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放松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实现了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行。但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还存在一些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改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
目前,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进入了人民的视野。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一些保护区追求经济效益,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不仅破坏环境,而且阻碍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首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次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即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统一,即满足当代人对生态系旅游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对生态旅游的需求。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都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积极致力于自然保护当中[1]。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生态旅游的年平均增长达到20%,在旅游业中属于翘楚,遥遥领先。
目前,我国引入生态旅游的历史还比较短,所以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景区也开发了一些生态旅游项目,这些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所增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带动自然保护区经济增长的“龙头”。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问题
(一)生态旅游重视程度不够
生态旅游从1983年提出到现在,一共经过了三十四年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国引进生态旅游这个概念的历史更短,以至于“生态旅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更不必说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二)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
目前,我国许多景区为了追逐利益,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盲目开发自然资源,过多的游客,使自然环境的超出了承载能力,加上游客的环保意识意识比较薄弱,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方面游客滞留的垃圾,如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很多都是不可降解材料,不仅造成了環境的污染,而且影响景区的美观。另一方面景区有限的公共设施难以满足大批游客的进入,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生态旅游管理还是处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但是,旅游资源的管理却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管理上责任不明,整个旅游资源没有一个整体性管理体制。
1.政府关于生态旅游政策法律不健全
政府对于生态旅游在开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不完善,没有制定健全的政策规范,难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实施力度,对于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2.企业缺乏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企业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多处在理论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缺乏经验,没有自己的生态旅游专门的管理人才,难以推动生态旅游建设。
3.限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评价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由此可见,我国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尚未成熟,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
(一)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
1.对政府、开发商、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对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政府、旅游资源开发商以及旅游从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等生态旅游相关人员组织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在具体的工作中,自主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全面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2]。
2.对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对自然保护区的居民和社会公众,可以采用宣传栏、视频、图片等资料,普及生态旅游基本知识,增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为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二)科学开发自然资源
1.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面,要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旅游就是措施,加强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加强游客环保意识
自然保护区景区可以通过宣传小手册、设置标牌、导游讲解等方式,增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1.政府制定法律制度
政府加大整体旅游管理力度,制定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政策,实现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化,明确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责任,保证生态旅游建设有法可依。
2.企业培养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借鉴外国生态旅游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实际情况,培养一批有过硬素质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推动中国生态旅游发展。
3.健全限制机制
政府应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实现景区的生态旅游建设。
四、结束语
生态旅游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不足之处,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忻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倪川.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240-241.
[2]宗雪,郑姚闽,王滨.基于3S技术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J].生态科学,2016,(3):29.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
目前,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也进入了人民的视野。中国旅游资源丰富,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一些保护区追求经济效益,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不仅破坏环境,而且阻碍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
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首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次第一次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即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达到统一,即满足当代人对生态系旅游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对生态旅游的需求。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都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积极致力于自然保护当中[1]。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生态旅游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生态旅游的年平均增长达到20%,在旅游业中属于翘楚,遥遥领先。
目前,我国引入生态旅游的历史还比较短,所以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景区也开发了一些生态旅游项目,这些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所增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带动自然保护区经济增长的“龙头”。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问题
(一)生态旅游重视程度不够
生态旅游从1983年提出到现在,一共经过了三十四年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旅游发展模式。中国引进生态旅游这个概念的历史更短,以至于“生态旅游”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更不必说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
(二)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
目前,我国许多景区为了追逐利益,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盲目开发自然资源,过多的游客,使自然环境的超出了承载能力,加上游客的环保意识意识比较薄弱,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方面游客滞留的垃圾,如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很多都是不可降解材料,不仅造成了環境的污染,而且影响景区的美观。另一方面景区有限的公共设施难以满足大批游客的进入,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生态旅游管理还是处于以政府为主导的局面。但是,旅游资源的管理却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管理上责任不明,整个旅游资源没有一个整体性管理体制。
1.政府关于生态旅游政策法律不健全
政府对于生态旅游在开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不完善,没有制定健全的政策规范,难以保证生态旅游的实施力度,对于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2.企业缺乏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企业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多处在理论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缺乏经验,没有自己的生态旅游专门的管理人才,难以推动生态旅游建设。
3.限制机制不健全
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评价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由此可见,我国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尚未成熟,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
(一)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
1.对政府、开发商、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对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政府、旅游资源开发商以及旅游从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等生态旅游相关人员组织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在具体的工作中,自主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全面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2]。
2.对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
对自然保护区的居民和社会公众,可以采用宣传栏、视频、图片等资料,普及生态旅游基本知识,增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为维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贡献力量。
(二)科学开发自然资源
1.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方面,要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结合生态旅游就是措施,加强规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加强游客环保意识
自然保护区景区可以通过宣传小手册、设置标牌、导游讲解等方式,增强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1.政府制定法律制度
政府加大整体旅游管理力度,制定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政策,实现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化,明确生态旅游相关法律责任,保证生态旅游建设有法可依。
2.企业培养生态旅游管理人才
借鉴外国生态旅游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生态旅游实际情况,培养一批有过硬素质的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推动中国生态旅游发展。
3.健全限制机制
政府应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实现景区的生态旅游建设。
四、结束语
生态旅游对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不足之处,加强生态旅游宣传教育、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生态旅游管理模式,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
(作者单位:忻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倪川.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240-241.
[2]宗雪,郑姚闽,王滨.基于3S技术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J].生态科学,20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