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博尔赫斯所说,人生就像一座“交叉小径的花园”,每个路口都通向不同的“未知”与“可能性”。在求学的道路上,你也许会读完大学,走得更远。然而,也有这样一个易被遗忘的群体,他们初中毕业选择了职业学校,踏上了一条迷茫与探求之路——
他们,在十五六岁,青涩懵懂,就开始学习生存的技能;他们,在十七八岁,花季雨季,就开始承担生活的重压;他们,或继续,或放弃,或迷茫,或别无选择……但,他们,又是青春浪漫,充满幻想,精力充沛,敢爱敢恨,脾气一旦上来堪比一头小牛。
我就是一名管理这样一群学生的“80后”班主任老师,面对“90后”的学生,我苦恼与开心并存,烦心和快乐并存,生气和无奈并存,为信念和理想坚持和努力着。讲台上的我白色T血,休闲牛仔裤,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听课的是43个和我年龄“差不了多少”的“90后”职一学生,“80后”老师遭遇“90后”学生:两代“新新人类”斗智斗勇。面对“90后”学生,到底怎么办?成了摆在我这个“80后”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端午节好歹也是纪念一个男人的节日,到那天男生是不是可以不值日呀”,一名男生在早读结束的上课前大声吆喝着,随后就是附和声此起彼伏。有一次,我给班上的女生开了绿灯,“女生可以一周2到3个同学不跑早操”。此政策执行一周,班上的男生就一浪盖过一浪地起哄也要“男女平等”。 我和学生最终“讲和”了,条件是:男生迟到后的处罚由一次30个俯卧撑变为20个。许多老师就像是在解一道數学难题,耐着性子,微笑着和他的学生“讨价还价”。
为了“打入敌人内部,以期分散瓦解”,我可谓是在‘90后’边缘游走。原本很讨厌韩剧的我,放弃了周末,主动从网上下载了好几部韩剧,诸如《天堂的阶梯》《浪漫满屋》《皇太子的初恋》等。我是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背台词,目的只有一个:和学生交流时冷不丁说上两句台词,会让学生感到我这个老师离他们的世界并不遥远。“喜欢我这个人,再喜欢这门课”。
和我一样“费尽心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80后”老师不在少数,尽管年龄优势原本使我们更容易接近这群学生,但我们并不敢掉以轻心。我就不时听到过“80后”老师“与学生斗,其乐无穷”的自嘲。他们已然摸清了学生的“底细”:老教师“哄一哄,吓一吓,诈一诈”的“三字经”已成为老黄历,“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让我高兴的是,我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我就听到我的学生私下里对我这样评价:“郭老师一肚子时尚的词语,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班上有男生长得胖,郭老师会说长得真“Q版”“连我们都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呢!”
头疼的事同样降临在其他同事身上,每学期末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学生对老师的“民主测评”,学生给老师打分。令老师心寒的是,只要平时对哪个孩子批评多一点,就会遭到报复,“怎么坏就怎么说”。现在老师都不敢说学生,生怕说重了那些学生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来。在我一个同事的班里 ,曾发生过2名女生因为和父母吵几句嘴就一起离家出走的事情。有个学生曾这样“戏弄”他的老师:上午老师让他罚站,下午他便打电话“通知”老师,自己在黄河边上,想不通要跳黄河。急坏了的老师,动员所有没课的同事四处找。就在所有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黄河沿线团团转的时候,老师的电话又响了:“我在校门口,看你以后还敢欺负我。”
“打不得,骂不得,重不得,轻不得,苦口婆心又嫌你婆婆妈妈。”我就跟自己的学生时代比了比,非常感慨:“‘90’后的学生简直不可思议,我们这一代哪敢当面顶撞老师啊,现在的孩子,即使是犯了错误,还跟没事儿人似的。”让“80后”老师感到“90后”学生难教育的年轻老师比比皆是。有问题,学生动辄投诉媒体,上告教育局。“12345(市长热线),有事找政府”,是很多孩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师很是无奈:“在‘90后’学生面前,老师是唐僧,只能念念经。”
我就听学校政教处的张老师讲过这样的话,学校里最难面对的就是“最难缠的学生”了,古人有云:美女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但丑女却各有各的丑法。就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太适合不过了。所谓好学生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但问题学生也是各有各的问题。我就听学校的一个班主任说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次,他苦口婆心连续3天给一个问题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终于请来了家长,家长也“似乎被感化了”很是配合。可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家长是学生花钱雇来的,真实身份是学校附近市场上卖面的商贩。上级部门常常转来对学生投诉的“反馈”,称有学生反映学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落实一下。“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认真地查来查去,结果不是子虚乌有,就是夸大其词。”这让我们当老师的很是烦恼,并且这类问题不只是发生在我们学校。在各类杂志、报纸和网络上,这类报道可谓是举不胜举了。
“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极不相符”是“80后”老师对“90后”学生最多的评价。“心智成人化,行为幼稚化,做事极端化”,有老师这样概括“90后”学生。一名女教师举例:两名女生闹矛盾,一女生想借班主任之手打压对方。于是精心策划,自编自导了一出“借刀杀人”计。描摹笔迹假传纸条,让一个不知情的学生向班主任谎称对方要“收拾”她。“匪夷所思”的是班主任之后的调查完全在该女生的掌控之中,甚至连班主任要问的问题,也被该女生事先猜测得“一清二楚”。其心思之缜密,令班主任老师“自叹不如”。最后还是被经常批阅周记的班主任在笔迹上察觉出来,戳穿了“阴谋”。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样惯孩子,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宠。让众多“80后”老师困惑不已的是:不但成天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而且还要时不时面对来自学生家长的刁难和“无理要求”。“学生为什么不怕老师?就是因为后面有家长撑腰!”有“80后”老师愤愤不平。“‘70’后的人认为我们这代人桀骜不驯,‘90后’的人认为我们观念太陈旧,根本不放在眼里。”这些话多多少少道出了不少“80后”老师的苦衷。
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使我们这代有着共同的童年和经历,教物流的贾老师每每谈起总是笑称“80后”是“吃着5分钱冰棍长大的一代”,现在的孩子对5分钱根本没概念。谈放坦言,尽管教师的确有资历差异问题,但学生家长不信任“80后”老师的现实总让老师们觉得“别别扭扭”。尽管“80后”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但很多老师仍认为“90后”学生的物质条件要比他们优越许多。在我看来,无论怎样,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也正如我们郭校长所说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老师,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问题在于现在的家庭溺爱孩子比“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老师发现“90后”学生家庭有相当的比例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或是父母都正处事业上升阶段,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大多扔给爷爷奶奶。“孩子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这些情况也是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客观因素。
1982年出生的我本身也是个大男孩,我也有着爱说爱笑,贪玩,任性和有时候放荡不羁的一面。在父母面前我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再加上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几年,难免带有书生气。这些都可能是我们刚走上社会的一代人的不足,而且可能成为我们在教学方面的阻碍。但根据事物的辩证性来说,这些又可能成为容易和学生沟通等教学方面的强项和优势。毕竟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它了。所以,我坚信“80”的一代是勇于接受困难,敢于面对挑战,有能力迎接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任何使命的一代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中专教师的管理工作,就是把一些已经养成很多不好习惯甚至恶习的学生改正过来。这也注定了,我辈同仁在开展此项活动的道路上,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运用教师的智慧和爱心去激励学生,感化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恢复和增加他们对学习和人生的信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他们,在十五六岁,青涩懵懂,就开始学习生存的技能;他们,在十七八岁,花季雨季,就开始承担生活的重压;他们,或继续,或放弃,或迷茫,或别无选择……但,他们,又是青春浪漫,充满幻想,精力充沛,敢爱敢恨,脾气一旦上来堪比一头小牛。
我就是一名管理这样一群学生的“80后”班主任老师,面对“90后”的学生,我苦恼与开心并存,烦心和快乐并存,生气和无奈并存,为信念和理想坚持和努力着。讲台上的我白色T血,休闲牛仔裤,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听课的是43个和我年龄“差不了多少”的“90后”职一学生,“80后”老师遭遇“90后”学生:两代“新新人类”斗智斗勇。面对“90后”学生,到底怎么办?成了摆在我这个“80后”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端午节好歹也是纪念一个男人的节日,到那天男生是不是可以不值日呀”,一名男生在早读结束的上课前大声吆喝着,随后就是附和声此起彼伏。有一次,我给班上的女生开了绿灯,“女生可以一周2到3个同学不跑早操”。此政策执行一周,班上的男生就一浪盖过一浪地起哄也要“男女平等”。 我和学生最终“讲和”了,条件是:男生迟到后的处罚由一次30个俯卧撑变为20个。许多老师就像是在解一道數学难题,耐着性子,微笑着和他的学生“讨价还价”。
为了“打入敌人内部,以期分散瓦解”,我可谓是在‘90后’边缘游走。原本很讨厌韩剧的我,放弃了周末,主动从网上下载了好几部韩剧,诸如《天堂的阶梯》《浪漫满屋》《皇太子的初恋》等。我是一边看,一边做笔记、背台词,目的只有一个:和学生交流时冷不丁说上两句台词,会让学生感到我这个老师离他们的世界并不遥远。“喜欢我这个人,再喜欢这门课”。
和我一样“费尽心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80后”老师不在少数,尽管年龄优势原本使我们更容易接近这群学生,但我们并不敢掉以轻心。我就不时听到过“80后”老师“与学生斗,其乐无穷”的自嘲。他们已然摸清了学生的“底细”:老教师“哄一哄,吓一吓,诈一诈”的“三字经”已成为老黄历,“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让我高兴的是,我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我就听到我的学生私下里对我这样评价:“郭老师一肚子时尚的词语,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班上有男生长得胖,郭老师会说长得真“Q版”“连我们都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呢!”
头疼的事同样降临在其他同事身上,每学期末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学生对老师的“民主测评”,学生给老师打分。令老师心寒的是,只要平时对哪个孩子批评多一点,就会遭到报复,“怎么坏就怎么说”。现在老师都不敢说学生,生怕说重了那些学生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来。在我一个同事的班里 ,曾发生过2名女生因为和父母吵几句嘴就一起离家出走的事情。有个学生曾这样“戏弄”他的老师:上午老师让他罚站,下午他便打电话“通知”老师,自己在黄河边上,想不通要跳黄河。急坏了的老师,动员所有没课的同事四处找。就在所有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黄河沿线团团转的时候,老师的电话又响了:“我在校门口,看你以后还敢欺负我。”
“打不得,骂不得,重不得,轻不得,苦口婆心又嫌你婆婆妈妈。”我就跟自己的学生时代比了比,非常感慨:“‘90’后的学生简直不可思议,我们这一代哪敢当面顶撞老师啊,现在的孩子,即使是犯了错误,还跟没事儿人似的。”让“80后”老师感到“90后”学生难教育的年轻老师比比皆是。有问题,学生动辄投诉媒体,上告教育局。“12345(市长热线),有事找政府”,是很多孩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师很是无奈:“在‘90后’学生面前,老师是唐僧,只能念念经。”
我就听学校政教处的张老师讲过这样的话,学校里最难面对的就是“最难缠的学生”了,古人有云:美女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但丑女却各有各的丑法。就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太适合不过了。所谓好学生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但问题学生也是各有各的问题。我就听学校的一个班主任说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次,他苦口婆心连续3天给一个问题学生做思想工作,学生终于请来了家长,家长也“似乎被感化了”很是配合。可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家长是学生花钱雇来的,真实身份是学校附近市场上卖面的商贩。上级部门常常转来对学生投诉的“反馈”,称有学生反映学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落实一下。“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认真地查来查去,结果不是子虚乌有,就是夸大其词。”这让我们当老师的很是烦恼,并且这类问题不只是发生在我们学校。在各类杂志、报纸和网络上,这类报道可谓是举不胜举了。
“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极不相符”是“80后”老师对“90后”学生最多的评价。“心智成人化,行为幼稚化,做事极端化”,有老师这样概括“90后”学生。一名女教师举例:两名女生闹矛盾,一女生想借班主任之手打压对方。于是精心策划,自编自导了一出“借刀杀人”计。描摹笔迹假传纸条,让一个不知情的学生向班主任谎称对方要“收拾”她。“匪夷所思”的是班主任之后的调查完全在该女生的掌控之中,甚至连班主任要问的问题,也被该女生事先猜测得“一清二楚”。其心思之缜密,令班主任老师“自叹不如”。最后还是被经常批阅周记的班主任在笔迹上察觉出来,戳穿了“阴谋”。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样惯孩子,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宠。让众多“80后”老师困惑不已的是:不但成天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而且还要时不时面对来自学生家长的刁难和“无理要求”。“学生为什么不怕老师?就是因为后面有家长撑腰!”有“80后”老师愤愤不平。“‘70’后的人认为我们这代人桀骜不驯,‘90后’的人认为我们观念太陈旧,根本不放在眼里。”这些话多多少少道出了不少“80后”老师的苦衷。
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使我们这代有着共同的童年和经历,教物流的贾老师每每谈起总是笑称“80后”是“吃着5分钱冰棍长大的一代”,现在的孩子对5分钱根本没概念。谈放坦言,尽管教师的确有资历差异问题,但学生家长不信任“80后”老师的现实总让老师们觉得“别别扭扭”。尽管“80后”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但很多老师仍认为“90后”学生的物质条件要比他们优越许多。在我看来,无论怎样,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也正如我们郭校长所说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老师,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问题在于现在的家庭溺爱孩子比“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老师发现“90后”学生家庭有相当的比例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或是父母都正处事业上升阶段,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大多扔给爷爷奶奶。“孩子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这些情况也是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客观因素。
1982年出生的我本身也是个大男孩,我也有着爱说爱笑,贪玩,任性和有时候放荡不羁的一面。在父母面前我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再加上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几年,难免带有书生气。这些都可能是我们刚走上社会的一代人的不足,而且可能成为我们在教学方面的阻碍。但根据事物的辩证性来说,这些又可能成为容易和学生沟通等教学方面的强项和优势。毕竟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它了。所以,我坚信“80”的一代是勇于接受困难,敢于面对挑战,有能力迎接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任何使命的一代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中专教师的管理工作,就是把一些已经养成很多不好习惯甚至恶习的学生改正过来。这也注定了,我辈同仁在开展此项活动的道路上,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运用教师的智慧和爱心去激励学生,感化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恢复和增加他们对学习和人生的信心。真正做到“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