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北大、清华,我的眼里只有你”这则标题,您可千万别以为我有无限的衷肠要对两所名校倾诉,我不过是想代全国重点中学的校长们为二校献上一曲单恋的情歌。虽说北大、清华这两所举全国之力发展起来的大学在办学成就、国际国内影响等方面要领先于国内其他高校,但是单凭这些要想征服与之并无多大瓜葛的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们的芳心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让其成为众多中学校座们“梦中情人”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时下的教育行政部门差不多都在用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数来衡量一所中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一所中学的办学水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上面领导如此要求,下面那些捧着领导饭碗的中学校长们又焉敢等闲视之?在如此大环境下,是否有学生、有多少学生考取北大、清华往往也就成了度量今天各重点中学是否达到“高精尖”水平的最重要、也是最好使唤的标尺。
记得文革刚结束那会儿我们参加高考,全国招收的大中专学生数还不及今天研究生的招生量,各中学之间至多也就是比比升学率,至于学生考取的是北大还是南大是没有多少人去计较的;后来随着本科规模的扩大,中学之间又比起了“本科率”;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大专都升格为本科,不少学院都升格成了大学,中学之间又比起了“一本(重点本科)率”;如今对重点中学来说,“一本”已无太大的吸引力,北大、清华的考取率便成了各重点中学孜孜追求的目标。不少地区甚至出台政策,对考取这二校的中学和考生给予经济上的重奖,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更是名利双收,令人称羡。
其实,北大、清华一年也就招收那么数千名学生,分派到各省市的名额多则上百、少则几十,这对各省市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庞大的考生群体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可遇而不可求。没有超一流的实力,谁也不敢轻言成功。为了这寥寥数朵“名花”能“花落自家”,许多学校首先便在挖掘优质生源上下功夫,有的甚至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敝省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中学,率先推出了“省招班”的形式,以免费入学、提供奖学金、资助生活费等令人眩目的优惠条件争抢外地优质生源,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优秀生源几乎被一网打尽。为了留住这些“名校坯子”,我所在的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少学校只得推出“耐心说服,重金留人”的策略,使得不少中考冒尖的学生成为待价而沽的角色。在一些学校里,已经录取注册了的学生都可能随时蒸发,加盟其他学校。这在中学学籍管理上造成了极大混乱。
这种瞄准北大、清华的育人模式,使得绝大多数重点中学都将“培优”与“磨尖”当作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举措之一便是划分“强化班”与“普通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优质教育资源都施加在了那些“可塑之材”上。其结果便是优等生不堪重负,营养过剩;后进生营养不良,嗷嗷待哺。学生两极分化便成了这类学校的通病。再就是课程安排上喧宾夺主,不少学校将原本属于学生课余爱好、应该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的学科奥赛训练提高到了“优先发展”的地步。学科奥赛是取得保送和自主招生资格的重要途径,所以不少中学要求强化班的学生全员参加培训,严重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时下的学科奥赛内容往往与高考内容脱节,长时间、高强度的奥赛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少学生高考学科的复习,这便造成了不少学生“竞赛无斩获,高考亦荒废”的不良后果。
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考试成了通向北大、清华的一条捷径。于是,争取自主招生指标便成了各重点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力强的可以通过各种竞赛、表彰、创造发明抢得机会,实力弱的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关节有时也能起到出奇制胜之效。这在近两年的自主招生中已见端倪。中国当下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本身“能见度”就不高,如果中学、家长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关系跑要指标屡屡得逞,其在公众眼中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其实,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考学校也是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北大、清华还是中专、技校。眼睛只盯着北大、清华,实在是将我们的基础教育逼上了绝路。前些日子我家邻近的一位曾获市中考状元、省高考榜眼被京城一所顶尖大学录取的女孩休学回家,原因是进入大学后因难以再在班级“数一数二”而患上了精神抑郁。时时处处追求“顶尖”,最后却落得精神抑郁,应该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如果要分析一下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我们中学的育人模式与评价方式大概也有着脱不尽的干系。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萧田
记得文革刚结束那会儿我们参加高考,全国招收的大中专学生数还不及今天研究生的招生量,各中学之间至多也就是比比升学率,至于学生考取的是北大还是南大是没有多少人去计较的;后来随着本科规模的扩大,中学之间又比起了“本科率”;再后来几乎所有的大专都升格为本科,不少学院都升格成了大学,中学之间又比起了“一本(重点本科)率”;如今对重点中学来说,“一本”已无太大的吸引力,北大、清华的考取率便成了各重点中学孜孜追求的目标。不少地区甚至出台政策,对考取这二校的中学和考生给予经济上的重奖,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更是名利双收,令人称羡。
其实,北大、清华一年也就招收那么数千名学生,分派到各省市的名额多则上百、少则几十,这对各省市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庞大的考生群体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可遇而不可求。没有超一流的实力,谁也不敢轻言成功。为了这寥寥数朵“名花”能“花落自家”,许多学校首先便在挖掘优质生源上下功夫,有的甚至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敝省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中学,率先推出了“省招班”的形式,以免费入学、提供奖学金、资助生活费等令人眩目的优惠条件争抢外地优质生源,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优秀生源几乎被一网打尽。为了留住这些“名校坯子”,我所在的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少学校只得推出“耐心说服,重金留人”的策略,使得不少中考冒尖的学生成为待价而沽的角色。在一些学校里,已经录取注册了的学生都可能随时蒸发,加盟其他学校。这在中学学籍管理上造成了极大混乱。
这种瞄准北大、清华的育人模式,使得绝大多数重点中学都将“培优”与“磨尖”当作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举措之一便是划分“强化班”与“普通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优质教育资源都施加在了那些“可塑之材”上。其结果便是优等生不堪重负,营养过剩;后进生营养不良,嗷嗷待哺。学生两极分化便成了这类学校的通病。再就是课程安排上喧宾夺主,不少学校将原本属于学生课余爱好、应该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的学科奥赛训练提高到了“优先发展”的地步。学科奥赛是取得保送和自主招生资格的重要途径,所以不少中学要求强化班的学生全员参加培训,严重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时下的学科奥赛内容往往与高考内容脱节,长时间、高强度的奥赛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少学生高考学科的复习,这便造成了不少学生“竞赛无斩获,高考亦荒废”的不良后果。
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考试成了通向北大、清华的一条捷径。于是,争取自主招生指标便成了各重点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力强的可以通过各种竞赛、表彰、创造发明抢得机会,实力弱的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关节有时也能起到出奇制胜之效。这在近两年的自主招生中已见端倪。中国当下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本身“能见度”就不高,如果中学、家长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关系跑要指标屡屡得逞,其在公众眼中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其实,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考学校也是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无论北大、清华还是中专、技校。眼睛只盯着北大、清华,实在是将我们的基础教育逼上了绝路。前些日子我家邻近的一位曾获市中考状元、省高考榜眼被京城一所顶尖大学录取的女孩休学回家,原因是进入大学后因难以再在班级“数一数二”而患上了精神抑郁。时时处处追求“顶尖”,最后却落得精神抑郁,应该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如果要分析一下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我们中学的育人模式与评价方式大概也有着脱不尽的干系。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