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从这里开始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yunhui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习作的及时反馈、准确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对学生某一次或某一个阶段的习作练习给出一个等第或者说是终结性的结论,而是要通过全面、具有引导性的评价,来激发学生进一步修改习作,再次令习作得到升格,从而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能够真正有一些新的发展,得到进步与成长。本着这样一个目标,笔者在习作教学的评价环节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指导方法,同伴互改,激发兴趣


  单一的评价会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 而采取师生共同批改作文的方式,则既能激发学生阅读习作、修改习作的兴趣,又能适当减轻老师的批改负担。但是,学生批改习作可不是放手任由他们去做,得慢慢培养学生这样一种能力。我们可以教给学生“四遍批阅法”。第一遍,读文章,找出其中错别字、错标点,用规范的符号标注出来,错字打叉、别字打钩,然后在订正栏里打上半框,等同伴在框内订正好错别字以后,给这个半框封口,错标点直接用符号改过来。第二遍,再读文章,改病句,将有语病的地方用修改病句的符号在原位上修改,同时,将病因写在批注栏内,如“语句不完整、语句重复啰嗦、语句词序颠倒、语句中词语搭配不当、用词不当”等病因,这样的病因标注可作为眉批。第三遍,欣赏文中的好词佳句,好词包括“ABB、AABB、ABAB”等叠词,也包括运用恰当、准确的成语等,还包括描写或运用得特别准确到位的动词、形容词等。佳句包括描写得特别生动的语句,或者是运用修辞手法非常恰当的语句。标注出这些好词佳句的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在评语栏内写出自己欣赏它的理由。这些理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写,如“这个词(这句话)真生动!这个词(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什么怎么样的特点”等等。第四遍,写总评,也就是在阅读欣赏完整篇习作之后,在文末写上对文章的总体评价。起初尝试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模式,围绕“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写得具体吗?(如果具体,是因为抓住了什么来写的,如果不具体,又是因为什么内容没有写具体呢?)感情表达出来了吗?结构完整吗?语句通顺吗?”这样一些方面来写总评。这样四遍下来,老师带领学生把评改习作的过程走了一遍,学生在批阅同伴作文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检查、修改一篇作文的通常步骤与方法,也更了解到一篇好的作文需做到的几个方面: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有真情实感等等。
  当然,仅仅评改不是目的,活儿才做了一半。学生互评互改完毕之后,老师要收上来全部过目,对学生写的作文过目,也要对学生写的评语过目。对学生没有改出的错别字以及没有评点到的地方进行补充评改;还要对学生写得不规范的评语进行指导性修改。

二、即时反馈,趁热打铁,留住激情


  以上说的师生共批作文的方式适用于高年级的部分习作,受到课时数的限制,并不是每一篇习作都可以这样尝试,更多的时候,还是需要老师们亲力亲为地批改好学生的习作。我们平时一般是一周两堂作文课,安排连上,上完后就要等下一周才会再有作文课,因此作文课每周的跨度比较大,于是不免会有下面这样的场景出现。这一周的习作课上老师进行了精心的作前指导,学生滿怀写作热情完成了一篇习作,内心十分期待老师赶紧评阅完,反馈到他。但由于班容量大,学生数多,老师差不多要一周左右才会把整班的作文全部批改完。而这个时候,一周过去了,说实话,学生对于上周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可能都不太记得了,而又到了作文课,老师带着上次的作文来讲评了。这样,老师就得先花时间复习上周的作文要求 ,重提作文指导中的相关重点,待学生又回到上次习作的记忆中时,才会针对老师下发的评改后的习作回顾,反思,并根据评改意见再次修改。这样一个习作的过程,显得有些低效,因为学生的热情在上周被点燃,又在一周时间中慢慢消灭,现在重新被点起需要消耗“重启”的时间。那么对于这个问题,能否进行调整,更适当地安排好讲评习作的时间,让学生的写作热情保持住,不用冷却后再重新加温呢?
  我们不妨这样试一下“化整为零”的操作方式。今天上的作文课,学生的作文交上来了,能批改完几本,第二天语文课就带去几本,在正课前花几分钟时间讲评这几本,点评写得好的段落文句,同时指出有问题的文章,商讨修改意见。在这一周到下一周作文课之间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围绕上次作文的主题进行几分钟的研讨。这样及时反馈,趁热打铁,既缩短了一次写作、讲评、修改的周期,提高了效率,也留住了学生写作的激情。在作文本返还到同学手中的时候,一定要安排小组传阅、交流互改这样一个环节,孩子们作文的读者一定不可以只有老师一个人,要在相互传阅的过程中彼此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使作文进一步升格。

三、积极评改,全面参与,共同提升


  在作文讲评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有时甚至是一个精彩的句子或者是特别的用词,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位老师的习作讲评课,课始,带领学生回顾习作要求,以“榜上有名”来表扬本次习作中出彩的学生和有新进步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进入“佳作欣赏”,引导学生从条理清楚、有详有略、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等多种写作方法的角度来赏析佳作;再接着“文海拾贝”,围绕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赏析从学生习作中选出来的优美句段;然后进入“出谋划策”阶段,以一个不太成熟的习作段落为例,全班一起来当当小老师,出出主意,怎样把它修改得生动传神;最后是“锦上添花”环节,全班抱着“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态度,修改自己的习作。
  另外,学生参与评价时,可以从“欣赏”与“挑刺”两个方面展开。优秀习作中也能找出值得改进的地方,可以推敲遣词,可以斟酌用句,这是“挑刺”。较差的习作中也可能存在某一处亮点,用“放大镜”寻找,毫不吝惜地夸赞。这样的欣赏,能给一些怕写作文的孩子无穷的动力,让他们不惧怕习作。
  班上有一个学生,写出来的文字老是语无伦次,我批改他的草稿时总是双眉紧皱。有一回,写《身边的小能人》,我在他的习作中发现他用了一个成语“抑扬顿挫”,但是用得不恰当。我私下找了这名学生,在给他面批时,让他回顾了“抑扬顿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告诉他正确的用法,在评讲作文时,我读了他修改后的句子“高晗祺弹奏的古筝曲子真好听,抑扬顿挫,听得评委们都入迷了!”我表扬他成语用得好,并鼓励大家支招,怎样将曲声写得更动听。同学们纷纷支招:如能写写曲子的抑扬顿挫,声音轻柔时像什么,高亢时像什么,婉转时像什么,那就更生动了。他听取了大伙儿的意见,再次修改后,写成了这样一段话:“高晗祺弹奏的古筝曲子真好听,时而高亢,像一道道瀑布正从峰顶倾斜到山谷里;时而轻柔,像春天里刚刚融化的小溪,唱着动听的歌儿轻轻流淌;时而婉转,像百灵鸟那动听的吟唱……那抑扬顿挫的乐声听得评委们都陶醉了。”因为学生得到了肯定与鼓励,写作的激情被完全点燃,习作才有了这样的升格。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丁山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一直困惑于诗歌教学。  常态课中可能《宋词两首》一节课都能搞定。学生背诵肯定抓得很死,但是学生的领悟层次、记忆保鲜度、运用水平,都大打折扣。学生毕业不多久,笑称把知识全都还给了老师。  再一方面,学生的诵读水平在退化,试看,早自习有几个学生在那里自由主动发自内心地诵读诗歌,他们缺乏对诗歌的敏感与体悟,好端端的诗在我们教师平庸的言说里丧失了大部分的魅力。  我认为,你可以不是诗人,但你不能没有诗意。
期刊
[案例描述]  师:刚刚同学们通过阅读第12小节,借助关键词语,领略了变色龙捕捉食物时的“快”和“准”。为什么它能够做到呢?  生:老师,这与变色龙的身体有关。  师:你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吗?  生:变色龙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在空中飞行的蝴蝶当然能够被它及时发现。  生:还不止如此。特别是单独转来转去,这可厉害了,简直是一心二用啊!一只眼睛看蝴蝶,说不定另外一只眼
期刊
一、板画式导入,形成阅读期待  于永正先生说,导入是艺术,导入设计看似平淡无奇,实际匠心独运,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时,导言能否产生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门扉,这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童话故事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童话的奇妙世界,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比如,教学《蜘蛛开店》时的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期刊
教学时如何指导学生具有整体意识、主动识字,从而阅读课文?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质,聚焦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规律?如何激活儿童的言语体验,在实践中去运用去感悟,通过层层递进的训练,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笔者以为,需要紧扣文本特质,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这篇课文,语言富有童趣,学生易于理解。下面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关注文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也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那如何让朗读变得更加自然生动?本文以《安塞腰鼓》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实录为例,谈一谈我个人对于朗读教学具体实施方法的浅见。  1.关注段落,读出精彩。段落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层次,而位于篇首的段落更是起到了引起下文、营造氛围的重要作用。  在学生读通顺第一到第四自然段之后,我先带學生明确文
期刊
复习不是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复习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孩子进行第三次学习的过程。特级教师刘坤指出,孩子学习水平的差异很大来源于“第三次学习”的不同。一、“第三次学习”的内涵诠释  学生学习知识可分为三个阶段: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深化知识。其中,“第三次学习”是真正形成能力的关键一环。  “第三次学习”是在第一阶段下沉式接受学习,第二阶段探究、吸纳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学习升华的过程,是对以往零散的知识系
期刊
所谓“以小见大”,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从小的方面可以看出大的方面,或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可以看出整体。从写作上考虑,就是通过小事件和小细节揭示重大主题。如果“以小见大”运用得当,就能从白开水似的平淡生活中提取到珍贵的写作素材。一、选小人物显大品质  现实社会中,学生们的生活比较简单,接触到的人除了家人、老师、同学和至爱亲朋,就是有过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这些都是学生们日常接触到的普通人。也
期刊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本文就如何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作了一些尝试。一、合理分组,互相促进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的基础。分组要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同组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不相同的学生编一个小组。可以把班内好中差的学生,平均分到各小组中去,做到各组之间能力相当。二、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  优等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领头羊和组织者,
期刊
引言  对文学作品进行熟读,以充分总结其审美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融入具体教学中,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艺术情感,强化其艺术敏感力和艺术鉴赏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语文教师的主要工作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来体现部编版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岳阳楼记》中,作者就以独具匠心的技巧,将洞庭湖的不同样貌进行了立体化、形象化勾勒,使景观多元化的美充分展现。本文就以《岳阳楼》为例,对部编版语文教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部编版语文第二册的识字6《古对今》就是一篇识字教学的教材,学生既要在诵读中识字,又要注重传承汉字文化。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识字课文时,我设计了朗读环节,重点是读出节奏,感受韵律。写字环节的重点是感受李、香两字中的竖、撇、捺位置的细微差别,难点是感受对对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