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重在提高学生素质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正确认识素质和素质教育,如何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落实素质教育是我们当前小学思品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目前一些家长和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谈起,简要分析阐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应该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小学 思想品德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解释《义务教育法修正草案》时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首位应是德育。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重点解决“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
  课程目标强调提高学生素质。那么什么是素质?素质也可以称为素养,它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体结构、要素及质量水平。简而言之,素质就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所具备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但是,现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和家长对素质普遍存在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
  
  【误区一】“多参加课外活动才能提高素质”
  
  小学一、二年级加强了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三至五年级增加了关心和帮助贫困家庭、灾区人民的教育,加强了关心他人的教育。而且在小学的教学内容和行为要求中,还增加了“会与教师交换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要自信,不自卑”等内容。于是乎,一上思想品德课,教师就把学生带到校外,也不管环境、天气、学生心理,美其名曰见多识广。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才是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尤其是农村小学)。在有条件或有余力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也是必要的,但不是必须的。不管孩子的兴趣,不管自身所处的环境,更不管是不是课堂教学需要都要去课外学习是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
  
  【误区二】“品德教育是孩子以后的事,现在给他们讲也不懂,不如让给数学语文”
  
  现在一些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还是受到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和家长普遍对思想品德教学认识不够,认为:一个人品德的养成是上了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以后的事情,或者是随着孩子知识的增长,品德也会自然而然地增长;成绩还是首要的,它首先保证孩子可以选择好的初中,甚至是城里重点初中。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小时候养成的。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良好心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误区三】“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就是无论琴棋书画,都得让学生学一手”
  
  随着近年来小学生人数的锐减,争夺小学生源使得许多学校各想奇招,其中利用人们对素质的错误认识,侵占思品课堂加艺术课程就是其中典型一例(尤其在农村一些民办学校)。现在许多家长很容易把素质片面地理解为“琴棋书画”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会画画、下棋、弹电子琴、写毛笔字等等高兴不已。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限于这些方面,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包括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涉及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生存能力、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个性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培养。
  要走出误区,我们就应该冷静下来思考,到底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扭转当前思品课堂的颓势,来培养、提高孩子的素质。
  
  1、重在平日,身教重于言教
  生活如小河一般源远流长,不像大海那样汹涌澎湃,不像瀑布那样一泻千里。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注意日常的点点滴滴,把对孩子素质的培养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正是我们教师和家长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我们应该从小事入手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其从小就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在这方面,言教不如身教,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孩子行动的表率。
  
  2、正视失败,敢于面对挫折
  如今,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及社会大环境往往导致他们习惯于表扬和鼓励,经不起批评和打击,心理素质欠佳。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一半。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为什么有的人浮浮沉沉之后依然挺立?为什么有的人就淹没在波浪之中一蹶不振?这与一个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失败有关,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更应该让孩子尝试一下失败,然后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再度尝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3、坚持不懈,不可一暴十寒
  坚持是做任何事的准则,培养孩子的素质更要如此。
  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但缺乏坚持的毅力,很容易虎头蛇尾。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帮助孩子度过“考验期”。首先,我们要对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其次,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我们思想品德老师所肩负的任务,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天就能得到明显的回报或表现,它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我们小学老师更是在奠基,所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恒心尤为重要。
  
  4、结合实际,方法灵活多样
  教育应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结合孩子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保证。事实上,应深入分析当地教育实际和孩子特点及其优势所在,然后再考虑在孩子的道德养成上该侧重那些方面。另外,我们还可以在选取方法时随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用单一的途径和方法来上思品课,是无法激起孩子的兴趣和提高孩子的素质的。
  经验在于不断地摸索,理论来自真正的实践。我们应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育人中学会育人。这样,才能真正将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在孩子们身上实现,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下一代。
其他文献
国庆节放假回来,像往常一样,我带着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走进了四(2)班的教室。这节科学课的活动内容就是研究植物的《根和茎》,其中有这样一个活动:把花的茎分两个部分分别插在不同颜色的水里,让学生了解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  “十一”放假前,我把这个活动布置给同学们,并且告诉他们用康乃馨或百合来做这个实验,效果比较明显。我自己也在放假前,把花插在了不同颜色的水中,满以为回来后,可以看到一朵花上有两种颜色。可
期刊
近几年来,有关天体物理方面的知识成为高考热点,尤其是“地球物理”内容的考查更是如此。从试卷抽样调查分析看,此类试题难度系数相对较大,得分往往较低,那么这类试题难在何处呢?  例题1:(上海高考)古希腊某地理学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6月21日正午时刻,在北半球A城阳光与铅直方向成7.5o角下射,而在A城正南方,与A城地面距离为L的B城,阳光恰好沿铅直方向下射,如图1所示,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可示为平行光,
期刊
     
期刊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初三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在现行初中教材中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因此,当采用常规的方法难以达到配平目的时,往往令许多初三学生感到棘手。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有所领悟。现将一种简便的方法归纳如下:  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当采用最小公倍数法可配平大多数元素的原子,只有个别种类元素的原子尚难以配平时,可采用先配成分数,再在各化学式前统一乘以该分数的分母
期刊
理科教学有些枯燥,多数人有此看法。化学这门学科还好些,因为可以做点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调调学生胃口。但也并非所有重难点知识都可在实验过程中讲解,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用了一些似诗或诗的句子参与,收效颇好。  在此仅举几例,供大家参考。  中学化学中,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其还原易清晰掌握,我是这样总结的:  查查装置气密性,放入药品再验纯;反应之前先通氢,排尽空气再点灯;黑变红后
期刊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征的综合体现,而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
期刊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这也给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好机遇,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立体性,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转变:    一、教学思想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就要
期刊
初中新的历史教材简了内容、繁了备课,易了学生、难了老师,难就难在教学模式的转换和方法的更新。    一、新历史教师需要新思想    新历史教师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有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野,从旧的模式化教学转向学生个性化教学,由传授式教学转向引导性教学,由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转向兴趣化教学,有意识地引发学生有意注意,防止其产生厌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体、方法为媒体
期刊
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科学的进步而开设,主要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初中生物教师应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理论教学结合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是面对全体学生,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的运用,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对新课程中生物理论、知识点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 
期刊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智慧的火花。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精神武器,是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同任何科学理论不是僵死的教条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不断发展的,它必将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因此,我认为高中哲学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当今时代在哲学上新的观点和理论充实到教材中来,给学生以新的美感和感召力。    一、时代产生了哪些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