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机 构】
:
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25 上海第二医
【出 处】
:
中华血液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95年16期
其他文献
对一例变异型易位t(11;17)(q23;q21)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一个新的含九个锌指结构的基因——早幼粒白血病锌指基因(PLZF)。该基因位于11q23,在t(11;17)中与维甲酸受体α基因发生了重排,形成位于der(11)和der(17)上的两个融合转录单位。t(11;17)中RARα基因的断裂点亦位于A和B区之间,其B-F区域与PLZF的激活区以及第1,2两
应用DNA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了T细胞受体(TCR)δ基因重排的研究,并获得了3个ALL患者TCRδ基因的V-(D)-D结合部顺序(N顺序)。证明ALL,特别是B细胞ALL中,TCRδ基因不完全重排的发生率比较高,最常见的两种重排类型为Vδ2-(D)-Dδ3和Dδ1/2-Dδ3。δ基因的不完全重排是早期淋巴分化调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δ基因V-(D)-J结合部
用单克隆及多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5例正常小儿及46例不同贫血患儿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发现不同贫血患儿sTfR水平与对照(4.54±1.08mg/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溶血性贫血组(9.94±3.32mg/L)与缺铁性贫血组(13.92±4.45mg/L)显著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组(2.06±0.82mg/L)显著降低,纯红再障最低,重型再障显著低于慢性再障值。s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双扩增PCR方法检测了44例慢性期、缓解期及加速(或)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bcr/abl mRNA,所有患者均为阳性。各期患者均以表达b3a2融合方式为主。14例患者单用α-2b干扰素或合用小剂量羟基脲治疗后,13例患者bcr/abl mRNA仍阳性,有3例单次扩增结果阴性,提示白血病细胞负荷较低,1例孤立性骨髓外粒细胞白血肉瘤患者经治疗后复查bc
作者观察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自发分泌及在脂多糖(LPS)诱导下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并用咐醇酯(TPA)等5种诱导分化剂诱导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I-60细胞,探讨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与TNFα分泌之间关系。结果:6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在LPS诱生下可以分泌TNFα,其中3例在无LPS时还可自发分泌TNFα。用TPA等诱导分化后部分原代白血病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