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把好“电子产品”这道关!

来源 :为了孩子(3~7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bo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的社会,各种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麻烦。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更是成了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玩具”。对于这样的现象,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些许的担忧,而孩子一旦成“瘾”,父母一着急,最终难免会选择粗暴、极端的处理方式。
  面对电子产品,你的孩子有“瘾”吗?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成“瘾”?孩子有“瘾”了之后父母该怎样去面对呢?
  电子产品已入侵孩子的生活,孩子们面对电子产品是怎样一个状态?
  陈:我儿子是沉迷的。他第一次喜欢电视是小班放暑假,那个时候跟我们一起看奥运会,一下子就萌发了他对电视的喜欢;对于打游戏,一段时间玩《保卫萝卜》,一开始不会玩,后来会玩了,他就上瘾了,他每天看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要用我玩一次的游戏机会”。
  黄:我儿子以前是和我一起玩游戏的,他喜欢玩小游戏,有时候他闯不了的关卡,我会和他一起去探讨如何成功去闯关。因为耗内存,我一般玩一段时间就删掉,他一开始也不舍,但是习惯了我这样。至于看电视,他会有瘾,他会懂得在哪个时间段有什么节目,然后到点了就会想去看。但是上小学之后就没时间了。
  张:我儿子属于会玩的,他是越玩越厉害,他现在的状态就是每天都要玩!已经上瘾了。
  孙:我手机里没有游戏,所以他不玩游戏。但是他看了人家在玩他就会靠过去;他对电视是有“瘾”的,因为我们家是网络电视,要看什么就有什么。
  曹:我们家是通过平板电脑引起的,非常痴迷。特别是最近国庆节7天,除了她自己要做作业的时间,其他时间她就想着平板电脑里的游戏,她只要在家里就会忍不住玩游戏。
  高:电视和游戏对于我的孩子来说是自由的象征。很多时候,他是在学校里听班上同学说的,因为好奇,他会去搜索、去玩,一个游戏,他不会玩很长时间,玩过了就会觉得没什么意思。他跟孙老师的孩子一样属于旁观者,你们其他人的孩子都是游戏主导者。
  钱:虽然我不懂游戏,但是我就看得出孩子对那个很痴迷,他经常在那里弄,他还故意在我面前说,你看我这个里面没有什么游戏,你放心。
  你看到孩子这个状态以后,你的态度是什么?
  钱:我当然不放心。孩子在房间里玩平板电脑,如果我去了,他就会有一种戒备,马上关掉不玩了,其实我是知道他在玩游戏,我也不说,然后就这样结束了。
  高:你没有把这个话题敞开,这就是导致他偷玩游戏的根源。他认为你不懂。其实你觉得结束了,但他的行为并没有结束,或者说他心理的行为没有结束。
  陈:对于打游戏,我自己是纠结的,我不知道控制在什么样的度为好,我知道全盘制止不好,全盘放手也不好,我一直在探索界限,我觉得如果孩子懂得自己控制时间的话,我是可以允许这些行为的。当我允许之后,他就开始养成习惯了,每天都要玩。最终我爆发了,打了他,因为他不懂得去控制时间,从那次之后他到今天都不再提游戏了。
  黄:你这样是压制他!等他自己有这个能力了,他要还想玩呢?你就能保证他不会玩了吗?
  陈:我心里也在隐隐担心,他肯定还是喜欢的。我知道那个种子就埋在那里,我就担心真的会有一天他爆发出来。
  黄:我的态度一直是很明确的,上小学之前都是允许的,但是孩子上了小学之后我就把所有游戏都删掉了,我自己一直玩大型的网游,在孩子大班下学期彻底戒掉了,账号装备所有的都贱价处理掉了。因为我的直觉就是孩子大了,是会上瘾的,他没有自控力,特别上小学之后,会影响学习。要防止孩子上瘾,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张:孩子现在大了越来越会玩了,我很怕他成“瘾”,就会去限制他。
  电视、游戏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高:你们觉得孩子玩游戏和看电视会有什么坏处?
  黄:电子屏幕的刺激太强,长时间使用,会很伤眼睛。
  曹:孩子的生活会很浮躁,对其他东西失去兴趣。
  陈:会导致孩子的生活只剩下这个。
  高:那些喜欢看电视喜欢玩游戏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曹:我朋友家庭条件比较好,小孩成天玩网游,做任何事情都投入不进去。他热衷和其他孩子在一起打斗,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说话经常只听只言片语,容易岔话题。
  陈:我们班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上课的状态就是两个极端,活动的刺激性必须要很高,他才能够被激发,不然眼光永远是呆滞的。
  钱:我觉得会影响到人的心智。首先没有创造,其次不能真正专注。我们班上那个孩子,游戏只有一种——追逐别人;回答问题总是重复别人的答案,上课经常出现的状态就是打别人的小报告。
  规定孩子看电视和玩游戏的时间有用吗?
  高:你们的孩子会自己主动关电视机或者主动结束电脑游戏吗?
  陈:不算主动,因为我家规定最多看半个小时。
  高:任何话都不说,他会完全自发自主关掉吗?
  孙:不会,我家规定一个小时后关掉。
  黄:我们家规定一集结束了就关掉。
  孙:我觉得每天看半个小时电视,这个办法挺好的,又不伤眼睛,又可以满足孩子。
  高:这就是在养成他看电视的习惯!
  曹:我没有搞懂,难道规定不好吗?我们家的规定是周一到周五,是不可以看,周末可以。
  高:也不是说不好,但是你们那样规定了之后,就容易养成习惯,本来到了双休日孩子未必有这样的期待,他可能会做其他事情,你规定了周末可以看电视,然后他到了周末就有这样的想法了,等于是在提醒孩子要看电视。
  你为孩子填补过合适的活动吗?
  高:你们思考一下孩子玩游戏、看电视的心理动机是什么?
  曹:因为无聊。
  陈:正好风靡。
  孙:缺少陪伴。
  张:需要沟通。
  高:我们研究一下孩子看电视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是主动还是被动?   黄:肯定被动。
  高:长期被动接受会导致智力下降。因为他是只接受表象,只是单向地、被动地吸收很简单的东西,没有手脑协调运作,长期以往,将导致整个智力下降。
  曹:是啊,有些担心,我家孩子小时候特别会玩,在家里有她的一个小天地,后来迷恋巴拉拉小魔仙,然后是迷恋公主方面的,就感觉她没有自己的思想了,只是在单纯模仿电视。
  高:你家孩子迷恋公主的时候,你有没有去为她提供相关的资料?去为她创造所有公主的情景?
  曹:我没有想到。
  高:其实孩子喜欢什么都可以,关键是父母有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这方面的环境。比如喜欢恐龙的电视节目,你有能力去提供这方面所有的资料?文本、电视、考古、化石等等,喜欢恐龙不就是一个科目吗?
  曹:不管我们讨论了什么,最后其实还是落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自己有没有为孩子去做,我们做到了多少?
  高:当孩子的生活丰富了,真正会玩了,对游戏和电视占有的时间就少了。孩子无聊的时候干什么?你不让孩子看电视或者打游戏,就要为他提供其他的生活内容填补?比如乐高玩具、绘本阅读……所以说,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父母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你对孩子的期待值合适吗?
  孙:很多家庭都是因为父母没有空陪孩子,才会让孩子看电视打游戏。也有的父母的确上班很累,回家想要自己放松一下,嫌孩子烦。
  黄:一般到了周五晚上,我就想放松,看看电视,上上网,我看我的《中国好声音》,他看他的《爸爸去哪儿》、《疯狂的麦咭》,那些节目还是不错的。
  高:电视其实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没有纯粹不好的东西,还是要看父母的素质是否能够带领孩子看一些你觉得好的东西。我会带儿子去看芭蕾舞,欣赏音乐剧,也会提议他玩游戏可以上中国乐高网,那个是需要真正动脑筋的。
  陈:但是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也没这么高的欣赏能力,大多数的人都停留在玩玩游戏,看看电视上面,听音乐也大多是流行音乐。
  高:如果父母本身没有那个能力就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待,你自己都这样,你干吗要求孩子这样那样呢?父母不要好高骛远,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期望。
  结语:
  电视与电子游戏,是大众普遍的娱乐手段,很难不对孩子的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娱乐,不沉迷,是父母的责任。很多研究结果证明,父母的行为才是影响孩子的主因。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模仿学习的对象,父母的使用方式和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所以作为父母应注意引导。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其中,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关注:一删除垃圾的,选择有益的电视或游戏;二是杜绝负面强化,不要去随意给孩子制定规则;三要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如阅读、运动、玩具等。如果孩子已经有瘾,一定要杜绝简单粗暴的制止与惩罚,这样做治标不治本,父母要去探寻根源,选择合适的方式去疏导,并为之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精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父母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儿,他就是什么样儿。想要改变孩子必须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其他文献
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了新的运动器械——攀爬架,上下是倾斜的竹梯,最高处则需要跨过铁架。带孩子去尝试的时候,孩子们一看到这么高的攀爬架,纷纷说“哇,好高啊!”“叶老师,会不会有点太难了呀?”“老师,我怕!”……  我先选了班里胆最大、运动能力最强的小宇。小宇第一个冲到梯子前,两手抓住竹梯的两边,一步一步、毫不迟疑地往上爬,到了最高点,两手抓住铁架,身体自然地旋转180度,踩稳之后就蹬蹬蹬爬下梯子。小宇的
期刊
孩子们一身制服,背着双肩包,斜挎水壶,拎着手提袋,边走边跳地去上幼儿园。他们身后,一群妈妈空着双手,互相打着招呼,有说有笑地跟随其后。这是我来到日本后,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常见的场景。大家也许会疑惑,孩子们为什么带这么多东西上幼儿园?包包里都装了些什么呢?妈妈看到孩子拿着这么多东西,为什么不帮忙拿一下呢?妈妈难道不心疼吗?  孩子们的书包一般是幼儿园统一购买的,此外,背的书包里还装着几个小包,手上还拎
期刊
会跳舞的木头人  教室里摆放的一个木质人偶引发了辰辰的兴趣。辰辰看到木头人手脚可以向上向下,还能向前向后,就像在跳舞一样,就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大家,并自豪地在大家面前摆弄木头人。木头人一下子在班级里火了起来。孩子们都过来摆弄木头人,看木头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觉得非常开心。“木头人为什么会动?”、“木头人是怎么动的呢?”面对孩子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没有选择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期刊
有一些父母会下意识地回避育儿过程中养育男孩和养育女孩的区别问题,或者跟随所谓的“穷养儿、富养女”这样偏颇的“社会共知”来指导自己的育儿行为,其实是有些不负责任的。无论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明白“性”之“别”因而育儿应该也有所区别,会让孩子的成长更顺利,而作为养育者的我们也会更轻松,当然,我们也不能滑向对男孩女孩“区别对待”的教育误区。  Tips:男孩与女孩的大脑先天就有性别差异,发展各项技能的
期刊
如果初次见到朋友家的女儿,一个洋娃娃一样可爱的小女孩,你会以什么开场白来和她对话?我们大概都会脱口而出一句“你真漂亮,你好可爱,你好萌”之类、然后就词穷了吧?  在读到丽莎·布鲁姆的文章《如何与小姑娘沟通》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样的话并无不妥。但是读完之后,我非常认同她的观点——“让我们与女性谈一些与外貌、外形无关的更有营养的话题吧,包括幼年的女性。”  让我们问问小女孩“你最近看了什么好玩的书”、“
期刊
“现在的孩子不听话,很难管!”  “我是孩子的时候,拥有所有好女孩的特质和生活习惯,我女儿正好跟我相反,好的特质她没有,坏的特质她都有!”  身边不少父母常常这样跟我抱怨。从传统权威的社会转成现代民主平等社会,我们要怎样跟孩子相处,让孩子懂得尊重父母,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呢?在我看来,良好的亲子沟通是最基本的,再多的技巧、技术、策略,若没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做基础,那就毫无用处了。  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相
期刊
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来自于身边的人对他的回馈,孩子会根据这些反馈拼凑出自己的样子。父母适度的夸奖有利孩子健康成长,若是夸奖过度却会产生反作用,对孩子身心发育十分不利。  反作用场景一:可欣的女儿5岁了,身为电子达人族,每天她都会在网络上分享女儿的生活点滴,只是她描述的宝贝的样子和孩子的真实个性相差甚远。在她眼里女儿是个小外交家,可在周围人眼里,小家伙极为内向,从不主动打招呼,甚至收到礼物都不会说谢谢,
期刊
受访专家/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儿童阅读研究专家 王林  孩子上幼儿园了,慢慢地会看图识字了,同时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在一点点增长。学龄期是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面对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儿童读物、网上时常更新的童书推荐和书评,你会有选购焦虑吗?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孩子表现出的种种“状况”,你会不会有点儿头疼呢?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故事叔叔”、同时也是一位8岁孩子爸爸的北师大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对亲
期刊
孩子随时随地发脾气,一点儿小事儿就哭闹,许多家长都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耐心劝告,他不听;哄一哄,能好一会儿,但很快又开始闹;实在忍不住对他大吼,有时会消停一下,有时却反倒大哭起来。孩子究竟怎么啦?怎样才能让他告别坏脾气?  你好,“坏脾气先生”!  客观来说,孩子有很讲道理的时候,能合作,也商量得通;孩子也有很可爱的时候,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玩耍和做事充满活力,与身边人的情感互动也非常棒!所以“坏
期刊
大树和树叶  发展:反应能力;知道快慢轻重的概念  玩法:爸爸扮演大树,孩子和妈妈扮演树叶,爸爸发出口令:“大风来了,大风来了。”妈妈和孩子就将手臂上举,用力摇动,并围着爸爸快速走动。当爸爸说:“小风来了,小风来了。”妈妈和孩子就将手臂上举,轻轻摇动,在爸爸周围慢慢地走动。  小农民  发展:跑动中身体的协调性;认识各种蔬菜  准备:秋天常见的蔬菜若干,小筐2个  玩法:设定起点和终点,两点之间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