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言意之辩自古有之。其中,由儒家所倡导的言可达意派曾一度受到后学者的重视。然而因受西方语言学转向的影响,言可达意一说在近现代渐显低迷之态。本文将从孔子辞达说入手,重新审理这一源远流长的问题。以对“达”的重新解读为切入点,展现“辞”、“达”、“意”三者交错的复杂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辞达而已矣”进行再理解,从而得出孔子此说实乃其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关键词:孔子 言意 辞达 困境 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追溯言意之辩
20世纪的西方如同一个急速爆炸体:混战、政变、迭起的思潮、众多主义,和不断变革的方法论。一些为人们所坚信的思想走向终结,而一些新的思考却开始得到重视。语言学转向就是这混世中的一大标志,从此语言摆脱了其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工具性命运,转而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成了西方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根本问题。
然而有意思的是,现代西方人对语言所表现出的狂热关注,是中国早在“轴心”时期就已出现的。此中,不仅“言”本身在这片黄土地上被一再追问,而“言意”关系更为诸子百家、圣人贤哲所广泛探讨。
笔者之所以以比较开篇,旨在引起当下我们在对待西学问题上的反思,即中西对话已成趋势,跨语际的沟通更是不可避免的要求。而自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对西学的片面引进和切入,甚至导致了与本身传统的断裂。如今,西方哲学深入于对言意的体验,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引入的同时学会回归中国古典,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域?
中国的言意观可追溯至千年之前。老子之“道可道,非常道”;《周易》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及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首开言难达意之先河。而孔子之“辞达而已矣”则成了言可达意者口中的源头。至魏晋南北朝言意之辩愈演愈烈,其中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可达意派大放奇彩。发展至近现代,由于受到西方语言学影响,言难达意反倒备受关注。
但是由于言可达意溯源至儒家圣贤孔子,而几个世纪以来在我们的思想中占主导的正是儒家思想。因而在转向言难达意的同时,我们仍应关注影响颇深的言可达意之说。在此,笔者将从孔子辞达说入手,重新审理这一源远流长的问题。
二 以辞达说为视点
孔子辞达说主见于《论语·卫灵公》:“辞达而已矣”,仅此一句,已可见出其论文主于辞达。就字面而言,辞达之意显见。朱子集注有:“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杨树达亦在其《论语疏证》中选了三条释之:《仪礼·聘礼记》曰:“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礼记·曲礼》:“不辞费。”;《孔丛子·嘉言》:“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唯知者不失理。’”由此看来,关于孔子之辞达,后学多理解为言辞达意即可,无需多饰。只是孔子终究立言过简,含义未申,致使后学者易滋歧说。在笔者看来,历来对此说的关注点有三:何谓“辞”?如何明/求“达”?所达之“意”为何?而后学又多将研究视角集中于第二点——“达”上。因此,笔者亦想从该点切入:一是此点紧密联系另外两点,可在三者关联中体现出问题,同时成为笔者阐明自我观点的突破口;二来,我们可在此处感受到言可达意中的张力与矛盾。
1 关于“达”的几种情形
达者,达到、通晓也。可是辞达之“达”究竟该如何拿捏?即如何明“达”。对此可谓众说纷纭,互相辩驳。笔者在此简述如下:
(1)或有以不文、浅近为达者。这类人认为,“达”的条件在于言辞的少文饰,浅近易懂,并想以此使接受者深得其意,进而至“达”的要求。如唐杜牧的“辞愈朴而文愈高”。这种对言辞的朴素追求,看似与孔子辞达相得益彰,实乃貌合神离。孔子反对巧言、多言,但却还是尚文的。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以及他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深知文之重要而非不文者。辞达至苏轼有了较好的发展,而其亦辩不文者曰: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苏轼看来,孔子辞达虽求平易,但是平易之道并非不重文采。相反,当你将思想情感注入言辞,那么所得之文将是自然之文。至于浅近以为达者,明诗评家胡应麟又是一例。他就文学创作实际发出了“语浅意深,语近意远”的论述,并以白居易诗为例,认为其诗以浅近的言辞达到了“达”之效果。
的确,很多情况下简单的言辞更容易为人所理解,但是反例亦比比皆是。正如明杨慎所辩:
“夫意有浅言之为不达,深言之而乃达者。详言之而不达,略言之而乃达者。正言之而不达,旁言之而乃达者。俚言之而不达,雅言之而乃达者。故东周西汉之文最古,而其能道人意中事最彻。”(《谭苑醍醐》)
在这里,杨慎将浅近又进一步解释为详、正、俚之言。另外,“不文浅近”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较大不确定性。如言辞的古今之别,在古人眼里“之乎者也”实为日常用语,而在我们眼里则好像“外语”,即使是极为简单的词也不一定能解其意。
(2)或有以明事理为达者。这一点与不文、浅近有一定联系,重在将意显白。对此章学诚先生的批评颇有意义。他在《杂说》中写道:
“夫文生于情,而文又能生情,以谓文人多事乎,不知使人由情而恍惚于其事其理,则辞之于事理必如是而可称为达尔。”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丧夫丧子备受摧残,最后在寒风中痛苦死去。现在当我们再来看她的故事时,也许会深表同情,但却不能全然体会其悲惨的一生。可是若让当时的一些与其境遇相仿者来看,那必定是感同身受。也就是说,章氏认为事明理白之时不可忘记情的传达。
“达”非不文、浅近,亦非只明事理。这些只不过是对明“达”中所显见的矛盾的简括,倘若细分其实还有很多。然而明“达”虽难,求“达”也绝非易事。后学认为求“达”之忧有二:过之与不及。文人墨客对此则深有体会。陆机就曾在其《文赋序》中感叹: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换句话说便是“达”难以控制、捕捉。明/求“达”一下子变得如履薄冰。不过,尽管困难与矛盾众多,但若如上所言,“达”又并非不可能之事。那么“达”究竟该如何解读呢?而它与“辞”和“意”又是什么关系?对“辞”、“达”、“意”的重解是否为理解“辞达而已矣”提供了新的线索?
2 “达”应是“交错的动态存在”
“达”在某种既定意义上是言意之争最为重要的比较点。如今我们站在辞可达意的语境下来解读,如何摆脱明“达”和求“达”之尴尬处境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对此,笔者的方法是将“达”视为“交错的动态存在”,而不再是一个完成的结果。“交错的动态存在”是笔者受到孔子论诗的启发而得出的。《论语·阳货》中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之句,而此句中的兴观群怨并不是单纯地按顺序排列,它所表明的是诗歌功能的多层化和差异错置性。那么究竟何谓“交错的动态存在”呢?即不要简单地将“达”归为一种连接“辞”、“意”的线性中介。比如前文在讲明“达”时所提到的明事理,若以前人之“达”来解,那所关注的就是A所说的事理是否经过B(途径)而完整抵达C。但如果理解为“辞”、“意”的交错过程。那就变成A所说的事理与C前理解的事理将先共同作用于B,经过一番交错融合后,再传至C。
3 从“辞”、“意”释“达”
为了进一步解释上文所言,以及展现“辞”与“意”在“达”中的交错复杂。笔者准备从“辞”、“意”出发,并转向于“达”。
辞,《系辞》释文“说也”;《礼记·曾子问》注“辞,犹告也”;《荀子·正名》注“辞合于说”,都表明了“辞”乃言辞。这里先将其一分为二:口说与文本。意,《说文》曰“志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有“心之所谓意”。笔者以为意是非常复杂的,但在此也先简单分为自我(表达者)之意与他者(接受者)之意。
那么由“达”作为中介的这一“辞”、“意”交错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也许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李四到张三家做客,张三指着女儿小玲对李四说:“小玲明天要去学校了。”李四一下子就明白了张三的意思,原来小玲最近一直卧病在床,而现在病快好了。这里的言辞即张三的口说。由于李四在场,因而立刻明白了张三的意思。然而如果张三是在街上碰到李四,又或者张三将那句话写于纸上留给在办公室的李四。言辞未变,可是否还能达意呢?
从该例出发,再看笔者提出的“交错的动态存在”一说,“辞达而已矣”的复杂性就不难理解了。“辞”、“达”、“意”绝非是线性进行的。那么此中的交错又是何以造成的呢?笔者将其归入四个问题中:其一,板桥画竹,尚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别。由此推及言辞的表达,当言辞表达我之所想时就已经被消损了。那么自我要如何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消损以至于“达”呢?;其二,自我所表达出的言辞在被他者所理解时,必然又会遭到一次消损,对于这种差距又要怎样使辞恰能达意?;其三,利科尔认为任何文本随着它与其世界关系的消隐,就获得了自由。倘若此时言辞为文本(尤其是跨越了时空),比如古希腊神话,那么此时作者之言辞下的真意又将怎样抵达我们呢?
笔者认为正是这一系列问题,以及我们在交流、阅读、创作中的经验,赋予了“达”以新的理解,认识到“辞”、“达”、“意”三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复杂关系,进而在理解孔子的“辞达而已矣”上也有了一些新的线索。
三 辞达说中孔子的乌托邦
对于孔子的辞达说,笔者将其概括为孔子的一个实而未现的乌托邦。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是渴望建构一个辞可达意、言能尽意的社会的。笔者认为这是由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儒家对“自我”的理解所决定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围绕仁、礼展开。他想要复兴周礼,建构一个和谐社会。然而一套秩序的建构必然少不了一些预设,而言意的统一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将有利于人们的沟通与社会的安定。此外,儒家的自我观带有浓厚的集体色彩,是“一与多”、“部分与整体”、“彼与此”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这样的自我观念,必然要求自我与他人的频繁交流。此时,只有当言达意了才能使沟通顺利进行,才有可能说明自我的“所是”和他者的“所是”。
辞达意是孔子所需要的,然而当我们读其“辞达而已矣”时,又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之情。言辞只要达意就可以了,不再多加要求,带着希望。其实孔子对语言是存有困惑的。《论语·阳货》载: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发现不仅天难以言说,德行也是难以言说的。孔子的言辞观,既有对辞达意的渴望,又有对言辞的困惑。而笔者之前的探讨也显示了辞达说的复杂性和困境。正是这一切让笔者深感孔子的辞达说就像是他的一个理想,却因无奈于逃脱不了“辞”、“达”、“意”背后的局限,终成了一个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四 结语
一句“辞达而已矣”,孔子便为后学留下了不断重释的空间。而如今西学在遭遇了种种危机之后,更为关注言意及语言本身了。这一点也给了我们警示:中西问题必有共通之处,当我们直面问题本身时,是否也应该进行反思。正如笔者开篇所说的那样,关注西学中的言意问题,同时回归中国古已有之的言意之辩,以寻求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2]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 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李健、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5] 缪钺:《古典文学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张冰,女,1989—,浙江金华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孔子 言意 辞达 困境 乌托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追溯言意之辩
20世纪的西方如同一个急速爆炸体:混战、政变、迭起的思潮、众多主义,和不断变革的方法论。一些为人们所坚信的思想走向终结,而一些新的思考却开始得到重视。语言学转向就是这混世中的一大标志,从此语言摆脱了其在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工具性命运,转而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成了西方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然面对的根本问题。
然而有意思的是,现代西方人对语言所表现出的狂热关注,是中国早在“轴心”时期就已出现的。此中,不仅“言”本身在这片黄土地上被一再追问,而“言意”关系更为诸子百家、圣人贤哲所广泛探讨。
笔者之所以以比较开篇,旨在引起当下我们在对待西学问题上的反思,即中西对话已成趋势,跨语际的沟通更是不可避免的要求。而自20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出现对西学的片面引进和切入,甚至导致了与本身传统的断裂。如今,西方哲学深入于对言意的体验,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在引入的同时学会回归中国古典,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域?
中国的言意观可追溯至千年之前。老子之“道可道,非常道”;《周易》中“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以及庄子“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之说首开言难达意之先河。而孔子之“辞达而已矣”则成了言可达意者口中的源头。至魏晋南北朝言意之辩愈演愈烈,其中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可达意派大放奇彩。发展至近现代,由于受到西方语言学影响,言难达意反倒备受关注。
但是由于言可达意溯源至儒家圣贤孔子,而几个世纪以来在我们的思想中占主导的正是儒家思想。因而在转向言难达意的同时,我们仍应关注影响颇深的言可达意之说。在此,笔者将从孔子辞达说入手,重新审理这一源远流长的问题。
二 以辞达说为视点
孔子辞达说主见于《论语·卫灵公》:“辞达而已矣”,仅此一句,已可见出其论文主于辞达。就字面而言,辞达之意显见。朱子集注有:“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杨树达亦在其《论语疏证》中选了三条释之:《仪礼·聘礼记》曰:“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礼记·曲礼》:“不辞费。”;《孔丛子·嘉言》:“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唯知者不失理。’”由此看来,关于孔子之辞达,后学多理解为言辞达意即可,无需多饰。只是孔子终究立言过简,含义未申,致使后学者易滋歧说。在笔者看来,历来对此说的关注点有三:何谓“辞”?如何明/求“达”?所达之“意”为何?而后学又多将研究视角集中于第二点——“达”上。因此,笔者亦想从该点切入:一是此点紧密联系另外两点,可在三者关联中体现出问题,同时成为笔者阐明自我观点的突破口;二来,我们可在此处感受到言可达意中的张力与矛盾。
1 关于“达”的几种情形
达者,达到、通晓也。可是辞达之“达”究竟该如何拿捏?即如何明“达”。对此可谓众说纷纭,互相辩驳。笔者在此简述如下:
(1)或有以不文、浅近为达者。这类人认为,“达”的条件在于言辞的少文饰,浅近易懂,并想以此使接受者深得其意,进而至“达”的要求。如唐杜牧的“辞愈朴而文愈高”。这种对言辞的朴素追求,看似与孔子辞达相得益彰,实乃貌合神离。孔子反对巧言、多言,但却还是尚文的。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以及他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深知文之重要而非不文者。辞达至苏轼有了较好的发展,而其亦辩不文者曰: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答谢民师书》)
在苏轼看来,孔子辞达虽求平易,但是平易之道并非不重文采。相反,当你将思想情感注入言辞,那么所得之文将是自然之文。至于浅近以为达者,明诗评家胡应麟又是一例。他就文学创作实际发出了“语浅意深,语近意远”的论述,并以白居易诗为例,认为其诗以浅近的言辞达到了“达”之效果。
的确,很多情况下简单的言辞更容易为人所理解,但是反例亦比比皆是。正如明杨慎所辩:
“夫意有浅言之为不达,深言之而乃达者。详言之而不达,略言之而乃达者。正言之而不达,旁言之而乃达者。俚言之而不达,雅言之而乃达者。故东周西汉之文最古,而其能道人意中事最彻。”(《谭苑醍醐》)
在这里,杨慎将浅近又进一步解释为详、正、俚之言。另外,“不文浅近”这一概念本身就有较大不确定性。如言辞的古今之别,在古人眼里“之乎者也”实为日常用语,而在我们眼里则好像“外语”,即使是极为简单的词也不一定能解其意。
(2)或有以明事理为达者。这一点与不文、浅近有一定联系,重在将意显白。对此章学诚先生的批评颇有意义。他在《杂说》中写道:
“夫文生于情,而文又能生情,以谓文人多事乎,不知使人由情而恍惚于其事其理,则辞之于事理必如是而可称为达尔。”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丧夫丧子备受摧残,最后在寒风中痛苦死去。现在当我们再来看她的故事时,也许会深表同情,但却不能全然体会其悲惨的一生。可是若让当时的一些与其境遇相仿者来看,那必定是感同身受。也就是说,章氏认为事明理白之时不可忘记情的传达。
“达”非不文、浅近,亦非只明事理。这些只不过是对明“达”中所显见的矛盾的简括,倘若细分其实还有很多。然而明“达”虽难,求“达”也绝非易事。后学认为求“达”之忧有二:过之与不及。文人墨客对此则深有体会。陆机就曾在其《文赋序》中感叹:
“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换句话说便是“达”难以控制、捕捉。明/求“达”一下子变得如履薄冰。不过,尽管困难与矛盾众多,但若如上所言,“达”又并非不可能之事。那么“达”究竟该如何解读呢?而它与“辞”和“意”又是什么关系?对“辞”、“达”、“意”的重解是否为理解“辞达而已矣”提供了新的线索?
2 “达”应是“交错的动态存在”
“达”在某种既定意义上是言意之争最为重要的比较点。如今我们站在辞可达意的语境下来解读,如何摆脱明“达”和求“达”之尴尬处境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对此,笔者的方法是将“达”视为“交错的动态存在”,而不再是一个完成的结果。“交错的动态存在”是笔者受到孔子论诗的启发而得出的。《论语·阳货》中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之句,而此句中的兴观群怨并不是单纯地按顺序排列,它所表明的是诗歌功能的多层化和差异错置性。那么究竟何谓“交错的动态存在”呢?即不要简单地将“达”归为一种连接“辞”、“意”的线性中介。比如前文在讲明“达”时所提到的明事理,若以前人之“达”来解,那所关注的就是A所说的事理是否经过B(途径)而完整抵达C。但如果理解为“辞”、“意”的交错过程。那就变成A所说的事理与C前理解的事理将先共同作用于B,经过一番交错融合后,再传至C。
3 从“辞”、“意”释“达”
为了进一步解释上文所言,以及展现“辞”与“意”在“达”中的交错复杂。笔者准备从“辞”、“意”出发,并转向于“达”。
辞,《系辞》释文“说也”;《礼记·曾子问》注“辞,犹告也”;《荀子·正名》注“辞合于说”,都表明了“辞”乃言辞。这里先将其一分为二:口说与文本。意,《说文》曰“志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有“心之所谓意”。笔者以为意是非常复杂的,但在此也先简单分为自我(表达者)之意与他者(接受者)之意。
那么由“达”作为中介的这一“辞”、“意”交错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呢?我们也许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李四到张三家做客,张三指着女儿小玲对李四说:“小玲明天要去学校了。”李四一下子就明白了张三的意思,原来小玲最近一直卧病在床,而现在病快好了。这里的言辞即张三的口说。由于李四在场,因而立刻明白了张三的意思。然而如果张三是在街上碰到李四,又或者张三将那句话写于纸上留给在办公室的李四。言辞未变,可是否还能达意呢?
从该例出发,再看笔者提出的“交错的动态存在”一说,“辞达而已矣”的复杂性就不难理解了。“辞”、“达”、“意”绝非是线性进行的。那么此中的交错又是何以造成的呢?笔者将其归入四个问题中:其一,板桥画竹,尚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别。由此推及言辞的表达,当言辞表达我之所想时就已经被消损了。那么自我要如何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消损以至于“达”呢?;其二,自我所表达出的言辞在被他者所理解时,必然又会遭到一次消损,对于这种差距又要怎样使辞恰能达意?;其三,利科尔认为任何文本随着它与其世界关系的消隐,就获得了自由。倘若此时言辞为文本(尤其是跨越了时空),比如古希腊神话,那么此时作者之言辞下的真意又将怎样抵达我们呢?
笔者认为正是这一系列问题,以及我们在交流、阅读、创作中的经验,赋予了“达”以新的理解,认识到“辞”、“达”、“意”三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复杂关系,进而在理解孔子的“辞达而已矣”上也有了一些新的线索。
三 辞达说中孔子的乌托邦
对于孔子的辞达说,笔者将其概括为孔子的一个实而未现的乌托邦。为什么这么说呢?
孔子是渴望建构一个辞可达意、言能尽意的社会的。笔者认为这是由孔子的政治理想和儒家对“自我”的理解所决定的。孔子的政治理想围绕仁、礼展开。他想要复兴周礼,建构一个和谐社会。然而一套秩序的建构必然少不了一些预设,而言意的统一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这将有利于人们的沟通与社会的安定。此外,儒家的自我观带有浓厚的集体色彩,是“一与多”、“部分与整体”、“彼与此”的模式,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这样的自我观念,必然要求自我与他人的频繁交流。此时,只有当言达意了才能使沟通顺利进行,才有可能说明自我的“所是”和他者的“所是”。
辞达意是孔子所需要的,然而当我们读其“辞达而已矣”时,又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奈之情。言辞只要达意就可以了,不再多加要求,带着希望。其实孔子对语言是存有困惑的。《论语·阳货》载: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发现不仅天难以言说,德行也是难以言说的。孔子的言辞观,既有对辞达意的渴望,又有对言辞的困惑。而笔者之前的探讨也显示了辞达说的复杂性和困境。正是这一切让笔者深感孔子的辞达说就像是他的一个理想,却因无奈于逃脱不了“辞”、“达”、“意”背后的局限,终成了一个实而未现的乌托邦。
四 结语
一句“辞达而已矣”,孔子便为后学留下了不断重释的空间。而如今西学在遭遇了种种危机之后,更为关注言意及语言本身了。这一点也给了我们警示:中西问题必有共通之处,当我们直面问题本身时,是否也应该进行反思。正如笔者开篇所说的那样,关注西学中的言意问题,同时回归中国古已有之的言意之辩,以寻求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
[2] 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 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李健、胡经之:《中国古典文艺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5] 缪钺:《古典文学论丛》,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张冰,女,1989—,浙江金华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