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主要由课内的范文阅读和课外阅读组成。一般来说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是课内阅读引向社会的扩展与延伸。课外阅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知书达理,而且可以增进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中美两国教育部各分别对本国的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作了推荐。笔者对中美两国中学生的推荐书目进行了比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
一、两份书目的相同点:
1.两国均注重中学生名著的阅读。
我国教育部2000年初曾颁布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必读中外文学名著30部,其中中国文学名著15部,外国文学名著15部。美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有21部名著。这说明阅读名著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作用、意义之重大和无可替代,是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名著是人类全部文化凝结的精华,是生活的教科书,它所具有的教育和审美等作用超越国界,也超越时代。阅读名著,如同与高尚的先哲们携手共游,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滋润心灵,提高修养。它往往使人有意料不到的收获。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名著可以培养起他们对人类代代相传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从而达到心灵呼唤、智慧启迪和情感激发的境地。没有得到名著滋养的心灵是粗糙干枯的,这样的心灵无法感受宇宙的奥妙与无穷,世界的伟大与深邃、生活的美丽与痛苦。至于通过对名著的感悟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与文字直觉从而达到能力的质的飞跃,则是它必然也是最低的效应了。从这两份书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绝不受各种时尚和欲望的支配,而是恒定地持守着一种对经典作品的深情。这些作品是人类文化积累中的群峰,它不但反映了真正的人文追求和高尚趣味,而且展示了中美两国中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独特风景。置身于这样瑰丽迷人的世界里,将培育出什么样的灵魂和目光,是不难想象的。
2.这两份书目有个共同的缺点:忽视了读者的需要。
毫无疑义,书目中开列的都是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经典名著。但是,这样的标准科学吗?显然,作品的质量、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体裁的兼备以及推荐者对作品的评定和喜恶并不是推荐标准的全部。至少,这样的标准忽视了一个及其重要的构件——读者,即中学生。要知道,在作品——推荐者——读者这个三元系统中,如果“读者”这个要素缺失,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推荐者的努力和希望将化为灰烬。说得形象些,推荐者就好比红娘,作品和读者就如同谈婚论嫁的双方,推荐者所起的作用无非就是搭桥,至于张生和崔莺莺是否两心相悦,那绝对不能简单地以“红娘”的意愿而定。自然,红娘也有优劣之分,如果把病如西施的林黛玉介绍给焦大,那她一定是个笨拙的红娘。毫不客气的说,这两份书目的推荐者就是这样的尴尬人。仔细看这些书目,它们真的适合广大中学生吗?
我们就以中国的那份书目为例,说说其中的一些作品。先说《歌德谈话录》和《谈美书简》,它们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文艺学、美学等领域的圭臬之作,但是,学生有兴趣、有耐性去读吗?能读懂多少?有几许收获?要知道,这是两部让许多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都不爱读、不易读懂的纯理论专著啊,让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读这样专业而艰深的东西,恐怕,他们还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就产生了对美的厌恶。至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其思想内容、叙述方式、表现手法甚至语言风格都可堪称专家眼中的经典,但是,这对习惯了章回小说的悬念、喜欢故事情节曲折的中国中学生来说,那繁琐的叙事、枯燥的议论、冗长的心理描写、散漫的故事情节是否会成为一头头的拦路虎,让他们兴味索然、难以卒读?再说,《普希金诗选》和《泰戈尔诗选》,且不说所选诗歌之多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单说诗歌用语的凝练和表意的的跳跃就让人大费周章,再加上中外文化的差距,又怎不令人颇感困窘?也许,没有十分的韧劲和十二分的耐性,这两部诗集也只能落得个“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甚至束之高阁的命运!倘要说下去,《呐喊》可能也只有沦落到寂寞无声的地位。记得鲁迅先生自己就曾说过,要读懂他的作品,须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我想,这个要求似乎太低,如果仅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没有相当的知识积淀和较强的语言解读能力,这块硬骨头恐怕很难啃动。
人参鹿茸可谓良药,但孩童不一定适用;阳春白雪堪称高雅,但凡人不一定欣赏……一言以蔽之,推荐者在确立书目时,太重视作品本身,太在乎主观认同,从而使书目具有浓厚的学术情节和主观色彩,以至忽视了中学生特有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阅读趣味、阅读能力、阅读现状等要素,最终把如同上帝的广大中学生“置之度外”,这就不可避免地落入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结局,当然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两份书目的不同点:
1.在关注中学生的人文文学方面、感知世界和生活方面,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所选的都是经过时间的淘洗而被全人类所公认的真正的经典,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与发展。例如所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文学最早的经典,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说它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是“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众所周知,希腊文化是欧美文化的源头,所以,在欧美各国,荷马史诗的地位,就像我们国家的《诗经》和《楚辞》一样。在那里,所有的文学教育,都要先从荷马史诗开始,凡有文化的人,如果不知道荷马史诗,就会被笑为数典忘祖。但是,我们再来看我国所推荐的书目,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诗经》和《楚辞》却不在其中,而且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自这两部作品的文章也只有寥寥数篇。难道是我们的中学生已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不需要了解这两部作品了,还是这两部作品太肤浅,不值得我们中学生去读?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有必要了解《诗经》和《楚辞》,否则继承中国文化遗产从何说起?人文文学修养从何培养?
2.从推荐的作品的时间来看,美国中学生必读书更具有系统性。
美国所推荐的21部作品,上溯古希腊时期,下至20世纪中叶,每个时期中欧美最主要的、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几乎包揽其中。而且还有经济类、哲学类、政治类作品。而我国的必读书,就显得很随意。首先,像《诗经》和《楚辞》这样的源头之作居然没有被选入其中,这可能会被他人笑为数典忘祖;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文集“书目”中选了《论语通译》;汉朝的司马迁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居然又被落选;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文化瑰宝,“书目”中也没有提及;明清四大古典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倒是全收入其中,我以为四部中任选一到两部阅读即可;而现当代的作品,“书目”中倒是选了不少,有散文、小说、文艺理论等作品,但有些作品不一定适合中学生阅读。对于外国的作品,虽然也能加以吸收,但缺少系统性,主要集中在19世纪。而且,所推荐的书目范围比较狭窄,重文学作品,缺少其它类型的作品。
三、从中美中学生必读书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科学的选择并推荐课外读本必须以三个方面为依据:课外读本的阅读价值,课外阅读的目的和任务,阅读主体即学生的阅读背景(包括阅读经验、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阅读时间等)。但在实际指导中,教师往往只考虑课外读本的阅读价值,把它作为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的唯一标尺,造成课外阅读指导的无序和低效。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推荐课外书,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能读什么?学生想读什么?学生爱读什么?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是教师必须要考虑并弄清楚的。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这样的阅读教学才可能有效。但是,课外书的推荐恰恰忽略了学生。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文艺观点、兴趣爱好作为推荐课外书的出发点,把个人的爱好当作学生的爱好,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强加在学生身上,以个人经验取代科学研究和调查。这样,教师的阅读偏好将决定学生的阅读取舍,教师的阅读经验将决定学生的阅读范围。目前,向中学生推荐的课外书存在着数量过少、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跟上述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学生出发的教学观有关。这样,一方面造成课外阅读指导的随意性、无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教师推荐的课外书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需求。如阅读水平高的学生读《史记》,可能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觉得《史记》艰涩得难以卒读。要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科学性,就要求教师首先得转变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类高质量的与学生阅读背景相适应的课外书。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为学生编制了一本《好书目录》,里面包括900种书。这种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挑选书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两条原则,即经典性与前沿性。 对经典性作品,要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推荐最基本的篇目(这些基本篇目可以是有选择的,如四大名著至少读一部),即划定一个底线。这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保证。划定的最基本的经典作品要让学生原汁原味的去阅读,可以用“注评析导”的方式扫除学生读文过程中的障碍,帮助学生阅读,但不应“改编删译”后让学生阅读。因为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不仅是汲取精华的过程,也是鉴别、鉴赏的过程。对前沿性的作品,教师要精心挑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导,使学生既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航向。
第三,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量的问题。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我国教育部大纲规定的30种书,没有量化的依据,因而有必要对中学生的阅读量做一个科学的测算。沈家门职业中学曾承担了全国首次中学生快速阅读训练实验,实验对象为沈家门职业中学经贸专业一年级104名学生。实验前测试的阅读速度386字/分钟,理解率为64.5%,有效阅读为249字/分钟。美国专业快速阅读培训网站TurboRead.com列出的数据是12岁以上的人国际平均阅读速度是250字/分钟。这两个数据说明,中学生的正常阅读速度应在250字/分钟左右。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算,如果我们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中学6年可以阅读30本书。所以新大纲规定30本书是中学生课外的底线阅读量。
此外,语文教师在推荐书目以外,还要教给学生自己选书阅读的门径。教师不应该满足于指定学生阅读他所推荐的书籍,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笔者认为,让学生了解课外书的分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课外书的分类自己去寻找每一类书籍中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使阅读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方向性。目前的课外书推荐几乎全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影响了推荐的科学性。我国台湾学者陈品卿把中学阶段的书籍归纳为十二类,可供广大教师借鉴:1.本国名人传记;2.外国名人传记;3.中国文学名著;4.外国文学名著;5.历史故事;6.古今名人书信;7.社会学科论著;8.自然学科论著;9.学术思想性论著;10.名人札记;11.古今名人言论;12.其他学科论著。 当然,图书的分类有很多种,科学的分类教给了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方法,为学生日后的继续阅读创造了条件。
(陈凤花,上海市桃浦中学)
一、两份书目的相同点:
1.两国均注重中学生名著的阅读。
我国教育部2000年初曾颁布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必读中外文学名著30部,其中中国文学名著15部,外国文学名著15部。美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必读书目有21部名著。这说明阅读名著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作用、意义之重大和无可替代,是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名著是人类全部文化凝结的精华,是生活的教科书,它所具有的教育和审美等作用超越国界,也超越时代。阅读名著,如同与高尚的先哲们携手共游,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滋润心灵,提高修养。它往往使人有意料不到的收获。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名著可以培养起他们对人类代代相传美好心灵和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从而达到心灵呼唤、智慧启迪和情感激发的境地。没有得到名著滋养的心灵是粗糙干枯的,这样的心灵无法感受宇宙的奥妙与无穷,世界的伟大与深邃、生活的美丽与痛苦。至于通过对名著的感悟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与文字直觉从而达到能力的质的飞跃,则是它必然也是最低的效应了。从这两份书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绝不受各种时尚和欲望的支配,而是恒定地持守着一种对经典作品的深情。这些作品是人类文化积累中的群峰,它不但反映了真正的人文追求和高尚趣味,而且展示了中美两国中学生的精神世界的独特风景。置身于这样瑰丽迷人的世界里,将培育出什么样的灵魂和目光,是不难想象的。
2.这两份书目有个共同的缺点:忽视了读者的需要。
毫无疑义,书目中开列的都是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经典名著。但是,这样的标准科学吗?显然,作品的质量、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体裁的兼备以及推荐者对作品的评定和喜恶并不是推荐标准的全部。至少,这样的标准忽视了一个及其重要的构件——读者,即中学生。要知道,在作品——推荐者——读者这个三元系统中,如果“读者”这个要素缺失,任何优秀的作品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推荐者的努力和希望将化为灰烬。说得形象些,推荐者就好比红娘,作品和读者就如同谈婚论嫁的双方,推荐者所起的作用无非就是搭桥,至于张生和崔莺莺是否两心相悦,那绝对不能简单地以“红娘”的意愿而定。自然,红娘也有优劣之分,如果把病如西施的林黛玉介绍给焦大,那她一定是个笨拙的红娘。毫不客气的说,这两份书目的推荐者就是这样的尴尬人。仔细看这些书目,它们真的适合广大中学生吗?
我们就以中国的那份书目为例,说说其中的一些作品。先说《歌德谈话录》和《谈美书简》,它们当之无愧地称得上文艺学、美学等领域的圭臬之作,但是,学生有兴趣、有耐性去读吗?能读懂多少?有几许收获?要知道,这是两部让许多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都不爱读、不易读懂的纯理论专著啊,让十七八岁的中学生读这样专业而艰深的东西,恐怕,他们还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就产生了对美的厌恶。至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其思想内容、叙述方式、表现手法甚至语言风格都可堪称专家眼中的经典,但是,这对习惯了章回小说的悬念、喜欢故事情节曲折的中国中学生来说,那繁琐的叙事、枯燥的议论、冗长的心理描写、散漫的故事情节是否会成为一头头的拦路虎,让他们兴味索然、难以卒读?再说,《普希金诗选》和《泰戈尔诗选》,且不说所选诗歌之多足以令人望而生畏,单说诗歌用语的凝练和表意的的跳跃就让人大费周章,再加上中外文化的差距,又怎不令人颇感困窘?也许,没有十分的韧劲和十二分的耐性,这两部诗集也只能落得个“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甚至束之高阁的命运!倘要说下去,《呐喊》可能也只有沦落到寂寞无声的地位。记得鲁迅先生自己就曾说过,要读懂他的作品,须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我想,这个要求似乎太低,如果仅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没有相当的知识积淀和较强的语言解读能力,这块硬骨头恐怕很难啃动。
人参鹿茸可谓良药,但孩童不一定适用;阳春白雪堪称高雅,但凡人不一定欣赏……一言以蔽之,推荐者在确立书目时,太重视作品本身,太在乎主观认同,从而使书目具有浓厚的学术情节和主观色彩,以至忽视了中学生特有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阅读趣味、阅读能力、阅读现状等要素,最终把如同上帝的广大中学生“置之度外”,这就不可避免地落入孤芳自赏、曲高和寡的结局,当然也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两份书目的不同点:
1.在关注中学生的人文文学方面、感知世界和生活方面,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所选的都是经过时间的淘洗而被全人类所公认的真正的经典,侧重于学生人文素养的真正形成与发展。例如所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西方文学最早的经典,对欧洲乃至世界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说它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是“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众所周知,希腊文化是欧美文化的源头,所以,在欧美各国,荷马史诗的地位,就像我们国家的《诗经》和《楚辞》一样。在那里,所有的文学教育,都要先从荷马史诗开始,凡有文化的人,如果不知道荷马史诗,就会被笑为数典忘祖。但是,我们再来看我国所推荐的书目,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诗经》和《楚辞》却不在其中,而且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自这两部作品的文章也只有寥寥数篇。难道是我们的中学生已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不需要了解这两部作品了,还是这两部作品太肤浅,不值得我们中学生去读?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笔者认为当代中学生有必要了解《诗经》和《楚辞》,否则继承中国文化遗产从何说起?人文文学修养从何培养?
2.从推荐的作品的时间来看,美国中学生必读书更具有系统性。
美国所推荐的21部作品,上溯古希腊时期,下至20世纪中叶,每个时期中欧美最主要的、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几乎包揽其中。而且还有经济类、哲学类、政治类作品。而我国的必读书,就显得很随意。首先,像《诗经》和《楚辞》这样的源头之作居然没有被选入其中,这可能会被他人笑为数典忘祖;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文集“书目”中选了《论语通译》;汉朝的司马迁的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居然又被落选;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文化瑰宝,“书目”中也没有提及;明清四大古典小说《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倒是全收入其中,我以为四部中任选一到两部阅读即可;而现当代的作品,“书目”中倒是选了不少,有散文、小说、文艺理论等作品,但有些作品不一定适合中学生阅读。对于外国的作品,虽然也能加以吸收,但缺少系统性,主要集中在19世纪。而且,所推荐的书目范围比较狭窄,重文学作品,缺少其它类型的作品。
三、从中美中学生必读书目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科学的选择并推荐课外读本必须以三个方面为依据:课外读本的阅读价值,课外阅读的目的和任务,阅读主体即学生的阅读背景(包括阅读经验、阅读水平、阅读兴趣、阅读时间等)。但在实际指导中,教师往往只考虑课外读本的阅读价值,把它作为向学生推荐课外书的唯一标尺,造成课外阅读指导的无序和低效。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推荐课外书,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能读什么?学生想读什么?学生爱读什么?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是教师必须要考虑并弄清楚的。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本,这样的阅读教学才可能有效。但是,课外书的推荐恰恰忽略了学生。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文艺观点、兴趣爱好作为推荐课外书的出发点,把个人的爱好当作学生的爱好,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强加在学生身上,以个人经验取代科学研究和调查。这样,教师的阅读偏好将决定学生的阅读取舍,教师的阅读经验将决定学生的阅读范围。目前,向中学生推荐的课外书存在着数量过少、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跟上述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学生出发的教学观有关。这样,一方面造成课外阅读指导的随意性、无序性和盲目性;另一方面,教师推荐的课外书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阅读需求。如阅读水平高的学生读《史记》,可能如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觉得《史记》艰涩得难以卒读。要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科学性,就要求教师首先得转变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类高质量的与学生阅读背景相适应的课外书。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为学生编制了一本《好书目录》,里面包括900种书。这种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挑选书籍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其次,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两条原则,即经典性与前沿性。 对经典性作品,要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推荐最基本的篇目(这些基本篇目可以是有选择的,如四大名著至少读一部),即划定一个底线。这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基本保证。划定的最基本的经典作品要让学生原汁原味的去阅读,可以用“注评析导”的方式扫除学生读文过程中的障碍,帮助学生阅读,但不应“改编删译”后让学生阅读。因为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不仅是汲取精华的过程,也是鉴别、鉴赏的过程。对前沿性的作品,教师要精心挑选,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指导,使学生既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又不至于在浩瀚的书海中迷失航向。
第三,在课外读物的推荐上,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量的问题。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如果课外阅读的量过大,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阅读量不足,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吕叔湘先生认为学生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才能形成起码的阅读能力;美国纽约州规定学生每年必须读25本书。我国教育部大纲规定的30种书,没有量化的依据,因而有必要对中学生的阅读量做一个科学的测算。沈家门职业中学曾承担了全国首次中学生快速阅读训练实验,实验对象为沈家门职业中学经贸专业一年级104名学生。实验前测试的阅读速度386字/分钟,理解率为64.5%,有效阅读为249字/分钟。美国专业快速阅读培训网站TurboRead.com列出的数据是12岁以上的人国际平均阅读速度是250字/分钟。这两个数据说明,中学生的正常阅读速度应在250字/分钟左右。一本书平均以20万字计算,如果我们每天阅读15分钟,那么每月可以阅读半本书,一年可以阅读5本书,中学6年可以阅读30本书。所以新大纲规定30本书是中学生课外的底线阅读量。
此外,语文教师在推荐书目以外,还要教给学生自己选书阅读的门径。教师不应该满足于指定学生阅读他所推荐的书籍,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笔者认为,让学生了解课外书的分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课外书的分类自己去寻找每一类书籍中的有代表性的作品,使阅读更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方向性。目前的课外书推荐几乎全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影响了推荐的科学性。我国台湾学者陈品卿把中学阶段的书籍归纳为十二类,可供广大教师借鉴:1.本国名人传记;2.外国名人传记;3.中国文学名著;4.外国文学名著;5.历史故事;6.古今名人书信;7.社会学科论著;8.自然学科论著;9.学术思想性论著;10.名人札记;11.古今名人言论;12.其他学科论著。 当然,图书的分类有很多种,科学的分类教给了学生选择课外书的方法,为学生日后的继续阅读创造了条件。
(陈凤花,上海市桃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