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同患黏多糖贮积症Ⅵ型一例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单椎节内固定治疗前弓分离移位型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6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前弓分离移位型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8~62岁[(40.0±9.2)岁]。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12例。患者均行后路寰椎钉棒系统内聚复位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
在腹部外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但缺乏相关应用规范或指南。为及时反映当今腹部外科应用VSD技术的新理念和循证医学进展、优化腹部外科中VSD技术的应用策略、规范医疗行为,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在2017年7月组织全国28名专家综合相关文献,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制订了临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腹部应用指南"。该指南针对腹部外科中VSD技术应用最为重要的11
目的对比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SO)与后路单侧截骨部分椎体切除固定矫形术(PUVCR)治疗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1月— 2016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51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46~69岁,平均54.9岁。损伤节段:T1111例,T1210例,L117例,L213例。22例采用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在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3月— 2017年6月天津医院收治的3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1~71岁[(46.1±14.2)岁]。患者均于伤后1周内接受胫腓骨骨折Taylor空间支架外固定术。18例术后行轴向载荷分担比测试(试验组),18例未行测试(对照组)。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前路人工椎体重建内固定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败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 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4例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6例;年龄29~69岁[(43.6±11.9)岁]。损伤节段:T11 1例,T12 2例,L1 5例,L2 4例,L3 2例。骨折AO分型:A2型4例,A3型6例,B1型2例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合并颈椎骨折的不同术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07年4月— 2017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AS后凸畸形合并颈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例;年龄28~73岁,平均38.6岁。17例伴脊髓功能障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4例,B级5例,C级5例,D级3例。根据脊髓损伤程度及骨折移位情况选择复位固定或矫形固定
不稳定骶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目前主要包括后方张力带钉板固定、骶髂螺钉固定、髂腰固定和三角固定。以上内固定的目的都是为了矫正骨盆环和腰骶关节的畸形,并重建其稳定性,但不正确的选择会增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的风险。而如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指南可供参照。为此,笔者就如何合理选择内固定方式、如何把握置钉技巧,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等问题进行探讨,为不稳定骶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椎体增强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最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椎体增强术的手术并发症也不少,其中最常见的是骨水泥渗漏,可导致神经根和脊髓损伤,增加邻椎继发骨折风险,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笔者就椎体增强术治疗OVCF骨水泥渗漏的诊断、分型、危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等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中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常见的致伤机制包括高空坠落、交通事故及体育运动等,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脊髓损伤可造成患者暂时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不仅给个人造成极大的生理和心理打击,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脊髓损伤按病程进展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而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急性期的有效干预,因此,寻找有效的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基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在流产物遗传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2份原因不明自然流产的绒毛和胎儿皮肤组织,在排除母体细胞污染后,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微阵列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检测。在剔除常见的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