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非常密切。高职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与影响,市场中各类因素积极参与高职办学。通过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有力地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高职教育不断增添活力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经济;技能人才;发展;创新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兴盛是近十几年中国蔚为壮观的事情。2008年,我国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占普通高校数的61%;招生数299万人,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的47%。高职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高速发展,与它切合市场需求的办学路径和独特办的学形式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当代高职教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经济的变革与众多市场因素的介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强劲动力与创新的不竭源泉。高职教育有效满足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一、高职教育应市场而生因市场而发展
  
  经济活动是构成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对教育包括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决定性影响与制约作用。当代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它的办学方向的确立与大发展,完全是社会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初,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迟缓,社会地位低,办学层次低,主要培养一般性的技工人员。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对职业技术教育大多有一种偏见,“不屑”于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并日渐成熟。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局面,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日益专门化,众多职业对劳动者专业素质的期望、众多岗位对技能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以学科理论分类培养的人才开始不适应市场职业岗位的要求,而掌握一定理论又掌握熟练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于是首先在一些普通高校内部,出现了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随后,独立建制的高等职业院校开始成立,一些原专科、中专、职业学校也纷纷改制升格,开办高职教育。世纪之交前后,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现在,几乎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一所或几所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看出,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直接产生的根源,高职教育完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顺应了市场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市场经济结构变化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
  
  随着高职教育院校数量的增多,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各地院校紧贴和依靠当地社会经济,强调“社会经济的增长点在哪里,我们的专业就办到那里”,“岗位需要怎么样的专业知识,我们就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以市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政府主导,学校主动,行业参与,企业介入”等。纵观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发现,其发展内涵,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层次结构等,均受制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的趋势走向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市场的变革成就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这是因为,在经济运行中社会分工的加剧使得细化的职业结构得以确立和发展,职业岗位的定型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个性化的要求。高职教育伴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决定了它必须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人才培育路径必须与市场相吻合。因此,高职专业设置基于产业需要,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相协调。追溯高职的特色,其本质就是经济变革下技能人才需求在教育领域中的映射。2008年教师节之际,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教师代表时说:“我们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的设置,要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正是对这种办学方向的肯定。
  
  三、市场因素的介入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市场经济不仅提供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与动力,而且不断渗入到高职办学过程中,形成共同利益体。校企合
  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公认,“工”蕴涵着企业、行业、应用、市场等要素,“学”内涵着学校、教学、学生、学术研究等涵义。所谓工学结合,就是高职院校与市场的行业企业之间密切协作,共育人才。工学结合的理解有三个层次,一是政府政策的导向,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与国家主管部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中都强调这点;二是办学理念,这是高职教育基本的不可偏离的重要方向;三是育人平台,校企双方贯穿办学始终并形成共赢。工学结合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无缝对接,从立校到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实习,都要面向市场,围绕市场,心中时刻有市场,眼睛紧盯市场,行动紧跟市场,发展切合市场,依据市场的需求办学,贴近市场的实际教学,以市场要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学校主动与市场行业企业联姻合作,形式可以各式各样,诸如办学经费投入、校园环境建设、教学科研设备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后勤服务、学生活动场地建设等,都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院校要主动走出去,了解市场信息与人才需求,开门纳贤,广迎各方参与办学,并依据社会经济变化趋势、未来人才发展需求与本校实际积极变革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改革方向的确立,使得高职教育走出了“本科压缩饼干”的弊端与偏向,与普通高等教育有了根本区别,建立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四、市场经济框架内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
  
  高职教育不仅受市场经济变化影响,更主要的是它在内涵发展中还借助市场的推力,遵循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与投资的综合回报。高职教育讲求效率,但其投入产出与一般的经济行为不完全相同,有其特殊性,产出不是一般的产品。虽然人均教育事业费投入、师生比、毕业生就业率、工薪水平可反映效率,但高职教育效率的衡量还是有一定的复杂性。高职教育既要讲经济效益,更要讲求社会效益,既要讲究投入与产出比,提高投资效益,更要建立起一个开放的、主动发展的办学模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求得投资的综合的最大回报。
  2.竞争原则与资源的优化组合。近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内部竞争激烈,同时高职教育还与普通高校竞争,与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竞争,与境外和境内“三资”高职竞争。高职院校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通过竞争,优化了育人环境,提升了办学质量,也使得教育资源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
  3.开放原则与办学的多样手段。高职教育的开放表现在多个方面:办学形式从国有公办到国有民办、民有民办、合资合办、合并共办等;办学资金从以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单一渠道向以采用金融引资、社会捐赠、企业投资等多样化渠道与形式转变;学生也在一个更广泛的学习范围里自由选择课程、实习实践。高职办学现在也逐步面向世界,对外开放,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积极为国际就业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
  4.创新原则与优势的确立巩固。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创新是关键。当下的高职教育,有着创新的优良传统,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管理制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在努力创新,通过创新形成优势地位。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不长,没有多少陈旧的包袱,创新活力足,但高职的创新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注重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办学规律,与自身定位与条件相吻合。
  5.地方原则与战略的基本定位。高职院校为地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能人才和科技支撑的任务,立足于地方,与地方区域经济相融互利。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的经济模式和不同的产业结构对高职教育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具有不同的需求。高职教育必须紧紧契合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与地方人才市场、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紧紧围绕市场办专业,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地方政府也要加大高职教育投资力度,建立并严格实施地方职教经费的统筹体制,加快高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产学研立体推进、官校企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五、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高职教育基本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既推动又参与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教育自身也不断改革创新,其基本的运行机制也逐渐形成。
  1.基于共同发展的效能动力机制。只有激发政府、学校、市场企业三方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需求与愿景,才会形成合力,校企合作才会产生效能。政府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使市场经济与高职教育的结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市场主体的影响,行业企业的参与,势必形成了高职教育的主体多元化景象与共同发展的格局。
  2.基于互惠多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利益机制是推动工学结合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站在市场的角度,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为市场企业“量身打造”高技能人才和培训员工,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经营方面的难题。站在学校角度,主动面向市场能够获取行业企业的资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获得真实的现场教育环境,了解和把握行业最新人才需求、研发动向及技术需求。多方利益均沾,形成多赢局面。
  3.基于校企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都要积极行动,成立校企合作的指导和管理机构、执行机构,在政府、学校与企业层面指导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制度、激励考核制度以及项目评估和反馈体系,使教育的基本功效得到保障。
  4.基于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学校和经济社会是不同的环境与资源,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机制的建立就是整合不同的资源,促使双方互动、渗透。通过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密切合作,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
  5.基于文化融合的交流沟通机制。学校与市场经济各类因素结合沟通最终应该是上升到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交流,这也是保证工学结合持续稳定的最佳“润滑剂”。市场经济繁荣需要高技能人才,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可以相通,相互影响,市场要素可以参与并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文化的融合促进彼此间的理解,共育人才,形成共同发展的繁荣的愿景。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市场经济与高职教育的发展策略[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2]任典云.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3]彭腾.论高职教育发展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J].当代教育论坛,2005(3).
  [4]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
  责任编辑彭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岗位倒推的手法,从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教学方式与方法、考核方案设计等六方面论述了《船舶值班机工电气技术》的课程整体设计,并进行了创新性分析。  关键词:中职;就业导向;船舶值班机工电气技术;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为行动方向,立足于建构主义与多元智力理论的学生发展观,体现
BMW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2.0L4缸涡轮增压直接喷射汽油机,旨在明显降低燃油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行驶动力性能和驾驶乐趣,使其成为高效动力学经营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来,该
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作为高端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既承载着进入太空、应用太空的重任,又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推动技术创新和确保国防安全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
2010年12月28日,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在广州召开2010年学术年会暨第四次理事会,会议以“提高教育质量,建设职教强省”为主题。省教育厅副厅长叶小山作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现状,结合实际调查数据,提出防止中职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网瘾;对策    网瘾可以说是网络带给现代学生的“潘多拉魔盒”——沉迷于网络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会损害身心健康。对于中职生这样的群体来说,虽然学校加强了上网的管理,但随着学生手机拥有量的急速上升和手机功能的发展,部分中职生出现手机上网成瘾,表现为一有空便把玩手机,通过手机上
摘要: 本文以东莞市大朗职业中学为例,探析中职学校开发毛织服装专业课程设置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中职学校;毛织服装;课程设置    目前,我国在毛织服装设计、管理、技术以及生产等方面严重缺乏中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笔者认为,造成这个现状的主要因素是在毛织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然而,随着毛织服装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以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等众多地区形成的毛织服装产业集群急需数
我们单位共有78户,1993年订《农村百事通》14份,1994年增加到19份,95年订到24份,占总户30%。近几年由于农场机构改革,不少人停薪留职,搞起养殖业。有些家庭妇女看到肉蛋价格不
本文在国外和国内电磁气门驱动机构研究的基础上,从汽车传统的气门领域的发展情况着手,结合最新的汽车气门领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电磁气门驱动的优势和发展状况,结合现有的电
一、沙藏法。备好干净河沙,用清水拌湿,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度。先在地面上铺一层河沙,宽1米左右,长度不限,然后把马蹄轻倒于沙面上,高度可堆到80厘米左右,再用湿沙覆盖
近日,曼恩商用车克罗地亚进口公司”Auto Hrvatska”向克罗地亚邮政”Hrvatska posta”正式交付了27辆邮政运输车,包括全新的曼恩TGMs和TGLs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