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常见于各类主流媒体的报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能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者与建设人,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社会是否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是否能实现伟大复兴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情况息息相关。而新媒体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因而,当下,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大众提出一个可做到的价值观理念,促进国家、社会、个体的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价值观追求,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引导。而在青少年队伍中,大学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价值观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能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者和建设人,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社会是否能长治久安息息相关。价值观的教育要从理论出发,真正落到实处,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的全过程,内化成大学生认可的、主动践行的价值观。
而新媒体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因而,新媒体时代,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期望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开拓新的路子。
一、 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依托互联网、数字、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向大众提供信息的新兴媒体形式。”例如我们生活中的QQ、微信等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正是由于此,其具备了传统媒体的特点以外,还有交互、虚拟、实时、广泛等特点,也正由于这类特点,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可能。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利与弊
相对于传统的培育模式,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通过加强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来进行培育,更多时候靠的是学生的内在自觉。
通过文献收集与整理,我们发现,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特点,其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传播超越时空的障碍,促进了核心价值观的凝结力形成,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即时、互动、多样化地进行,具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通过人物的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部分大学生连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都不清楚,更别提其对于该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另外,除了被动地接受价值观理论,大学生由于其独有的道德判断标准,特立独行,讨厌权威的性格,他们更希望交流各种怪异,彰显自己非主流特点的价值观,以显示自己与他人不同。这使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冲击,具有消极一面。
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发现其所带来的利与弊,扬长避短,提出新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途径是当务之急。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初步探索
我们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点,结合当前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共存的复杂形势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水平,我们从培育主客体,培育内容、培育途径等方面剖析了新媒体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带来的利与弊,实事求是,提出扬长避短,发展新的途径来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面主要从培育主客体、培育内容、培育途径三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 培育主客体
培育主体:当前,大多高校里,培育主体大多为辅导员及思政老师等,其理论水平是足够的,但是由于时代日新月异,各种思想迭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老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实时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来丰富课堂讲课形式,适应学生习惯,提升讲课的吸引力。如利用PPT把讲课内容生动展示,同时播放相关有意义的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思考,在日常课堂中培育价值观。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新媒体的实时性,其带来的必然是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做到统筹兼顾,把握主线,从而以达“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培育客体:当前部分大学生连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不清楚,更别提其对于该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大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通过新媒体接受许多充满暴力,夹杂个人不良目的,反社会、反人类的价值观。也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充满困难。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要明确是非观念,辨清善恶美丑,在纷杂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到一片净土,远离网络色情暴力,加强自我约束力,不散播谣言,在小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 培育内容
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相对来讲,大学生虽然说是高素质群体,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深刻理解、认同并内化。同时,核心价值观本就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所以,其培育的内容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能浮在表面。
而在新媒体时代,要让培育内容实实在在,不浮于表面,就要全面发扬新媒体实时性、趣味性、交互性等优点,将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普适化、有趣化,以接地气的言语,朴素的目标让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是确实有用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来极大丰富培育内容。如通过微信分享有关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每日感人小故事等,而不仅仅只局限于死板的理论内容。
(三) 培育途径
不同以往,不能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来进行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因为价值观的培育,更多的是靠潜移默化来进行。在教育活动中,具体的途径可以有:加强理论教育,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育互动与渗透,利用新媒体构建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等。
1. 加强理论教育
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充满困难,其中包括: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对我们的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入侵,从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冲击。
所以,基于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我们是很有必要加强理论教育的。现今,有许多人觉得思政课浪费宝贵的时间,应取消。但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欲平天下,则需修身,修身排在第一位。而欲修身,则需修德。德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更多的时候德育显得更加重要。正所谓,欲国强则需少年强,少年是善良的、纯真的。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们讨厌那种假大空的说教。故,加强理论教育仍需注重方法,思政老师要多去思考,如何讲课能激起大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内心里喜欢上这门课,这很关键。
2. 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育互动与渗透
在新媒体时代,QQ、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给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新的载体。在此形势下,我们每一位思政教育者在进行价值观培育时应多注重如何利用新载体来设计新的培育途径。一方面,设计途径之时需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构建网络平台,来实现教育的互动与渗透,如建立QQ群、微信群,与学生密切联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上的健康发展,及时发布和交流相关推送,使价值观教育更直接生动,尽可能使大学生的求知和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 利用新媒体构建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应是高校“一枝独秀”,家庭“置身事外”,而应该是二者结合。因此,构建家庭、大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格局,形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凝聚力,对改善现今教育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往,信息的传播手段单一,很难真正做到家庭、学生、学校的三位一体。不过,现今的情况不同了。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快速、实时、互动,故为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实现带来了可能性。
家庭与学校是互补的,对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运用新媒体来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实时、新颖、有趣。同时,利用新媒体与家庭之间建立新的交流联系途径,如可以创建家庭QQ群、微信群,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动态,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共谋划,齐努力,以期破壁出飞龙。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
[2] 李勇.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的建构研究[J].理论探讨,2015,2:27-31.
[3] 王忠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5).
作者简介:李师,江丰沛,牛帆,徐岩,徐凌云,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大众提出一个可做到的价值观理念,促进国家、社会、个体的紧密结合,形成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价值观追求,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引导。而在青少年队伍中,大学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价值观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能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者和建设人,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社会是否能长治久安息息相关。价值观的教育要从理论出发,真正落到实处,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的全过程,内化成大学生认可的、主动践行的价值观。
而新媒体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取向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因而,新媒体时代,我们开展了相关研究,期望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开拓新的路子。
一、 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所谓新媒体(New Media),是“依托互联网、数字、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向大众提供信息的新兴媒体形式。”例如我们生活中的QQ、微信等等都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正是由于此,其具备了传统媒体的特点以外,还有交互、虚拟、实时、广泛等特点,也正由于这类特点,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充满可能。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利与弊
相对于传统的培育模式,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通过加强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来进行培育,更多时候靠的是学生的内在自觉。
通过文献收集与整理,我们发现,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特点,其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传播超越时空的障碍,促进了核心价值观的凝结力形成,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即时、互动、多样化地进行,具有利的一面。另一方面,通过人物的深入访谈,我们了解到部分大学生连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都不清楚,更别提其对于该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另外,除了被动地接受价值观理论,大学生由于其独有的道德判断标准,特立独行,讨厌权威的性格,他们更希望交流各种怪异,彰显自己非主流特点的价值观,以显示自己与他人不同。这使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冲击,具有消极一面。
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发现其所带来的利与弊,扬长避短,提出新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途径是当务之急。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的初步探索
我们通过研究新媒体的特点,结合当前新媒体所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共存的复杂形势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水平,我们从培育主客体,培育内容、培育途径等方面剖析了新媒体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带来的利与弊,实事求是,提出扬长避短,发展新的途径来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面主要从培育主客体、培育内容、培育途径三方面来进行探索。
(一) 培育主客体
培育主体:当前,大多高校里,培育主体大多为辅导员及思政老师等,其理论水平是足够的,但是由于时代日新月异,各种思想迭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老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实时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来丰富课堂讲课形式,适应学生习惯,提升讲课的吸引力。如利用PPT把讲课内容生动展示,同时播放相关有意义的视频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思考,在日常课堂中培育价值观。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由于新媒体的实时性,其带来的必然是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做到统筹兼顾,把握主线,从而以达“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培育客体:当前部分大学生连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都不清楚,更别提其对于该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大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通过新媒体接受许多充满暴力,夹杂个人不良目的,反社会、反人类的价值观。也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充满困难。新媒体形势下,大学生要明确是非观念,辨清善恶美丑,在纷杂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到一片净土,远离网络色情暴力,加强自我约束力,不散播谣言,在小事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二) 培育内容
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是,相对来讲,大学生虽然说是高素质群体,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深刻理解、认同并内化。同时,核心价值观本就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所以,其培育的内容一定要实实在在,不能浮在表面。
而在新媒体时代,要让培育内容实实在在,不浮于表面,就要全面发扬新媒体实时性、趣味性、交互性等优点,将核心价值观具象化、普适化、有趣化,以接地气的言语,朴素的目标让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是确实有用的。
另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来极大丰富培育内容。如通过微信分享有关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每日感人小故事等,而不仅仅只局限于死板的理论内容。
(三) 培育途径
不同以往,不能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来进行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因为价值观的培育,更多的是靠潜移默化来进行。在教育活动中,具体的途径可以有:加强理论教育,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育互动与渗透,利用新媒体构建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等。
1. 加强理论教育
新媒体的发展,让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充满困难,其中包括:敌对势力利用新媒体对我们的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入侵,从而我们的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受到了冲击。
所以,基于新媒体所带来的挑战,我们是很有必要加强理论教育的。现今,有许多人觉得思政课浪费宝贵的时间,应取消。但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欲平天下,则需修身,修身排在第一位。而欲修身,则需修德。德育与智育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更多的时候德育显得更加重要。正所谓,欲国强则需少年强,少年是善良的、纯真的。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们讨厌那种假大空的说教。故,加强理论教育仍需注重方法,思政老师要多去思考,如何讲课能激起大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内心里喜欢上这门课,这很关键。
2. 构建网络平台实现教育互动与渗透
在新媒体时代,QQ、微信等新的传播方式,给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新的载体。在此形势下,我们每一位思政教育者在进行价值观培育时应多注重如何利用新载体来设计新的培育途径。一方面,设计途径之时需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构建网络平台,来实现教育的互动与渗透,如建立QQ群、微信群,与学生密切联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上的健康发展,及时发布和交流相关推送,使价值观教育更直接生动,尽可能使大学生的求知和需求得到满足,从而能更好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 利用新媒体构建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应是高校“一枝独秀”,家庭“置身事外”,而应该是二者结合。因此,构建家庭、大学生、社会三位一体的格局,形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凝聚力,对改善现今教育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往,信息的传播手段单一,很难真正做到家庭、学生、学校的三位一体。不过,现今的情况不同了。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快速、实时、互动,故为家庭、学生、学校三位一体的实现带来了可能性。
家庭与学校是互补的,对于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运用新媒体来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实时、新颖、有趣。同时,利用新媒体与家庭之间建立新的交流联系途径,如可以创建家庭QQ群、微信群,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动态,与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共谋划,齐努力,以期破壁出飞龙。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
[2] 李勇.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的建构研究[J].理论探讨,2015,2:27-31.
[3] 王忠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5).
作者简介:李师,江丰沛,牛帆,徐岩,徐凌云,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