食储备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全国粮食供求市场波动情况合理确定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储备规模。要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的粮食吞吐调节机制,提高中央、地方储备粮食的利用效率,发挥好中央储备粮的市场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5月
  [2] 《中国财经报》,2008年5月15日
  [3]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4日
其他文献
摘要:会计仿真实验教学是为了实现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会计仿真教学可以彻底改变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状况,能全面、综合、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会计 仿真 实验教学    Consummates Accountant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Zheng
针对酒店中央空调在控制和管理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对酒店机房进行智能化改造,采用美的M-BMS多智能体自适应节能控制系统,将制冷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进行连
交互是远程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决定远程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远程学习中的交互不尽人意。文章对3G这一高端技术的到来对远程学习交互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分
为分析研究三峡库区水位升降作用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三峡库区内分布广泛的须家河组(T3x)砂岩在天然状态、饱水1,2,5,10,20,30d等不同饱水时间下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
初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NHL)一般埘放、化疗敏感,但部分病例在用过两个以上的化疗方案后,很易因耐药而复发,称为难治性NHL。本院从2000年3月奄2010年6月对1
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快组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科研集团军,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对于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促进经济
提出一种基于锁相环的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通过光学转速仪实现对电机转子相位的锁相控制,并给出了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教学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实验机器人、仿生机器人产品研发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产品涵盖了拼装机器人的零件、学习套件和机器人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