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变成一个女权主义者的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inet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中国,“女权主义者”好像一个危险的标签,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好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我很乐意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如果有人问,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我总是会从刚刚记事起的那次农村老家“吃桌”说起。从小生长在城市,那年夏天被送回农村姥爷姥姥家暂住;作为城里来的小孩儿,大人对我比较客气,表兄弟们也对我很友善,所以“吃桌”不让我上桌的事情,就格外记忆深刻。
  记得当时,姥爷和舅舅们都围坐在桌旁,姨妈抱着小表弟可以上桌,而我不能上桌,当时心里很是不平,多半是因为受惯了优待,忽然成了“次等”的人,不大舒服。我姥爷家是那种并没有太多显性传统习俗延续下来的中国北方农村,性别和宗法秩序,在这里是以一种松散的、不严格的形式体现的。但它所流露出的等级差异,还是足以让独生女、没有跟大家庭相处过的我,感到不适,于是至今念念不忘。试想,如果我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而不是习惯了无差别对待,可能我根本不会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妥。
  学生阶段,我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体制生产的一种典型: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听话,有人缘,爱表现,对自己有很高期望,渴望成就,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肯定、喜欢。这种性格让我一直过得很顺,没有受到过打击。到了高一,开学第一天,欢天喜地走进课堂,班主任是一名男物理老师,他说:“看了一下名单,你们班女生多;女生天生学不好物理,你们再努力也白搭,所以差不多出个八分力就行了。别不服气,科学证明了,物理需要良好的空间感,而空间感是X染色体隐形基因,所以女生里面,只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空间感好;当然也不是没有天才,像居里夫人,她两个X染色体上都是这个隐性基因,比一般男人还好。”
  当时,我大概有点儿被他的“科学证明”给唬住了,但更多的是抗拒。首先,也许我就是那种基因好的也说不定;其次,就算先天不足,我也可以通过刻苦学习来补救,为什么—上来就要我们放弃?
  这个老师还说,他分析过我们班同学的“家庭成分”,很多是知识分子家庭和国家干部,他说,这不错,这样你们班虽然没什么聪明的学生,但班风会比较正,所以你们班也不会有太糟糕的学生;不像隔壁某班,聪明人很多,但家长很多不是知识分子或干部,成分复杂,班风很差。
  那是1999年。3年以后,我在大学普通心理学的课堂上,第一次听说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早在我上中学前的30多年的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和雅科布森在加州的一所小学做了一次智商测试,然后随机抽选了1-6年级两组学生,告诉校长和教师,其中甲组的学生经测试,智商超群;而另一组乙组的学生智商平平。事实上这是一个假的命题,他们并没有按智商高低分组,而是保证两组在平均智商方面没有差别。几个月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学校测试两组学生的智商,他们发现,甲组中1、2年级学生的平均智商显著高于乙组中同为1、2年级的学生。这个测验说明, 资质相同的条件下,学生受到的期待不同,其发展趋势、学术表现会不同。越年幼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许对他们的发展影响越大。
  在心理学里,还有一个相关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同等条件下,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好一件事情的程度越高,他做好这件事的可能性越大。
  那堂大学普通心理学概论课和我高一的第一堂物理课同样震撼人心。我当时非常想跑回我的高中,告诉那个培养过很多奥赛选手的物理特级教师:也许在业务方面您很棒,但在教育哲学上,您错了,您不应该那样跟同学们说,也许因为您,一些本来能学好物理的女生,也没学好。您本来可以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可您为什么要做相反的事情?
  又过了三年,我在北美腹地一所四周都是玉米田的大学做交换生。又是心理学课堂,B教授给我们讲著名的《钟形曲线:智商与美国人生活的阶层结构》引起的争议。这本1994年出的书声称美国人中,不同的种族间,平均智商存在差异,比如黑人智商低于白人;而智商又是决定一个人生涯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由于此书没有经过同侪审查即出版,且争议巨大,美国心理学会不得不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调查,调查报告声称,作者的结论不是测量偏差导致的,即种族间的确存在智商差异,但这可能是文化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结果;而且,不能找到证据说明智商与基因之间有任何联系。
  B教授继续讲,现代统计知识为心理学提供了很多好的测量工具;但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统计报告呢?比如,我们说,黑人的平均智商比白人低10分,这是什么意思?
  一、这只是一个样本平均值,它不能反映任何一个体的特殊性;黑人里的天才显然比白人里的平庸之辈的智商高很多,如果因为平均值差异得到黑人智商低的印象,从而对自己所见到的黑人进行预测,觉得他可能不聪明,是很不恰当的;
  二、同一种族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大过不同种族间整体差异。如果仔细观察智商分布曲线,我们发现不同种族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在一个重叠的区域里分布的,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种族,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75到125分这个范围内,而一个75分的白人与一个125分的白人间的差异,要远远超过平均差10分的范围;
  三、无论哪个种族,极高分(大于140)与极低分(小于60)都是少见的,属于需要提供特殊教育的范畴,而很多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智商能解释的。
  当时,我又想起了我的高中物理老师。我想,如果当年给我们班同学进行一个“空间感”测试或“高中物理潜能测试”的话,可能男女间平均分数会有差异。我们说标准分是100分,假定我们班女生平均110分,男生平均115分,居里夫人的空间感144分,爱因斯坦空间感160分,世界人民的平均分95分,同届所有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125分(我假定这个分高于我们班平均分,因为我们班最后仅1人考上北大物理系)。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班,无论男生女生间的平均差异仅5分,而我们班女生和男生都跟考上北大物理系的人平均分有差距,更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够不着边儿,却也足够应付高中物理那些知识—在这个情况下,作为物理老师,在对学生态度上,是应该一视同仁,还是有所区分呢?   最近,学者发现,人类的智商在近几十年来普遍得到提高,今天一个智商普通的18岁大学生去答50年前的针对十八岁的智商测试题,要比当年人的平均分高出很多。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看法,智商测试所测量的,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多少有直接关系;我们的社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普及,社会机会更加均等,使得社会整体接受的教育水平变高了,自然也就反应为智商的提高。
  更让人欣喜的是,研究者还发现,一百年前,女性的平均智商稍低于男性;而近些年女性智商与男性差距缩小,甚至有些社会女性的平均智商还超越了男性,这一变化,恰好与女性从被高等教育排斥、男女学科隔离到女性和男性享有相同受高等教育权利、学科招生不分男女的过程同步—智商与性别变化的历史,很好地说明了,那些看来是天生的差异,其实是后天社会制度带来的结果,且是可以由社会改良来改变的。
  对照历史的进步,我们更能看出我高中物理老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反思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开始,老师们就是因为学生之间一个被放大的平均值偏差,而“因材施教”,对“尖子生”开小灶,对“差生”直接放弃的。这样的故事,我经常听同龄人讲起,再常见不过。累积到高等教育,已经真的对现实发生了作用,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机制,影响了学生的能力。
  我是那个女生多、物理差的班里不安分的一个。我因为一路享特权,受不得委屈,不想“丢人”,所以比较重视物理,没放弃。我只是想证明我自己“并不笨”。后来高考一定要选理科,分数够把我送进重点大学理科系。但那时候,我只是凭着私心、虚荣心而已。不懂得从“歧视”的角度,对老师的言论进行反思。而我那些女同学们,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些人心胸宽些、平和些,也许就顺了老师的意,不再尝试自己可能有潜能的领域。
  从接触心理学开始,又过了5年,认识了另外一位美国朋友,他是人类学博士。有一次,我们聊天,我无意中说:“啊呀,我不能吃这么多肉,我要减肥,而且我这个人头太大,不好看。”他问:“你头大?谁说的?”我说:“啊呀,我朋友都这么说啊。不好看,不好看。”他说:“他们对你的外表品头论足,是对你的物化;你是人,不是被买来买去的东西。既然你不能换头,那你应该换朋友。”我说:“会有人不嫌我头大?”他说:“当然,世界那么大,人口那么多,你应该跟进步的人交朋友,他们不多,但足够多到跟你交朋友。”“还有人嫌我不够小鸟依人,不会撒娇……”“我就不喜欢爱撒娇的女性。”
  这位印度和爱尔兰混血的美国男生,并没有如你们猜测的那样跟我发展出什么恋情。他就是一个关心我的好朋友而已。但天知道他那番话对我来讲多么改天换地:从小我一直在自己的小环境里斗争、斗争,只是为了一次次证明自己作为个体比别人强,不服输;但我仍然在意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能被周围认可,尤其是男人。我头大是我的错;我腿不够直是我的错;我皮肤不够白嫩是我的错。我不够温柔是我的错。你不喜欢我,是我的错。
  而那个已经不记得季节但难忘细节的芝加哥南郊的2007年某天,之所以让我难忘,便是因为,人生头一次,有一个人,跟我说:这不是我的错。我可以换朋友。生活,是可以改变的,但你要停止责怪自己。
  很久很久以前,有人问为什么要读书做研究,我的答案是—为了让自己更自由。今天,我还是这样认为,放弃休闲、消费的时间,点灯熬油地读书写字,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高明,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更合理的存在;我们都被囚禁在现代知识生产、传播所建造的一个个井里,看着有人给定义好的太阳、月亮、星星而打破沙锅地追问、质疑、反抗,是要用荆棘编成的梯子爬到井外去,那可能是很扎脚的路,可能爬几次又摔下来,但我还是想通过不断编织这个梯子,努力离井口近一些,看到不被“他们”定义的天空,看到“知识”从哪里来,为谁服务,如何互相关联。我想有免于被说头大的自由,不温柔的自由,“是”女人但又不“做”女人的自由。
其他文献
作为一位罕有的跻身西方上流社会的华裔女性,邓文迪无疑是一个神话。但是对她的是非争论却从来没有休止过,而最近的离婚传闻又将这位奇女子推到了风口浪尖。  邓文迪取得的地位和财富,让无数国人称奇和艳羡,而她的传奇经历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在她生命中的一个个机会关口,她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才做出了这些改变人生的决定?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男人,又是如何看待情感与婚姻的?她是否真的具有非凡的远见、
期刊
北京神奇时代网络公司坐落在北京东边靠近大望路的一家创意园区中,这家公司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讲很陌生,但如果提到一款名为《忘仙》的手机游戏,对手游行业有最基本了解的人都会露出“原来是它”的表情。自2012年6月上线之后,《忘仙》连续数周蝉联各大应用平台人气榜首位,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手机网游。这家公司也是最早跻身月收入千万元第一梯队的游戏公司之一。  月收入千万元级是一个什么概念?对比在2012年之前以功
期刊
Q=《全球商业经典》  A=王勇  当用户风闻运营商要针对微信收费的时候,几乎是一边倒地抵制与讨伐。可见传统的互联网并没有培养起用户主动付费的意识,他们早已习惯了享受免费的午餐。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不付费,必然有人在为你付费。互联网的精神并不是免费,而是当移动技术已经解决了支付、物流与流量计算等问题的时候,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将用户想要的“免费”尽可能实现。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
期刊
2013年8月,蓝港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港)拒绝A股上市公司朗玛信息提出的价值18亿元收购邀约的消息占据了互联网媒体的头版头条,也将蓝港在线的创始人王峰推到了风口浪尖。很多人建议王峰接受收购,拿了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做一个时髦的平台公司,说不定比游戏公司价值更大。  但王峰的回应是“我爱金钱,更爱蓝港”。  自2013年手机游戏市场全面爆发,经过资本爆炒、A股疯狂收购,很多游戏公司
期刊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思想的自由,但是为什么没有创新?”  2012年8月4日,桔子酒店创始人、CEO吴海在一次名为《思想没有枷锁》的演讲里向观众抛出了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有壁垒—你是自由的,但你没法突破这样的壁垒。”吴海说。站在聚光灯下,他语调高亢,越说越兴奋,最后索性摘下麦克风,脱掉上衣为创新挥臂高呼:“思想没有枷锁,思想自由!”  现年44岁的吴海完全有资格呼吁创新—他自己就是思维突破
期刊
什么是“我眼中的好产品家”?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先请读者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男性朋友,你最喜欢的手表品牌是什么?  第二,女性朋友,你最喜欢的化妆品品牌是什么?  第三,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是什么?  对于事业有成、尊显荣耀的男性而言,宝玑(Breguet)、宝珀(Blancpain)、格拉苏蒂(Glashutte Original)等顶级腕表品牌备受推崇;对于高薪阶层、内外兼修的
期刊
我背包里常年装着:一部笔记本电脑,一部Kindle。其实创业这一年以来,醒着的大部分时间除了跟人谈事儿,就是对着电脑,以致于Kindle常年被打入冷宫,无暇打开。但是我仍然一直装着它,走哪儿——去饭馆、坐地铁——都会随身带着,心里想着:或许就有十分钟时间呢、或许某一刻就想看一看呢。是的,Kindle给了我阅读的安全感:只要我想,它就立即能给——用最轻薄简省得多的方式。  就像今天手机给绝大多数人社
期刊
Q=《全球商业经典》执行出品人、执行总编辑王涌  A=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 雷军  我没想到,对话刚一开始,雷军就沉浸到了自己的小米世界里,在他不容打断又多少有点絮叨的讲述中,我脑子里只归纳出了唐伯虎的那句话:“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三年来的争议和吐槽,我发现他习惯于向人解释而不是对话,为了让他短暂游离出解释的语境,探讨下小米的成功别人是否也学得会,我向他请教做杂志产品如何向小米
期刊
“你的第二部电影产品《箭士柳白猿》何时上映?”  “不知道,没人愿意发行!”  “为何?”  “说演员都没名气。”  “他们不看你的产品吗?”  “他们在乎演员的名气,并借此来判断市场。我300万小投资的电影,做好发行的话,他们要投入500多万,他们不愿意冒险。这就是现实。”  我的心咯噔一声,放下酒杯。徐皓峰淡然地说,他在筹拍第三部电影作品。我说,你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我建议编辑部同事都认真看看
期刊
2008年6月24日,我以广州援建者与社工老师的身份进入灾区第二天,也就是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42天,第一次遇到芙妹。她的两个孩子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对此,她愤怒、痛苦,陷入对孩子生前种种的追忆中,食难下咽,夜不成寐。相遇不到一分钟,她就从胸前的口袋里摸出孩子的照片给我与我的同事们传看,含着泪花不停讲述孩子的故事。吃晚饭的时间到了,芙妹仍然没有停止诉说的意思,反而主动提出送我们回住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