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多年来,受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注重讲解、分析、问答,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相对而言被忽视,学生在朗读时读音不规范,感情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能有效解决目前方言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读音不准、感情不符等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 音准 感情 评价
人的思维过程是以语言作为载体来进行的。流利准确的口头表达不仅能充分体现思维过程的流畅和严谨,而且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朗读作为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受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注重讲解、分析、问答,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相对而言被忽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能有效促进方言地区的学生读准字音,培养语感和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加强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朗读能力。
一 、利用多媒体解决语文朗读中音准问题的实践
1.明确易混淆音及其发音方法。广州地区的人由于受粤方言的影响,说普通话往往把鼻音n和边音l混淆,把舌尖后音zh、ch、sh发成舌尖前音z、c、s,而前后鼻音(-n和-ng)则根本不分。这主要缘于学生不明确发这几个音时各需用到哪些器官。所以,弄清楚发音部位和方法是训练的前提。
2.多媒体flash演示发音过程,引导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发音器官的准确位置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实践中,利用flash技术,将发音器官侧切面演示图制作成动画,它以动态的形式将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简易清晰地表现出来,也能表现发音时各器官的自然变化运动。教师还可根据需要,放慢图像播放速度,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观察,更真切地看到发音部位的变化,然后模仿学习。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能很快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使抽象乏味的拼音练习变得直观生动。
3.采取录音比赛、听写方式,推进音准训练。为避免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布置学生将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然后进行音准比赛,学生集体品评,交流发音心得。其次就是安排听写活动,教师选取一两篇简单短小的文章事先录制好,然后播放给学生听,要求将录音中出现的某些词语写出来,写完后由同桌根据录音修改。这些方法促进了学生练习发音的兴趣,又增进了练习效果。
4.找字游戏和选取文章朗读录音。多媒体投影学生易错字,要求学生根据朗读录音找出相应的字词。此项比赛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或者由学生自行选取文章练习朗读,这时候的评判标准不再是某几个音节,而是整篇文章的发音、音调的比较,对这些活动,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解决语文朗读中感情问题的实践
朗读时,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年龄不同,学生有时很难把握每一篇文章的感情色彩。利用多媒体呈现的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画面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作品的感情色彩自然能体现在他们的朗读之中。
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教师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教师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感染与震撼,又能激发学生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对朗读练习更加认真。
朗读情感的训练采取的步骤是:
1.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文章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并尝试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整篇文章的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2.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情境(最好有背景配乐),教师对背景材料、主题思想作简要介绍。此环节是通过展示情境,营造与课文相适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3.播放朗读录音(这个录音是事先制作好的,以mtv的形式播放)。逼真的情境和标准的朗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4.学生模仿朗读。要注意的是,学生朗读时要有自己的情感在内,在某些词语、句子的处理上,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必完全按照朗读录音。
5.学生自主诠释作品。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文章课后练习,并将自己的朗读录制下来,以自己喜欢的形式保存,与同学的朗读作品进行比较。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朗读能力评价的实践
评价是教学手段之一,为达到以评价促提高的目的,朗读的评价标准要尽可能地科学、客观,具有激励性,评价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给学生以成功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持续开展朗读训练的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听写、普通话水平测试来检测学生对语音的辨识以外,还采用朗读表演、组织诵读经典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表演,由学生打分。
在朗读能力评价中,多媒体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录音对比法:为了解学生的训练效果,对同一朗读材料录音两次:在训练之前对学生进行录音,训练完后第二次录音。将两次录音作品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找出差异,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训练找到方向。
配音对比法:利用多媒体情境再现的功能,选择相应作品的视频素材,让学生进行配音。再由学生对自己配音与视频材料是否吻合进行评价。再将学生的配音与名家的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字音和感情的处理上与名家的区别,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多媒体 音准 感情 评价
人的思维过程是以语言作为载体来进行的。流利准确的口头表达不仅能充分体现思维过程的流畅和严谨,而且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朗读作为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年来,受传统分析式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注重讲解、分析、问答,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弱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相对而言被忽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能有效促进方言地区的学生读准字音,培养语感和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理解,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加强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朗读能力。
一 、利用多媒体解决语文朗读中音准问题的实践
1.明确易混淆音及其发音方法。广州地区的人由于受粤方言的影响,说普通话往往把鼻音n和边音l混淆,把舌尖后音zh、ch、sh发成舌尖前音z、c、s,而前后鼻音(-n和-ng)则根本不分。这主要缘于学生不明确发这几个音时各需用到哪些器官。所以,弄清楚发音部位和方法是训练的前提。
2.多媒体flash演示发音过程,引导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掌握每一个发音器官的准确位置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实践中,利用flash技术,将发音器官侧切面演示图制作成动画,它以动态的形式将每个字母的发音部位简易清晰地表现出来,也能表现发音时各器官的自然变化运动。教师还可根据需要,放慢图像播放速度,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观察,更真切地看到发音部位的变化,然后模仿学习。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能很快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使抽象乏味的拼音练习变得直观生动。
3.采取录音比赛、听写方式,推进音准训练。为避免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布置学生将自己的发音录下来,然后进行音准比赛,学生集体品评,交流发音心得。其次就是安排听写活动,教师选取一两篇简单短小的文章事先录制好,然后播放给学生听,要求将录音中出现的某些词语写出来,写完后由同桌根据录音修改。这些方法促进了学生练习发音的兴趣,又增进了练习效果。
4.找字游戏和选取文章朗读录音。多媒体投影学生易错字,要求学生根据朗读录音找出相应的字词。此项比赛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或者由学生自行选取文章练习朗读,这时候的评判标准不再是某几个音节,而是整篇文章的发音、音调的比较,对这些活动,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解决语文朗读中感情问题的实践
朗读时,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年龄不同,学生有时很难把握每一篇文章的感情色彩。利用多媒体呈现的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画面来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作品的感情色彩自然能体现在他们的朗读之中。
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教师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教师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感染与震撼,又能激发学生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对朗读练习更加认真。
朗读情感的训练采取的步骤是:
1.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文章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并尝试朗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整篇文章的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2.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情境(最好有背景配乐),教师对背景材料、主题思想作简要介绍。此环节是通过展示情境,营造与课文相适的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3.播放朗读录音(这个录音是事先制作好的,以mtv的形式播放)。逼真的情境和标准的朗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4.学生模仿朗读。要注意的是,学生朗读时要有自己的情感在内,在某些词语、句子的处理上,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必完全按照朗读录音。
5.学生自主诠释作品。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文章课后练习,并将自己的朗读录制下来,以自己喜欢的形式保存,与同学的朗读作品进行比较。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语文朗读能力评价的实践
评价是教学手段之一,为达到以评价促提高的目的,朗读的评价标准要尽可能地科学、客观,具有激励性,评价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给学生以成功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持续开展朗读训练的积极性。
在实践过程中,除了采用传统的听写、普通话水平测试来检测学生对语音的辨识以外,还采用朗读表演、组织诵读经典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表演,由学生打分。
在朗读能力评价中,多媒体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录音对比法:为了解学生的训练效果,对同一朗读材料录音两次:在训练之前对学生进行录音,训练完后第二次录音。将两次录音作品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找出差异,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训练找到方向。
配音对比法:利用多媒体情境再现的功能,选择相应作品的视频素材,让学生进行配音。再由学生对自己配音与视频材料是否吻合进行评价。再将学生的配音与名家的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字音和感情的处理上与名家的区别,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