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中国文化史上最神秘的马甲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此书开头用了明朝杨慎的一首词,慨叹英雄已成往事,历史已成烟云,“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而在历史的风云之后,就出现一个这样的形象:“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位白发的樵夫,或者渔父,把酒夕阳之下,笑谈古今往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么一种形象,似乎是将冷眼看历史的态度人格化,以表达国人跳开恩怨看往事的豁达态度。
   而这当中涉及的渔父形象,一直是中国文化当中一个神秘的旁观者、总结者,或站在主人公的对立面,或站在历史潮流之外,从各个角度点醒当事人,或者读者。那么,这个渔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屈原遇渔父:逆向辅导屈原 促其更加坚定
   话说屈原主持的变革受群小人干扰失败之后,他本人也遭到流放,忠心耿耿的屈原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他颜色枯槁,心灰意冷,行走游荡在沅江之边,吟咏讴歌在大泽之畔,“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人生走入低谷,理想不能实现,抱负受到阻挠,还遭遇迫害,估计连信仰也开始有点动摇。这个时候的屈原,需要有人来安慰和劝解,然而,普天之下,像屈原这样罕见之才,又有谁能成为他的知己呢?就在这个时候,渔父出现了,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文化史上,渔父的形象一旦出现,一定会有大事。
   在沅江边上,有一位隐居的渔父,靠捕鱼为生,游离在世界的边缘,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看到形容枯槁、忧心忡忡的屈原,心里可能这么想:好端端的,这位先生怎么这么忧伤呢?仔细一看,这不是大名鼎鼎的三闾大夫吗?怎么混成这样了?于是就直率地问:这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跑到这荒僻的地方来了?
   按理来说,屈原这么高层次的文化人,應该和江边钓鱼的人是没什么共同语言的,然而,屈原还是率性地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大家都浑浊,我却清澈;大家都醉了我却清醒,我和这个世界不同调,因此被流放。
   屈原面对的这个人生大困惑,在渔父那里却很简单,他爽朗地说:哥们,这不很简单吗?圣人不拘泥于物,随机应变,跟随大流。“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既然大伙都喜欢浑浊,老兄你也不如认同他们审美观,他们在烂泥潭里狂欢,你也跟着跳下去一起玩耍;既然大伙都喝得醉醺醺的,你也别装清高,不如一起喝酒吃酒糟。何苦想得那么多,表现得那么高冷。“何故深思高举”。
   屈原本来还有点晕晕乎乎,一听这话,反而清醒了,他立即反驳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我不认同。为什么?打个比方吧,刚刚洗过头发的人,为了对得起头发,一定要把帽子上的灰弹掉,“新沐者必弹冠”;刚刚洗过澡的人,为了表示爱惜清洁,一定要抖一抖衣服,“新浴者必振衣”。既然连身体都知道要爱惜干净,讲究卫生舒爽,那怎么能不爱惜自个的清高,去投入污浊的逆流呢?说着说着,屈原越来越激动,话也越说越狠,最后发誓说:就算我屈原跳到江水里喂鱼,也不能拿着清清白白的我,去迎合污浊的尘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见屈原这么说话,也不跟他争吵,笑一笑,摇着船桨,在江面上远去了,远远地留下这首中国文化史上最有名的打渔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沧浪的水清澈,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浑浊,可以洗我的脚。言下之意就是说:屈原老师,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人生的态度由你自己来决定。
   马甲分析:屈原为什么会忽然和渔父说话呢?他为什么不听渔父的建议呢?其实,屈原未必真的和江边的渔父交流过自己的人生三观,渔父所说的那番话,要他屈从现实,同流合污,其实正好是屈原心中一时的动摇,文学作品讲究生动形象,切忌枯燥的说理,因此就将屈原心中的动摇、困惑,独立成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渔父。与渔父的对话,其实也是内心的挣扎,所谓的人天交锋。
   二人的对话过程,其实就是内心世界矛盾的摩擦过程,而这个过程被戏剧化了,内心舞台变成了话剧舞台。渔父的角色有点类似心理医生,激活他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也就是他的理想,他的情操,从而坚定他的信念。
   而这种激活是逆向的,这个角色从对立面着手的。这就好比一个做思想工作的,不顺着你的意思说,而是逆着你的意思说,通过逆向操作,让你发现你的内心真正所需求的。想要的东西,通过否定得以强化,算不算是心理辅导的一种方式呢?最后渔父远去时候唱的歌,是人物内心升华的一个表白。
   孔子遇渔父:解脱的最好方式是颠覆一下人生观
   孔子遇渔父的故事,发生在庄子的笔下,应该不是孔子的真正遭遇,然而,就文化的角度而言,却是真实的,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产生出思想的火花。
   话说孔丘老师某天下午,正在上课,他觉得有点累,于是命令同学们读书自习,他自己则在音乐室弹弹琴,调剂一下心情,“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于是,渔父出现了。还是那句老话,在中国的文化文学史上,一旦出现渔父,那肯定有大事。
   当时的教室是露天的,头发半白的渔父直接登陆,坐在隔孔子不远的地方,听孔老师弹琴,听着听着,听出了孔子内心的波动,于是问子路同学:你们老师是干吗的?子路说:我们老师可了不得了,天文地理全通晓,负责培养人们各种各样的美德,要做一个有利于天下的人,“将以利天下”。渔父听了,没有半点表示敬仰的意思,反而淡淡一笑,说:孔老师保重,太辛苦了小心消耗自己的元气,伤害自己真正的灵魂,“苦心劳形以危其真”。然后说声再见,驾船就走。
   孔老师弹琴也不是那么专注,一听这话,就说:今儿个咱遇到牛人了,不能放过。他马上推开琴迈开大步沿着江水就追,气喘吁吁地在江边追上了,渔父其实也不是跑得那么快,撑着船在等着他呢。
   孔子逮着一个不相干的渔父,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苦闷,周游列国要实现抱负,却像贼一般四处被驱赶,饿也挨过,苦也吃过,还差点把命丢了,我这样积极有为,又是何苦呢?“丘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渔父嘲笑道:孔先生,你的苦恼不就是和影子赛跑吗?一个傻子要逃脱影子的控制,于是拼命奔跑,越跑影子越跟得紧,最后活活把人累死。其实方法很简单,走到树影底下,影子不就没了吗?“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
   孔子受到辅导之后,似乎明白了,站在那里,等渔父走远,学生们追上来时,还久久地不能回过神来。
   马甲分析:这位神秘渔父的出现,其实是庄子自己化妆,穿越到孔子的时代,敲打一下这位前辈,也是敲打跟他同时代的儒家门派,告诉他们:别白费劲了,你们的努力无非就是跟影子赛跑。
   庄子在这里是写了一部舞台剧,设置了儒家和道家两个人物,前者的人生观是和影子赛跑,后者的人生观是消除影子。孔子和渔父的对话,是两段人生的碰撞。从而得出一种新的思想:在有为和归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儒家人物不屑于归隐,但不妨暂时归隐。确实,最累的时候,不妨颠覆一下自己。
   伍子胥遇渔父: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
   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从楚国出逃,脸有饥色,路上被一位渔父看到了,这位渔父去给他取来饮食,伍子胥却怀疑渔父是去告密邀赏,在芦苇丛中躲起来,此时的他正遭楚王的通缉,惶惶如惊弓之鸟,心情也可以理解。渔父喊“芦中人”喊了好几次,伍子胥才战战兢兢地出来,渔父对他说:你不要想多了,我无非就是看见你饿,给你取饭菜吃而已。
   后来伍子胥在临走的时候,反复叮嘱渔父不要泄露他的行踪,渔父为了让他放心,居然沉船自尽,“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
   马甲分析:这伍子胥遇渔父的事,应该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从文学的角度分析,渔父其实也是楚国人诚信品德的艺术化处理。舞台上两个人物,一个战战兢兢,对楚国失去了信任,另一个坦坦荡荡,两种品质,两种心理的遭遇,勾画出一个动荡时代的众生相,同时又给伍子胥的人生带来一线光明。
   这里的渔父,是诚信美德的一次强烈彰显,也暗示了之后的楚国为什么没有灭亡,得以复国的真正原因。
其他文献
山本一郎是日本一家知名企业的老总,他一直对心理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天,他与有着相同爱好的小松源先生在一家饭馆像往常一样又展开了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贪念的,只要你给足他条件,那么人的本性也就会随之暴露出来,做出一些顺手牵羊的事来。”山本一郎说道。“我不这样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理性和道德所支配的,在任何条件下这些理性和道德都是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小松源反驳道……两人就
当地时间3月10日上午,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简称埃航)一架载有149名乘客和8名机组成员的波音737MAX客机,在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飞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途中坠毁,机上人员无一生还,其中包括8名中国公民。   “飞机就在我们园区附近失事的。”3月11日,一位在埃塞俄比亚某工业园区工作的中企员工向记者表示。   “我们这边没有人坐这班飞机。”但这位中企员工仍向记者指出,园区内难免人心惶
就华夏三千年文明史来看,王阳明被称作“两个半完人”之一,前有孔子,后有王阳明,半个算曾国藩;就五百年文明史来看,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明代当时的历史来看,王阳明也堪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大夫精神的楷模。但是,这么多耀眼的名头背后,王阳明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称号是什么呢?是先生。先生就是老师的意思。   王阳明发自肺腑地说,他内心最爱的其实是讲学。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初见毛泽东,胡耀邦12岁   毛泽东是胡耀邦最早认识的中共领导人之一。而胡耀邦初见毛泽东时,只有12岁,还是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里仁小学的学生。   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将起义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共3个团。他亲自率领第三团,于9月11日从江西铜鼓进入湖南浏阳,另两个团也先后赶来。9月19日,全师3个团在文家市会师。   会师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后栋教室里
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的一项研究再次指出,许多营养补充剂对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等没有明显效果,而且同时补钙和维生素D还可能增加中风的风险。   营养补充剂又称膳食补充剂,主要是用来弥补人们正常饮食中特定营养素缺乏的补充品,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总的来说,有两种常见的使用目的,一个是满足身体功能的基本需要,再者是降低疾病风险。前者的适用场景,比如孕妇、儿童、老人等因特定生理期而需
1.取舍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徒儿,烧点水吧。”   于是小和尚找几块石头拼了一个炉灶,用捡来的水壶装满了水,可是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足够的柴火。   小和尚很沮丧地说:“师傅,柴火不够!你等一下,我去找施主们借一点吧!”   老和尚看着他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感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總是固执地想要得到更多,那么到头来你终将一无所获。我们总是习惯了去追逐
现在很多人推崇一日两餐的饮食方式,比如“过午不食”“8小时饮食法”等,都提倡每天只吃两顿饭。   也有一些人提出,每天只吃两顿饭是跟着古人的饮食作息来养生保健;还有人提出疑问,两顿饭都很丰盛,其他时候也没觉得饿,这样对健康有害吗?   一日两餐并非古人“养生智慧”   古代人到底吃几顿饭?根据历史记载:   秦汉以前:普通人都是一日两餐。   战国时期《墨子》一书中就提到,兵士每天吃两顿
继北京校外培训大整顿后,中央出手了。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教培机构随意资本化运作。   同期,北京、北京海淀均发布文件,首次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做出统一规定,首次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广告投放制定标准。   山西更为直白,要求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监督,甚至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
“你到底在听什么?”   “没听什么。”   杜女士最近觉察自己年近60岁的母亲每天晚上只要回自己屋里就带上耳机、还躲躲闪闪,后来才发现是她花费近万元报名了某商学院的课程,“我第一感觉就是妈妈被骗了,因为她文化程度不高,只是普通务工族,以前从没做过投资理财。”      并不是个案   杜女士的猜测果不其然。对妈妈进行详细“盘问”后得知,她是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该商学院广告。“一开始我
从允许无关人员进入座舱,坐在机长席位摆拍那一刻起,机长等于把自己至高无上的职责降格到普通友谊,甚至娱乐高度,他肩膀上代表责任的第四道杠早已黯然失色。   随着一名女子坐在客机驾驶舱内自拍照的网上疯传,桂林航空的那位涉事机长被宣布终身停飞。对于一名飞行员而言,这是严厉到冰点的惩罚措施,意味着其职业生涯可能就此结束。   如果审视一下现代民用航空安全规章,感受一个世纪里这些准则点滴凝聚形成过程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