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学材,促进观念建立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东六省一市的优质课评比中,九江市九江小学张李娜老师的“有多重”一课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自始至终亲历了张老师研课、磨课过程。回想起来,其中既有教师个人的努力,也包含了团队的智慧。下面笔者结合本节课“感知1克”的教学环节,谈谈磨课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第一次磨课关注点:怎样让学生认识1克
  课堂片段描述:“称一称”环节:教师出示一袋重18克的牛奶糖。当场剪开和同学一起数,有6颗,试问:“6颗糖18克,一颗多重?”学生很快算出是3克。教师让每位学生把准备好的1颗牛奶糖放在手心上感受一下,3克是重还是轻。再让学生每人在另一只手的手心上放一枚1角硬币,感觉谁轻谁重。当学生无法准确判断时,教师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平衡的原理,然后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入1角硬币和牛奶糖。发现天平的指针向放牛奶糖的一边倾斜,学生马上知道了硬币轻。教师让学生先来估一估一角硬币有多重,再用天平称出它重1克。
  “掂一掂”环节:教师让学生再次把1角硬币放在手心上,来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课后分析:这次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奶糖引入,逐步过渡到认识1克,这样导入新课较清新自然,不落俗套,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但是,大家也发现,在认识1克的教学中,学生感知、经历的东西太少了。《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呢?大家共同商议,一致认为:这是学生初次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他们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要想帮助学生理解和建立1克的直观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如何让学生充分感知1克有多重,将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经过大家的思维碰撞、思想交流,我们对第一次教案进行了修改,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第二次磨课关注点:怎样让学生充分地感知1克
  课堂片段描述:此次教学“称一称”和“掂一掂”环节不变,增加“找一找”环节。教师让学生把1角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在纸盘中找一找,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重1克。有的学生找到了1颗花生,有的找到了1颗棋子,还有的找到了1颗药片……
  课后分析:这次听课后,团队的教师又坐在一起进行了议课、诊课。我们普遍认为,这次课留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亲身参与猜一猜、找一找、掂一掂的数学活动,从而获得了较直接的感受、经历和体验,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加深了对1克有多重的理解。但是,在反复研读教材时,我们发现教材中呈现的1千克物品可以是2袋盐、6个苹果……也就是说不一定都要用数量“1”来表示1千克,同样重的物品它们的数量、大小、形状可以是不同的。那么在认识1克有多重时是不是就不要误导学生,混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错误的定势思维呢?还有的教师提出:在教学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估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呢?教师们相互启发,你一句我一句交流开来。经过大家几天的思考酝酿,我们又找来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前访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操作材料,对问题的处理也做了充分的预设,打磨出第三次教学方案,并进行了课堂教学。
  第三次磨课关注点:如何选用学材,丰富学生对1克的认识
  课堂片段描述:这次重点把“找一找”环节中的学材进行了调整,学生还是把1角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在纸盘中找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重1克。
  生1:1颗纽扣。我一只手拿1角硬币,另一只手里放1颗纽扣,觉得它们差不多一样重。
  生2:我找到了2枚发夹大约1克。
  生3:我还发现6粒黄豆大约1克重。
  这时教师用实物投影出示1粒黄豆和一粒绿豆,问:像这样大小的6粒黄豆大约是1克,如果是这样大小的绿豆,估计要多少粒大约是1克呢?
  生4:我估计15粒。因为1粒黄豆比1粒绿豆大,所以,同样是1克,黄豆的数量就会比绿豆数量少一些。
  生5:我估计18粒。因为我感觉1粒黄豆有3粒绿豆那么大,所以6粒黄豆是1克,我就估计1克绿豆要18粒了。
  ……
  课后分析:这次教学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把学材进行了调整,小小的一个变动,体现着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传递着不一样的信号,给学生留下的是不一样的思考。这一修改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学生对1克的认识感知更深刻、更鲜明、更丰富了。学生通过教师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学材,通过投影、课件的适时展示,亲身操作、体验、经历各种数学活动,对1克的质量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
  其二,有机渗透估计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黄豆、绿豆大小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有意识地估计、推算出1克豆子的粒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如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官认识,让学生积累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使学生既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官认识上,又不信马由缰,任思绪飘荡,学习材料的合理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一个坏老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教学中教师合理选材,丰富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感知中体悟,在理解中生成,有效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教学效果明显。
  这次磨课的经历带给笔者的思考远远多于这节课本身。从初次磨课的“查找问题,确定方向”到再次磨课的“寻求对策,加强操作”,最后到第三次磨课的“深入研究,调整学材”,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提升的过程。团队里的教师无不在经历着、思考着、成长着,正因为有团队的努力,有智慧的分享,才一次次地从“山重水复”“磨”出“柳暗花明” ,经过一次次的磨砺,教学才不断向“有效”的方向深入。
其他文献
2015年11月4日至6日,全省中小学(幼儿园)优秀课例现场展示活动(高中数学)在上饶中学举行,笔者受委托,对这次数学优秀课例现场展示活动,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小结。  笔者认为,“智慧先行,激情引导,打造高效课堂”是本次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主旋律,“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进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做到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激情
期刊
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七届小学数学教学观摩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一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猜谜语游戏入手,借助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情境,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真实性与趣味性。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动手操作、师生交流、生生辩论中理解策略、应用策略。让“真”“实”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
期刊
“数据分析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键词之一,要求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能真正领会其内涵,并自觉在课堂实施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给
期刊
一、“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培训模式的基本理念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开展教师培训是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很多时候却不如人意。不少中小学教师反映,实践性、操作性强的培训,如带班、课堂教学示范,看起来容易模仿,但是真正运用到自身的教育实践时,却总感觉“形似而神不似”。而纯粹的理论培训,往往又过于高深,云里雾里地让教师们听完后只余“隔岸观火”“
期刊
主持人(黄瑞香):刚才熊慧芳老师围绕讲座主要观点进行了课例实践,究竟实践得如何?学生是否“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我们进入“主题引领·五段互动”式辩课现场,听听正反双方见仁见智的阐述。有请正方一辩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吴小玲):谢谢主持人,对方辩友,老师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由衷地感到,熊老师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讲座理念,用实践演绎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具体有三:  1.情境创
期刊
《少年王冕》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课文以人物姓名为题目。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的故事。全文脉络分明,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细读之下,一言一语蕴含着脉脉文情,感染力强,赞颂了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励志好学的内在精神,对广大青少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何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提高认识?本文以《少年王冕
期刊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关注学生主体参与”是这节课的重要核心理念。  本课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由生活问题“我们身边的日产车里有什么的奥秘”创情景于教学并贯穿课堂始末。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教学由客观的抽象的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的形象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处处关注学生主体参与,通过“我思考”“我分析”“我决策”“我寻找”“我关
期刊
以课例研究的形式行走美术课堂,是青山湖区教研室美术学科近年来提升课堂效率、锻炼青年教师的一个思考方向。相较于平时的“磨课”,这种教研形式,其目的不是教学水平的“亮相”、教学技能的“示范”或者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课例研究的终端不是教学比赛“获奖”,当然也不是在刊物上发表文章,而是为不断解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教师依靠群体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快成长、更好发展。①  在小学阶段,青山湖区组建
期刊
在现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是第九个基本事实,课程标准把这一基本事实作为证明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逻辑起点。因此,这一结论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标准提出“掌握”要求,主要指的是能运用其推论的结论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基本事实(公理)不需要证明,但需要让学生体会其合理性。  不同于其他八个基本事实,该基本事实对于初学者并不那么显而易见。“四条线段成比例”很难凭直观感
期刊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江苏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我所在的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新课程实施样本校”。所谓“样本”,就是要做出样子,让别人学习。如不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革新,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用旧瓶装新醋”,恐怕就行不通了。于是从2009年起,我在语文教研组提出了“五生课堂”的教学理念。所谓“五生课堂”,即生动课堂、生活课堂、生本课堂、生成课堂、生命课堂的总称。经过从高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