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做的是一场“流水席”式的研讨尝试:从日本2010年《文学》期刊中“异性装文体”的提法开始讨论,讨论到日本的川端康成的小说《女学生》、中国古代的曹丕和李白的诗歌,再到伍尔夫的小说风格,直到当今北京上演的孟京辉惊世骇俗的话剧《柔软》,同时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介绍、梳理、揭示、探求了诸多时代和诸多种类文化中共同存在的“异性装”特性形式的表达方式,并试图通过文学艺术形式的“另类方式”的探寻,追寻艺术后面的人类尚未被完全解密的心理生理上的“幽暗的间性部位”,从而进一步探寻人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