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旨在“做人”的思想角度出发,阐述了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探讨教师如何从学校方面和教师个人成长两方面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影响人、转化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需要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的教育形式,而实施这项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
一、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人文因素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怎么教你怎么学,很多东西是通过说教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致使很多学生感到厌烦乏味而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接受,有时甚至会导致师生双方产生冲突和隔阂,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究其失效根源,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例如一名同学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被处分,当老师找他谈话,谈及事情的严重性时,他却面对处分情绪激动,认为学校不应该管得太多,也认识不到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可能造成的隐患。经过了解,我们发现这名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庭管教太严,小时候曾经因为非常小的错误就受到过父母非常严厉的惩罚,这让他形成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他内心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欲和愤怒情绪需要宣泄。教育工作者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后进行心理疏导,学生情绪得到了平复,很快接受了被处分的事实,也认识到这样做确实错了,违反了学校规定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是采用说教讲道理的方式,就会使教育流于形式。
(二)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加上自身无法很好地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成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因家庭、工作、生活等原因经常陷入烦恼、愤怒和急躁等负面情绪中,处于这种工作状态很难有效教育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方法将无法让知识和精神深入学生的心里,导致人性化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很难得到体现。
二、高校教师心理状况不佳的因素
當今社会,教师是心理压力巨大的职业之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够有效发挥教育的良性作用,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在对我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以下原因导致教师的心理状况不佳。
(一)教育管理工作繁杂。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身兼数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入学教育及管理、宿舍管理、班风和学风建设、社团管理、招生就业等工作。工作范围之广、工作压力之大导致部分教师感到疲劳麻木甚至心生厌烦,对本职工作失去热情,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不良。
心理学上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与人”为主的工作系统。在这个系统运行的环境中,处处都充斥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人际互动:如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互动等。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研究表明,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引起。人际关系不良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如低落、焦虑、寂寞、无助等。这些将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将导致心理失常,阻碍事业的发展。
(三)不良的应对行为方式。
当教师面临家庭、经济和工作的重重压力时,有的教师能够通过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各方面的平衡;有些教师选择了负面的应对方式,如过于追求完美、退缩回避、自我克制和苛求自己,等等;有些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表现出焦虑、压抑、抑郁、不安和恐惧等情绪,不少教师出现了身体躯体化的症状,例如头疼、胃痛、颈椎疼等,相当大的病痛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自己不够重视情绪和心理问题而演变成身体问题。另外,一些教师性格内向,自我评价低,自尊心强,在面对问题时采取回避等不够智慧的方式,导致对自我的满意度不高。如果教师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便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
三、改善教师心理状态的途径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中一项是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真正为学生解除思想和心灵的疑惑,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校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从根源上说,人的心理问题是需求未满足的问题。了解教师的需求,给予合理的满足,心理问题就会很好地化解。对教师来说,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求最强烈,尤其是受到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学校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校园文化中建立以人为本、和谐、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减压。有研究表明,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注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如果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理解和体谅,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加强直接沟通可以让教师体会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学校领导层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性化的关怀,倾听教师的心声,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工作和生活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另外,可以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获得自我的提升和成就感,提高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感觉到自己工作的崇高和应担负的责任。 (二)教师的自我身心成长。
1.调节情绪,悦纳自己。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情绪健康对于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学会管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显得非常重要。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管理需要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体察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情绪?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我们不能随意地发泄情绪,不满就指责批评,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揣摩,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此外,我们要学习适宜的方式释放情绪。学会悦纳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尤其如此,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客观、全面、愉快地接受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和途径,才能避免很多教师可能的通病,即过于追求完美,好胜心和竞争心强,心态会更加平和。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教师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和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研究表明,在这些关系中,让教师感到身心疲乏的社会生活类因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人际关系复杂带来的压力。只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乐于与人共事相处,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人际关系与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和反思,因为人际交往是相互的,我们应该学习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能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当我们能够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时,会感到身心愉悦,心理健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当学生喜欢或尊敬一位老师时,会更加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学生有收获,内心获得了成长,教师的内心会感到由衷的满足和快乐。
3.学习释放压力,平衡工作和生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学习释放压力,找到让自己舒适工作和生活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有可能,人们就应该尽量接受压力或者改变压力的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可以让你感觉良好,心情愉悦。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与家人与朋友聊天聚会也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教师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如旅行、散步、看電影、听音乐等,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平衡工作中的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使人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合理安排饮食,荤素搭配;还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查颖.试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9.
[2]张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知识经济,2011(14).
[3]程淑英,尹延梅.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诸方面影响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9),11(5).
[4]郝雁,孙朝阳,房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伦理学对策[J].中国中医伦理学,2010(10),23(5).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影响人、转化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一种需要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的教育形式,而实施这项教育活动的主体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
一、思想政治教育失效的人文因素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怎么教你怎么学,很多东西是通过说教而不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致使很多学生感到厌烦乏味而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接受,有时甚至会导致师生双方产生冲突和隔阂,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究其失效根源,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例如一名同学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被处分,当老师找他谈话,谈及事情的严重性时,他却面对处分情绪激动,认为学校不应该管得太多,也认识不到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可能造成的隐患。经过了解,我们发现这名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庭管教太严,小时候曾经因为非常小的错误就受到过父母非常严厉的惩罚,这让他形成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他内心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欲和愤怒情绪需要宣泄。教育工作者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后进行心理疏导,学生情绪得到了平复,很快接受了被处分的事实,也认识到这样做确实错了,违反了学校规定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由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是采用说教讲道理的方式,就会使教育流于形式。
(二)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应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加上自身无法很好地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成长,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因家庭、工作、生活等原因经常陷入烦恼、愤怒和急躁等负面情绪中,处于这种工作状态很难有效教育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方法将无法让知识和精神深入学生的心里,导致人性化教育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很难得到体现。
二、高校教师心理状况不佳的因素
當今社会,教师是心理压力巨大的职业之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能够有效发挥教育的良性作用,提升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的声誉。在对我校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以下原因导致教师的心理状况不佳。
(一)教育管理工作繁杂。
职业倦怠(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身兼数职,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入学教育及管理、宿舍管理、班风和学风建设、社团管理、招生就业等工作。工作范围之广、工作压力之大导致部分教师感到疲劳麻木甚至心生厌烦,对本职工作失去热情,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不良。
心理学上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学校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与人”为主的工作系统。在这个系统运行的环境中,处处都充斥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人际互动:如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互动等。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构成了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学校教育的教学活动。研究表明,心理上的疾病往往由紧张引起。人际关系不良容易产生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如低落、焦虑、寂寞、无助等。这些将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将导致心理失常,阻碍事业的发展。
(三)不良的应对行为方式。
当教师面临家庭、经济和工作的重重压力时,有的教师能够通过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各方面的平衡;有些教师选择了负面的应对方式,如过于追求完美、退缩回避、自我克制和苛求自己,等等;有些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时表现出焦虑、压抑、抑郁、不安和恐惧等情绪,不少教师出现了身体躯体化的症状,例如头疼、胃痛、颈椎疼等,相当大的病痛是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由于自己不够重视情绪和心理问题而演变成身体问题。另外,一些教师性格内向,自我评价低,自尊心强,在面对问题时采取回避等不够智慧的方式,导致对自我的满意度不高。如果教师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更好地接纳自己,便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
三、改善教师心理状态的途径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其中一项是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真正为学生解除思想和心灵的疑惑,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校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从根源上说,人的心理问题是需求未满足的问题。了解教师的需求,给予合理的满足,心理问题就会很好地化解。对教师来说,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求最强烈,尤其是受到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应该得到学校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校园文化中建立以人为本、和谐、开放民主的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客观、公正和全面的评价体系,帮助教师减压。有研究表明,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关注能有效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如果能够得到学校领导的理解和体谅,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学校领导和教师加强直接沟通可以让教师体会到被尊重和被重视,学校领导层应该加强对教师人性化的关怀,倾听教师的心声,关心教师的生活,为教师工作和生活提供各种周到细致的服务。另外,可以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获得自我的提升和成就感,提高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感觉到自己工作的崇高和应担负的责任。 (二)教师的自我身心成长。
1.调节情绪,悦纳自己。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情绪健康对于教师尤为重要。教师学会管理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显得非常重要。情绪管理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然后调整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管理需要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也就是时时体察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情绪?许多人认为:人不应该有情绪,不应该表露自己的情绪,所以不肯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要知道,人一定会有情绪,压抑情绪反而带来更不好的结果,学着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我们不能随意地发泄情绪,不满就指责批评,要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表达情绪”,是一门艺术,需要用心体会、揣摩,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此外,我们要学习适宜的方式释放情绪。学会悦纳自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尤其如此,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客观、全面、愉快地接受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和途径,才能避免很多教师可能的通病,即过于追求完美,好胜心和竞争心强,心态会更加平和。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教师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和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研究表明,在这些关系中,让教师感到身心疲乏的社会生活类因素中排第一位的就是人际关系复杂带来的压力。只有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乐于与人共事相处,教师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人际关系与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和反思,因为人际交往是相互的,我们应该学习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教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能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当我们能够与工作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时,会感到身心愉悦,心理健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当学生喜欢或尊敬一位老师时,会更加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学生有收获,内心获得了成长,教师的内心会感到由衷的满足和快乐。
3.学习释放压力,平衡工作和生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所以学习释放压力,找到让自己舒适工作和生活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只要有可能,人们就应该尽量接受压力或者改变压力的状态,减少精神压力可以让你感觉良好,心情愉悦。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与家人与朋友聊天聚会也可以帮助释放压力。教师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如旅行、散步、看電影、听音乐等,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平衡工作中的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习惯,使人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合理安排饮食,荤素搭配;还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查颖.试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9.
[2]张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知识经济,2011(14).
[3]程淑英,尹延梅.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诸方面影响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9),11(5).
[4]郝雁,孙朝阳,房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伦理学对策[J].中国中医伦理学,2010(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