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中儿童叙事视角的探析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说叙事文本中,叙事视角一直以来都是最先被读者所感知的,而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所写的自传体小说,以一个孩童的好奇心叙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关注底层大众的平凡生活和普通人民的生存情境,描绘出呼兰河这个大舞台中上演的一场场悲欢离合的故事。本文拟从儿童视角的关注和选择,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融合,以及儿童视角使文章充满散文化和诗化这三个方面来阐释这部作品的儿童叙述视角。
  关键词:儿童叙事 《呼兰河传》 叙述视角
  《呼兰河传》以呼兰河为背景,用儿童叙述视角讲述作者孩童时期的喜怒哀乐,描写生活在东北土地上贫苦大众的故事。萧红作为女性作家因其自身性别意识与儿童的亲密联系,再加上对童年的眷恋和怀旧心理,因此选择儿童视角来叙述小说故事。这样一种儿童叙事小说通过童眸观察成人世界,展示出不同、别样的生命情境,呈现出双重叙事视角,带有陌生化的叙述色彩,打造出小说散文化和诗化的特点,从而使人感悟到儿童视角所表达的独特美学意蕴和创作意义。
  一、儿童视角的关注和选择
  女性作家出于性别意识,和儿童有着天然的亲密联系。不论是从客观上作为母亲的角色,还是从心理上女性较为细腻敏感的性格,导致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童年时期的感悟更深,更容易流露出对儿童的关注,更能体会到儿童的所见所感。同时,童年的经历对于作家创作儿童视角小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萧红来说,童年时期成了她生命中的底色,也成为她创作的原型。萧红孤独无助的童年生活,使其在《呼兰河传》中深深地表现出悲凉的生命基调。萧红的一生奔波憔悴,对生命本体的体验具有深刻印象,于是想念和怀恋自己的童年时代,怀旧心理启动,关于童年的记忆因此浮现在脑海。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加之《呼兰河传》为自传,色彩强烈的儿童视角文本就更加明显。萧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回溯自己的童年,同时也引领读者回望她的成长道路,审视她的童年。
  二、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融合
  《呼兰河传》采用回溯性的叙事方式描写童年时期的人物事件,自然而然就会运用儿童视角,用小孩子质朴童真的口气为我们讲述一件件成人世界的故事,用儿童心理体悟人世百态。然而仅仅运用儿童视角是无法达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高度的,成人视角的转折、交替和穿插又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底蕴魅力。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一次又一次地用儿童的语气描绘童年时期的后花园,并且用自由天真的语气展现了孩子的天性。同时,文章中时隐时现的成人视角,不断超越儿童视野,用成人的理性跨越和驾驭沉重的社会思考。
  萧红用隐蔽的成人声音表达出故乡人的冷漠、麻木、无知、迷信,用冷寂的笔调缓缓道出对弱者的真诚关注和深切同情。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交叉、互补、重叠,使得叙事空间富有张力,形成冷清与热诚,成熟与天真,理智与懵懂间的对比、碰撞和组接,拓展了叙事空间,完成一个内蕴丰富的故事。
  三、儿童视角充满散文化和诗化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对儿童视角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的事物都具有儿童的思维特征。儿童思维下事物表达直观、感性且逻辑不明、画面感充足、情节结构淡化,这就使得小说的散文化倾向鲜明。萧红在具体的人、景、物的描写中,又加入诗的意蕴,开拓了文学境界,使得《呼兰河傳》在充满散文化特点的同时,又富有诗化的韵味。在《呼兰河传》中时时可以看到风俗画般的东北农村自然风光,比如治病救人的跳大神、热闹非凡的放河灯、大写龙王爷野台子戏等,尤其在“野台子戏”一节,萧红详尽地描述了怎样搭台子戏,如何演奏,台下观众的反应,直接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充满乡土气息且热闹和谐的画面。在《呼兰河传》的第四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就是“我家是荒凉的”,每次都是出现在每一节的首句,构成一种循环反复的手法,营造出荒凉破败的意境。这样反复出现的表达方式,正是儿童叙事策略所带来的,儿童思维和小说叙事的融合使得小说的诗化特点更加明显。
  四、结语
  萧红作为女性作家,和儿童有着天然的连接,童年的回忆为萧红带来内心的慰藉,于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以儿童视角叙述文本,追寻童年往事与记忆。在享受天真的童年时,又充斥着对人性的刻画、人生的描述及社会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弥漫着哲思和诗情、哀伤和悲凉的童年世界,窥探到成人世界的麻木愚昧。《呼兰河传》的儿童视角创造出一种小说散文化诗化的新型结构,给读者带来了美的阅读体验,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创作意义。
  参考文献:
  [1]萧红.萧红文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王璐姝.论萧红的儿童书写[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陈云燕.当代女性作家儿童视角小说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潘映希.萧红小说的儿童叙事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5]严晓驰.《呼兰河传》和《城南旧事》在女童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5.
  (作者简介:王改,女,延安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该研究采用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对该细胞上的瞬间外向钾通道,延迟整流钾通道和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以探讨这两种静脉麻醉药作用的可能原因.结
摘要:张德彝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漫长的出使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八部“述奇”。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张德彝记述在德国经历的《五述奇》,从中我们不仅得窥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风貌,以及张德彝对种种现象成因的思考,更可以看到他作为清廷派出的外交人士的责任心。与此同时,张德彝的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他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力量。  关键词:张德彝 晚清 德国  张德彝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
摘要: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想象的感觉、思考以及影像等,属于一种特殊的被动体验。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梦有一定研究,且分别对梦有不同描述。汤显祖是明代的文学家、戏剧家,著有“临川四梦”,分别为《南柯梦记》《紫钗记》《邯郸记》以及《牡丹亭》。四部梦境剧作中,主要借助对人物心态以及情感的描写,寄托作者自身的情感,体现了人性不同层次的需要和追求。以梦为名则体现了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愿望,反映了现实与理
目的:探讨肝素,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MC)生长和合成细胞外基质影响,肝素和高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结论:高糖抑制腹膜间皮细胞的增值,并通过促进
摘要:《荣花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唯一一部以女性视角写成的史书,全书四十卷,描写了平安时代从宇多天皇到堀河天皇15代200年间的贵族社会。其中第一卷《月之宴》主要记载了村上天皇时代的历史,作者着眼点在于天皇的后宫,天皇与后妃、外戚的关系,全书对外戚藤原氏一族极尽赞美之词,许多地方与史实颇有出入。也有学者认为与其说这是史书,不如说是文学作品、历史小说。但是与描写同时代的宫廷文学作品《源氏物语》相比,《
摘要:杜甫作过不少关于诸葛亮的诗,其中寓居夔州时期数量最多。杜甫通过歌咏诸葛亮抒发自己对家国之感与身世之悲。在杜甫笔下,诸葛亮是一个既贤明又有卓绝才能的完美人物,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一体,关系融洽。但陈寿《三国志》中诸葛亮的形象是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和杜甫笔下的诸葛亮形象存在轻微的差异。杜甫之所以刻画出这样的诸葛亮形象,与其所受传统儒家教育相关,亦和唐代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有关。  关键词:诸葛亮 夔州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石黑一雄的小说中常常会传达出一种具有普世经验的主题,传递出一种全人类共有的情感经验。通过对精神理论的研究,从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对石黑一雄小说中精神生态危机进行分析,总结出作者通过对不可靠叙事、超现实主义手法、侦探小说等叙事方法的运用,表现出主人公被往事纠缠的困境,以文学的形式描述人类精神生态的危机。  关键词:石黑一雄 小说 精神生态 危机  石黑一雄的作品不受文化背景限制,受到了
快生型大豆根瘤菌G113是从吉林省、公主岭黑土上生长的野生大豆G3的根瘤中分离获得。野生大豆G3在有快慢生型大豆根瘤菌同时存在时,选择G113和其共生。G113菌株和吉林20大豆
目的:树突状细胞(DCs)是体内功能最强大的抗原递呈细胞,可从非淋巴组织迁移至次级淋巴器官,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增殖活化,并向Th1细胞转化,产生急性排斥反应。Toll样受体(TLRs)在机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