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教学管理者,所期望的当然是教师演绎出高效课堂,但他们往往却在检查教师备课笔记(而非“备课”,更非“上课”)上耗时费力,大动干戈,将广大教师的兴奋点从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转移至大篇幅书写教案上来,这往往使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与我们的管理目标背道而驰。笔者认为,管理者应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课堂,决胜课堂。
一、变检查教案为推门听课
素以严格甚至残酷著称的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审查,决不是审“剧本”,而是实实在在地审“戏”,即当堂表演,而后决定取舍或修改,所以即便是“大腕”也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教学管理的重心也应由重“剧本”转为重“戏”,看课堂的流程,看课堂的效果,看师生对课堂的贡献,看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程度,看师生情感投入的程度,看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后有无激发学生发现新问题并调动其探索热情。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校内听课制度: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听课制度;师徒间听课制度;行政听课制度(全体办公会成员每周都有明确的听课任务,每周办公会中辟出专门版块由办公会成员点评本周听课情况,从而对全校课堂情况实施有效监控);每学期推出一批教师连续一周全面开放课堂,要求全校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听课。这使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大面积开放课堂的背后,是教师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相互切磋,精益求精的高涨热情。
二、变指导写教案为指导上课
教学管理应引领教师不仅能上课,上好课,还应能评课,能与同行共同走进新课程,走进教学艺术殿堂。在我校,邀请同行听课的教师与走进同行的课堂听课的教师都有压力,因为听课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评课。我校同行评课时,一般不再检查上课者的教案,更不会纠缠于教案的格式是否符合标准,而更看重课堂的实效,无论是检查性听课、研究性听课,还是交流性听课,教师们在评课时会围绕课程理念、教材把握、学情状况、师生关系、预设与生成资源的有效把握、教学目标达成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笔者认为,听课与评课是教育同行之间思想的交流,理念的碰撞,教学艺术的探讨,是高水平、高层次的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变监控过程为激励成功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陈玉琨主任指出:改变一所学校要改变这个学校的校园精神,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
人生目标,而改变一个教师要改变他的职业追求。笔者认为,与其纠缠于教师教案的格式、详略和统一与否,不如创设条件,培育、调动和激发教师专业成功的欲望。我校在如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创设展示平台。 每学年,学校会组织一系列的赛课、公开课、研究课、亮相课和示范课,采取教师自愿报名、组室推荐与学校指定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一个教师均有展示的机会。
2.搭建成长阶梯。 结合市教育局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教师职级评聘工作,学校鼓励并帮助教师参与各种职级的申报。每一次职级的成功评聘以及随后更高奋斗目标的确定,让教师们的职业生涯充满追求和愉悦。
3.培育职业成就感。 组织全校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举办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橱窗陈列名师风采,将名师事迹编入校史,请名师介绍教学经验,组织“教育功臣”出国考察。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围绕课堂管理开展,课堂的高效与精彩应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永恒追求。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田欣欣)
一、变检查教案为推门听课
素以严格甚至残酷著称的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审查,决不是审“剧本”,而是实实在在地审“戏”,即当堂表演,而后决定取舍或修改,所以即便是“大腕”也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教学管理的重心也应由重“剧本”转为重“戏”,看课堂的流程,看课堂的效果,看师生对课堂的贡献,看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程度,看师生情感投入的程度,看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后有无激发学生发现新问题并调动其探索热情。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校内听课制度: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的组内听课制度;师徒间听课制度;行政听课制度(全体办公会成员每周都有明确的听课任务,每周办公会中辟出专门版块由办公会成员点评本周听课情况,从而对全校课堂情况实施有效监控);每学期推出一批教师连续一周全面开放课堂,要求全校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听课。这使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大面积开放课堂的背后,是教师们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相互切磋,精益求精的高涨热情。
二、变指导写教案为指导上课
教学管理应引领教师不仅能上课,上好课,还应能评课,能与同行共同走进新课程,走进教学艺术殿堂。在我校,邀请同行听课的教师与走进同行的课堂听课的教师都有压力,因为听课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评课。我校同行评课时,一般不再检查上课者的教案,更不会纠缠于教案的格式是否符合标准,而更看重课堂的实效,无论是检查性听课、研究性听课,还是交流性听课,教师们在评课时会围绕课程理念、教材把握、学情状况、师生关系、预设与生成资源的有效把握、教学目标达成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笔者认为,听课与评课是教育同行之间思想的交流,理念的碰撞,教学艺术的探讨,是高水平、高层次的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变监控过程为激励成功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陈玉琨主任指出:改变一所学校要改变这个学校的校园精神,改变一个学生要改变他的
人生目标,而改变一个教师要改变他的职业追求。笔者认为,与其纠缠于教师教案的格式、详略和统一与否,不如创设条件,培育、调动和激发教师专业成功的欲望。我校在如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1.创设展示平台。 每学年,学校会组织一系列的赛课、公开课、研究课、亮相课和示范课,采取教师自愿报名、组室推荐与学校指定相结合的形式,让每一个教师均有展示的机会。
2.搭建成长阶梯。 结合市教育局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教师职级评聘工作,学校鼓励并帮助教师参与各种职级的申报。每一次职级的成功评聘以及随后更高奋斗目标的确定,让教师们的职业生涯充满追求和愉悦。
3.培育职业成就感。 组织全校学生评选“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举办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橱窗陈列名师风采,将名师事迹编入校史,请名师介绍教学经验,组织“教育功臣”出国考察。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阵地,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必须围绕课堂管理开展,课堂的高效与精彩应成为学校管理者的永恒追求。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