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路基工程中,土体中水分侵入与聚集是工程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主动移除土体中的水分,提出了一种由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和具有沟槽的涤纶纤维联合组成的吸水土工毯,其可利用土体内外蒸汽压差通过PVA材料的吸水性及内部纤维的毛细作用主动迁移土体中的水分。通过在温湿度控制条件下室内土柱试验,对比了涤纶纤维与吸水土工毯对路基盐渍土水盐移除效果,并研究了盐渍土初始含水率及环境温湿
【基金项目】
:
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ZJ-7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8054,52179108); 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计划项目(KLKF-2021-0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基工程中,土体中水分侵入与聚集是工程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主动移除土体中的水分,提出了一种由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和具有沟槽的涤纶纤维联合组成的吸水土工毯,其可利用土体内外蒸汽压差通过PVA材料的吸水性及内部纤维的毛细作用主动迁移土体中的水分。通过在温湿度控制条件下室内土柱试验,对比了涤纶纤维与吸水土工毯对路基盐渍土水盐移除效果,并研究了盐渍土初始含水率及环境温湿度对吸水土工毯水盐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水土工毯在非饱和条件下可有效移除路基盐渍土中的水分及盐分,在涤纶纤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水盐移除效率;吸水土工毯水盐移除效果及其有效作用范围随试样含水率下降呈现降低趋势,在试样含水率接近土体最优含水率时,吸水土工毯仍具有一定功效;吸水土工毯水盐移除效率与环境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外界环境相对湿度是影响吸水土工毯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在克罗恩病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3例克罗恩病全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系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状况、心理状态、营养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医院焦虑抑
目的 比较不同肠道对比剂在克罗恩病(CD)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因确诊为CD需进行MSCTE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乳果糖组和甘露醇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成像效果【小肠肠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横断面直径,小肠扩张程度,肠壁结构显示清晰度】,CD患者MSCTE检查特征性影
目的 探索中重度克罗恩病(CD)的CT小肠造影特征,构建预测中重度期CD的列线图。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0例CD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20)和验证组(n=60)。依据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评估CD的活动性,分为缓解、轻度期(n=94)、中重度期(n=86)。比较分析训练组和验证组不同分期CT小肠造影征象差异,并使用Rstudio4.1.2软件R包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在克罗恩病(CD)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克罗恩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行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肠道黏膜通透性、疾病活动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血红蛋白(Hb)、前清蛋白(P
近年来克罗恩病肛瘘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因该病特有的肠道炎症及肛周病变两者同时存在,不仅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导致该病的治疗十分棘手。目前西医的主流诊疗方案,如手术、抗炎药物、激素、生物制剂治疗等对克罗恩病肛瘘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及不足。中医主张辨证论治治疗克罗恩病肛瘘,在提高肠道免疫力、减轻肠道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由此可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克罗恩病肛瘘可大大提高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团队在克罗恩病(CD)患儿家庭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12月家庭肠内营养的CD患儿30例设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家庭肠内营养的CD患儿3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由专科护士主导的营养管理团队对患儿实施肠内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肠内营养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
路基工程中,土体中水分侵入与聚集是工程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为主动移除土体中的水分,提出了一种由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和具有沟槽的涤纶纤维联合组成的吸水土工毯,其可利用土体内外蒸汽压差通过PVA材料的吸水性及内部纤维的毛细作用主动迁移土体中的水分。在温湿度控制条件下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比了涤纶纤维与吸水土工毯对路基盐渍土水盐移除效果,并研究了盐渍土初始含水率及环境温湿度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2年5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克罗恩病(CD)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在775例CD患者中,合并AA患者8例(1.03%),7例为原发性AA,1例为继发性AA。男性7例,中位确诊年龄34(25~74)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7例,发热5例,便血3例,腹泻2例。CD患者均处于活动期,AA患者均为非重型。4例CD患者进
近年来,旅游活动的开展变得越来越频繁,旅游产业飞速发展。但是,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例如,产品缺乏创新,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要想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就必须转变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良好的传播媒介,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提供优质的旅游资源。天津市是优秀的旅游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因此,本研究
现有对新中国山水画的考察,大多聚焦于写生组织、图像构成及其与新意识形态的结合,在传统文化序列上,从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与核心因素上看待的较少。本文从传统文化对艺术家的人格驱动、山水画的文化意识两个角度,以图像呈现、江山隐喻、脊梁意识为核心问题域,对新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图式、主体展开分析,阐述它们演进的文化路径与转换逻辑,提出新中国山水画是艺术家具有的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的“脊梁意识”与山水画“江山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