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阔意义的活动。是人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中逐步形成的以感知、记忆、思考为基础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培养富有创造力的艺术设计人才须从创造思维培养入手,运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艺术教育 创造性 思维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b)-0210-01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
1 艺术教育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艺术教育中需要具有现代思维的学者。在艺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多种能力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创造性思维形成条件的教学特点,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为此,我们应该不懈地努力,在艺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中探索出一种更趋理想的教学模式。
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只是学,老师只管教。在教学上还采用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传授,学生吸收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轻松,但这往往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和对老师的依赖性,在教学中往往重点强调学生技法训练,在今天的教学理念中,老师不能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另类东西,因为艺术与某些题目不一样,艺术有多个答案,艺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太多的条条框框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无论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或是平淡,热情或是宁静,细腻或是粗犷,奔放或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尽量讲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2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它的重点是创新。不是照搬以往的答案来解决问题,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艺术教学中,必须正确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避免扼杀学生的创新理念和求实精神。学者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过程一般具有某些共同的次序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人们热情地收集资料和媒介,这一阶段,激动、疑问、研究以及困惑会常常影响情绪。第二阶段是酝酿阶段。人们可能会放松的转向其它事物,这一阶段中,隐喻思维活跃起来,视觉形象将重新组合,酝酿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阶段,可能获得突发的不完整的顿悟。第三阶段为解释阶段。在这一阶段,瞬间得到答案,突如其来,我们知道这是找寻已久的灵感,肯定和快乐的感觉注入整个身心,艺术家会匆匆画出草图。第四阶段为核实和修正阶段。艺术家完成草图和最后的构思,这一阶段以展现新创造的形式而告终。
由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可以发现,是知识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缓慢的过程。是人类在对新的事物之上有着异于常人和前人见解、新的突破上面长生的。创造力就是以独特的方式组合现存的事物,从而创作出新物体、新形象和新观念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重点是创造,而平面设计的创意中很难有固定的构思方法和构思模式,“创意”的核心意义本身就在于思考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然而,结果是最终视觉传达的一个暂时终点,作为个体的思维过程,却是一个更漫长并更综合的过程,是艺术形象思维与设计的逻辑思维有效结合的过程,并且也不可或缺地成为设计创意实现过程中的必然和有利的因素。
3 创造性思维开拓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早已不能满足如今我们对知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型的教育模式不断的出现。艺术教育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它主要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之中获得知识,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阶段。在艺术教育上,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能力,使其艺术潜能和审美个性得到最大的开发,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一,进行渗透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从过去强迫、灌输式教学指导思想向启发、引导式教学思想转变。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果一直向他们灌输某种艺术观念,就等于强制其接受别人的艺术思想,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使学生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轻松愉快的环境。从而形成互相交流、促进的教学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非常有利。
第二,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就是对人的个体价值的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在基本功训练时,要让学生带着一种创造的心态、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体验、思考,“不为律所锢,不为形所拘”,做到融创造性思维于技能训练中,鼓励艺术个性表现,從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主观情感表达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4 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创意思维拓展不够,学生大多数都只会纸上谈兵,对现实情况没有一丁点了解。在艺术教育中导入创造性思维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是立足于社会实际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扎实,自我发展潜力强、应变能力强的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够培养出应变速度快的人才。
5 结语
在创造性思维养成过程中不仅仅要大力开发学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培养逆向思维法,从相反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其中的地位逐步加重。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未来人心理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和心理规律。是智能化发展的高级产物与结果,是摆脱了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的新领域、新成果。培养富有创造力与应变能力的人才必须从创造性思维入手。
关键词:艺术教育 创造性 思维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b)-0210-01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长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同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也须以创造性思维作为基础。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
1 艺术教育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艺术教育中需要具有现代思维的学者。在艺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活力、有创新意识、有多种能力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创造性思维形成条件的教学特点,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为此,我们应该不懈地努力,在艺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活动中探索出一种更趋理想的教学模式。
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艺术才华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只是学,老师只管教。在教学上还采用传统、单一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形式,以教师传授,学生吸收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轻松,但这往往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和对老师的依赖性,在教学中往往重点强调学生技法训练,在今天的教学理念中,老师不能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另类东西,因为艺术与某些题目不一样,艺术有多个答案,艺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太多的条条框框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无论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或是平淡,热情或是宁静,细腻或是粗犷,奔放或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讲时我注意尽量讲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这样做,同学们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主动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与外界交流,这样才会给学生的艺术表现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让同学们的艺术表现热情培养起来,并留一个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出来。
2 创造性思维的产生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它的重点是创新。不是照搬以往的答案来解决问题,而是以自己独特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艺术教学中,必须正确了解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避免扼杀学生的创新理念和求实精神。学者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过程一般具有某些共同的次序特点,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人们热情地收集资料和媒介,这一阶段,激动、疑问、研究以及困惑会常常影响情绪。第二阶段是酝酿阶段。人们可能会放松的转向其它事物,这一阶段中,隐喻思维活跃起来,视觉形象将重新组合,酝酿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阶段,可能获得突发的不完整的顿悟。第三阶段为解释阶段。在这一阶段,瞬间得到答案,突如其来,我们知道这是找寻已久的灵感,肯定和快乐的感觉注入整个身心,艺术家会匆匆画出草图。第四阶段为核实和修正阶段。艺术家完成草图和最后的构思,这一阶段以展现新创造的形式而告终。
由创造性思维产生的过程可以发现,是知识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缓慢的过程。是人类在对新的事物之上有着异于常人和前人见解、新的突破上面长生的。创造力就是以独特的方式组合现存的事物,从而创作出新物体、新形象和新观念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重点是创造,而平面设计的创意中很难有固定的构思方法和构思模式,“创意”的核心意义本身就在于思考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然而,结果是最终视觉传达的一个暂时终点,作为个体的思维过程,却是一个更漫长并更综合的过程,是艺术形象思维与设计的逻辑思维有效结合的过程,并且也不可或缺地成为设计创意实现过程中的必然和有利的因素。
3 创造性思维开拓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早已不能满足如今我们对知识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型的教育模式不断的出现。艺术教育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它主要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之中获得知识,而不是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播、感受音乐阶段。在艺术教育上,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能力,使其艺术潜能和审美个性得到最大的开发,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一,进行渗透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应从过去强迫、灌输式教学指导思想向启发、引导式教学思想转变。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果一直向他们灌输某种艺术观念,就等于强制其接受别人的艺术思想,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使学生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轻松愉快的环境。从而形成互相交流、促进的教学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非常有利。
第二,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就是对人的个体价值的欣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在基本功训练时,要让学生带着一种创造的心态、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体验、思考,“不为律所锢,不为形所拘”,做到融创造性思维于技能训练中,鼓励艺术个性表现,從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主观情感表达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
4 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创意思维拓展不够,学生大多数都只会纸上谈兵,对现实情况没有一丁点了解。在艺术教育中导入创造性思维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是立足于社会实际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扎实,自我发展潜力强、应变能力强的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够培养出应变速度快的人才。
5 结语
在创造性思维养成过程中不仅仅要大力开发学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培养逆向思维法,从相反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其中的地位逐步加重。创造性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未来人心理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和心理规律。是智能化发展的高级产物与结果,是摆脱了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的新领域、新成果。培养富有创造力与应变能力的人才必须从创造性思维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