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古希腊神话传说讲,有三代天王曾统治世界,他们是乌拉诺斯、克洛诺斯和宙斯。乌拉诺斯被克洛诺斯取代后,从此开始了开天辟地的历史,但这次君位的更替裹挟着世界上的第一次血仇。历史携带了乌拉诺斯的诅咒,复仇神与爱神同时诞生。从此,神明或人类的历史便与爱的结合与恨的分离所相伴。
生存还是毁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问题有时候真的决定于我们是要爱还是要恨。命运是什么?命运就是选择。在爱与恨之间,哈姆雷特,这位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选择的是后者—━他的念头是“马上去复仇”。
哈姆雷特真就是个正面人物,是个人文主义者,是个英雄吗?如果我们马上便予以肯定,那就是被早已预设却着实简单的善恶情感所掌控了,其实仔细想想真的未必。因为哈姆雷特选择了恨,所以他是心狠手辣的、是虚伪冷漠的。通盘来看,哈姆雷特因自己的内心冲突和人性本能而备受折磨,从而进入了一种复仇和杀戮的着魔状态。
美丽、善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奥菲利亚便是他欺骗、伤害和牺牲的第一个对象,而这对象竟是他的恋人——他爱的人也是爱他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叔父发现他已经知道了秘密,哈姆雷特便把奥菲利亚当做了他的工具,利用“因恋爱不成而发疯”的理由来延缓叔父对他的怀疑,首先稳住了对手。而当他又害怕奥菲利亚成为叔父监视自己的耳目时,又 “口出利剑,杀人不用尖刀”地向奥菲利亚说出了令她不能接受的话—━让她进尼姑庵去做尼姑,而尼姑庵在英语中正有妓院的意思,这恶毒的话给这个不知政权界勾心斗角的纯洁姑娘以致命打击。哈姆雷特如果真爱奥菲利亚,是绝不会一点儿她的内心感受都不考虑而说出这样的话,这不等于致奥菲利亚于死地吗?哈姆雷特利用了姑娘的情感,又决绝地摧毁了这种情感,最后一口否认他曾爱过奥菲利亚,奥菲利亚信以为真的爱恋像肥皂泡一样幻灭,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她就像鲁迅先生小说《伤逝》中的子君一样一步步走向麻木,疯癫,死亡,毁灭。
哈姆雷特两个大学同学说白了不过是两个棋子而已,二位也许根本不知道他们摊上的这件差事到底是怎样的,只因替国王效力而死于非命。哈姆雷特本来可以不把这两位同学派往英国,也不必一定非要把文书改掉杀死他们,但他还是那样做了。再往后看,哈姆雷特一剑刺杀老臣波洛涅斯就像是杀了一条狗,尽管说了一些不应该杀人的冠冕堂皇的话,但这仿佛就像是个杀人犯在冷漠无情地对死者说“对不起”一样苍白无力。更可怕的是,他杀了一个人之后,还能以平静的心情对其母亲进行责骂,严厉批评其母亲未等送殡时穿的那双鞋穿坏就匆匆改嫁,真可谓 “冷血入骨”。既然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哈姆雷特的母亲为了生存而改嫁符合人性、合乎情理,不过只是行动快点罢了,根本无可厚非,要知道她不过只是一个弱女子。
在奥菲利亚葬礼上,哈姆雷特又大大地虚伪了一把,他骂雷欧提斯是“卖弄”伤悲,难道一个死了父亲又死了妹妹的人哭泣是在“卖弄”吗?我们是否应该为雷欧提斯辩护呢?反观哈姆雷特,他却在埋葬奥菲利亚之后和霍拉旭津津乐道他自己的“丰功伟绩”:如何改变文书保全自己而使两位同学送命,竟对奥菲利亚的死只字不提,试问,到底又是谁在当初“卖弄”悲哀呢?看一看,一个人文大学的学生,一个万人仰慕的王子在恨的驱使之下,变得心狠、手辣、虚伪、冷漠。而在复仇过程中,代价又是如此惨重,让我们回忆下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血雨腥风吧:在下决心行动后,假装疯癫的他杀了恋人奥菲利亚的老父波洛涅斯,伤心的奥菲利亚因此丧失了理智,在发疯的状态下最后溺死河中。奥菲利亚的哥哥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在奸王安排的决斗中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而哈姆雷特的母亲也误饮了奸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丧命。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奋力刺死了奸王,但他也最终走向死亡。我想在这部悲剧里,哈姆雷特不得不死,因为围绕着他轮流登场的角色均以各种方式被无情“吞噬”,显然再也没有可供他“吞噬”之物了。
实际上,表面温和甚至把读者带入纠结情愫当中的不幸王子,是一切灾难和毁灭的发动者。哈姆雷特在见到挪威王子军队经过时,曾有这样一段独白:“……我的父亲给人惨杀,我的母亲给人侮辱,我的理智和感情都被这种不共戴天的大仇所激动……从这一刻起,让我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 哈姆雷特本来是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却因荒唐的疯狂行动接二连三牺牲了所有的人,着着实实把个世界弄得鲜血淋漓,国破家亡。试问难道除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仇恨面对仇恨的方式就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答案是:有。解决事情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恨是心头一把刀,割伤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也尽受千刀万剐,变成恶魔。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哈姆雷特非常像1998年贺岁片《有话好好说》里充满仇恨却鲁莽冲动的赵小帅一定要剁掉情敌一只手一样,要杀掉仇人奸王以命抵命。尽管他叔父在众人面前曾许下承诺:“你是王位的直接继承者,我要给你的尊荣和恩爱,不差于一个最慈爱的父亲之于他的儿子。”但一个从来无忧无虑的快乐王子根本没有能力面对父死母嫁、奸邪当道的现实,从而走向危险行动。哈姆雷特的危险行动从本质上讲是缺乏理性约束的,正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过于桀骜不驯一样,说起复仇就什么都不顾。我以为一个更为理性的人文主义是有一种胸襟让时间去磨平一切,因为时间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要爱,就要宽容,而不是以仇杀去面对仇杀,有道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文主义大学的高材生,一个对上帝有着虔诚信仰的基督徒,一个将要嗣位而为万民景仰的王储,无论为父报仇的行为如何貌似正义,他都应该用足够的理性和思考去做出更为正确的选择。如果说哈姆雷特仅是情感单纯,为复仇而复仇,这也无可指责,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像顾城一样的孩子,因心地圣洁而不染杂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一点,这就是他的身份——他是一个王子,如果没有叔父的介入,国王的宝座就是他的。但现在的情况却不是:哈姆雷特因失去王位而找到了指责所有人的借口——他说自己是一个真正无辜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是被所有污秽所践踏的圣人,在如此“正义”的道德资本下,他有权指责所有没让他得到王位的人,进而也名正言顺有了可以杀死所有人的理由。 哈姆莱特的心单纯吗?目的单一,只为还父亲一个公道吗?不。杀一个人虽不容易,但也就是一刀子的事,犯不着步步为营,处处设防,复仇之路哪有这么曲折,那么跌宕?最后弄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圣经》里指出:复仇的权利,人并没有。我们唯一拥有的仅是转眼就过的一生,忠爱耶稣才是永远长存的圣德。笃信耶稣的哈姆雷特抛却信仰,仗剑复仇杀生,别的先不谈,他背弃信仰却是无可辩驳。
快乐和痛苦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濒临绝境的情感;爱与恨也是如此,只隔一张纸而已。恨不消恨,端赖爱止。除了复仇,哈姆雷特可以去给奥菲利亚真诚的爱,去给母亲宽容的情,去感化奸王,去拯救黎民。生活是多么广阔,有人的地方就应有爱的栖居,而非仇恨之草的蔓延。我们能有的情感有千姿百态,何必非要裸奔。当你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的罪过时,幼稚的报复会如同一个恶魔随时进行恶毒的准备,而一切灾难性的厮杀之后,你会发现也许这所谓的行动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君掌无边,花满世界。
无疑,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剖析的文章和著述汗牛充栋,但那种将其视为纯善的“高大全”或纯恶的“假丑恶”都是片面的。我们对哈姆雷特进行负面观照,勾勒出他挑动者和报复狂的一面,但绝无全盘否定和鞭笞的意思。正是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才能将莎翁苦心经营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而冲突交织地展现。毋宁说莎翁内心对人文主义理解的矛盾体验,在文本上的外化产物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主人公。莎翁曾这样说:“我的作品就是给自然找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让我们回到当初,哈姆雷特感到尘世间污浊不堪, 恰如一座“荒芜的花园” 在一天天零落下去。欢快的人生骤然变得“无聊、乏味、无一是处”,他陷入极度的悲哀和苦恼之中。当鬼魂向他透露了自己被害的真相,哈姆雷特的痛苦达到了极点,他痛不欲生,失声疾呼“时代整个脱节了”—━他产生了替父复仇的愿望,决心承担起除恶反正,恢复正义的重任。于是在生活理想和人生信念的破灭之下,无法面对这一切的他为了实现计划采取了不理智的复仇行为。如果说哈姆雷特错了,那就错在了没能以一个成熟人的姿态去看待这确实难以让人接受的现实,最后酿成悲剧。总之,哈姆雷特是丰富复杂却又矛盾统一的,他的作为让我们的认知一次次徘徊在情和理的纠葛之中,而这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
生存还是毁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这问题有时候真的决定于我们是要爱还是要恨。命运是什么?命运就是选择。在爱与恨之间,哈姆雷特,这位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选择的是后者—━他的念头是“马上去复仇”。
哈姆雷特真就是个正面人物,是个人文主义者,是个英雄吗?如果我们马上便予以肯定,那就是被早已预设却着实简单的善恶情感所掌控了,其实仔细想想真的未必。因为哈姆雷特选择了恨,所以他是心狠手辣的、是虚伪冷漠的。通盘来看,哈姆雷特因自己的内心冲突和人性本能而备受折磨,从而进入了一种复仇和杀戮的着魔状态。
美丽、善良、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奥菲利亚便是他欺骗、伤害和牺牲的第一个对象,而这对象竟是他的恋人——他爱的人也是爱他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叔父发现他已经知道了秘密,哈姆雷特便把奥菲利亚当做了他的工具,利用“因恋爱不成而发疯”的理由来延缓叔父对他的怀疑,首先稳住了对手。而当他又害怕奥菲利亚成为叔父监视自己的耳目时,又 “口出利剑,杀人不用尖刀”地向奥菲利亚说出了令她不能接受的话—━让她进尼姑庵去做尼姑,而尼姑庵在英语中正有妓院的意思,这恶毒的话给这个不知政权界勾心斗角的纯洁姑娘以致命打击。哈姆雷特如果真爱奥菲利亚,是绝不会一点儿她的内心感受都不考虑而说出这样的话,这不等于致奥菲利亚于死地吗?哈姆雷特利用了姑娘的情感,又决绝地摧毁了这种情感,最后一口否认他曾爱过奥菲利亚,奥菲利亚信以为真的爱恋像肥皂泡一样幻灭,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她就像鲁迅先生小说《伤逝》中的子君一样一步步走向麻木,疯癫,死亡,毁灭。
哈姆雷特两个大学同学说白了不过是两个棋子而已,二位也许根本不知道他们摊上的这件差事到底是怎样的,只因替国王效力而死于非命。哈姆雷特本来可以不把这两位同学派往英国,也不必一定非要把文书改掉杀死他们,但他还是那样做了。再往后看,哈姆雷特一剑刺杀老臣波洛涅斯就像是杀了一条狗,尽管说了一些不应该杀人的冠冕堂皇的话,但这仿佛就像是个杀人犯在冷漠无情地对死者说“对不起”一样苍白无力。更可怕的是,他杀了一个人之后,还能以平静的心情对其母亲进行责骂,严厉批评其母亲未等送殡时穿的那双鞋穿坏就匆匆改嫁,真可谓 “冷血入骨”。既然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哈姆雷特的母亲为了生存而改嫁符合人性、合乎情理,不过只是行动快点罢了,根本无可厚非,要知道她不过只是一个弱女子。
在奥菲利亚葬礼上,哈姆雷特又大大地虚伪了一把,他骂雷欧提斯是“卖弄”伤悲,难道一个死了父亲又死了妹妹的人哭泣是在“卖弄”吗?我们是否应该为雷欧提斯辩护呢?反观哈姆雷特,他却在埋葬奥菲利亚之后和霍拉旭津津乐道他自己的“丰功伟绩”:如何改变文书保全自己而使两位同学送命,竟对奥菲利亚的死只字不提,试问,到底又是谁在当初“卖弄”悲哀呢?看一看,一个人文大学的学生,一个万人仰慕的王子在恨的驱使之下,变得心狠、手辣、虚伪、冷漠。而在复仇过程中,代价又是如此惨重,让我们回忆下哈姆雷特复仇之路上的血雨腥风吧:在下决心行动后,假装疯癫的他杀了恋人奥菲利亚的老父波洛涅斯,伤心的奥菲利亚因此丧失了理智,在发疯的状态下最后溺死河中。奥菲利亚的哥哥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在奸王安排的决斗中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而哈姆雷特的母亲也误饮了奸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丧命。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奋力刺死了奸王,但他也最终走向死亡。我想在这部悲剧里,哈姆雷特不得不死,因为围绕着他轮流登场的角色均以各种方式被无情“吞噬”,显然再也没有可供他“吞噬”之物了。
实际上,表面温和甚至把读者带入纠结情愫当中的不幸王子,是一切灾难和毁灭的发动者。哈姆雷特在见到挪威王子军队经过时,曾有这样一段独白:“……我的父亲给人惨杀,我的母亲给人侮辱,我的理智和感情都被这种不共戴天的大仇所激动……从这一刻起,让我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 哈姆雷特本来是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却因荒唐的疯狂行动接二连三牺牲了所有的人,着着实实把个世界弄得鲜血淋漓,国破家亡。试问难道除了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仇恨面对仇恨的方式就真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答案是:有。解决事情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恨是心头一把刀,割伤别人的同时,自己的心也尽受千刀万剐,变成恶魔。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哈姆雷特非常像1998年贺岁片《有话好好说》里充满仇恨却鲁莽冲动的赵小帅一定要剁掉情敌一只手一样,要杀掉仇人奸王以命抵命。尽管他叔父在众人面前曾许下承诺:“你是王位的直接继承者,我要给你的尊荣和恩爱,不差于一个最慈爱的父亲之于他的儿子。”但一个从来无忧无虑的快乐王子根本没有能力面对父死母嫁、奸邪当道的现实,从而走向危险行动。哈姆雷特的危险行动从本质上讲是缺乏理性约束的,正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过于桀骜不驯一样,说起复仇就什么都不顾。我以为一个更为理性的人文主义是有一种胸襟让时间去磨平一切,因为时间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
要爱,就要宽容,而不是以仇杀去面对仇杀,有道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人文主义大学的高材生,一个对上帝有着虔诚信仰的基督徒,一个将要嗣位而为万民景仰的王储,无论为父报仇的行为如何貌似正义,他都应该用足够的理性和思考去做出更为正确的选择。如果说哈姆雷特仅是情感单纯,为复仇而复仇,这也无可指责,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一个像顾城一样的孩子,因心地圣洁而不染杂芜。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一点,这就是他的身份——他是一个王子,如果没有叔父的介入,国王的宝座就是他的。但现在的情况却不是:哈姆雷特因失去王位而找到了指责所有人的借口——他说自己是一个真正无辜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圣人,是被所有污秽所践踏的圣人,在如此“正义”的道德资本下,他有权指责所有没让他得到王位的人,进而也名正言顺有了可以杀死所有人的理由。 哈姆莱特的心单纯吗?目的单一,只为还父亲一个公道吗?不。杀一个人虽不容易,但也就是一刀子的事,犯不着步步为营,处处设防,复仇之路哪有这么曲折,那么跌宕?最后弄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圣经》里指出:复仇的权利,人并没有。我们唯一拥有的仅是转眼就过的一生,忠爱耶稣才是永远长存的圣德。笃信耶稣的哈姆雷特抛却信仰,仗剑复仇杀生,别的先不谈,他背弃信仰却是无可辩驳。
快乐和痛苦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濒临绝境的情感;爱与恨也是如此,只隔一张纸而已。恨不消恨,端赖爱止。除了复仇,哈姆雷特可以去给奥菲利亚真诚的爱,去给母亲宽容的情,去感化奸王,去拯救黎民。生活是多么广阔,有人的地方就应有爱的栖居,而非仇恨之草的蔓延。我们能有的情感有千姿百态,何必非要裸奔。当你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的罪过时,幼稚的报复会如同一个恶魔随时进行恶毒的准备,而一切灾难性的厮杀之后,你会发现也许这所谓的行动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佛语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君掌无边,花满世界。
无疑,对哈姆雷特人物形象进行剖析的文章和著述汗牛充栋,但那种将其视为纯善的“高大全”或纯恶的“假丑恶”都是片面的。我们对哈姆雷特进行负面观照,勾勒出他挑动者和报复狂的一面,但绝无全盘否定和鞭笞的意思。正是从不同角度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认识,才能将莎翁苦心经营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而冲突交织地展现。毋宁说莎翁内心对人文主义理解的矛盾体验,在文本上的外化产物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主人公。莎翁曾这样说:“我的作品就是给自然找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让我们回到当初,哈姆雷特感到尘世间污浊不堪, 恰如一座“荒芜的花园” 在一天天零落下去。欢快的人生骤然变得“无聊、乏味、无一是处”,他陷入极度的悲哀和苦恼之中。当鬼魂向他透露了自己被害的真相,哈姆雷特的痛苦达到了极点,他痛不欲生,失声疾呼“时代整个脱节了”—━他产生了替父复仇的愿望,决心承担起除恶反正,恢复正义的重任。于是在生活理想和人生信念的破灭之下,无法面对这一切的他为了实现计划采取了不理智的复仇行为。如果说哈姆雷特错了,那就错在了没能以一个成熟人的姿态去看待这确实难以让人接受的现实,最后酿成悲剧。总之,哈姆雷特是丰富复杂却又矛盾统一的,他的作为让我们的认知一次次徘徊在情和理的纠葛之中,而这正是他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