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这是自课改以来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迷失与错位进行的自我反思。其实,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应该是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
学习语文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阅读层面,只有“读得进”“学生才能亲近文本,接纳文本语言,唤醒他们言语觉悟,对文本所表达的言语内容”“自求得之”。因此语文首先要经历一个自为的过程,在外物的刺激下走进文本,触摸文本。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引发观点碰撞,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共享,学会表现自我。再次,教师应针对文本的有机点相机点拨,使学生不仅有所思更有所悟,将思维引向纵深。
“激入-导思-点悟”这样一种模式,正思维训练为核心,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便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一、激入
“激入,”“激入”即“激趣导入”就是明确目的,创设悬念,通过已知和未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的首要环节。
每一课堂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每节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1.1 知识型激入。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入,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此激入方法可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为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创境激入。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文美情真的佳作,对于这样的课文的导语设计,老师要选准切入点,引“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1.3 谈话激入。“启而不发”这是我们在课堂上无数次在心底对学生的责怪,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思维闸门没有打开,学生在课堂上太拘谨,这样,课堂气氛如同死水,形成你填他进,你不填他不动的现象。谈话激入,就是在开课伊始与学生谈话,像朋友般地拉家常,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在无形中走进课堂,走入新知。由于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有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审题设疑激入。课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围绕课题让学生审题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1.5 新旧联系激入。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还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课文的相同点,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课文的教学。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故事引入,游戏导入,音乐激入……老师只要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就可以为理解课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导思
“导思”即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思”,引导“思”,指导“思”,鼓励和调动学生“思”的积极性,达到引导思路,指点学路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万事之端,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点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诱导和培养,只有“思有路”才会“学有成”,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更要注重充分利用文本,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去经历,去探究,去感受,在表达、交流、评价中吸收知识,丰富内蕴,熏陶情感,培养能力。
2.1 创设情景导思。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设情景,能诱发他们的天赋和灵性,从而形成探究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2 抓课文的前后联系导思。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及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这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3 抓疑惑点导思。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引向纵深的发展之际。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疑惑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4 抓课内外联系导思。“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又丰富着知识。”文本中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学生要想理解文本,吃透文本,必须有丰富的信息积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学生将课外获取的知识、信息运用于课堂,增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即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其实,在课堂中导思的方法还有许多,诸如,联系生活导思;抓中心句、关键词导思……“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做到的便是合理、适时、有效的引导。
三、点悟
“悟”——了解、领会、觉醒
“点悟”即点拨使其领悟。《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这样明确的陈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点悟”时,要善于并巧于“点”,才能使学生更有所“悟”。
3.1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来进行感悟。“对比”可以从正面对比,也可以从反面对比,可以与自己对比,也可从内容的前后对比。它最终的目的是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开拓学生思维,触动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3.2 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总是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点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静态中求动态。
3.3 解读图文进行感悟。课文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但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教学中解读插图,并将它能转化为教学资源,再结合文中语言文字,也是感悟文本的一种好方法。如《将相和》中,当学生对《负荆请罪》这一故事已有一定认识后,我出示“负荆请罪”这幅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图中人物表情,动作,去想象两人见面后彼此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们根据书中内容,仔细观察图画,从图的表面透析图的背后,由图中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将负荆请罪这段历史再现。这样,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图画的共生。既顺应了文本,尊重文本,又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3.4 移情思考进行感悟。有些课文,留下一定的艺术空白,这就为创造“悟”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艺术空白,引导学生运用移情驰骋想象,创造“悟”的广阔空间。在教学《荔枝》一课时,课文最后“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首先范读这段话,而后鼓励学生都去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省略号背后作者未表达的情感,在学生蠢蠢欲动之际,我发问:假如你就是作者,假如今天就是母亲的祭日,你来到了母亲的墓前,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这时同学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或联系前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或满腹自责,自责自己的粗心竟没发现母亲将荔枝给了孙子,或虔诚的祝愿母亲在天国生活幸福……这样的悟,是学生们心的呼唤,是他们真实的自我表白,同时使文中那细腻恒久的亲情更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激入——导思——点悟”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为目的的现代化教学思想。“文灭质,博溺心”过于复杂反而让人更糊涂。这一教学模式便是在简单中顺理成章地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入纵深,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文本,再情绪兴奋的飞跃文本走向生活,真正实现了语文从生活中来而用于生活。
学习语文要让学生顺利进入文本阅读层面,只有“读得进”“学生才能亲近文本,接纳文本语言,唤醒他们言语觉悟,对文本所表达的言语内容”“自求得之”。因此语文首先要经历一个自为的过程,在外物的刺激下走进文本,触摸文本。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引发观点碰撞,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共享,学会表现自我。再次,教师应针对文本的有机点相机点拨,使学生不仅有所思更有所悟,将思维引向纵深。
“激入-导思-点悟”这样一种模式,正思维训练为核心,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便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一、激入
“激入,”“激入”即“激趣导入”就是明确目的,创设悬念,通过已知和未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文本的首要环节。
每一课堂要注意调动学生兴趣特别要注意讲究课堂导入艺术。每节新课的导入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设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1.1 知识型激入。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谓知识型激入,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成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此激入方法可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为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1.2 创境激入。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小学语文课文中不少是文美情真的佳作,对于这样的课文的导语设计,老师要选准切入点,引“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1.3 谈话激入。“启而不发”这是我们在课堂上无数次在心底对学生的责怪,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思维闸门没有打开,学生在课堂上太拘谨,这样,课堂气氛如同死水,形成你填他进,你不填他不动的现象。谈话激入,就是在开课伊始与学生谈话,像朋友般地拉家常,消除了学生紧张情绪,在无形中走进课堂,走入新知。由于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感到有兴趣,渴望知道答案,这样便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4 审题设疑激入。课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不少的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围绕课题让学生审题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1.5 新旧联系激入。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还根据课文的内容与学生以前学过的一些课文的相同点,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课文的教学。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用故事引入,游戏导入,音乐激入……老师只要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不同课文采用不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就可以为理解课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导思
“导思”即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思”,引导“思”,指导“思”,鼓励和调动学生“思”的积极性,达到引导思路,指点学路的目的。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万事之端,是获取成功的关键。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点要加强思维能力的诱导和培养,只有“思有路”才会“学有成”,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语文学科,更要注重充分利用文本,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去经历,去探究,去感受,在表达、交流、评价中吸收知识,丰富内蕴,熏陶情感,培养能力。
2.1 创设情景导思。一位哲学家说过:没有大胆的幻想疑问,便没有伟大的发现,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设情景,能诱发他们的天赋和灵性,从而形成探究反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2 抓课文的前后联系导思。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坚持训练学生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中去加深对句、段及至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这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3 抓疑惑点导思。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引向纵深的发展之际。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一疑惑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4 抓课内外联系导思。“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又丰富着知识。”文本中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学生要想理解文本,吃透文本,必须有丰富的信息积累,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左右逢源。因此,要创造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扩大信息源,把学生阅读的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外阅读所得引进课内。学生将课外获取的知识、信息运用于课堂,增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即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其实,在课堂中导思的方法还有许多,诸如,联系生活导思;抓中心句、关键词导思……“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做到的便是合理、适时、有效的引导。
三、点悟
“悟”——了解、领会、觉醒
“点悟”即点拨使其领悟。《新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有这样明确的陈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此可见“点悟”时,要善于并巧于“点”,才能使学生更有所“悟”。
3.1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来进行感悟。“对比”可以从正面对比,也可以从反面对比,可以与自己对比,也可从内容的前后对比。它最终的目的是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开拓学生思维,触动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
3.2 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总是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悟,不仅仅是静态的思维,在教学中我们要点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文字中求形象,在静态中求动态。
3.3 解读图文进行感悟。课文插图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固然优美,但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教学中解读插图,并将它能转化为教学资源,再结合文中语言文字,也是感悟文本的一种好方法。如《将相和》中,当学生对《负荆请罪》这一故事已有一定认识后,我出示“负荆请罪”这幅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图中人物表情,动作,去想象两人见面后彼此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们根据书中内容,仔细观察图画,从图的表面透析图的背后,由图中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将负荆请罪这段历史再现。这样,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文本与图画的共生。既顺应了文本,尊重文本,又将学生思维引向纵深,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3.4 移情思考进行感悟。有些课文,留下一定的艺术空白,这就为创造“悟”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艺术空白,引导学生运用移情驰骋想象,创造“悟”的广阔空间。在教学《荔枝》一课时,课文最后“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我首先范读这段话,而后鼓励学生都去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省略号背后作者未表达的情感,在学生蠢蠢欲动之际,我发问:假如你就是作者,假如今天就是母亲的祭日,你来到了母亲的墓前,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这时同学们思维的闸门打开了或联系前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或满腹自责,自责自己的粗心竟没发现母亲将荔枝给了孙子,或虔诚的祝愿母亲在天国生活幸福……这样的悟,是学生们心的呼唤,是他们真实的自我表白,同时使文中那细腻恒久的亲情更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激入——导思——点悟”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为目的的现代化教学思想。“文灭质,博溺心”过于复杂反而让人更糊涂。这一教学模式便是在简单中顺理成章地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入纵深,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文本,再情绪兴奋的飞跃文本走向生活,真正实现了语文从生活中来而用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