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课堂参与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行为参与(主要指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是否积极努力、解决问题时是否肯钻研)、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参加课堂活动中思考的程度,包含浅表的记忆、操练与深层的理解、探究等)、情感参与(参与教学活动时的情感体验,如成就感、厌倦感、焦虑感等)。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预设中关注差异、着眼整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新知识的活动。
预设主要体现在备课之中。要上好课,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就必须备好课、备好学案。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预设就应该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把这种差异作为一种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要关注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选择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
预设可多采用框架式。应本着“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的思想,提大问题,把课上得大气、粗糙一点,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建构的空间,生成的可能,上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案又无案。如“轴对称”一课以“对称之美”为题预设分四大块:
寻找美(对称是一种美,生活之中到处都蕴含着这种美,学生课前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到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
感知美(通过课上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感知对称的美);
欣赏美(交流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资料,欣赏老师网上下载并分类整理的轴对称图形资料,体验数学实用美);
创造美(利用掌握的对称图形的特征创造美——剪出美丽的图案)。
以美贯穿预设,一线贯通。具体内容由师生共同准备并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学生面对问题,敢于迎接挑战,积极探究,体验成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参与。获得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一种数学文化与美的熏陶。
预设应关注学生的兴奋点。关注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预设,教师以这样一道题引入:“小明前几天刚过了第18个生日,而他爷爷却刚刚过了第16个生日,为什么呢?”怎么可能?奇怪!爷爷怎么比孙子过的生日还少呢?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探究主题。
一节精彩的课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一节动态生成完美的课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一个学生参与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如果把“生成”比作“顿悟、灵感”,那么“预设”就是此前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没有“山重水复”,哪有“柳暗花明”。
二、调控中关注生成、着眼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體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它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其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但这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能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预设中,更体现在课堂调控中,体现在教学生成中,教师适时的介入、恰当的点拨,对生成资源的准确把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所在,也正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之所在。精彩的教师才能展现精彩的课堂、培养出精彩的学生。
调控应关注生成。学习者已有的直接经验是知识生长的基础,教师预设中,一般会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但实际上学生拥有的经验与预设经常会有很大出入,我们应该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对课堂进行调控,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例如教学“纳税”一课,当按照课前预设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税务知识。于是,教师果断将原先预设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税收,你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有的说:我知道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有的说我知道起缴金额、各档次的比例;有的给大家讲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了各档次的金额计算等等。这些都远远高出书本要求,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植根于学生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变得尤为主动、富有激情,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补充,共同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这样一调整,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他知识,学得既轻松,又丰富多彩。
调控应关注过程。以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24时记时法”片段为例:
8∶50 9∶30 14∶00 18∶00 19∶00 22∶00
早上8∶50 上午9∶30 下午2∶00 晚上6∶00 晚上7∶00 晚上10∶00
……
师:上面两种记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1:我认为12时记时法好,因为这种记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生2:我认为24时记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字就可以表达清楚,而12时记时法还要写上午、下午,很麻烦,再说,早上7点和晚上7点容易混淆。有一次我爸爸帮妈妈买一张火车票去长沙,就是把早上7点弄成晚上7点,结果没坐上那趟火车。(师:联系实际,好!)
生3:我也喜欢24时记时法,因为方便计算营业时间,商场都用这种记时法。(师:有道理)
生4:我还是喜欢12时记时法,因为人们在生活中很喜欢用它。星期天我约同学去踢球,打电话时会说,下午4点在体育场会合,而不会说今天16点在体育场会合。(师:也有道理)
生5:我反对×××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记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几点几分,而12时记时法一看就明白。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记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我认为24小时记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记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认不出“早上、下午、晚上”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
生6:可以标上AM表示上午和PM表示下午。
生7:标上AM和PM,中国人又看不懂了怎么办?
……
师:还是用24时记时法简明。生活中,还有哪儿用24时记时法?
生8: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广播电视等。
经过一阵的激烈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转而认为“24时记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道:其实,一些部门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记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由于早上、晚上几点很明确,生活中特别是交流对话中应用很广泛。
学生在辩论中逐渐领悟到其实二者并无好坏之分,只不过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艺术。关注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充分展开的过程中、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三、反思中关注优化,着眼提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教与学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弗赖登塔尔教授认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反思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参与。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是否能找到更简洁的方法?有没有更好、更有趣的解题方式?部分学生经常会满足于完成,而不愿去寻求多种答案或探究最优方法,这时教师巧妙的引导能激发学生们探究的激情,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一次数学兴趣辅导课上讲解找规律填数:
(1) 2、5、10、17、26……第100个数是( );
(2)如上图所示,将一个圆切50刀,最多能把这个圆分成( )块。
对于第1题,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规律:依次增加3、5、7、9、11……,首先要求出从第99个数到第100个数时须增加多少,项数为99,再求出末项为198,然后求出这一列等差数列的和3 5 7 9 …… 198,最后再加上第一个数,结果为10001。虽然学生会做,但比较繁琐。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假如是求任意個数呢?能不能从对应的序号上找到一些规律呢?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开始反思、探究,终于发现了所填数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序号的平方加1即为所求,第100个数就是100×100 1=10001。原来这么简单,学生的喜悦难以表达,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反思、追问、探究出的规律。第2题也与第一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未探究前,学生往往从数字间关系中找规律:2、4、7、11……(规律是 2, 3, 4, 5, ……)。有了第一题的体验与探究,几个学生马上也从序号与块数间去找规律,结果很快找到了解题捷径:第N刀最多可切出 1 1 2 3 4 …… N 块。因此本题的答案是1 1 2 3 4 …… 50=1226(块)。通过反思、提升了学生参与的层次,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需要教师对课堂上动态生成资源的把握,更需要师生的共同反思、寻找对策。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中更新课堂、发展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一、预设中关注差异、着眼整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及已有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强调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调控,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新知识的活动。
预设主要体现在备课之中。要上好课,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者,就必须备好课、备好学案。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预设就应该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把这种差异作为一种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要关注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选择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
预设可多采用框架式。应本着“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的思想,提大问题,把课上得大气、粗糙一点,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建构的空间,生成的可能,上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案又无案。如“轴对称”一课以“对称之美”为题预设分四大块:
寻找美(对称是一种美,生活之中到处都蕴含着这种美,学生课前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到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
感知美(通过课上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感知对称的美);
欣赏美(交流收集到的轴对称图形资料,欣赏老师网上下载并分类整理的轴对称图形资料,体验数学实用美);
创造美(利用掌握的对称图形的特征创造美——剪出美丽的图案)。
以美贯穿预设,一线贯通。具体内容由师生共同准备并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学生面对问题,敢于迎接挑战,积极探究,体验成功,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参与。获得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一种数学文化与美的熏陶。
预设应关注学生的兴奋点。关注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预设,教师以这样一道题引入:“小明前几天刚过了第18个生日,而他爷爷却刚刚过了第16个生日,为什么呢?”怎么可能?奇怪!爷爷怎么比孙子过的生日还少呢?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很快就进入探究主题。
一节精彩的课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一节动态生成完美的课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一个学生参与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如果把“生成”比作“顿悟、灵感”,那么“预设”就是此前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没有“山重水复”,哪有“柳暗花明”。
二、调控中关注生成、着眼过程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體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它强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其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但这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能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学预设中,更体现在课堂调控中,体现在教学生成中,教师适时的介入、恰当的点拨,对生成资源的准确把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所在,也正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之所在。精彩的教师才能展现精彩的课堂、培养出精彩的学生。
调控应关注生成。学习者已有的直接经验是知识生长的基础,教师预设中,一般会对学生的直接经验有所估计,但实际上学生拥有的经验与预设经常会有很大出入,我们应该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对课堂进行调控,使教学成为学生已有经验的逻辑归纳和引申,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例如教学“纳税”一课,当按照课前预设进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税务知识。于是,教师果断将原先预设的提问调整为开放性的问题,“关于税收,你知道些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不仅大致覆盖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点,而且还生成了许多新的课程内容。有的说:我知道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有的说我知道起缴金额、各档次的比例;有的给大家讲解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了各档次的金额计算等等。这些都远远高出书本要求,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植根于学生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变得尤为主动、富有激情,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补充,共同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这样一调整,不仅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而且还通过课堂的小舞台,展示了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里获得的其他知识,学得既轻松,又丰富多彩。
调控应关注过程。以特级教师黄爱华执教的“24时记时法”片段为例:
8∶50 9∶30 14∶00 18∶00 19∶00 22∶00
早上8∶50 上午9∶30 下午2∶00 晚上6∶00 晚上7∶00 晚上10∶00
……
师:上面两种记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1:我认为12时记时法好,因为这种记时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生2:我认为24时记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字就可以表达清楚,而12时记时法还要写上午、下午,很麻烦,再说,早上7点和晚上7点容易混淆。有一次我爸爸帮妈妈买一张火车票去长沙,就是把早上7点弄成晚上7点,结果没坐上那趟火车。(师:联系实际,好!)
生3:我也喜欢24时记时法,因为方便计算营业时间,商场都用这种记时法。(师:有道理)
生4:我还是喜欢12时记时法,因为人们在生活中很喜欢用它。星期天我约同学去踢球,打电话时会说,下午4点在体育场会合,而不会说今天16点在体育场会合。(师:也有道理)
生5:我反对×××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记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的几点几分,而12时记时法一看就明白。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记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我认为24小时记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记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认不出“早上、下午、晚上”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
生6:可以标上AM表示上午和PM表示下午。
生7:标上AM和PM,中国人又看不懂了怎么办?
……
师:还是用24时记时法简明。生活中,还有哪儿用24时记时法?
生8: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广播电视等。
经过一阵的激烈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转而认为“24时记时法”好。这时黄老师说道:其实,一些部门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记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都采用24时记时法。12时记时法由于早上、晚上几点很明确,生活中特别是交流对话中应用很广泛。
学生在辩论中逐渐领悟到其实二者并无好坏之分,只不过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艺术。关注过程,让学生在知识充分展开的过程中、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三、反思中关注优化,着眼提升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教与学都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弗赖登塔尔教授认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思维活动,通过反思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参与。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运用了什么方法?是否能找到更简洁的方法?有没有更好、更有趣的解题方式?部分学生经常会满足于完成,而不愿去寻求多种答案或探究最优方法,这时教师巧妙的引导能激发学生们探究的激情,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一次数学兴趣辅导课上讲解找规律填数:
(1) 2、5、10、17、26……第100个数是( );
(2)如上图所示,将一个圆切50刀,最多能把这个圆分成( )块。
对于第1题,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规律:依次增加3、5、7、9、11……,首先要求出从第99个数到第100个数时须增加多少,项数为99,再求出末项为198,然后求出这一列等差数列的和3 5 7 9 …… 198,最后再加上第一个数,结果为10001。虽然学生会做,但比较繁琐。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假如是求任意個数呢?能不能从对应的序号上找到一些规律呢?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开始反思、探究,终于发现了所填数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序号的平方加1即为所求,第100个数就是100×100 1=10001。原来这么简单,学生的喜悦难以表达,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反思、追问、探究出的规律。第2题也与第一题有异曲同工之妙。未探究前,学生往往从数字间关系中找规律:2、4、7、11……(规律是 2, 3, 4, 5, ……)。有了第一题的体验与探究,几个学生马上也从序号与块数间去找规律,结果很快找到了解题捷径:第N刀最多可切出 1 1 2 3 4 …… N 块。因此本题的答案是1 1 2 3 4 …… 50=1226(块)。通过反思、提升了学生参与的层次,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需要教师的精心预设,需要教师对课堂上动态生成资源的把握,更需要师生的共同反思、寻找对策。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中更新课堂、发展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