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需求两极化发展,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样,需要多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国际经贸专业 市场竞争环境 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39-02
近十年来,在国家积极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在外贸领域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培养和培训国际经贸专业人员是大势所趋,也成了高校培养人才任务的当务之急。民办学院由于其专业设置的相对自主、民营机制“双师型”“技师型”教师聘任机制相对灵活,根据市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紧密,国际经贸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广泛设立,毕业生连年增加。
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需求两极化发展,一方面,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高素质人才需要实际操作经验的培养,需要在市场中锻炼,具有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低端人才由于外贸行业经营过程的科学化和自动化,需求趋近饱和。
因此,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样,需要多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
与前几年经贸专业招生火爆的景象相比,近年来,国际经贸专业已经成了就业比较困难的鱼腩专业之一。大多数国贸专业毕业生应聘被拒也成了一种常态。但如果关注招聘网站或参加人才招聘市场就会发现,企业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这种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业招聘不到需求人才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觉得你没有达到他们所要求的标准,反映了高校培养人才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国贸专业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其操作性非常强,业务过程非常复杂,设计面非常广,操作难度非常大:而且整个业务过程不是一个常态,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甚至不知如何下手,这需要有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还要有经验的积累才能解决。而我们大多数院校现行教学模式是做不到的。专业结业后,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和处理实际业务操作中的问题,不知道风险所在及如何避免,甚至连基本的审证制单都不会操作,这连企业基本的用人标准也达不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屡屡应聘而被拒的原因了。如果你不出校门就已经经历过整个业务过程的实战操作,出了校门就能独立操作业务,应聘还会被拒吗?相信你也已经有了答案。
虽然国家外部贸易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在银行、保险、财务、管理等许多服务领域,均需大量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能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全球沟通的人才。据有关部门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五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十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五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名该行业人才,尚有一百万人才的大缺口。虽然我国的外贸行业又遇到一个发展良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国际经贸人才都能受到企业的青睐,这是因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比如目前具有单证员证书者非常少,有证书者月薪一般可达五千元,而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入外贸、外资企业工作,一般都是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如果大学毕业生求职前取得单证员证书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比一般白领高得多。有业内人士估计,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涉及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50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根本做不到每个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都有律师的协助。而涉外律师的收入相当可观,除了涉外法律案件一小时的咨询费可达数百美金。根据近两年的行业发展,当前急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奥运、世博会相关的建设,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了解了国际经贸专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现状,我们尝试如何解决这种困境,既能帮助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又能实现大学生就业这样的民生工程。我认为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独立学院办学合理定位,强化职业能力教育。独立学院将教育方向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和竞争力。
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就要从市场需求出发,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提供岗位的相关技能,需要一个培训锻炼的过程,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换个角度,选择有经验的人员,就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高校培养的学生先天就带有竞争的劣势。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注入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国际经贸专业在独立学院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灵活吸收有经验、有实操技能的企业专门人才来校任教,从事实习实训等锻炼,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应用,增加实务等课程,不拘泥于课本,从企业操作出发,设计训练课程,强化语言沟通能力,商务外语增加外教交流机会,从而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综合实力。 2.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和规划,注重过程教育。当前就业形势日趋困难的形势下,职业指导工作绝不是只针对应届毕业生, 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就业指导与规划应当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灌输, 通过规划和指导,让学生明晰人生走向,必要的话,让学生家长了解专业就业前景,及早地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独立学院在职业指导时,不光要注重就业能力、竞争力的提高,更好在就业心态、竞争意识、挫折教育等方面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独立学院的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外语基础较差,这又是从事外贸行业必须加强的技能,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入学时向每位学生灌输国贸专业是涉外专业,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教育在一年级时,结合入学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大二时,学好专业知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从业、技能证书的情况。大三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创造实习实训机会,锻炼动手能力。大四时,进行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开展求职技巧、面试等辅导,对具体择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这样全过程的不断渗透和提高,让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具有“专业知识 技能证明 招聘技巧”的技能储备。
3.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意识和挑战精神的树立是大学生能够完成就业的重要心理准备。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贸行业遇到一个发展良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国际经贸人才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后针对于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归纳出几点建议:
第一,打好英语基础,口语沟通能力是成功的阶梯。
第二,任何时候不要丧失就业信心,及时遇到挫折,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总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三,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如果觉得自己有足够时间及勇气,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增加自身竞争力。
第四,独立学院毕业生,不应因自己的学校而低人一等,应该充实自己,厚积薄发,并考取一些资格认证,成为集国贸、金融、法律、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第五,在校期间,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添加工作经历,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5.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职业,2005.
[3]罗东霞,基于就业能力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学教育,2004.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国际经贸专业 市场竞争环境 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39-02
近十年来,在国家积极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和高校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在外贸领域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培养和培训国际经贸专业人员是大势所趋,也成了高校培养人才任务的当务之急。民办学院由于其专业设置的相对自主、民营机制“双师型”“技师型”教师聘任机制相对灵活,根据市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紧密,国际经贸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广泛设立,毕业生连年增加。
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中低速发展的新常态下,国际经贸人才需求两极化发展,一方面,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高素质人才需要实际操作经验的培养,需要在市场中锻炼,具有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低端人才由于外贸行业经营过程的科学化和自动化,需求趋近饱和。
因此,民办高校国际经贸专业面临市场竞争环境复杂多样,需要多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
与前几年经贸专业招生火爆的景象相比,近年来,国际经贸专业已经成了就业比较困难的鱼腩专业之一。大多数国贸专业毕业生应聘被拒也成了一种常态。但如果关注招聘网站或参加人才招聘市场就会发现,企业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这种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企业招聘不到需求人才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觉得你没有达到他们所要求的标准,反映了高校培养人才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国贸专业同其他专业不同的是,其操作性非常强,业务过程非常复杂,设计面非常广,操作难度非常大:而且整个业务过程不是一个常态,仅靠书本知识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甚至不知如何下手,这需要有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还要有经验的积累才能解决。而我们大多数院校现行教学模式是做不到的。专业结业后,除了书本知识之外,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和处理实际业务操作中的问题,不知道风险所在及如何避免,甚至连基本的审证制单都不会操作,这连企业基本的用人标准也达不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屡屡应聘而被拒的原因了。如果你不出校门就已经经历过整个业务过程的实战操作,出了校门就能独立操作业务,应聘还会被拒吗?相信你也已经有了答案。
虽然国家外部贸易环境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量最大的国家,在银行、保险、财务、管理等许多服务领域,均需大量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能利用网络营销进行全球沟通的人才。据有关部门估计,即使仍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五年内国内拥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数量将达到36万家,是现在外贸企业数量的两倍,仅按每家新增企业需要十位外贸专才计算就需要180万人,而根据国家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13万人左右,即使13万人全部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五年内也只能培养出65万名该行业人才,尚有一百万人才的大缺口。虽然我国的外贸行业又遇到一个发展良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国际经贸人才都能受到企业的青睐,这是因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水平运行状态,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比如目前具有单证员证书者非常少,有证书者月薪一般可达五千元,而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入外贸、外资企业工作,一般都是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如果大学毕业生求职前取得单证员证书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比一般白领高得多。有业内人士估计,现在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涉及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上海五千多名律师中只有50名左右的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根本做不到每个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都有律师的协助。而涉外律师的收入相当可观,除了涉外法律案件一小时的咨询费可达数百美金。根据近两年的行业发展,当前急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奥运、世博会相关的建设,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了解了国际经贸专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现状,我们尝试如何解决这种困境,既能帮助高校完善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又能实现大学生就业这样的民生工程。我认为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独立学院办学合理定位,强化职业能力教育。独立学院将教育方向定位于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和竞争力。
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就要从市场需求出发,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能完全满足提供岗位的相关技能,需要一个培训锻炼的过程,这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换个角度,选择有经验的人员,就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高校培养的学生先天就带有竞争的劣势。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中注入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国际经贸专业在独立学院发展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灵活吸收有经验、有实操技能的企业专门人才来校任教,从事实习实训等锻炼,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应用,增加实务等课程,不拘泥于课本,从企业操作出发,设计训练课程,强化语言沟通能力,商务外语增加外教交流机会,从而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综合实力。 2.加强大学生职业指导和规划,注重过程教育。当前就业形势日趋困难的形势下,职业指导工作绝不是只针对应届毕业生, 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就业指导与规划应当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灌输, 通过规划和指导,让学生明晰人生走向,必要的话,让学生家长了解专业就业前景,及早地为学生就业搭建桥梁。独立学院在职业指导时,不光要注重就业能力、竞争力的提高,更好在就业心态、竞争意识、挫折教育等方面完善心理疏导机制。
独立学院的国际经贸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普遍外语基础较差,这又是从事外贸行业必须加强的技能,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入学时向每位学生灌输国贸专业是涉外专业,学好语言的重要性。
独立学院学生的职业教育在一年级时,结合入学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和职业的关系。大二时,学好专业知识,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从业、技能证书的情况。大三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创造实习实训机会,锻炼动手能力。大四时,进行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开展求职技巧、面试等辅导,对具体择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解答。这样全过程的不断渗透和提高,让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具有“专业知识 技能证明 招聘技巧”的技能储备。
3.机遇与挑战并存,危机意识和挑战精神的树立是大学生能够完成就业的重要心理准备。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贸行业遇到一个发展良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国际经贸人才都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后针对于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归纳出几点建议:
第一,打好英语基础,口语沟通能力是成功的阶梯。
第二,任何时候不要丧失就业信心,及时遇到挫折,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总会找到合适的工作。
第三,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如果觉得自己有足够时间及勇气,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增加自身竞争力。
第四,独立学院毕业生,不应因自己的学校而低人一等,应该充实自己,厚积薄发,并考取一些资格认证,成为集国贸、金融、法律、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第五,在校期间,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添加工作经历,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5.
[2]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职业,2005.
[3]罗东霞,基于就业能力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科学教育,200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