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过滤现象探析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j12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文化过滤的原因及表现方式进行了阐述,肯定了文化过滤是翻译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现象。同时,结合字幕翻译这一特殊体裁及纽马克对文化的分类,采取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分析文化过滤在生态文化、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中的表现。旨在启发译者以译语读者为中心,通过适当的文化过滤,使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对话趋于和谐。
  关键词:字幕翻译 文化过滤 源语 译语
  
  一、引言
  
  20世纪影视艺术发展迅猛,电影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广泛传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已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中国影视虽说是典型的舶来品,但并不是欧美影视的翻译版,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中西文化差异显著,英语电影中也存在不符合中国观众口味的文化因素。为了使中西文化对话更加和谐,文化过滤也就成了字幕翻译不可避免的现象。影视字幕翻译是一个新兴的翻译领域。在我国,大规模的影视翻译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众传媒翻译尽管有了大幅度增加,但影视翻译研究成果却是寥寥无几(李和庆、薄振杰,2005)。本文采取描写性的研究方法,基于文化过滤,详细阐述了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过滤现象。
  
  二、文化过滤与字幕翻译
  
  (一)文化过滤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纽马克(1983)结合奈达的文化研究将文化分为:生态文化,涉及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物质文化,主要指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社会文化,包括机构、风俗、活动、传统、观念、姿态和习惯。文化过滤是指原文文本在转换成译文文本时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译入语文化场的过滤而发生一定变形的现象。它是人类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文化折射。文化过滤的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所谓主观因素(subjective factors),是指译者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美学取向以及译文读者站在自己所熟悉的本土传统文化基础上来解释外来文化。客观因素(objective factors)包括原文产生的时空条件、译出语与译入语的差异、翻译目的、译文读者的期待、出版商、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译入语和译出语在国际政治文化生态环境中的地位等(华先发,2009)。电影字幕翻译的文化过滤目的是尽可能使译语观众得到与源语观众几乎同样的感受。
  文化过滤的范围及其广泛,涉及到各个文化层面。依照华先发(2009)的观点,文化过滤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折射层面:其一是译者所涉及的翻译全过程层面,其具体变形形式是多样的,如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过度诠释(over-presentation)、欠额诠释(under-representation)、选择性翻译(selective translation)等;其二是译文文本以静态形式进入译文读者心目中后的感受或反映层面。字幕翻译文化过滤表现形式大多属于前者。由于字幕翻译的时空限制,缩减法、压缩法成为此类翻译常用的方法。
  (二)字幕翻译的特殊性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电影承载着多方面的文化意象。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一定区域的社会生活或者一定人群的风俗人情的反映(杨苗苗、赵玉闪,2008)。电影中的语言表达必定要受到各自所属的社会文化的制约,从而使语言打上深深的社会文化的烙印,显现出各自的社会文化特征。无疑电影翻译也相应地成为处理两种不同文化意象的活动。字幕翻译是为影视剧对白提供同步说明的过程。从语言学角度,字幕可以分为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本文主要涉及的是语际翻译。由于字幕翻译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一直是电影翻译青睐的对象,但字幕翻译作为翻译领域的一部分却往往被忽视,导致字幕翻译需求与重视度的不和谐。翻译不仅仅是词汇或信息的传输,而且是在文化意识之间的进一步协商。其内容涉及到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电影字幕作为承载文化因素的“容器”,理应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
  字幕翻译是一种“对角翻译”,它是“二维”的,包括从译出语的说话“横越”到译入语的文字(方梓勋,2009)。原语电影字幕我们可称之为原文,译语电影字幕我们可称之为译文。其中,语际翻译并不只能理解成是一种完全由译者个人操弄的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技能或艺术,而是一种跨越时空、跨越异质文化的社会交际活动(华先发,2009)。字幕使观众意识到原文与译文世界的并存关系。字幕作为一种现行翻译,提醒观众正在经历双重体验——他们不单在看电影,同时也在阅读它(方梓勋,2009)。因此,电影字幕中的文化因素在翻译时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文化过滤,产生与译入语文化相匹配的文化意象。文化因素翻译一直都是翻译中的难题,再加上字幕翻译的种种限制,电影字幕无疑是翻译中最为棘手的翻译体裁。钱绍昌(2000)总结出影视语言的五个特性,即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电影字幕翻译与一般文学翻译处理文化因素的最大不同就是不能对原语文化因素进行注解说明。出于字幕翻译的特殊性,译者在字幕翻译中必须切中要害、用字精辟,使译文为译语观众所理解。
  
  三、文化过滤在字幕翻译中的表现
  
  (一)字幕翻译中的生态文化过滤
  生态文化具体指地理环境及其特定的生态特征,它是客观的,不以政治、经济形态而改变。但是,它们的影响取决于该国家的起源及特殊性的重要程度(纽马克,2001)。最典型的例子就是“Ode to the West Wind”的汉译。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西风”给英国人带来的感受是和煦、生机勃勃的,而给中国人带来的却是刺骨的、毫无生气的。同样,在中国可以吹绿江南岸的“东风”,如韩元吉《六州歌头》“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门”,在英国却吹得人畜遭殃(英国谚语: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东风四起,人畜遭殃)。《满城尽带黄金甲》(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是2006岁末上演的大片,获得了美国影评人协会年度最佳外语片第二名,在中国大陆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其中一些台词反映了中国的生态文化,如中药草是我国古代治病的主要药物。在本片中蒋太医向大王禀报王后的用药情况时说:
  照大王的新方子。
  Following Your Majesty’s instruction
  草乌头都是由小女蒋婵亲手入药。
  The black fungus is added by my daughter,chan,personally.
  如前所述,电影字幕具有瞬时性和无注性,对于译入语文化陌生的词语通过文化过滤只能进行改写。“西域草乌头”一向就有经典的军旅毒药之称,内服过量或煎煮不当,易致中毒。由于西方观众缺乏对此中药的认识,不能直接将其译为“Aconitum head”而是适当的阐释出该药物的本质“the black fungus(黑色的真菌)”。
  (二)字幕翻译中的物质文化过滤
  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如皇帝回宫时宦官喊道:
  大王有旨各回本宫!
  The emperor commands retire to your chambers!
  免迎车架!
  The welcome ceremony is cancelled!
  “皇上驾到”指古代皇帝到某地,“车架”指皇上的座骑,代指皇帝本人。西方观众则不懂“车架”代指何物,英译采取直接诠释,这种过滤以西方观众为中心,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再如,元成向王后传达元杰的出行时说:
  听说在天福官驿候旨。
  I hear he stopped at the official inn to await orders.
  “官驿”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片中把“官驿”称为“天福官驿”,所谓“天福”是指希望上天多赐福音,恩泽此站。一方面,对于西方观众来说“天福”令人费解,必须进行文化过滤,于是字幕中就对其删减,采用选择性翻译。另一方面,一所驿站只是提供地点说明并不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故而将其译作“official inn”。
  (三)字幕翻译中的非物质文化过滤
  社会文化因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影响着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尤其是皇宫戚室。人物称呼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尊卑有别的状况。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元杰太子从边戍回来觐见王后时首先说:
  母后可好?
  Have you been well?
  我国古代,下级对上级说话时必须将对方的地位包含其中,以显尊重。西方等级观念则明显。英译“Have you been well?”则明显没有传达出等级观念,这种过滤是适合西方文化的。再如,皇帝称自己为“朕”,作为一国之君,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意志可以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朕”一词也只配皇帝一人使用。该片英译为“I”或者“we”,即第一人称,并未将等级观念阐释出来。又如讲述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的《宋家皇朝》,宋霭龄的孩子称蒋介石为“三姨夫”,英译为“uncle”。中国人口众多,辈分划分精细,“叔叔、姨夫、姑父、舅舅”等在英语中都用“uncle”一词代替。经过文化过滤简单地道,符合西方人的口味。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由于东西方信仰不同,大多数中国电影提及的都是“~神”“活菩萨”“烧香”“邪”“魔”等。而西方电影中出现的则是“上帝”及由《圣经》推衍出的各个具体的神。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大王教导元祥让他每逢重阳节都要多戴几天茱萸以纪念其生母时说:
  这茱萸你生母最喜欢了。
  These berries were your birth mother’s favorite plant.
  重阳过后她还要多戴几天,她说能避邪。
  Even after the Festival,She would wear them for a few day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茱萸”与重阳节有关,可用来辟除“邪气”,“茱萸”的本名为“cornel”。而此处却译作“berries”,迎合了图面效果,因为画面显示的是“茱萸”的果实,做此处理来避免西方观众产生误会,但同时也失去了文化意象。“邪”即“凶”。对于西方观众,“避邪”一词显得陌生而又神秘,在此处经过文化过滤,用一动词短语直接阐明该词的内涵,并没有将该词作具体的文化阐释,便于西方观众捕捉重要信息。
  在影片中,蒋太医教育小蝉要保守添加西域乌头的秘密时提到“灭九族”,英译为“our entire clan will be executed!”。“灭九族”是古代一种刑罚,影片译法直接对该刑罚进行了解释,对于具体哪“九族”并未作具体阐释,这种欠诠释的过滤很好地传达给译入语观众一些基本信息。
  2009年岁末上映的《阿凡达》(Avatar),当纳维族公主告诫Jack Sully要选他自己的座骑时说:
  You must choose one Kirin your site and he has to choose you.
  你必须选择一个飞龙,他也必须选择你。
  众所周知,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但在中国,龙则是神圣的、为人敬畏的。英语中“one Kirin your site”根本没有出现“dragon”一词,但汉译中为体现座骑的神圣而进行文化过滤,将其处理为“飞龙”,使得中国观众能够快速理解到电影的本质内涵,比直译“one Kirin”更为恰到好处。
  
  四、结语
  电影和字幕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前者是信息的源出者,后者则是载体(华先发,2009),本质上就是原文和译文。处于中间位置的译者面对原文与译文共存的规范,不能对任何一方全盘认同,同时,出于翻译功能论的考虑,翻译过程应为译语读者服务,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接受者,文本只有被接受者理解才有意义。李运兴(2001)指出,就一般意义的翻译而言,处理文化词语有五种常见模式:直入式、阻断式、诠释式、融合式、归化式。这些方法的提出或多或少涉及到文化的过滤。文化过滤有利也有弊,应采取适度原则,并受忠诚准则的限制。由此看出,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文化过滤在所难免。在文化过滤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字幕翻译在各个文化层面的过滤显得尤为重要,这能启发字幕翻译者针对译语文化做适当的变通,以适合译语观众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方梓勋.字幕与翻译教学[A].胡庚申等.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
  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华先发.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A].胡庚申等.翻译与跨文化交
  流:整合与创新“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李和庆,薄振杰.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
  (2).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
  [5]钱绍昌.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
  2000,(1).
  [6]杨苗苗,赵玉闪.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
  育,2008,(19).
  [7]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刘辉修 王卫利 湖南长沙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410012)
其他文献
益阳方言中的几个常用程度副词“死”“很”“蛮”“好”“也”在用法上各有特点,与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相比差异颇大。“很”有三种读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和功能。“蛮”只作状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