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艰辛的旅途
分享人:舒佩华
腊月二十六,我决定带果粒先回老家。没买到高铁票,便预约了一辆出租车。
上路不一会儿,果粒出现了晕车反应,她捂着肚子不停地哭叫:“妈妈,我肚子疼,我要下去!”话没说完,就吐了起来。一路上,果粒的脸色苍白,密密的汗珠爬满了鼻梁。因为高速公路上没法停车,果粒在座位上大闹,我既心疼又烦躁。过了一会儿,许是累了,果粒躺在我腿上休息,我一边用手摸着她的肚子,一边给她讲故事。慢慢地,果粒闭上眼睛,睡着了。
不巧的是,路程到一半时,车突然“生病”了,我无耐地抱着果粒在马路旁等修车。刺骨的寒风,像细细的鞭子一样抽在我们脸上。果粒冷得抖个不停,我用毛毯裹紧她,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忽然,她转头,摸摸我的脸,说:“妈妈,你也披上毯子吧,你也冷。”我的鼻子不禁一酸,把她抱得更紧了。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重新上路了。在外面透了会儿气,果粒的晕车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她居然高兴地拍着小手,一路唱起歌来。
回家途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却是果粒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她懂得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困难便不那么难了。
追火车
分享人:徐美彦
那年春节,是我第一次带儿子回湖南老家过年。爷爷早早准备好了麦芽糖、米花糖等好吃的,只等我们回去。
好不容易挨到回家的日子,儿子像小雀般欢悦,我们兴冲冲赶往北京西站,但是还没进站,就被安检拦住了,告知我们乘坐的火车停靠在北京东站。原来,沉浸在兴奋中的我们,竟一直忘记确认车站。所幸还有些时间,我当机立断,马上乘高铁赶往东站。
虽然紧赶慢赶,但火车仍绝尘而去。站在偌大的东站广场上,我们无所适从。儿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嘴巴里不停嘟囔着:“我们不能回老家了,我见不到爷爷了。”抱着儿子,我也跟着流泪,想到老人掰着手指等待我们归家的画面,更是不能自已。
“妈妈,我们去追火车吧。”儿子稚嫩的话语传进我的耳朵。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对呀,我们可以去追火车!紧接着,我们坐上出租车,开始一路追赶。到邢台,没追上;到邯郸,没追上;直到河南平顶山,我们终于追上了火车。
一路上,儿子不停问我:“妈妈,我们能追上火车吗?”每次,我都坚定地回答:“可以!一定可以!”那一刻,我知道,我在给他信心,同时,也在给自己力量。
上了火车,儿子很兴奋,咯咯笑着:“明天就要见到爷爷啦!”是啊,天亮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大峡谷,看到清澈明丽的小溪流,看到爸爸从前上学的小路,而爷爷,会笑呵呵地站在村口迎接我们……
火车上的“熊孩子”
分享人:刘桂珍
我们终于坐上火车,要回老家过年啦。
我们的座位后面是一对夫妻和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夫妻俩在看手机,孩子在吃零食。不一会儿,我听见孩子跟妈妈要手机,说要看动画片,很快,我耳边就传来了《小猪佩奇》动画片的声音。小男孩一会儿咯咯大笑,一会儿激动地用脚蹬我们的座椅。因为受到干扰,我们跟孩子家长沟通,希望孩子不要乱踢,看动画片小声点儿。孩子的妈妈不痛不痒地指责了孩子两句,孩子全然不顾。
后来,孩子不再看手机了,却开始用脚在座位上踏来踏去,发出阵阵闷响,很快,他又离开位子,在过道里一手按着一张座椅的靠背,将身体撑上撑下,玩得不亦乐乎……这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开始抱怨起来。这下,孩子爸爸赶紧把孩子带回座位。
这一幕幕,儿子都看在眼里。对此,我没有专门再去教育他,但他似乎懂了。有时,他也看会儿动画片,有时,他也站起来走一会儿,但都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旅途中,避免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是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毕竟处在公共空间里,我们要有感知他人的能力,也要有约束自我的能力。
信任孩子
分享人:薇薇安
每到过年,石头都兴高采烈地嚷着要回老家。以往都是自驾,但那一年,由于先生有工作安排,我不得不一个人带2岁半的石头乘高铁回老家。出发前,我紧张又焦虑,这可是我第一次独自带石头回老家,时间那么长,他又那么小,半路哭闹起来怎么办?
上车前,石头异常兴奋,我却神经紧绷,不断地和他约法三章——不能乱跑乱跳乱叫,不能让妈妈抱,不能离开妈妈身边。上车后,石头的小眼睛眨巴眨巴地到处望,跟我分享他的每一个发现,我像解说员一样耐心地为他讲解,在他的新奇中,我们和谐而愉快地度过了2个小时。
午饭时间到了,我买了盒饭,但平日里石头很挑食,我担心他不肯吃。没想到,火车上的石头吃得狼吞虎咽,而且吃掉了大半份。
时间过半,我的焦虑有所缓解,可脑子里仍忍不住想:下午该怎么度过呢?能让从不午睡的石头睡一会儿吗?我试着哄他入睡,或许是玩累了,或许是微微晃动的火车起到了催眠作用,石头很快睡着了。抱着30多斤重的石头,我虽然胳膊酸痛,但心里却无比开心,没想到,我和石头的回家之旅竟然这样顺利。
怕孩子“熊”,怕孩子闹,其实是我们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与参与,当我们俯下身,与孩子慢慢走,慢慢看,一定能发现不一样的儿童世界。
情暖車厢
分享人:姚 君
为了提早回老家,我带着4岁的儿子乘坐高铁先出发了。在检票口排队时,工作人员示意我们走绿色通道。
“妈妈,为什么我们不用排队?”儿子仰起脸问我。
“因为你是儿童,这是社会对你的关爱。”
上了高铁,我告诉儿子找座位号“7F”,儿子边找边问:“妈妈,为什么没有字母E?”
“这是座位排列的一种方法,E表示在中间的位子,D、F这边的座位因为只有两个座位,没有中间的座位,所以就省略E啦。”
这是儿子第一次乘坐高铁,他对车厢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时拉一下窗帘,反复往挂钩上挂外套,还摆弄了几下座位前的小桌子。然后他看着前方问道:“妈妈,前面电子屏上写的是什么字?” “字母km表示千米,h表示小时,也就是说现在高铁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305千米。”
“那有多快呢?”
“当你数1时,这个火车已经跑了几十米啦,相当于你已经从我们家六楼跑到了一楼。”
“高铁为什么这么快呢?”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纪录片《原来如此》中《高铁为什么跑得快》那一集给儿子看,虽然他看得似懂非懂,但了解到高铁是中国迅速崛起的一张金名片。
“妈妈,我想去厕所。”
“你看显示屏上,厕所标志是红色的,表示有人,等变成绿色就可以去啦。”
陪儿子去厕所时,我给他讲了厕所冲水的方法。儿子问道:“那么尿被冲到哪儿去啦?”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便立刻查找资料,原来,高铁厕所采用了“真空集便式”的处理方式。
好奇的儿子不愿回到座位上,便拉着我的手往前面车厢去探秘。车厢里很安静——高铁的座位方式改变了绿皮火车面对面坐的方式,也减少了人们的交流机会。儿子走得很慢,瞅瞅每一位乘客,并对他们微笑,乘客们也都友好地报以他微笑。这时,儿子经过一个光头且满脸胡子的彪形大汉前,那男人的样子不禁让我拉紧儿子的手,但儿子依然走到他面前笑眯眯地看着他,男人严峻的脸上立刻笑开了花,他摸摸儿子的头,还热情地掏出一块巧克力送给他。的确,这是成年人的偏见,而孩子是单纯的。
儿子继续向前走,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原来地上有一个好看的发卡。我正要弯腰去捡,儿子已经捡起来,递给旁边座位上的小女孩了。跟随儿子来来回回走了几趟,很快便到了下车的时间。
旅途中的亲子时光
分享人:王 莉
前些年,北京直达福建西部的火车只有一趟,要坐25个小时。漫漫旅程,对很多成年人来说都是煎熬,更别说是孩子,但我家俊哥俊弟特别喜欢坐长途火车回乡过年。成人眼里,春运人多、拥挤,可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呢?
其实,旅途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而是能成为温馨的亲子时光。每年,我们都会尽量买软卧,一家四口在包厢里度过一天一夜。除了吃饭、睡觉,我们花最多时间的就是:读书。平时,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有限,家长要上班、做家務,孩子要早睡等一系列问题会挤压阅读时间,火车上的时间实属难得。
出发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书籍。我们特意选择了关于春节、节气、过年习俗的书,可以对年味有更多的了解,还选择了类似《国家地理》的书,结合火车途经的站点,了解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其间,我们都放下了手机,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也聊了很多平日里未说的话。
书看得久了,孩子也会感到疲惫,我们便开始做游戏。别小看车厢、机舱这样的小空间,只要有心,能玩各种创意游戏,我们会选择家人之间可互动的游戏。比如,你比画我猜、脑筋急转弯、词语接龙等,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漫长的旅途即刻充满了欢声笑语。另外,我们还会带一些玩具,比如积木、魔方、棋牌、桌游等,游戏的同时还开发智力。
其实,春运旅途里,重要的在于你和孩子“在一起”,一起时的状态和投入程度,决定了这是不是一段很棒的亲子时光。
分享人:舒佩华
腊月二十六,我决定带果粒先回老家。没买到高铁票,便预约了一辆出租车。
上路不一会儿,果粒出现了晕车反应,她捂着肚子不停地哭叫:“妈妈,我肚子疼,我要下去!”话没说完,就吐了起来。一路上,果粒的脸色苍白,密密的汗珠爬满了鼻梁。因为高速公路上没法停车,果粒在座位上大闹,我既心疼又烦躁。过了一会儿,许是累了,果粒躺在我腿上休息,我一边用手摸着她的肚子,一边给她讲故事。慢慢地,果粒闭上眼睛,睡着了。
不巧的是,路程到一半时,车突然“生病”了,我无耐地抱着果粒在马路旁等修车。刺骨的寒风,像细细的鞭子一样抽在我们脸上。果粒冷得抖个不停,我用毛毯裹紧她,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忽然,她转头,摸摸我的脸,说:“妈妈,你也披上毯子吧,你也冷。”我的鼻子不禁一酸,把她抱得更紧了。
一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重新上路了。在外面透了会儿气,果粒的晕车症状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她居然高兴地拍着小手,一路唱起歌来。
回家途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却是果粒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她懂得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困难便不那么难了。
追火车
分享人:徐美彦
那年春节,是我第一次带儿子回湖南老家过年。爷爷早早准备好了麦芽糖、米花糖等好吃的,只等我们回去。
好不容易挨到回家的日子,儿子像小雀般欢悦,我们兴冲冲赶往北京西站,但是还没进站,就被安检拦住了,告知我们乘坐的火车停靠在北京东站。原来,沉浸在兴奋中的我们,竟一直忘记确认车站。所幸还有些时间,我当机立断,马上乘高铁赶往东站。
虽然紧赶慢赶,但火车仍绝尘而去。站在偌大的东站广场上,我们无所适从。儿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嘴巴里不停嘟囔着:“我们不能回老家了,我见不到爷爷了。”抱着儿子,我也跟着流泪,想到老人掰着手指等待我们归家的画面,更是不能自已。
“妈妈,我们去追火车吧。”儿子稚嫩的话语传进我的耳朵。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对呀,我们可以去追火车!紧接着,我们坐上出租车,开始一路追赶。到邢台,没追上;到邯郸,没追上;直到河南平顶山,我们终于追上了火车。
一路上,儿子不停问我:“妈妈,我们能追上火车吗?”每次,我都坚定地回答:“可以!一定可以!”那一刻,我知道,我在给他信心,同时,也在给自己力量。
上了火车,儿子很兴奋,咯咯笑着:“明天就要见到爷爷啦!”是啊,天亮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大峡谷,看到清澈明丽的小溪流,看到爸爸从前上学的小路,而爷爷,会笑呵呵地站在村口迎接我们……
火车上的“熊孩子”
分享人:刘桂珍
我们终于坐上火车,要回老家过年啦。
我们的座位后面是一对夫妻和一个六七岁大的孩子,夫妻俩在看手机,孩子在吃零食。不一会儿,我听见孩子跟妈妈要手机,说要看动画片,很快,我耳边就传来了《小猪佩奇》动画片的声音。小男孩一会儿咯咯大笑,一会儿激动地用脚蹬我们的座椅。因为受到干扰,我们跟孩子家长沟通,希望孩子不要乱踢,看动画片小声点儿。孩子的妈妈不痛不痒地指责了孩子两句,孩子全然不顾。
后来,孩子不再看手机了,却开始用脚在座位上踏来踏去,发出阵阵闷响,很快,他又离开位子,在过道里一手按着一张座椅的靠背,将身体撑上撑下,玩得不亦乐乎……这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开始抱怨起来。这下,孩子爸爸赶紧把孩子带回座位。
这一幕幕,儿子都看在眼里。对此,我没有专门再去教育他,但他似乎懂了。有时,他也看会儿动画片,有时,他也站起来走一会儿,但都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旅途中,避免孩子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是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毕竟处在公共空间里,我们要有感知他人的能力,也要有约束自我的能力。
信任孩子
分享人:薇薇安
每到过年,石头都兴高采烈地嚷着要回老家。以往都是自驾,但那一年,由于先生有工作安排,我不得不一个人带2岁半的石头乘高铁回老家。出发前,我紧张又焦虑,这可是我第一次独自带石头回老家,时间那么长,他又那么小,半路哭闹起来怎么办?
上车前,石头异常兴奋,我却神经紧绷,不断地和他约法三章——不能乱跑乱跳乱叫,不能让妈妈抱,不能离开妈妈身边。上车后,石头的小眼睛眨巴眨巴地到处望,跟我分享他的每一个发现,我像解说员一样耐心地为他讲解,在他的新奇中,我们和谐而愉快地度过了2个小时。
午饭时间到了,我买了盒饭,但平日里石头很挑食,我担心他不肯吃。没想到,火车上的石头吃得狼吞虎咽,而且吃掉了大半份。
时间过半,我的焦虑有所缓解,可脑子里仍忍不住想:下午该怎么度过呢?能让从不午睡的石头睡一会儿吗?我试着哄他入睡,或许是玩累了,或许是微微晃动的火车起到了催眠作用,石头很快睡着了。抱着30多斤重的石头,我虽然胳膊酸痛,但心里却无比开心,没想到,我和石头的回家之旅竟然这样顺利。
怕孩子“熊”,怕孩子闹,其实是我们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与参与,当我们俯下身,与孩子慢慢走,慢慢看,一定能发现不一样的儿童世界。
情暖車厢
分享人:姚 君
为了提早回老家,我带着4岁的儿子乘坐高铁先出发了。在检票口排队时,工作人员示意我们走绿色通道。
“妈妈,为什么我们不用排队?”儿子仰起脸问我。
“因为你是儿童,这是社会对你的关爱。”
上了高铁,我告诉儿子找座位号“7F”,儿子边找边问:“妈妈,为什么没有字母E?”
“这是座位排列的一种方法,E表示在中间的位子,D、F这边的座位因为只有两个座位,没有中间的座位,所以就省略E啦。”
这是儿子第一次乘坐高铁,他对车厢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时拉一下窗帘,反复往挂钩上挂外套,还摆弄了几下座位前的小桌子。然后他看着前方问道:“妈妈,前面电子屏上写的是什么字?” “字母km表示千米,h表示小时,也就是说现在高铁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305千米。”
“那有多快呢?”
“当你数1时,这个火车已经跑了几十米啦,相当于你已经从我们家六楼跑到了一楼。”
“高铁为什么这么快呢?”
我在网络上搜索了纪录片《原来如此》中《高铁为什么跑得快》那一集给儿子看,虽然他看得似懂非懂,但了解到高铁是中国迅速崛起的一张金名片。
“妈妈,我想去厕所。”
“你看显示屏上,厕所标志是红色的,表示有人,等变成绿色就可以去啦。”
陪儿子去厕所时,我给他讲了厕所冲水的方法。儿子问道:“那么尿被冲到哪儿去啦?”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便立刻查找资料,原来,高铁厕所采用了“真空集便式”的处理方式。
好奇的儿子不愿回到座位上,便拉着我的手往前面车厢去探秘。车厢里很安静——高铁的座位方式改变了绿皮火车面对面坐的方式,也减少了人们的交流机会。儿子走得很慢,瞅瞅每一位乘客,并对他们微笑,乘客们也都友好地报以他微笑。这时,儿子经过一个光头且满脸胡子的彪形大汉前,那男人的样子不禁让我拉紧儿子的手,但儿子依然走到他面前笑眯眯地看着他,男人严峻的脸上立刻笑开了花,他摸摸儿子的头,还热情地掏出一块巧克力送给他。的确,这是成年人的偏见,而孩子是单纯的。
儿子继续向前走,忽然,他停住了脚步,原来地上有一个好看的发卡。我正要弯腰去捡,儿子已经捡起来,递给旁边座位上的小女孩了。跟随儿子来来回回走了几趟,很快便到了下车的时间。
旅途中的亲子时光
分享人:王 莉
前些年,北京直达福建西部的火车只有一趟,要坐25个小时。漫漫旅程,对很多成年人来说都是煎熬,更别说是孩子,但我家俊哥俊弟特别喜欢坐长途火车回乡过年。成人眼里,春运人多、拥挤,可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呢?
其实,旅途并非想象中那么可怕,而是能成为温馨的亲子时光。每年,我们都会尽量买软卧,一家四口在包厢里度过一天一夜。除了吃饭、睡觉,我们花最多时间的就是:读书。平时,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有限,家长要上班、做家務,孩子要早睡等一系列问题会挤压阅读时间,火车上的时间实属难得。
出发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准备书籍。我们特意选择了关于春节、节气、过年习俗的书,可以对年味有更多的了解,还选择了类似《国家地理》的书,结合火车途经的站点,了解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其间,我们都放下了手机,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也聊了很多平日里未说的话。
书看得久了,孩子也会感到疲惫,我们便开始做游戏。别小看车厢、机舱这样的小空间,只要有心,能玩各种创意游戏,我们会选择家人之间可互动的游戏。比如,你比画我猜、脑筋急转弯、词语接龙等,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漫长的旅途即刻充满了欢声笑语。另外,我们还会带一些玩具,比如积木、魔方、棋牌、桌游等,游戏的同时还开发智力。
其实,春运旅途里,重要的在于你和孩子“在一起”,一起时的状态和投入程度,决定了这是不是一段很棒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