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Q”之所以被称之为“Q”,按作者的说法,是“我”在对小说主人公姓氏查考无稽的情况下,权从其发音“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为阿Quei,略做阿Q”。一般读者,均能理解,先生是以此隐述当时毫无社会地位的贫苦农民的卑贱。但笔者认为,从文本解读的多样性,特别是符号意义的形象性来说,仍有广阔空间可拓。
我们知道,《阿Q正传》被全文辑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目的不仅是要学生领会其一般的文本意义,更是要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能拓展联想的思维,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素质教育目的。根据中学生形象思维相对活跃的特征,笔者拟以形象理解为基准对“阿Q”的“Q”进行趣味性阐释,以诱导学生揭示文本意象隐含的多种象征意义。
文本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特殊时段。在清朝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成年男子的发型按满人所颁“易服剃发令”的标准是为“金钱鼠尾”式。据清代署名“海外散人”者所著《榕城纪闻》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也即成年男子须把头周遭之发剃光,仅于头顶心留金钱大小一撮,结成细长辫子,且以能穿过当时所铸铜钱之方孔为合格。这种头型发式,无论从当时的汉文化传统心理还是从现代的审美角度来看,都是相当丑陋的。而事实上它也受到当时广大汉族群众的强烈抵制。但在满清政府“剃发留头”的高压政策下,在被征服者为之死人无数的情况下,它最终还是成为当时普罗大众的一种标准发型样式。该一发式至清后期时已有所变化,发盘由“金钱顶”变为“阴阳头”,辫子由细长“鼠尾”变成粗大“猪尾”。但无论怎么变,这种发式从正面看都“剃发如僧”,从侧面、后面看都似动物垂尾。如用简单符号表示,中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是一个圆溜溜的字母“O”后面拖一根“辫子”,即成字母“Q”。“Q”形发式在当时人的日常生活中集中反映了清统治者的强权与野蛮,也反映了当时普罗大众的奴化和不觉悟。而在清末,剪辫与否又成为革命与否的象征。显然,在文本中,“阿Q”作为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中的一个集中代表,其“Q”形符号意义并不会太简单。先生似乎有意识地让这个字母成为了一个象征当时清政府黑暗统治和人民痛苦生活的符号。同时,它也可代表新旧时代交替的一个变量符号。
经此诱导,学生可在文本中不断发现“Q”形符号所赋予的象征信息。作为符号的基本意义,表示“光溜溜”或“圆溜溜”的“O”形象征,几乎出现在文本各处,如阿Q头上令其蒙羞的光亮的癞头疮;被阿Q称为“秃儿”的假洋鬼子和小尼姑;审问阿Q的投机分子“光头老头子”等。而作为维护满清政府法统庄严象征的“辫子”,也即“Q”形象征,在文本中直接就体现出来了,如阿Q认为,“辫子而生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这固然是阿Q对假洋鬼子“深恶而痛绝之”的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地成为阿Q轻薄小尼姑的隐秘逻辑,同时还深刻说明了阿Q的蒙昧和假洋鬼子的投机;当其后剪辫与否成了是否参与革命的身份标志时,各色人等对辫子的紧急处理更是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愚昧和投机。而这一出出滑稽可笑又可悲的表演,都是围绕“阿Q”这一文本内的象征意象进行的,它们集中表现出了字母“Q”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经此启发,学生的想象得到拓展。教师可适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继续完成字母“Q”在文本其他层面上的象征意义阐述。
以下为学生经讨论后所总结出的发言:
生甲: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怪圈,集中体现在字母“O”上。其间短暂的“中兴”环节,表现为字母“Q”,但从整体看,整个过程仍呈循环圈形。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作者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作者通过该小说向世人提出的一个难解谜题。
生乙:小说最后三章分别以“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命名,暗中阐释了辛亥革命的片面性、反复性和不彻底性,也许可以解答前面同学的“怪圈”问题。特别是文本以“大团圆”收尾,更是直接呈现符号“O”的意义。只不过,在读者看来,“大团圆”未有真正圆满结局,恰如阿Q画押一般,画得并不圆满,只好表现为有缺陷的封闭型符号“Q”了。当然这也形象地表示了,在作者眼中,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
生丙:作者分明认为,“阿Q精神”不会随着文本人物阿Q的生命消亡而消亡,而是会像一根绵长的尾巴一样得以延续,这就表现为“大团圆”意象“O”后留下尾巴的“Q”。直到现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仍可感受到它的存在。
生丁:辛亥革命虽不彻底,但仍让人看到希望。作者显然是认为希望在未来。在这个层面的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可用封闭型符号“O”来表示,但它终有被新生力量突破、颠覆的可能,此时,表现为符号“Q”。
生戊:如果一个完整国家可用圆整符号“O”表示,那么超越国界以至延伸到世界范围,就可用“Q”表示了。在这个层面上,作品是否有意无意暗示了“阿Q精神”不独中国所有,还具有超国界的世界性意义呢?◆(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
我们知道,《阿Q正传》被全文辑入高中语文课本中,目的不仅是要学生领会其一般的文本意义,更是要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能拓展联想的思维,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素质教育目的。根据中学生形象思维相对活跃的特征,笔者拟以形象理解为基准对“阿Q”的“Q”进行趣味性阐释,以诱导学生揭示文本意象隐含的多种象征意义。
文本故事的时代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特殊时段。在清朝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成年男子的发型按满人所颁“易服剃发令”的标准是为“金钱鼠尾”式。据清代署名“海外散人”者所著《榕城纪闻》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也即成年男子须把头周遭之发剃光,仅于头顶心留金钱大小一撮,结成细长辫子,且以能穿过当时所铸铜钱之方孔为合格。这种头型发式,无论从当时的汉文化传统心理还是从现代的审美角度来看,都是相当丑陋的。而事实上它也受到当时广大汉族群众的强烈抵制。但在满清政府“剃发留头”的高压政策下,在被征服者为之死人无数的情况下,它最终还是成为当时普罗大众的一种标准发型样式。该一发式至清后期时已有所变化,发盘由“金钱顶”变为“阴阳头”,辫子由细长“鼠尾”变成粗大“猪尾”。但无论怎么变,这种发式从正面看都“剃发如僧”,从侧面、后面看都似动物垂尾。如用简单符号表示,中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是一个圆溜溜的字母“O”后面拖一根“辫子”,即成字母“Q”。“Q”形发式在当时人的日常生活中集中反映了清统治者的强权与野蛮,也反映了当时普罗大众的奴化和不觉悟。而在清末,剪辫与否又成为革命与否的象征。显然,在文本中,“阿Q”作为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中的一个集中代表,其“Q”形符号意义并不会太简单。先生似乎有意识地让这个字母成为了一个象征当时清政府黑暗统治和人民痛苦生活的符号。同时,它也可代表新旧时代交替的一个变量符号。
经此诱导,学生可在文本中不断发现“Q”形符号所赋予的象征信息。作为符号的基本意义,表示“光溜溜”或“圆溜溜”的“O”形象征,几乎出现在文本各处,如阿Q头上令其蒙羞的光亮的癞头疮;被阿Q称为“秃儿”的假洋鬼子和小尼姑;审问阿Q的投机分子“光头老头子”等。而作为维护满清政府法统庄严象征的“辫子”,也即“Q”形象征,在文本中直接就体现出来了,如阿Q认为,“辫子而生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这固然是阿Q对假洋鬼子“深恶而痛绝之”的原因,也在某种程度上内在地成为阿Q轻薄小尼姑的隐秘逻辑,同时还深刻说明了阿Q的蒙昧和假洋鬼子的投机;当其后剪辫与否成了是否参与革命的身份标志时,各色人等对辫子的紧急处理更是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愚昧和投机。而这一出出滑稽可笑又可悲的表演,都是围绕“阿Q”这一文本内的象征意象进行的,它们集中表现出了字母“Q”所蕴涵的象征意义。
经此启发,学生的想象得到拓展。教师可适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继续完成字母“Q”在文本其他层面上的象征意义阐述。
以下为学生经讨论后所总结出的发言:
生甲:在作者看来,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怪圈,集中体现在字母“O”上。其间短暂的“中兴”环节,表现为字母“Q”,但从整体看,整个过程仍呈循环圈形。为什么会这样?这其实是作者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作者通过该小说向世人提出的一个难解谜题。
生乙:小说最后三章分别以“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命名,暗中阐释了辛亥革命的片面性、反复性和不彻底性,也许可以解答前面同学的“怪圈”问题。特别是文本以“大团圆”收尾,更是直接呈现符号“O”的意义。只不过,在读者看来,“大团圆”未有真正圆满结局,恰如阿Q画押一般,画得并不圆满,只好表现为有缺陷的封闭型符号“Q”了。当然这也形象地表示了,在作者眼中,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
生丙:作者分明认为,“阿Q精神”不会随着文本人物阿Q的生命消亡而消亡,而是会像一根绵长的尾巴一样得以延续,这就表现为“大团圆”意象“O”后留下尾巴的“Q”。直到现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仍可感受到它的存在。
生丁:辛亥革命虽不彻底,但仍让人看到希望。作者显然是认为希望在未来。在这个层面的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可用封闭型符号“O”来表示,但它终有被新生力量突破、颠覆的可能,此时,表现为符号“Q”。
生戊:如果一个完整国家可用圆整符号“O”表示,那么超越国界以至延伸到世界范围,就可用“Q”表示了。在这个层面上,作品是否有意无意暗示了“阿Q精神”不独中国所有,还具有超国界的世界性意义呢?◆(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中学)
□责任编辑: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