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把握词性,辨别用法。
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
“以”与 “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如何在句中区别呢?
我的方法是: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例如: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以勇气闻于诸侯。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上述七个例句中,1、2、5、6皆为连词,其中1、5、6后跟动词,可直接确定,而2后加句子,如把“以其”作为介宾结构看,可承前省略主语,成为“(晋侯秦伯)无礼于晋”。于事理不通,故“其”作“无礼”主语,构成句子。1、4、7后皆加名词(名词短语),故都为介词。
(高考福建卷2005年)第6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为:
既览必发以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北京卷2002年)第9题,选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其中D项为: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两例都可根据“以”后词的词性直接排除。
又如“因”: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我欲因之梦吴越。
4、因拔刀斫前奏案。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上述五个例句中,1、2、3为介词,4、5为连词,皆据其后词的词性判定。
另“之”、“者”、“且”也可使用此法判定。
“之”前如为动词,多做代词;“之”前如为名词,多做助词。
(天津卷2005年)选出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其中B项为:
死伤者少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由前边词的词性直接排除此项。“者”前如为动词和形容词,“者”多要翻译,“者”前为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者”不需要翻译。“且”前后的词如词性一致,则为连词;词性不一致,为副词。
二、把握位置,辨别用法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辨别用法。
“乎”在古汉语中,作介词和语气助词,“也”仅作语气助词,在“用法”上似无发挥空间,只能从“意义”角度挖掘,完全不然。下面我试从新的角度谈记忆方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等死,死国可乎?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7、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上述七个例句中,3、4为句末语气词,与其余五句用法不同。1、2、5、6、7、8都为句中语气词,其中1、6为词尾(“乎”前为形容词),5、7、8为介词(“乎”前为动词)。
又如: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何可胜道也哉!
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7、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上述八个例句中,8用于句中,与其余用在句末的七句自然不同,“1——7句”都是句末语气词,可根据句末标点判断。2、6、7表感叹;5表疑问;1、4表判断(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3表陈述(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动词)。
三、把握关系,辨别用法
“与”在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下“意义”相同,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齐与楚从亲。
5、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嬉。
6、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上述句中1、2、3、6为介词,4、5为连词,其一般的分辨方法是:连词连接的成分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而介词不能。
我的经验是:1、“与”前有状语(主要为副词),直接确定其为介词,且屡试不爽;2、“与”前无状语,但承前省略主语,亦为介词。
(重庆卷2005年)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中C项为: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介词(前有副词)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介词(省略主语)
四、把握后缀,辨别用法
即后缀不同所产生的用法差异。
“所”的复音虚词“所以”有两种用法:一表原因,译为“……的缘故,……的原因”;二表手段、方式,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等)”。
在做选择题或翻译中,如何确定“所以”是上述两种用法的哪一种呢?我的经验是:
“所以……者”,往往译为“……的缘故(原因)”,反之,则多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例如:
1、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以上五句的“所以”都译为“……的原因”。
又如“其”用于句首或句中,句末加语气词,就为副词。表语气。
以上四种方法对虚词识记和用法的辨别作了分类剖析,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同中求异,举一反之,真正把握虚词的用法,以期提高学生复习效果。(作者单位 蒲城县尧山中学)
责任编辑 丁洪刚
即根据某一虚词在不同词性下的用法差异来掌握虚词用法的方法。
“以”与 “因”两个虚词均主要有介词和连词两种用法。如何在句中区别呢?
我的方法是:后跟代词或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是介词;后跟动词或句子,是连词。例如:
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以勇气闻于诸侯。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7、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上述七个例句中,1、2、5、6皆为连词,其中1、5、6后跟动词,可直接确定,而2后加句子,如把“以其”作为介宾结构看,可承前省略主语,成为“(晋侯秦伯)无礼于晋”。于事理不通,故“其”作“无礼”主语,构成句子。1、4、7后皆加名词(名词短语),故都为介词。
(高考福建卷2005年)第6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其中B项为:
既览必发以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北京卷2002年)第9题,选出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其中D项为: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两例都可根据“以”后词的词性直接排除。
又如“因”: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我欲因之梦吴越。
4、因拔刀斫前奏案。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上述五个例句中,1、2、3为介词,4、5为连词,皆据其后词的词性判定。
另“之”、“者”、“且”也可使用此法判定。
“之”前如为动词,多做代词;“之”前如为名词,多做助词。
(天津卷2005年)选出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其中B项为:
死伤者少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由前边词的词性直接排除此项。“者”前如为动词和形容词,“者”多要翻译,“者”前为名词(包括名词性短语),“者”不需要翻译。“且”前后的词如词性一致,则为连词;词性不一致,为副词。
二、把握位置,辨别用法
即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关系辨别用法。
“乎”在古汉语中,作介词和语气助词,“也”仅作语气助词,在“用法”上似无发挥空间,只能从“意义”角度挖掘,完全不然。下面我试从新的角度谈记忆方法。
1、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等死,死国可乎?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7、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上述七个例句中,3、4为句末语气词,与其余五句用法不同。1、2、5、6、7、8都为句中语气词,其中1、6为词尾(“乎”前为形容词),5、7、8为介词(“乎”前为动词)。
又如: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何可胜道也哉!
3、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4、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5、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7、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上述八个例句中,8用于句中,与其余用在句末的七句自然不同,“1——7句”都是句末语气词,可根据句末标点判断。2、6、7表感叹;5表疑问;1、4表判断(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3表陈述(后为句号,特点是谓语为动词)。
三、把握关系,辨别用法
“与”在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下“意义”相同,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3、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齐与楚从亲。
5、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嬉。
6、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
上述句中1、2、3、6为介词,4、5为连词,其一般的分辨方法是:连词连接的成分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而介词不能。
我的经验是:1、“与”前有状语(主要为副词),直接确定其为介词,且屡试不爽;2、“与”前无状语,但承前省略主语,亦为介词。
(重庆卷2005年)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其中C项为:
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介词(前有副词)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介词(省略主语)
四、把握后缀,辨别用法
即后缀不同所产生的用法差异。
“所”的复音虚词“所以”有两种用法:一表原因,译为“……的缘故,……的原因”;二表手段、方式,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等)”。
在做选择题或翻译中,如何确定“所以”是上述两种用法的哪一种呢?我的经验是:
“所以……者”,往往译为“……的缘故(原因)”,反之,则多译为“用来……的根据(方法)”。例如:
1、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以上五句的“所以”都译为“……的原因”。
又如“其”用于句首或句中,句末加语气词,就为副词。表语气。
以上四种方法对虚词识记和用法的辨别作了分类剖析,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同中求异,举一反之,真正把握虚词的用法,以期提高学生复习效果。(作者单位 蒲城县尧山中学)
责任编辑 丁洪刚