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日常违纪行为产生心理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减少、避免、杜绝大学生日常违纪行为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违纪 心理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217-01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理应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理应为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示范作用。但在高校中所存在的破坏公物、饮酒赌博、生活作风问题和顶撞老师等不良的日常生活行为失范、越轨现象,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也不利于全社会良好文明风尚的确立。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今天,如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关键时刻、关键环节把握好自己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大学生违纪的心理成因,减少、避免、杜绝大学生的违纪行为,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 大学生日常违纪行为的心理分析
1.1 守纪意识薄弱
大量事实表明,生源质量与学生违纪率的高低呈负相关的联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的同时,违纪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随之而增加。从录取分数的角度来看,生源质量在下降,相当一部分学习较薄弱的后进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导致了未能形成强烈的守纪意识,守纪观念淡漠、贫乏,他们对纪律的理解深度不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纪律要求对行为指导的信念。再加之基础德育教育的空洞与肤浅,造成了他们道德评价存在误区、偏差。如有的学生把“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当作是一件光荣、勇敢、值得炫耀的事,而把遵守校规校纪、尊重老师则当作是胆小怕事、认为是懦弱的表现。这种对守纪是非的颠倒认知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作“意义障碍”。有“意义障碍”的学生虽为数不多,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教育、纠正,他们则有可能接受其它来自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而加深这种障碍心理,进而进一步加深、扩大消极影响的范围,不利于和谐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1.2 守纪习惯欠缺
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未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发生违纪行为的一个十分主要的心理诱因。相当一部分违纪生是明知故犯,究其原因,长期以来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是罪魁祸首,他们不是不想改,也不是不知道改,而是缺少改的助推力,因为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行为模式难以超越。
1.3 守纪意志脆弱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环境与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在家庭和学校教育过程中所经受的是一味的批评、指责或是不公正、非民主的过度责骂、惩罚和冷漠,同时也存在另一个极端即过于溺爱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学生意志薄弱、放任、散漫、偏执、敌对等人格弱点,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并没有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形成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自制力和自控力,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中学抑或是小学的自控水平与状态。
1.4 未能得到充分的个体尊重
由于办学环境的局限和相对落后的教育资源,对于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实现是一种很大的限制因素。在学校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的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的特殊爱好没有足够的条件得到满足和实现,而年轻人过于旺盛的精力又无处发挥、宣泄,他们可能就会选择以“越轨”的失范方式来另辟蹊径寻找其它活动空间以满足自我的个性需求,以抚慰因单调乏味而“躁动”的内心世界,平缓自己的焦躁情绪。
1.5 “放养式”取代“包养式”所衍生的负效应
进入大学之后,中学时代“一对一”的“包养式”教育与辅导被大学里合班上课、自主学习、自由时空拓宽了的“放养式”教学与管理所取代,这些掌握了自己经济决定权而同时又有了丰富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的大学生们就像是受够了约束与限制的脱缰野马般,迫不及待地急于去尝试、体验那种不被管束的自由自在、非常自我的个性化生活方式,这就为违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得以滋生的“土壤”、“后勤保障”和便利条件。
2 关于大学生日常违纪行为的教育对策
2.1 重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部分学生由于对道德认识模糊而发生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因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应注意道德灌输,制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使学生明确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其次,帮助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使之形成道德理想,进而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2.2 寻求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学校现行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大都沿袭过去的传统做法,缺少创新意识和方法,于是出现了“老办法不行,硬办法不通,新办法不明”的困惑与迷茫。途径和方法失当,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与地俱进、与人俱进的因材施教,因而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改革德育方法,探求符合我校学生思维模式、心理特点,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新模式。
2.3 寻求社会资源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优化、整合育人环境,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新一代人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地建立社会教育网络,净化社会文化市场,优化育人环境,切断学生与社会不良分子的往来,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有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心理原因,纠正违纪行为、减少违纪现象、减低违纪率,从实际意义上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需要艰巨而复杂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工程,这需要领导、师生们的高度重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G·邓肯·米切尔[著],蔡振扬[译].新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肖祥,吕慧.论大学生负心理的道德调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
关键词:大学生 违纪 心理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c)-0217-01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理应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理应为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示范作用。但在高校中所存在的破坏公物、饮酒赌博、生活作风问题和顶撞老师等不良的日常生活行为失范、越轨现象,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形象,也不利于全社会良好文明风尚的确立。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今天,如何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关键时刻、关键环节把握好自己至关重要。因此,探究大学生违纪的心理成因,减少、避免、杜绝大学生的违纪行为,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 大学生日常违纪行为的心理分析
1.1 守纪意识薄弱
大量事实表明,生源质量与学生违纪率的高低呈负相关的联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攀升的同时,违纪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随之而增加。从录取分数的角度来看,生源质量在下降,相当一部分学习较薄弱的后进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导致了未能形成强烈的守纪意识,守纪观念淡漠、贫乏,他们对纪律的理解深度不够,没能很好地建立起纪律要求对行为指导的信念。再加之基础德育教育的空洞与肤浅,造成了他们道德评价存在误区、偏差。如有的学生把“顶撞老师”等违纪行为当作是一件光荣、勇敢、值得炫耀的事,而把遵守校规校纪、尊重老师则当作是胆小怕事、认为是懦弱的表现。这种对守纪是非的颠倒认知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作“意义障碍”。有“意义障碍”的学生虽为数不多,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教育、纠正,他们则有可能接受其它来自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而加深这种障碍心理,进而进一步加深、扩大消极影响的范围,不利于和谐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
1.2 守纪习惯欠缺
由于生源质量的下降,部分学生一直以来都未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发生违纪行为的一个十分主要的心理诱因。相当一部分违纪生是明知故犯,究其原因,长期以来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日常学习、生活习惯是罪魁祸首,他们不是不想改,也不是不知道改,而是缺少改的助推力,因为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种惯性的行为模式难以超越。
1.3 守纪意志脆弱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环境与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在家庭和学校教育过程中所经受的是一味的批评、指责或是不公正、非民主的过度责骂、惩罚和冷漠,同时也存在另一个极端即过于溺爱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些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学生意志薄弱、放任、散漫、偏执、敌对等人格弱点,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并没有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形成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自制力和自控力,有的甚至还停留在中学抑或是小学的自控水平与状态。
1.4 未能得到充分的个体尊重
由于办学环境的局限和相对落后的教育资源,对于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方法的实现是一种很大的限制因素。在学校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的同时,由于一部分学生的特殊爱好没有足够的条件得到满足和实现,而年轻人过于旺盛的精力又无处发挥、宣泄,他们可能就会选择以“越轨”的失范方式来另辟蹊径寻找其它活动空间以满足自我的个性需求,以抚慰因单调乏味而“躁动”的内心世界,平缓自己的焦躁情绪。
1.5 “放养式”取代“包养式”所衍生的负效应
进入大学之后,中学时代“一对一”的“包养式”教育与辅导被大学里合班上课、自主学习、自由时空拓宽了的“放养式”教学与管理所取代,这些掌握了自己经济决定权而同时又有了丰富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的大学生们就像是受够了约束与限制的脱缰野马般,迫不及待地急于去尝试、体验那种不被管束的自由自在、非常自我的个性化生活方式,这就为违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得以滋生的“土壤”、“后勤保障”和便利条件。
2 关于大学生日常违纪行为的教育对策
2.1 重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部分学生由于对道德认识模糊而发生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因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对其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应注意道德灌输,制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使学生明确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其次,帮助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使之形成道德理想,进而提高道德行为的自觉性。
2.2 寻求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
学校现行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大都沿袭过去的传统做法,缺少创新意识和方法,于是出现了“老办法不行,硬办法不通,新办法不明”的困惑与迷茫。途径和方法失当,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与地俱进、与人俱进的因材施教,因而导致了教育效果的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改革德育方法,探求符合我校学生思维模式、心理特点,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新模式。
2.3 寻求社会资源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
优化、整合育人环境,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育,以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新一代人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主动地建立社会教育网络,净化社会文化市场,优化育人环境,切断学生与社会不良分子的往来,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有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心理原因,纠正违纪行为、减少违纪现象、减低违纪率,从实际意义上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学质量需要艰巨而复杂的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工程,这需要领导、师生们的高度重视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G·邓肯·米切尔[著],蔡振扬[译].新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肖祥,吕慧.论大学生负心理的道德调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