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必将影响且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我国在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提高了专业学位硕士的比例,此项政策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改革,同时也可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正发生变化。在关于“二个文化”的对垒中,究竟科学与人文、学术化与技术化孰轻孰重抑或两者兼顾,本文将从教育目的的演变过程角度予以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目的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在2010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有关领导强调指出,要推动学位设置和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把专业学位放在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加专业学位类型,研究新的授予单位准入机制,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国家还特别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在报名时进行了区分。为了应对当前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今年国家一次性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数万名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而对学术型硕士进行减招,各招生单位还要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此项政策的出台昭示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将针对此略作探讨。
1 教育目的的定义
当代世界所遵循的教育目的模式表述为:“每一项教育行动都是指向某个目的的一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些目的是受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所制约的,而这些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基本上又是由社会确定下来的”,“某种形势的客观现实必然制约着每一个国家根据其特殊背景所制定的当前的教育目的,但这种教育目的,同社会的一般目的一样,也是那些参加教育活动的个人意志行为与主观选择的结果。”①
2 教育目的取向的演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传授生活中的实用技能,良好的道德还是高深的知识?”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议延续至今。
2.1 资本主义共同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取向
2.1.1 培养“自由人”和“智者”的取向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三种人——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但是,在柏拉图的心中,只有哲学家才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人,因为他们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他们是神用金子做成的,是国家的统治者和领袖人物。亚里士多德后来将柏拉图的理想扩展了,提出要培养“自由人”,使受教育者的身体、道德、智慧和美感平衡地、和谐地发展。 在古罗马的共和时期,演说成了公共活动的重要工具。教育家西塞羅自己就是第一位通过演说在罗马共和国中取得最高职位的人。到帝国初期,昆体良论证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的标准:既要善于判断是非,能够预见到行动的后果,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1.2 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取向
教育目的在中世纪的取向和实际结果是压抑人的自然本性与个性,其理论基础为基督教神学。究其原因,这种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要获得教会的认可,并为其统治服务,培养专门的神职人员和高级僧侣。
文艺复兴的光芒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取代了见“神”不见“人”的宗教教育目的。17世纪上半叶,提出了著名的“泛智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基督教世界观和民主思想出发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他高扬人性自然论,认为人的生长和发展有三个方面,即“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简单言之,就是“博学”、“德行或恰当的道德”、“宗教与虔信”。②
英国的洛克提出了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绅士,“除了留给他的财产以外,都包括在四件事上面,就是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③洛克的绅士教育目的,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洛克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代言人不可避免地歧视劳动者教育的倾向。
2.1.3 自然主义教育目的的取向
18世纪中叶,作为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取向。所谓“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整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即“自然人”有独立的价值。作为“自然人”形象的“爱弥儿”具有自爱、自主、自立和自制的人格特点,“服从”、“命令”、“责任”、“义务”等词汇从“爱弥儿”的字典中取消。④卢梭的这一观点弘扬了人的天性,反映了资产阶级平等、自由、博爱的要求,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2.1.4 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取向
新人文主义是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主要在德国兴起的带有启蒙色彩的哲学、文化、艺术思潮,它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传统在德国的反弹。在教育价值观念上,从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到新人文主义,是合乎逻辑的演变,其代表人物有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席勒、康德、赫尔巴特等。他们都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目的取向的传承者,其贡献在于使“自然教育”人文化,从而校正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偏颇。
裴斯泰洛齐主张“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⑤席勒认定:“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⑥康德认为“人的目的是做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教育目的据以产生的理想为“发展人所有一切自然禀赋和才能”;⑦赫尔巴特尝试把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与“必要的目的”。
2.1.5 完满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取向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带有功利色彩的“个人完满生活准备”说的教育目的论。在他看来,“怎样运用我们的一切能力使对己对人最为有益,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个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⑧所谓“完满的生活”包括: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自我保全的活动,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以及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2.1.6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取向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人本位”教育目的取向予以否定,他认为“使个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虽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必不可少而又令人向往的教育目的,问题在于这种假设并非都能实现。每个个体都具有双重人格:“个体我”与“社会我”。教育在使年轻一代体统地社会化。
2.1.7 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取向
20世纪30年代以后,针对欧洲新学校运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偏颇,出现了永恒主义之类教育目的取向。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指出:流行的效用观点的弊病是把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混淆起来,物质上的成功和适应环境或多或少是有益的,但是它们本身不是有益的,而是在它们之外还有许多益处;可是理智的美德本身是有益的,它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也有益。
2.2 中国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取向
古代的学校教育重在培养统治者。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墨子力主培养“贤士”或“兼士”;孟子要培养“明人伦”的君子;荀况的教育目的是“始乎为士,忠乎为圣人”。与古希腊先哲的理想有所不同的是,孔子等人所说的“士”,其首要的核心的特征就是“志于道”,即志于“周道”,志于统治阶级之道。
东汉的王充批评当时“短儒生而长文吏”的状况,认为应以“鸿儒”为理想的教育目标。他把读书人区别为几类:“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⑨
清初的颜元提出要培养经世致用之人。他虽然主张教育目的是学为圣人,但他们所说的圣人与理学家所说的圣人不同。颜元的圣人是能利济苍生的人,即所谓“真儒”。教育成真儒才能经世致用,“兴礼乐以化民,崇仁义以明道”。
从近代开始,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西方資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渐入。教育目的的追求开始突破单纯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君子”、“圣人”的限制,而渐渐地注意到人的本身的发展。梁启超一反封建教育的工具性目的,力倡求学目的不在求科第衣食,而在求“立人”、“达人”,主张学校教育要培养“新民”,其特征是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毅力、义务思想、尚武。蔡元培从自然主义教育的立场出发也认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意见
据了解,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64%。从美国现状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Postgraduate taught)(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有人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因此,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笔者认为,此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革,既有利于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又有利于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克服在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从近期看,这一政策为大量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新的深造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从长远来看,也有利用于满足我国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长期需求。同时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专业硕士扩招有可能唤起一些人片面追求学历的畸形心态,扩大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不可避免会重现。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不从根本上改变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扩招的结果将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而且各个学校都“一窝蜂”地招收专业硕士,可能出现“专业硕士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注释
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3.
②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4-25.
③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19.
④卢梭.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2.
⑤裴斯泰洛齐.天鹅之歌.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06.
⑥席勒.美育书简[第20封信原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
⑦康德教育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再版:2、5、6.
⑧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8.
⑨论衡·超奇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0-281.
[2]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0-211.
[3]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47.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目的 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在2010年1月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有关领导强调指出,要推动学位设置和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把专业学位放在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的位置,增加专业学位类型,研究新的授予单位准入机制,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国家还特别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在报名时进行了区分。为了应对当前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今年国家一次性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增招数万名专业硕士,实行全日制培养,而对学术型硕士进行减招,各招生单位还要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到10%的比例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此项政策的出台昭示我国高等教育目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笔者将针对此略作探讨。
1 教育目的的定义
当代世界所遵循的教育目的模式表述为:“每一项教育行动都是指向某个目的的一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些目的是受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所制约的,而这些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基本上又是由社会确定下来的”,“某种形势的客观现实必然制约着每一个国家根据其特殊背景所制定的当前的教育目的,但这种教育目的,同社会的一般目的一样,也是那些参加教育活动的个人意志行为与主观选择的结果。”①
2 教育目的取向的演变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传授生活中的实用技能,良好的道德还是高深的知识?”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议延续至今。
2.1 资本主义共同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取向
2.1.1 培养“自由人”和“智者”的取向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三种人——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但是,在柏拉图的心中,只有哲学家才是“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的人,因为他们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他们是神用金子做成的,是国家的统治者和领袖人物。亚里士多德后来将柏拉图的理想扩展了,提出要培养“自由人”,使受教育者的身体、道德、智慧和美感平衡地、和谐地发展。 在古罗马的共和时期,演说成了公共活动的重要工具。教育家西塞羅自己就是第一位通过演说在罗马共和国中取得最高职位的人。到帝国初期,昆体良论证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的标准:既要善于判断是非,能够预见到行动的后果,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1.2 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取向
教育目的在中世纪的取向和实际结果是压抑人的自然本性与个性,其理论基础为基督教神学。究其原因,这种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要获得教会的认可,并为其统治服务,培养专门的神职人员和高级僧侣。
文艺复兴的光芒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取代了见“神”不见“人”的宗教教育目的。17世纪上半叶,提出了著名的“泛智论”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从基督教世界观和民主思想出发继承了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他高扬人性自然论,认为人的生长和发展有三个方面,即“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与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与万物均归于万有之源的上帝”,简单言之,就是“博学”、“德行或恰当的道德”、“宗教与虔信”。②
英国的洛克提出了培养“绅士”的教育目的。他认为,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绅士,“除了留给他的财产以外,都包括在四件事上面,就是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③洛克的绅士教育目的,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洛克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代言人不可避免地歧视劳动者教育的倾向。
2.1.3 自然主义教育目的的取向
18世纪中叶,作为启蒙运动的先锋,卢梭提出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的取向。所谓“自然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他是数(整数)的单位,是绝对的统一体,只同他自己和他的同胞才有关系,即“自然人”有独立的价值。作为“自然人”形象的“爱弥儿”具有自爱、自主、自立和自制的人格特点,“服从”、“命令”、“责任”、“义务”等词汇从“爱弥儿”的字典中取消。④卢梭的这一观点弘扬了人的天性,反映了资产阶级平等、自由、博爱的要求,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2.1.4 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取向
新人文主义是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主要在德国兴起的带有启蒙色彩的哲学、文化、艺术思潮,它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传统在德国的反弹。在教育价值观念上,从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到新人文主义,是合乎逻辑的演变,其代表人物有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席勒、康德、赫尔巴特等。他们都是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目的取向的传承者,其贡献在于使“自然教育”人文化,从而校正了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偏颇。
裴斯泰洛齐主张“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到它们的完全平衡”;⑤席勒认定:“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⑥康德认为“人的目的是做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教育目的据以产生的理想为“发展人所有一切自然禀赋和才能”;⑦赫尔巴特尝试把教育目的分为“可能的目的”与“必要的目的”。
2.1.5 完满生活预备的教育目的取向
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带有功利色彩的“个人完满生活准备”说的教育目的论。在他看来,“怎样运用我们的一切能力使对己对人最为有益,怎样去完满地生活?这个既是我们需要学的大事,当然也就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⑧所谓“完满的生活”包括: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自我保全的活动,目的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以及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2.1.6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取向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人本位”教育目的取向予以否定,他认为“使个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虽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必不可少而又令人向往的教育目的,问题在于这种假设并非都能实现。每个个体都具有双重人格:“个体我”与“社会我”。教育在使年轻一代体统地社会化。
2.1.7 永恒主义的教育目的取向
20世纪30年代以后,针对欧洲新学校运动、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偏颇,出现了永恒主义之类教育目的取向。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指出:流行的效用观点的弊病是把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混淆起来,物质上的成功和适应环境或多或少是有益的,但是它们本身不是有益的,而是在它们之外还有许多益处;可是理智的美德本身是有益的,它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也有益。
2.2 中国背景下的教育目的取向
古代的学校教育重在培养统治者。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墨子力主培养“贤士”或“兼士”;孟子要培养“明人伦”的君子;荀况的教育目的是“始乎为士,忠乎为圣人”。与古希腊先哲的理想有所不同的是,孔子等人所说的“士”,其首要的核心的特征就是“志于道”,即志于“周道”,志于统治阶级之道。
东汉的王充批评当时“短儒生而长文吏”的状况,认为应以“鸿儒”为理想的教育目标。他把读书人区别为几类:“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⑨
清初的颜元提出要培养经世致用之人。他虽然主张教育目的是学为圣人,但他们所说的圣人与理学家所说的圣人不同。颜元的圣人是能利济苍生的人,即所谓“真儒”。教育成真儒才能经世致用,“兴礼乐以化民,崇仁义以明道”。
从近代开始,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和西方資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渐入。教育目的的追求开始突破单纯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君子”、“圣人”的限制,而渐渐地注意到人的本身的发展。梁启超一反封建教育的工具性目的,力倡求学目的不在求科第衣食,而在求“立人”、“达人”,主张学校教育要培养“新民”,其特征是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毅力、义务思想、尚武。蔡元培从自然主义教育的立场出发也认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 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意见
据了解,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64%。从美国现状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Postgraduate taught)(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有人认为,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因此,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笔者认为,此次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政策的变革,既有利于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数量,又有利于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克服在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从近期看,这一政策为大量应届毕业生提供了新的深造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问题;从长远来看,也有利用于满足我国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长期需求。同时我国研究生普遍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专业硕士扩招有可能唤起一些人片面追求学历的畸形心态,扩大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不可避免会重现。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不从根本上改变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式,扩招的结果将导致其就业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而且各个学校都“一窝蜂”地招收专业硕士,可能出现“专业硕士毕业即失业”的情况。
注释
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3.
②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4-25.
③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19.
④卢梭.爱弥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82.
⑤裴斯泰洛齐.天鹅之歌.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206.
⑥席勒.美育书简[第20封信原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8.
⑦康德教育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再版:2、5、6.
⑧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8.
⑨论衡·超奇篇.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80-281.
[2]陈桂生.教育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0-211.
[3]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