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选定
刚刚步入21世纪,全球地震灾害频频发生,已造成60多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而我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就在2008年5月,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2010年4月,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1年3月,云南发生了5.8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将美丽的家园瞬间夷为平地,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桩桩一幕幕,不得不引起我们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也应当从中小学生抓起。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主要是了解地震的预兆,知道遇到地震应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及会展开正确而有效的自救。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地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
德育目标:是在了解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三、教学重点
地震的前兆和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四、教学方法
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三个主要的教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是5月12日,你们还记得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哪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学生回答);汶川大地震。那你们对汶川大地震又了解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请看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我们已经知道了地震带来的灾害,难道面对如此的地震我们只能听天由命的去接受吗?不能!所以学习防震知识是同学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地震防护》。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5.12大地震的回顾,及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过程中。
第三环节 分小组交流并讨论并展示成果
此环节我注重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协商。我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师: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为了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关于地震的信息。分小组交流并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一组学生:我们是地震前兆研究小组,请看我们搜集的图片和地震前兆歌谣。(学生展示井和池塘水位变化图片)
1、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光图片)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动物异常行为图片)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3、动物在震前的反常行为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学生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地震前兆,来预知灾难,积极展开自救,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二组学生:我们是不同场合躲避方法探究小组,从对应得文字。学生交流不同场景下遇到地震时的处理办法,如:教室、超市、公园、家里等等。学生小结;由此可见,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藏好。头脑要冷静,灵活对策找。
三组学生:我们是震后自救探究小组,请看两幅漫画:(树立生存信心;扩大生存空间)。
1. 树立生存的信心。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 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3.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4.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第四环节 活动评价 开拓延伸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汇报了解的地震知识;学生对地震知识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提高了防震、抗震的意识和技能,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不同场所的避难方法;通过模拟演练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通过阅读创造生命奇迹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为了使本节课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要求同学们自己设计宣传单,向大家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出力。
刚刚步入21世纪,全球地震灾害频频发生,已造成60多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而我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就在2008年5月,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2010年4月,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1年3月,云南发生了5.8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将美丽的家园瞬间夷为平地,数万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一桩桩一幕幕,不得不引起我们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也应当从中小学生抓起。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主要是了解地震的预兆,知道遇到地震应该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及会展开正确而有效的自救。
能力目标:通过模拟地震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避震的方法。
德育目标:是在了解保护措施的基础上,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三、教学重点
地震的前兆和在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四、教学方法
实践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三个主要的教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是5月12日,你们还记得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哪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学生回答);汶川大地震。那你们对汶川大地震又了解多少?(学生举手回答)(请看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我们已经知道了地震带来的灾害,难道面对如此的地震我们只能听天由命的去接受吗?不能!所以学习防震知识是同学们的当务之急。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地震防护》。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5.12大地震的回顾,及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课的学习过程中。
第三环节 分小组交流并讨论并展示成果
此环节我注重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协商。我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师: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但为了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我们必须全面、深入的了解关于地震的信息。分小组交流并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一组学生:我们是地震前兆研究小组,请看我们搜集的图片和地震前兆歌谣。(学生展示井和池塘水位变化图片)
1、地下水异常变化(地光图片)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动物异常行为图片)
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
3、动物在震前的反常行为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学生小结:我们可以根据地震前兆,来预知灾难,积极展开自救,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二组学生:我们是不同场合躲避方法探究小组,从对应得文字。学生交流不同场景下遇到地震时的处理办法,如:教室、超市、公园、家里等等。学生小结;由此可见,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藏好。头脑要冷静,灵活对策找。
三组学生:我们是震后自救探究小组,请看两幅漫画:(树立生存信心;扩大生存空间)。
1. 树立生存的信心。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 改善环境,消除危险因素。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3.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4.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第四环节 活动评价 开拓延伸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汇报了解的地震知识;学生对地震知识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提高了防震、抗震的意识和技能,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不同场所的避难方法;通过模拟演练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通过阅读创造生命奇迹的小故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为了使本节课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要求同学们自己设计宣传单,向大家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