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是学生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阶段。本文从高中生公民意识内涵出发,研究新时代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以及如何提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以期望能为推进相关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中生 公民意识 培养
一、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
公民(politics)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本义是“城邦中的人”。公民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的演进,但是本质上是由所处时期的国情、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公民意识的概念是基于公民的概念之上的,由于公民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因此公民意识可以解释为一国国民对本国国情、社会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公民意识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系统,包括了遵守法律的精神、爱国意识、自由民主意识等,也是公民对社会自主发展的自觉反映。
(二)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内的公民意识塑造的黄金阶段。我们必须围绕公民意识的内涵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培养。培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主体意识教育:包括公民资格与身份教育、公民自身的独立自主教育等;
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高中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探寻知识。
2、权责意识教育:在教学中应注意向学生强调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公民应该主动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履行该相应的义务。
3、民主法治意识教育:现代高中生处在青少年阶段,本身对于民主与人权有着一定的追求,但对法律的认识相对不足,因此相对应地加强法治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民主和法治的观念。
二、新时代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三观正在形成的时期,但是有些意识具有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正确引导培养这个新时代高中生以公民意识为代表的社会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我们国家强调“以德治国”,这个德治大方针反映在高中教育中就是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守法、乐于奉献的新时代公民。因此在德育课程的设计中很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高中生,也是将来的合格公民,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开始定型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追求个性,自我中心感比较强。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对他们的个性追求和社会认知的发展不正确引导的话,很容易受到社会公德负能量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从而提升青少年犯罪率。因此,利用高中的教学加强对他们的公民意识培养,有利于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在遇到各种矛盾冲突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在社会实践中用基本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高中的健康成长。
三、提升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效果的途径
(一)发挥政治教师在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的公民意识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公民意识的高低。但是目前,我们很多的高中政治老师自身的公民意识很欠缺,还有很多教师受到社会负能量信息的影响,师德失范、素质低下,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缺乏认同感,影响了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因此,政治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充分提高自身师德修养,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好榜样,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在自我提升基础上,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公民意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参与公民生活
我们知道意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因此实践是意识培养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公民意识教育除了要重视课堂理论学习外,还必须把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课后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公民身份,主动去提高自身公民素质,使课堂传授的公民知识与生活环境中的公民行为知行合一,融为一体。首先,可以创立公民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开展和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比如将民主选举的形式开展到班级、学生会、社团的干部竞选中去,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开展一些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例如参与环保绿化活动,维持交通秩序等,通过参加这些社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和实践的基础上感知公民身份,以此提高对公民的理性认识,在有序的社会实践中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结语
公民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重要的意识形态,只有高水平的公民意识才能推动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腾飞。高中生作为新时代国家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遠。然后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如何,离不开高中政治老师的教学活动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各种生活实践中累积的经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探索出更合理有效地培养新时代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娜.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韩东.高中思想政治课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4.
[3].李玉莲.批判性思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9.
关键词: 高中生 公民意识 培养
一、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内容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
公民(politics)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本义是“城邦中的人”。公民的概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的演进,但是本质上是由所处时期的国情、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公民意识的概念是基于公民的概念之上的,由于公民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因此公民意识可以解释为一国国民对本国国情、社会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公民意识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系统,包括了遵守法律的精神、爱国意识、自由民主意识等,也是公民对社会自主发展的自觉反映。
(二)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内的公民意识塑造的黄金阶段。我们必须围绕公民意识的内涵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培养。培养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主体意识教育:包括公民资格与身份教育、公民自身的独立自主教育等;
主体意识的培养:培养高中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的探寻知识。
2、权责意识教育:在教学中应注意向学生强调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公民应该主动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履行该相应的义务。
3、民主法治意识教育:现代高中生处在青少年阶段,本身对于民主与人权有着一定的追求,但对法律的认识相对不足,因此相对应地加强法治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民主和法治的观念。
二、新时代培养高中生公民意识的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三观正在形成的时期,但是有些意识具有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各种矛盾冲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正确引导培养这个新时代高中生以公民意识为代表的社会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
我们国家强调“以德治国”,这个德治大方针反映在高中教育中就是加强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合格、守法、乐于奉献的新时代公民。因此在德育课程的设计中很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出各方面均衡发展的高中生,也是将来的合格公民,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开始定型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追求个性,自我中心感比较强。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如果对他们的个性追求和社会认知的发展不正确引导的话,很容易受到社会公德负能量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从而提升青少年犯罪率。因此,利用高中的教学加强对他们的公民意识培养,有利于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在遇到各种矛盾冲突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并在社会实践中用基本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高中的健康成长。
三、提升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效果的途径
(一)发挥政治教师在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的公民意识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公民意识的高低。但是目前,我们很多的高中政治老师自身的公民意识很欠缺,还有很多教师受到社会负能量信息的影响,师德失范、素质低下,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缺乏认同感,影响了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因此,政治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充分提高自身师德修养,遵守基本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好榜样,增强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此外,教师还要在自我提升基础上,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创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公民意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参与公民生活
我们知道意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因此实践是意识培养的最好途径之一。因此公民意识教育除了要重视课堂理论学习外,还必须把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课后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环境中感受公民身份,主动去提高自身公民素质,使课堂传授的公民知识与生活环境中的公民行为知行合一,融为一体。首先,可以创立公民生活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开展和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比如将民主选举的形式开展到班级、学生会、社团的干部竞选中去,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开展一些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例如参与环保绿化活动,维持交通秩序等,通过参加这些社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和实践的基础上感知公民身份,以此提高对公民的理性认识,在有序的社会实践中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
四、结语
公民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重要的意识形态,只有高水平的公民意识才能推动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腾飞。高中生作为新时代国家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遠。然后高中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效果如何,离不开高中政治老师的教学活动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各种生活实践中累积的经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探索出更合理有效地培养新时代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娜.高中《政治生活》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韩东.高中思想政治课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D].聊城大学,2014.
[3].李玉莲.批判性思维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