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中国,“女权主义者”好像一个危险的标签,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好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我很乐意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我总是会从刚刚记事起的那次农村老家“吃桌”说起。从小生长在城市,那年夏天被送回农村姥爷姥姥家暂住;作为城里来的小孩儿,大人对我比较客气,表兄弟们也对我很友善,所以“吃桌”不让我上桌的事情,就格外记忆深刻。
记得当时,姥爷和舅舅们都围坐在桌旁,姨妈抱着小表弟可以上桌,而我不能上桌,当时心里很是不平,多半是因为受惯了优待,忽然成了“次等”的人,不大舒服。我姥爷家是那种并没有太多显性传统习俗延续下来的中国北方农村,性别和宗法秩序,在这里是以一种松散的、不严格的形式体现的。但它所流露出的等级差异,还是足以让独生女、没有跟大家庭相处过的我,感到不适,于是至今念念不忘。试想,如果我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而不是习惯了无差别对待,可能我根本不会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妥。
学生阶段,我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体制生产的一种典型: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听话,有人缘,爱表现,对自己有很高期望,渴望成就,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肯定、喜欢。这种性格让我一直过得很顺,没有受到过打击。到了高一,开学第一天,欢天喜地走进课堂,班主任是一名男物理老师,他说:“看了一下名单,你们班女生多;女生天生学不好物理,你们再努力也白搭,所以差不多出个八分力就行了。别不服气,科学证明了,物理需要良好的空间感,而空间感是X染色体隐形基因,所以女生里面,只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空间感好;当然也不是没有天才,像居里夫人,她两个X染色体上都是这个隐性基因,比一般男人还好。”
当时,我大概有点儿被他的“科学证明”给唬住了,但更多的是抗拒。首先,也许我就是那种基因好的也说不定;其次,就算先天不足,我也可以通过刻苦学习来补救,为什么—上来就要我们放弃?
这个老师还说,他分析过我们班同学的“家庭成分”,很多是知识分子家庭和国家干部,他说,这不错,这样你们班虽然没什么聪明的学生,但班风会比较正,所以你们班也不会有太糟糕的学生;不像隔壁某班,聪明人很多,但家长很多不是知识分子或干部,成分复杂,班风很差。
那是1999年。3年以后,我在大学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说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早在我上中学前的30多年的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雅科布森在加州的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智商测试,然后随机抽选了1-6年级两组学生,告诉校长和教师,其中甲组的学生经测试,智商超群;而另一组乙组的学生智商平平。事实上这是一个假的命题,他们并没有按智商高低分组,而是保证两组在平均智商方面没有差别。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学校测试两组学生的智商,他们发现,甲组中1、2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显著高于乙组中同为1、2年级的学生。这个测验说明, 资质相同的条件下,学生受到的期待不同,其发展趋势、学术表现会不同。越年幼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许对他们的发展影响越大。
在心理学里,还有一个相关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同等条件下,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程度越高,他做好这件事的可能性越大。
那堂大学普通心理学概论课和我高一的第一堂物理课同样震撼人心。我当时非常想跑回我的高中,告诉那个培养过很多奥赛选手的物理特级教师:也许在业务方面您很棒,但在教育哲学上,您错了,您不应该那样跟同学们说,也许因为您,一些本来能学好物理的女生,也没学好。您本来可以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可您为什么要做相反的事情?
又过了三年,我在北美腹地一所四周都是玉米田的大学做交换生。又是心理学课堂,B教授给我们讲著名的《钟形曲线:智商与美国人生活的阶层结构》引起的争议。这本1994年出的书声称美国人中,不同的种族间,平均智商存在差异,比如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而智商又是决定一个人生涯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由于此书没有经过同侪审查即出版,且争议巨大,美国心理学会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调查,调查报告声称,作者的结论不是测量偏差导致的,即种族间的确存在智商差异,但这可能是文化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果;而且,不能找到证据说明智商与基因之间有任何联系。
B教授继续讲,现代统计知识为心理学提供了很多好的测量工具;但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统计报告呢?比如,我们说,黑人的平均智商比白人低10分,这是什么意思?
一、这只是一个样本平均值,它不能反映任何一个体的特殊性;黑人里的天才显然比白人里的平庸之辈的智商高很多,如果因为平均值差异得到黑人智商低的印象,从而对自己所见到的黑人进行预测,觉得他可能不聪明,是很不恰当的;
二、同一种族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大过不同种族间整体差异。如果仔细观察智商分布曲线,我们发现不同种族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在一个重叠的区域里分布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种族,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75到125分这个范围内,而一个75分的白人与一个125分的白人间的差异,要远远超过平均差10分的范围;
三、无论哪个种族,极高分(大于140)与极低分(小于60)都是少见的,属于需要提供特殊教育的范畴,而很多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智商能解释的。
当时,我又想起了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我想,如果当年给我们班同学进行一个“空间感”测试或“高中物理潜能测试”的话,可能男女间平均分数会有差异。我们说标准分是100分,假定我们班女生平均110分,男生平均115分,居里夫人的空间感144分,爱因斯坦空间感160分,世界人民的平均分95分,同届所有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125分(我假定这个分高于我们班平均分,因为我们班最后仅1人考上北大物理系)。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班,无论男生女生间的平均差异仅5分,而我们班女生和男生都跟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有差距,更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够不着边儿,却也足够应付高中物理那些知识—在这个情况下,作为物理老师,在对学生态度上,是应该一视同仁,还是有所区分呢? 最近,学者发现,人类的智商在近几十年来普遍得到提高,今天一个智商普通的18岁大学生去答50年前的针对十八岁的智商测试题,要比当年人的平均分高出很多。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看法,智商测试所测量的,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多少有直接关系;我们的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普及,社会机会更加均等,使得社会整体接受的教育水平变高了,自然也就反应为智商的提高。
更让人欣喜的是,研究者还发现,一百年前,女性的平均智商稍低于男性;而近些年女性智商与男性差距缩小,甚至有些社会女性的平均智商还超越了男性,这一变化,恰好与女性从被高等教育排斥、男女学科隔离到女性和男性享有相同受高等教育权利、学科招生不分男女的过程同步—智商与性别变化的历史,很好地说明了,那些看来是天生的差异,其实是后天社会制度带来的结果,且是可以由社会改良来改变的。
对照历史的进步,我们更能看出我高中物理老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反思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就是因为学生之间一个被放大的平均值偏差,而“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开小灶,对“差生”直接放弃的。这样的故事,我经常听同龄人讲起,再常见不过。累积到高等教育,已经真的对现实发生了作用,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机制,影响了学生的能力。
我是那个女生多、物理差的班里不安分的一个。我因为一路享特权,受不得委屈,不想“丢人”,所以比较重视物理,没放弃。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并不笨”。后来高考一定要选理科,分数够把我送进重点大学理科系。但那时候,我只是凭着私心、虚荣心而已。不懂得从“歧视”的角度,对老师的言论进行反思。而我那些女同学们,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些人心胸宽些、平和些,也许就顺了老师的意,不再尝试自己可能有潜能的领域。
从接触心理学开始,又过了5年,认识了另外一位美国朋友,他是人类学博士。有一次,我们聊天,我无意中说:“啊呀,我不能吃这么多肉,我要减肥,而且我这个人头太大,不好看。”他问:“你头大?谁说的?”我说:“啊呀,我朋友都这么说啊。不好看,不好看。”他说:“他们对你的外表品头论足,是对你的物化;你是人,不是被买来买去的东西。既然你不能换头,那你应该换朋友。”我说:“会有人不嫌我头大?”他说:“当然,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应该跟进步的人交朋友,他们不多,但足够多到跟你交朋友。”“还有人嫌我不够小鸟依人,不会撒娇……”“我就不喜欢爱撒娇的女性。”
这位印度和爱尔兰混血的美国男生,并没有如你们猜测的那样跟我发展出什么恋情。他就是一个关心我的好朋友而已。但天知道他那番话对我来讲多么改天换地:从小我一直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斗争、斗争,只是为了一次次证明自己作为个体比别人强,不服输;但我仍然在意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能被周围认可,尤其是男人。我头大是我的错;我腿不够直是我的错;我皮肤不够白嫩是我的错。我不够温柔是我的错。你不喜欢我,是我的错。
而那个已经不记得季节但难忘细节的芝加哥南郊的2007年某天,之所以让我难忘,便是因为,人生头一次,有一个人,跟我说:这不是我的错。我可以换朋友。生活,是可以改变的,但你要停止责怪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做研究,我的答案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放弃休闲、消费的时间,点灯熬油地读书写字,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更合理的存在;我们都被囚禁在现代知识生产、传播所建造的一个个井里,看着有人给定义好的太阳、月亮、星星而打破沙锅地追问、质疑、反抗,是要用荆棘编成的梯子爬到井外去,那可能是很扎脚的路,可能爬几次又摔下来,但我还是想通过不断编织这个梯子,努力离井口近一些,看到不被“他们”定义的天空,看到“知识”从哪里来,为谁服务,如何互相关联。我想有免于被说头大的自由,不温柔的自由,“是”女人但又不“做”女人的自由。
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我总是会从刚刚记事起的那次农村老家“吃桌”说起。从小生长在城市,那年夏天被送回农村姥爷姥姥家暂住;作为城里来的小孩儿,大人对我比较客气,表兄弟们也对我很友善,所以“吃桌”不让我上桌的事情,就格外记忆深刻。
记得当时,姥爷和舅舅们都围坐在桌旁,姨妈抱着小表弟可以上桌,而我不能上桌,当时心里很是不平,多半是因为受惯了优待,忽然成了“次等”的人,不大舒服。我姥爷家是那种并没有太多显性传统习俗延续下来的中国北方农村,性别和宗法秩序,在这里是以一种松散的、不严格的形式体现的。但它所流露出的等级差异,还是足以让独生女、没有跟大家庭相处过的我,感到不适,于是至今念念不忘。试想,如果我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而不是习惯了无差别对待,可能我根本不会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妥。
学生阶段,我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体制生产的一种典型: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听话,有人缘,爱表现,对自己有很高期望,渴望成就,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肯定、喜欢。这种性格让我一直过得很顺,没有受到过打击。到了高一,开学第一天,欢天喜地走进课堂,班主任是一名男物理老师,他说:“看了一下名单,你们班女生多;女生天生学不好物理,你们再努力也白搭,所以差不多出个八分力就行了。别不服气,科学证明了,物理需要良好的空间感,而空间感是X染色体隐形基因,所以女生里面,只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空间感好;当然也不是没有天才,像居里夫人,她两个X染色体上都是这个隐性基因,比一般男人还好。”
当时,我大概有点儿被他的“科学证明”给唬住了,但更多的是抗拒。首先,也许我就是那种基因好的也说不定;其次,就算先天不足,我也可以通过刻苦学习来补救,为什么—上来就要我们放弃?
这个老师还说,他分析过我们班同学的“家庭成分”,很多是知识分子家庭和国家干部,他说,这不错,这样你们班虽然没什么聪明的学生,但班风会比较正,所以你们班也不会有太糟糕的学生;不像隔壁某班,聪明人很多,但家长很多不是知识分子或干部,成分复杂,班风很差。
那是1999年。3年以后,我在大学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说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早在我上中学前的30多年的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雅科布森在加州的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智商测试,然后随机抽选了1-6年级两组学生,告诉校长和教师,其中甲组的学生经测试,智商超群;而另一组乙组的学生智商平平。事实上这是一个假的命题,他们并没有按智商高低分组,而是保证两组在平均智商方面没有差别。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学校测试两组学生的智商,他们发现,甲组中1、2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显著高于乙组中同为1、2年级的学生。这个测验说明, 资质相同的条件下,学生受到的期待不同,其发展趋势、学术表现会不同。越年幼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许对他们的发展影响越大。
在心理学里,还有一个相关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同等条件下,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程度越高,他做好这件事的可能性越大。
那堂大学普通心理学概论课和我高一的第一堂物理课同样震撼人心。我当时非常想跑回我的高中,告诉那个培养过很多奥赛选手的物理特级教师:也许在业务方面您很棒,但在教育哲学上,您错了,您不应该那样跟同学们说,也许因为您,一些本来能学好物理的女生,也没学好。您本来可以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可您为什么要做相反的事情?
又过了三年,我在北美腹地一所四周都是玉米田的大学做交换生。又是心理学课堂,B教授给我们讲著名的《钟形曲线:智商与美国人生活的阶层结构》引起的争议。这本1994年出的书声称美国人中,不同的种族间,平均智商存在差异,比如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而智商又是决定一个人生涯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由于此书没有经过同侪审查即出版,且争议巨大,美国心理学会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调查,调查报告声称,作者的结论不是测量偏差导致的,即种族间的确存在智商差异,但这可能是文化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果;而且,不能找到证据说明智商与基因之间有任何联系。
B教授继续讲,现代统计知识为心理学提供了很多好的测量工具;但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统计报告呢?比如,我们说,黑人的平均智商比白人低10分,这是什么意思?
一、这只是一个样本平均值,它不能反映任何一个体的特殊性;黑人里的天才显然比白人里的平庸之辈的智商高很多,如果因为平均值差异得到黑人智商低的印象,从而对自己所见到的黑人进行预测,觉得他可能不聪明,是很不恰当的;
二、同一种族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大过不同种族间整体差异。如果仔细观察智商分布曲线,我们发现不同种族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在一个重叠的区域里分布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种族,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75到125分这个范围内,而一个75分的白人与一个125分的白人间的差异,要远远超过平均差10分的范围;
三、无论哪个种族,极高分(大于140)与极低分(小于60)都是少见的,属于需要提供特殊教育的范畴,而很多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智商能解释的。
当时,我又想起了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我想,如果当年给我们班同学进行一个“空间感”测试或“高中物理潜能测试”的话,可能男女间平均分数会有差异。我们说标准分是100分,假定我们班女生平均110分,男生平均115分,居里夫人的空间感144分,爱因斯坦空间感160分,世界人民的平均分95分,同届所有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125分(我假定这个分高于我们班平均分,因为我们班最后仅1人考上北大物理系)。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班,无论男生女生间的平均差异仅5分,而我们班女生和男生都跟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有差距,更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够不着边儿,却也足够应付高中物理那些知识—在这个情况下,作为物理老师,在对学生态度上,是应该一视同仁,还是有所区分呢? 最近,学者发现,人类的智商在近几十年来普遍得到提高,今天一个智商普通的18岁大学生去答50年前的针对十八岁的智商测试题,要比当年人的平均分高出很多。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看法,智商测试所测量的,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多少有直接关系;我们的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普及,社会机会更加均等,使得社会整体接受的教育水平变高了,自然也就反应为智商的提高。
更让人欣喜的是,研究者还发现,一百年前,女性的平均智商稍低于男性;而近些年女性智商与男性差距缩小,甚至有些社会女性的平均智商还超越了男性,这一变化,恰好与女性从被高等教育排斥、男女学科隔离到女性和男性享有相同受高等教育权利、学科招生不分男女的过程同步—智商与性别变化的历史,很好地说明了,那些看来是天生的差异,其实是后天社会制度带来的结果,且是可以由社会改良来改变的。
对照历史的进步,我们更能看出我高中物理老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反思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就是因为学生之间一个被放大的平均值偏差,而“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开小灶,对“差生”直接放弃的。这样的故事,我经常听同龄人讲起,再常见不过。累积到高等教育,已经真的对现实发生了作用,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机制,影响了学生的能力。
我是那个女生多、物理差的班里不安分的一个。我因为一路享特权,受不得委屈,不想“丢人”,所以比较重视物理,没放弃。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并不笨”。后来高考一定要选理科,分数够把我送进重点大学理科系。但那时候,我只是凭着私心、虚荣心而已。不懂得从“歧视”的角度,对老师的言论进行反思。而我那些女同学们,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些人心胸宽些、平和些,也许就顺了老师的意,不再尝试自己可能有潜能的领域。
从接触心理学开始,又过了5年,认识了另外一位美国朋友,他是人类学博士。有一次,我们聊天,我无意中说:“啊呀,我不能吃这么多肉,我要减肥,而且我这个人头太大,不好看。”他问:“你头大?谁说的?”我说:“啊呀,我朋友都这么说啊。不好看,不好看。”他说:“他们对你的外表品头论足,是对你的物化;你是人,不是被买来买去的东西。既然你不能换头,那你应该换朋友。”我说:“会有人不嫌我头大?”他说:“当然,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应该跟进步的人交朋友,他们不多,但足够多到跟你交朋友。”“还有人嫌我不够小鸟依人,不会撒娇……”“我就不喜欢爱撒娇的女性。”
这位印度和爱尔兰混血的美国男生,并没有如你们猜测的那样跟我发展出什么恋情。他就是一个关心我的好朋友而已。但天知道他那番话对我来讲多么改天换地:从小我一直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斗争、斗争,只是为了一次次证明自己作为个体比别人强,不服输;但我仍然在意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能被周围认可,尤其是男人。我头大是我的错;我腿不够直是我的错;我皮肤不够白嫩是我的错。我不够温柔是我的错。你不喜欢我,是我的错。
而那个已经不记得季节但难忘细节的芝加哥南郊的2007年某天,之所以让我难忘,便是因为,人生头一次,有一个人,跟我说:这不是我的错。我可以换朋友。生活,是可以改变的,但你要停止责怪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做研究,我的答案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放弃休闲、消费的时间,点灯熬油地读书写字,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更合理的存在;我们都被囚禁在现代知识生产、传播所建造的一个个井里,看着有人给定义好的太阳、月亮、星星而打破沙锅地追问、质疑、反抗,是要用荆棘编成的梯子爬到井外去,那可能是很扎脚的路,可能爬几次又摔下来,但我还是想通过不断编织这个梯子,努力离井口近一些,看到不被“他们”定义的天空,看到“知识”从哪里来,为谁服务,如何互相关联。我想有免于被说头大的自由,不温柔的自由,“是”女人但又不“做”女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