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饱高眠,浮生难去--浅论杜甫居蜀与苏轼谪居岭南的饮食诗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e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甫对苏轼乃至整个宋代诗坛影响都很大,而北人杜甫入蜀与蜀人苏轼南下,这两段经历有不少相似处,故笔者特意拈出。饮食最能反映生活状况,研究饮食诗能发现诗人最为生活化的一面,本文拟以分析杜甫居蜀与苏轼谪居岭南的饮食诗,以窥两位诗人当时生活状况之一二,并分析诗中的内涵与后者对前者的因革。
其他文献
一、实现校内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2007年,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中国的教
期刊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主创的《云南印象》、《藏秘》、《荷花度母》等一系列以民间、风土、原生态为特征的原生态歌舞剧,标示她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学院式的舞蹈道路。“原生态”与道
1、预备式: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右手持鞭把段,鞭贴于右臂外侧,鞭梢端触地立于右脚旁10公分处,目视前方(图1)。  2、左拨:左手松握鞭梢段,由左向右划弧,使两前臂相叠,左臂在上(图2)。身体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松握鞭向左平拨,高与胸平。右手握鞭在左腋下,目视前方(图3)。  3、右拨:重心后移成坐步(图4)。右脚上步收于左脚旁成丁虚步,同时两手握鞭在身体左侧翻转,使两臂相叠
期刊
赋比兴是《诗经》中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比”寄意于形象之中,刻画出鲜明的形象特征,隐含有谐趣美,形成《诗经》温柔敦厚的美学风格,而以“比兴”为
“艺术家”在当代总是带有挥之不去的神秘光环,然而艺术家作为创作的主体是如何形成的?换句话说,是什么铸造了真正的艺术家,艺术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本文通过对艺术家构成的因素
“孝”是横穿中国几千年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伦理道德.“孝”文化源远流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顶峰.《世说新语》中有大量篇幅记述当时人们关于“孝”的言语、论述以及行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期刊
阮籍是魏晋竹林玄学的重要代表,其思想与行为的突出特点表现为他对《庄子》人生哲学的发展与践行,但是,如果细究阮籍的出身、立志和诗文,我们会发现阮籍早期思想是深受儒家传统影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口号,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旨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并制定了总目标: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