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F Can—do”标准的日语口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JF Can-do”标准为依据,结合我校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观念、水平及需求,设计了一套“学生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JF Can-do 标准 日语口译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70-02
  一、引言
  目前在我们外语教学中日语已经成为英语之外的第二大语种。据统计至2011年设有日语专业的高校增至为466所[1],而开设科目中口译是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但由于受学校层次、学生学习观念、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如何结合学生特点及需求,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本校特色的日语专业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2010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以“为了相互理解的日语”为目标,参照2001年欧盟公布的《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估共同参考框架》,制定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语教育标准 (简称JF日语教育标准)。该标准以“能够完成的课题(Can-do)”表示日语熟练程度,划分了六个等级(入门级A1、基础级A2、进阶级B1、高阶级B2、流利运用级c1、精通级C2),并列出了四类语言活动。该标准改变了以往掌握语法点和单词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把“完成任务”和“完成课题”作为教学目标。
  同时日语能力考试也于2010年开始改革,其改革的重点则是由注重对单词和语法点的考核转变为对学习者语言交际活动能力的考核。这为我们的日语教学也提供了一条改革方向,即:由注重传授学习者语言知识技能转变为注重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
  目前国内日语教学对JF日语教育标准的研究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彭、 俆(2013)在《『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 2010』与我国日语教育改革》一文中把该标准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日语教学大纲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其在教学目标及评价体系方面对我国日语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彭、俆(2014)在《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讨》中以“Can-do”标准为依据设计了一套日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改革方案,并探讨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具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活动。陶(2012)围绕“Can-do”模式”的理念探讨了其在日语课堂教学中提高日语专业技能的可行性。孙(2012)结合实际日语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了该体系在日语教学基础阶段实施的可行性。以上研究主要从理论角度对“Can-do”标准的理念及内容作了介绍,虽然也有涉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但多限于日语初级阶段的精读课中,在口译课程中的应用仍未发现。因此本文试图以“Can-do”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和水平,探讨适合我校学生的口译教学模式。
  二、本校学生学习现状
  笔者在开始口译课程时,对本校日语专业三年级47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5分。调查问卷是以学习者口译课程学习意识为主,从学习意欲度、日语能力过级状况及自我评价、翻译训练经验、希望掌握的技能及就业方向等几个方面展开进行的。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本校学生的日语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意欲不强
  我校为二本理工院校,外语专业并非强势学科,因此外语专业的部分学生是调剂生,他们的志愿是理工科,被调剂到外语专业,本身带有抵触情绪,因此本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意欲不强。
  2.语言知识技能薄弱,自我认知过高
  日语专业学生基本是零基础,学习两年日语后在大三阶段开设口译课程,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此阶段学生的日语水平并不高,考过JLPT2的学生占40%,而考过JLPT1的仅占4%,但在调查中却有44%的学生对自己的日语水平表示满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此部分学生有很大比例在听力、口语表达等应用方面未达二级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日语水平估计过高,抱有“通过了日语能力考试2级,日语水平就达到了2级”的观念,其实不然。
  3.缺乏翻译基础知识
  调查中发现只有25%的学生接触过翻译训练,这部分学生有些是在高中课外辅导班中接受过英语的翻译训练,有些是在民间举办的辅导班中简单接受过日语的翻译训练。未接触过翻译训练的达到了75%,可见本校学生普遍缺乏翻译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生对口译课程的需求各不相同
  在就业去向上只有12%的学生想要成为专职翻译,这说明本校学生对于口译课需求的难度并不高,能够完成常用生活场景和工作中所需特定场合的翻译即可。从希望掌握的技能来看,虽然有60%左右的学生想要掌握翻译理论与技能,但希望提高语言应用技能的占75%,这也说明本校学生学习口译课程的目的并非是想成为一名外语翻译,而是希望通过本课程强化日语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从而为日语能力考试的顺利通过及今后的就业、留学提供保障。
  三、以“Can-do”标准为依据的口译教学改革方案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以“Can-do”标准为依据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上分别进行了改革。具体如下:
  1.结合学生语言水平、需求重新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习者共同的努力方向,其制定受到课程特点、学生水平和需求、市场对本专业的需求等多方面影响,不能拔高也不能过低。因此笔者基于以上因素,在JF“Can-do”标准的指导下重新设定了本课程的总教学目标:能够掌握本课程中出现的各个常用生活主题和商务主题的常用词汇及表达方式,并能在在事先准备好的前提下能够较熟练的独立完成各项口译工作,以强化提高学习者语言知识技能、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外语等级标准为JF“Can-do”标准的B2(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各主题的难易程度可适当调整到B1-B2间)。   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本校特色是培养商务方向的日语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常用生活主题和商务主题。以《同声传译—实用中日日中口译—即席翻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周殿清编著)为主,结合多本口译教材,采取“注重场景,结合技巧”的构思原则,以外事接待中“陪同口译”流程为主线,设定相关情景,提供相应内容的参考用语,帮助学生拓展词汇与表达方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创建“学生参与型”课堂环境
  以下为本课程中“访问公司(工厂)”这一主题为例介绍相关教学环节。
  (1)设定教学目标
  本主题的教学目标为:①能够听懂本主题的常用中日词汇和表达方式。②能够用常用词汇及表达方式构思相关场景,并在一定准备的前提下较熟练的向客人介绍自己公司(工厂)的基本情况、产品等,并能够较准确地完成口译工作。
  (2)知识输入阶段
  构建“学生参与型”课堂环境,并不是指只有学生参与的课堂。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者掌握完成教学目标必须的基础知识之上,引导、激发、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课堂。没有知识的输入就没有高质量的输出。在本环节中笔者将完成以下语言知识的输入:①通过录音材料导入本主题中的常用中日词汇(一般播放3-4遍)。②导入常用的中日句型或表达方式。 ③导入范文,引导学习者在宏观上把握本主题所必须的语言知识。
  (3)知识输出阶段
  传统日语教学模式注重对语言知识的讲解,使得整个课堂上知识输入环节比重较大。而在本方案中知识输入是为知识输出阶段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在本环节主要完成以下知识输出活动:①听录音材料,将所听到的中日词汇、惯用词组等迅速口译成相关语种。②结合主题,进行常用句型的练习。③两人一组,进行中日互译练习。
  (4)实际演练阶段
  此环节是为了检验学习者学习达成度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设定场景,分角色完成本场景的口译工作。本主题为访问公司(工厂),教师为学生设定的课题场景为:①中国A公司经理带团到日本软件B公司访问,内容应包括对于B公司基本概况、主打产品的介绍并完成相关口译工作。 ②日本商社田中部长带团到中国服装工厂参观,内容应包括对于工厂基本情况、生产过程、产品等的介绍并完成相关口译工作。学生可选择教师指定场景也可自由设定。这种方式既可检验学习者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第二外语的习得是通过教学活动将现在知识转化为潜在知识的过程,教师对学习者语言活动的适当反馈可以缩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可是过于严厉的反馈也可能适得其反[2]。因此在本阶段的语言活动中,教师对于出现的错误或不完整地方应适当采取宽容态度。
  (5)回顾与评价
  回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方案的回顾主要以让学生填写回顾卡的方式进行。回顾卡的内容主要包括:新学到的语言知识;新学到的翻译技能;哪些方面得到了锻炼;不足之处;对于教师的提问及要求等。而评价方面主要是结合本课教学目标针对完成任务或课题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并将其纳入最终考核。
  四、改革方案取得的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本方案实施结束后笔者又做了一次关于本方案在口译课堂上帮助学习者提高的能力调查问卷以了解学习者对本方案的反馈意见。由调查中发现本方案的实施在学习者范围内还是得到了普遍认可,认为在语言知识能力、口译技能、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的学习者占到80%以上。部分语言水平较差的学生认为虽然在语言方面提高不大,但在短期记忆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方面却有所进步。但由于学习者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各自需求不同,也出现了以下问题:例如有23%的学习者认为教师用于知识输入阶段的时间分配较多,导致在输出和实际演练环节不能得到充分锻炼;20%的学生感觉上课压力比较大,不能适应该方案的教学方式;有10%的学习者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该方案比较浪费时间,总体知识接收量减少等。
  五、結语
  本文以“Can-do”标准为依据,结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水平、需求,尝试设计了一套旨在提高学习者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的教学改革方案。由于“Can-do”标准在日语课堂中的应用属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方案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如何依据“Can-do”标准更准确、全面地制定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这一新型外语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地运用到日语教学课堂设计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注释:
  [1] 修刚,李运博.中国教育概览[J].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7.
  [2] 彭瑾、俆敏民.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索[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3.
  参考文献:
  [1] 彭瑾、俆敏民.『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 2010』与我国日语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日语课程标准的比较为切入点[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2.
  [2] 彭瑾、俆敏民.对我国日语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探索[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3.
  [3] 国際交流基金.JFスタンダード2010利用者ガイドブック[M],2010.
  [4] 陶魏青. JF标准下“Can—do模式”在提高日语专业技能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
  [5] 孙秀云“Can--do”体系在日语基础阶段教学的可行性论证[D]. 中国海洋大学,2012,6.
  作者简介:崔利梅 女 汉族 山东交通学院日语系讲师 研究方向:日语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一九七九年三月贵州省农作物学会、省福泉烟草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烤烟质量学术讨论会上,轻工业部烟草工业科学研究所朱尊权工程师提出五十年代曾接触到一些贵州的打宾烟,
1975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题为《奋勇攀高峰》的通讯文章,报导了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培育成功八倍体小黑麦的事迹。由于这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我国西南、西北和华北一些
大黄鱼学名Larimichthys crocea,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最重要的近海水产,由于过度捕捞一度濒临灭绝。从1985年以来,我国开始开展大黄鱼人工养殖研究,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形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像诗一样语言美,像画一样图案美,像歌一样节奏美,那么学生就能在课堂中获得美的享受,感悟到语文的美不胜收。只有学生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乐于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 悦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67-01  一、引言
当前蔗糖生产上迫切要求高产、高糖、宿根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主要是抗病虫、抗旱、抗寒)的甘蔗优良品种。而选育这种较全面的品种至今尚未取得更大的突破,其主要原因
【摘要】小学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小学生的性格相比于其他人显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多注意引导,珍惜每个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不要扼杀小学生多彩的思维方式和极具特色的语言
【摘要】写作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占用课时比较多。写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会用习得的语文知识进行造句,培养观察周围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善于写作的意识。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们从如何引导学生爱上作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通过范例榜样进一步了解作文的写法、通过自评、自改的环节提高小学生写作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较好的
一、前言rn振动水冲法(简称水冲法)是在软土地基利用振冲器产生的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使高压水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在高频振动和高压水流的联合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工序,在
【摘要】教育界将新课改引入教学后,我国中小学等各学校都开始产生了对合作学习的运用。为什么合作学习在教育中得到如此的重视和运用呢,是因为合作学习与其他的学习方法相比,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大学生的学习效率方面效率更高。因此合作学习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在各个学习阶段和学科中,笔者现在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一个概括的讲述,并展开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使用
省科协组织省农学会的作物、土壤、植保学会以及农机、水利学会一行九人于1979年8月14日至9月8日去吉林省农科院和湖南省桃源县对水稻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试点进行了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