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开始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难问题,这既有社会需求与供给在总量上的失衡,也有结构性的矛盾;既有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等客观成因,也有大学教育体制、专业设置以及大学生自身择业思想观念等方面缘由。
社会原因导致最难就业年
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就业岗位总量失衡
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其中需求与供给总量的失衡是首要的突出问题。我国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供大于求。首先,现今中国人口仍处于增长阶段,新成长劳动力仍逐年递增。其次,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使得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能相应增加。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2012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计720万人。这在社会需求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背景下,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困局。
大学毕业生就业内涵性、结构性失衡
这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三个方面。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的所学专业、知识储备等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现象,即为结构性失业。由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理想预期往往不能完全相同,导致双方达成一致的概率降低,从而产生了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增速滞后于毕业生的增速,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加之时下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社会用工有效需求减缓,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周期性失业。
社会管理体制滞后,市场调节效能局限
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滞后,市场调节效能局限,导致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从而进一步放大了“供求矛盾”。如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一致等。市场缺陷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的就业市场未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搜寻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部分市场秩序混乱,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最终影响就业。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
“买方市场”超高设置招聘条件加剧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完善,企业发展和管理处在初级阶段,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用人单位处在绝对“买方市场”的强势地位,致使人力资源管理原始、粗放和非理性,盲目设置招聘条件。很多用人单位在选聘条件上做出过高要求,如盲目追求高学历、过于要求工作经验等。
高校教育的弊端
首先,部分高等院校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老旧,
培养出的人才专业素质不足,竞争力相对较低。其次,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不够灵活,某些专业就业方向不明确,学生毕业后难以形成自身竞争力。同时一些高校扩招热门专业学生存在严重的专业趋同化,也导致学生毕业后相同专业人才过多,职业趋于饱和,难以就业。当下高等教育过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造成了尴尬的就业局面,如管理类工作求职者人满为患,技术类工作却无人应聘,导致社会人才比例失调。
就业难,请从自身原因找起
学生与家长错误、陈旧的就业观念。部分学生与家长仍认为大学生属于高学历精英人才,怀着优越感择业,导致个人择业愿景与社会现状脱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另外,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发展,导致中西部人才供需差距大。
缺乏创业精神。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但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只希望找个高薪轻松的好工作,不愿意主动创业。
过高的薪资要求。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于薪资的要求在两千元以上,这在无形中抬高了自身的就业起点,致使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愿景与社会现实存在差距,最终形成部分大学生有工作岗位却不愿就业的局面。
适应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不足。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由于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和应试教育,最终造成学生不了解社会、高智商低情商、有学历没能力等现象的产生。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自身对策
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念。现代大学生应该转变陈旧错误的就业观念,积极融入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克服好逸恶劳的坏习惯,积极发挥个人作用,创造个人价值。
增强创业精神和创新观念。国家近年来出台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正是新时代大学生大展身手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应该趁此良机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产生工作岗位,吸纳社会人才,达到创业和拉动就业的双重作用。
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自身交际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社会对策
充分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有效调节大学生就业矛盾。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制度,现已初见成效。要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政府还需继续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实现大学生从校门到职场的平稳过渡。
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要实现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监督,对以虚假、不实信息吸引参展单位和学生的招聘会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对各类招聘会进行规范和引导,改善环境,提高招聘会质量。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专业性服务;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要在逐步规范中设定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产品标准,使其达到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
深化高等院校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使高等院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高等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革,在专业的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建立相关指标体系,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37%-40%,而我国仅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政府、教育机构、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一定能建设起适应社会新形势、新需要的就业管理机制,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也必会随之得到妥善解决。
社会原因导致最难就业年
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就业岗位总量失衡
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其中需求与供给总量的失衡是首要的突出问题。我国现阶段主要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即供大于求。首先,现今中国人口仍处于增长阶段,新成长劳动力仍逐年递增。其次,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使得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多,而社会工作岗位却没能相应增加。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加上2012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计720万人。这在社会需求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经济背景下,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困局。
大学毕业生就业内涵性、结构性失衡
这主要表现在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三个方面。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的所学专业、知识储备等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现象,即为结构性失业。由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理想预期往往不能完全相同,导致双方达成一致的概率降低,从而产生了摩擦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原意是指由于经济衰退、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我国目前经济持续增长,并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但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增速滞后于毕业生的增速,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加之时下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社会用工有效需求减缓,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周期性失业。
社会管理体制滞后,市场调节效能局限
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滞后,市场调节效能局限,导致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从而进一步放大了“供求矛盾”。如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择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一致等。市场缺陷也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一方面,由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围绕高校、地区、行业的就业市场未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搜寻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部分市场秩序混乱,导致就业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最终影响就业。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
“买方市场”超高设置招聘条件加剧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市场主体发育不够完善,企业发展和管理处在初级阶段,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用人单位处在绝对“买方市场”的强势地位,致使人力资源管理原始、粗放和非理性,盲目设置招聘条件。很多用人单位在选聘条件上做出过高要求,如盲目追求高学历、过于要求工作经验等。
高校教育的弊端
首先,部分高等院校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老旧,
培养出的人才专业素质不足,竞争力相对较低。其次,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不够灵活,某些专业就业方向不明确,学生毕业后难以形成自身竞争力。同时一些高校扩招热门专业学生存在严重的专业趋同化,也导致学生毕业后相同专业人才过多,职业趋于饱和,难以就业。当下高等教育过于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造成了尴尬的就业局面,如管理类工作求职者人满为患,技术类工作却无人应聘,导致社会人才比例失调。
就业难,请从自身原因找起
学生与家长错误、陈旧的就业观念。部分学生与家长仍认为大学生属于高学历精英人才,怀着优越感择业,导致个人择业愿景与社会现状脱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另外,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发展,导致中西部人才供需差距大。
缺乏创业精神。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但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只希望找个高薪轻松的好工作,不愿意主动创业。
过高的薪资要求。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于薪资的要求在两千元以上,这在无形中抬高了自身的就业起点,致使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愿景与社会现实存在差距,最终形成部分大学生有工作岗位却不愿就业的局面。
适应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不足。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由于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和应试教育,最终造成学生不了解社会、高智商低情商、有学历没能力等现象的产生。
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自身对策
纠正错误的就业观念。现代大学生应该转变陈旧错误的就业观念,积极融入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克服好逸恶劳的坏习惯,积极发挥个人作用,创造个人价值。
增强创业精神和创新观念。国家近年来出台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正是新时代大学生大展身手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应该趁此良机开拓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产生工作岗位,吸纳社会人才,达到创业和拉动就业的双重作用。
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自身交际能力、工作能力,提高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社会对策
充分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有效调节大学生就业矛盾。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制度,现已初见成效。要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政府还需继续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实现大学生从校门到职场的平稳过渡。
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要实现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应尽快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监督,对以虚假、不实信息吸引参展单位和学生的招聘会主办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对各类招聘会进行规范和引导,改善环境,提高招聘会质量。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专业性服务;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要在逐步规范中设定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产品标准,使其达到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
深化高等院校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使高等院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高等院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革,在专业的建设和调整上,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设新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同时建立相关指标体系,为专业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力资源大军中的中坚力量,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人数占从业人员总人数的37%-40%,而我国仅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政府、教育机构、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一定能建设起适应社会新形势、新需要的就业管理机制,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也必会随之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